推行人工智能教育,促进青少年实践创新

推行人工智能教育,促进青少年实践创新

福建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冯彦

一、认识人工智能教育,探寻前行方向

1.人工智能教育因创新赋能而优越

人工智能教育先天的前沿特征,是由“人工智能”这一不断追求创新的技术革新理念带来的。首先,作为学习的本体,人工智能具有先进的思想方法。教会学生以人工智能的思维方式看待并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其次,人工智能以编程基础和算法思想为核心。随着人工智能教育的普及,“编程”或将成为青少年的第三语言,乃至世界公民的通用语言。因而,人工智能教育也成为青少年与未来接轨的必需。再次,人工智能与传统计算科学不同的是,它不仅仅具有技术,还包含着“人性”。在学习人工智能的过程中,人机协同等伦理认知与教育,为学生适应科技社会打下基础。

2.人工智能教育应搭载开放自主的学习方式

现阶段,小学普及人工智能教育的课程载体主要有信息技术课程、科学课程、STEAM课程、创客课程等。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基于既有成果又不断创新飞越,因此普及人工智能教育的最大挑战是如何面对迅猛而来的新知识。其所涉及的学科知识、学科能力、学科思维,是那样广阔无穷——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因而需要搭载更加开放自主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不仅是感受者,也是实践者,不仅是学习者,也是创造者。STEAM教育、项目式学习、知识建构理论等教育理论和学习形式,为人工智能教育的普及提供了可能的方向。

3.人工智能教育在小学阶段应指向基本素养

在小学开展人工智能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是培养程序员还是机器人专家?资深创客教师程晨认为,大学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出合格的、能够设计优化相应学习算法的高科技人才,而在小学和初中要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人工智能,体验人工智能在生活中的应用。秦建军等人则撰文直接指出思维素养是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核心。

由此,我们认为,编程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础,但是编程不能成为普及人工智能教育的全部。我们应借由人工智能教育平台,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通过软硬件的学习,让学生动手动脑,培养他们探究的兴趣、实践的能力和创新的精神——“素养”是核心。也就是说,教什么课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以什么形式撬动学生的实践创新。

二、培育良好的系统生态,构建校本课程框架

现阶段人工智能教育的普及性、综合性决定了其不能只是一门课程,而是一类课程;不只以学科形式存在,而是以多种形态存在于一个系统中。因而,培育良好的课程系统生态,是普及人工智能教育的关键。

其一,树立课程的基本理念。我校树立大课程观,将人工智能课程融入学校的“智慧——生长”生态型课程体系,从普惠性和拓展性两个维度开发、实施人工智能教育的校本课程。以“数学与科学”领域的国家课程为基石,连结多学科,引入知识建构、STAEM教育、项目化学习等先进理念与学习方式,校内外携手,试点先行,逐步推进。

其二,制定课程的总体目标。人工智能教育边界广、发展快,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难以明确具体的知识目标、能力层次,我们选择从“发展”的角度制定学校课程的总体目标——

认知:通过对人工智能技术的体验、感知、讨论等方式,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特质和应用场景。

理解:在认知的基础上,通过学习程序设计,提高计算思维,理解程序工作流程,从认知产品到设计程序,对人工智能技术、特征有进一步的理解和学习。

实践:在理解程序思维和算法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化场景,通过动手实践,制作智能化产品,加深对人工智能应用的认识,实现对简单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提高:在基础实践课程的基础上,通过学习人工智能核心算法,具备初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思维。

其三,综合规划课程的框架。在我校的“智慧——生长”生态型课程体系中,每个领域的课程都是由国家课程、兴趣课程、特长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四个层级的课程序列构成,人工智能课程的构建亦是如此。

(1)夯实国家课程,通过数学、科学、信息等学科,学习基本知识、训练逻辑思维、掌握基本技能,使学生具备接受人工智能教育的基本素养。

(2)开展科普教育,通过举办讲座、展览,组织参观、研学等形式,拉近师生与人工智能的距离,激发学习兴趣。

(3)开设实验班,分别在二年级、三~四年级、五~六年级各开设一个试点班级,每周学习一次,每次50----70分钟。在开设兴趣类实验课程的同时,我们深入分析国家与地方课程教材,寻找数学、科学、信息学科教学与机器人、无人机等创客教育的连接点,为开发人工智能普惠课程做准备。

总体而言,构建人工智能教育我们力求做到三个融合:教学与活动互补、课内与课外结合、普惠教育与发展特长共进。

三、多方协同,优化课程资源

目前,人工智能教育还处在发展初期,不仅是校内缺乏师资和课程,校外的团体、机构也处在转型期。培育本校师资,同时引入外部资源——校内外联合,是帮助现阶段人工智能教育走出困境的一条必经之路。

1.内部整合,丰富体验性课程

2.“软硬”兼施,尝试自主开发校本课程

国内大多中小学开展人工智能教育的基础是机器人教育、创客教育。北京市海淀区回顾二十年来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发现程序设计的算法基础、创客和机器人的硬件功能实现基础、应用软件的解决问题基础,是开展人工智能教育的基础。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尝试将已经开展了二十年的校外机器人教育引入校园,变精英教育为普惠教育。

借鉴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我校与福建省机器人科教协会合作,购买其自主研发的“裤兜机器人”硬件,将购得的配套资源包进行改进,并在这个基础上尝试开发校本课程。

“裤兜机器人”套装由一块儿童拼图式编程学习板、一辆童趣智能小车、一张任务地图和一套图形化程序指令构成。在正确编程后,“裤兜”机器人小车便能根据指令在地图上行走,到达指定地点,例如电影院、医院等。学生按照逻辑思维的架构,从简单逻辑开始形成编程的思维习惯。我们购买的课程资源虽然成体系,但是落实到学校教学中,仍存在单课容量大、知识点之间跳跃性强、巩固与拓展练习少等不足。科技组教师结合二年级学生知识基础和学习特点,将原有的课程资源进行拆分、补充、整合,使之符合授课的进度和学生发展的需求。

例如,《裤兜学“坐标”》这一课。原课程设定一次课完成,但是二年级学生还不认识坐标,更无从教“裤兜”怎么做。因此,我们把这次课改造为一个小单元,分解为“裤兜看电影”“裤兜逛校园”“裤兜出门行”三节课,一步一步让学生了解坐标的含义、学习在图纸上用坐标标识具体方位、指挥“裤兜”到达指定坐标。

程序基础语言的学习目标,是通过设置情境,以任务驱动的形式来实现的。对小学生而言,适宜的情境能增强学习的真实感,使他们自觉主动地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情境即任务。基于此,我们优化了该课程的学习情境:

一是创设物理情境,改普通的的街区图为校园平面图。一方面,校园是学生熟悉的环境,有利于低年级学生分析任务、探究实践;另一方面,熟悉的校园里有多彩的生活,简单之中又含有一定的多样性,有利于教师设计丰富的、进阶型的学习任务。

3.携手高校,促进科研成果落地

开发与实施人工智能校本课程,离不开高校科研力量的支撑。我校发挥附属学校的资源优势,邀请福建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专业的师生深入教学一线开展实践研究,面向中年级学生开设“和小麦一起学编程”实验班。实验团队以高校师生为主、本校教师为辅,每周授课一次,每次70分钟。

每一次的课程,都由1名高校教师主讲,同时还有助教、观察记录员、拍摄员等13位大学生协作配合。团队遵循“调研——设计——实授——反思——改进”程序,开展全过程、精细化的研究,开发出一套基于Microbit微型电脑板,情景式的、立体的、多维的系列课程,有力地促进了人工智能教育在校园落地生根。

(1)整体设计,促进多学科深度融合

“小麦系列课程”综合“创新核心素养、跨学科知识融合、创造实践技能”三大要素进行设计,旨在通过整合多学科知识内容,训练学生多种创造技能。在遴选具体课程内容方面,我们注意横向比对多门课程的课标和教材,如:科学、音乐、艺术、数学,筛选出适合整合的知识点,通过项目或任务的方式进行串接。课程力求实现三大融合:跨学科知识融合STEAM,五大创客技能融合(设计/软件/电子/机械/表达),器材、产品、工具融合(平台/器材/产品)。例如,《小麦动画片》一课的目标是理解动画原理、能利用多张静止画面制作简短动画,涉及的学科领域包含了艺术、工程、数学与科学。

(2)精细架构,使课程资源包规范、饱满

将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小学一线教学资源,需要精细化架构,规范每一次的学习流程。一次完整的“小麦课”教案的设计需要遵循“六六法则”——六大教案板块:学习主题、学习目标、重难点、课前准备、计划用时、教学步骤;六个具体步骤:复习导入、新课教学、探究练习、拓展延伸、课堂小结、实战总结。以《防盗宝箱》为例,仅“课前准备”就包含了:教学课件、电子器件、手工物料、实物案例四项内容。在这样的框架下,每一节课的教案都切实可用,成为教师授课的明确指南。

“小麦班”的授课团队还非常注意为孩子们提供学习支架,制作生动的微课讲解基础知识、设计具体明晰的任务卡等。这些学习的脚手架化难为易,使学生的探究活动有“迹”可循。如《小麦的放映室》一课中,任务卡要求孩子明确自己的“探究主题”、提出“我的想法”、罗列“遇到的困难”,考虑“解决办法”,进而画出“我的设计图”。

3.不断迭代更新,形成系列校本课程

四、思考与行远

开展人工智能教育,从内部看,对学校课程、学生素养、教师成长三方有益;从外部看,促进了研、学一体化。如何使人工智能教育行稳致远,结合现状谈几点思考:

二是人工智能教育需要普惠课程。在试行的一年中,我校开设了低、中、高三个实验班。实验班通过学生报名、学校筛选的方式组建。在学习的过程中,尽管学生都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但是随着知识难度的增加,有一部分学生进度变缓。这一方面警醒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选择学习内容时要更加严谨,另一方面也说明人工智能教育应当是精英与普惠并存的。作为兜底的基础教育,小学阶段更要以普惠教育为主,竞赛、特长类课程开发为辅。

THE END
1.“与AI共创未来”——2024年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实践活动启动为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理解活动内容设计,了解参与方式和主办单位提供的线上教育资源,开展线上学习和创新实践,“2024年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实践活动指南”从活动内容、作品要求、评价标准与活动案例等方面进行详细解读,为全国中小学校科技教师和青少年创新开展人工智能科技实践活动提供参考。 https://m.gmw.cn/2024-06/14/content_37380564.htm
2.教育部:探索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施途径,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进一步完善相关课程中人工智能教育要求,小学低年级段侧重感知和体验人工智能技术,小学高年级段和初中阶段侧重理解和应用人工智能技术,高中阶段侧重项目创作和前沿应用。鼓励各地各校将人工智能教育纳入课后服务项目和研学实践,推动产学研用结合,研发一批人工智能教育学习类课程和教学案例,为教学提供支持。统筹信息科技、科学类https://www.bjnews.com.cn/detail/1733136907129731.html
3.AI时代下的教育新模式“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全球超过22个国家已发布人工智能计划,2017年相关投资达140亿美元。中国2017年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强调人才培养的重要性。AI正改变教育,国家计划将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纳入课堂,旨在培养青少年的计算机兴趣和特长。个性化学习通过理解不同学习能力的需求,提升教育效率。大连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注重兴趣培养,通过寓教https://blog.csdn.net/qq_40453947/article/details/107710068
4.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普及工作委员会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普及工作委员会是在国家教育信息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基础上,经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批准于2018年8月成立的社团组织。 青少年人工智能委员会以落实国务院《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发展规划(国发〔2017〕35号)》(以下简称“规划”)的文件精神为指导,以开展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普及工作为核心。通过组织https://www.ciapst.org/xiehuijieshao/fenzhijigou/269.html
5.畅学AI教育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标准 参与单位 支持教育部白名单国赛 NOC大赛AI生成创新挑战赛 技术支持平台 师资培训&教师竞赛 生成式人工智能教师培训竞赛 技术支持单位 学生课程 在国内千余所学校开设课程 青少年生成式人工智能培养方案 项目展示 古诗达人 英语学习助手 http://www.aigcuniversity.com/
6.青少年人工智能赛事“少年硅谷——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成果展示大赛” 是经教育部《关于公布2021—2022 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的通知》认定的正规竞赛活动之一,属于“自然科学素养 类”竞赛。 大赛目标:以“科技强国·未来有我”为主题,以“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崇尚科学的好少年”为目标,彰显公益普惠风尚,助力深https://www.chinauniwise.com/qsnrgznss
7.一张图带你读懂腾讯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解决方案作为新基建重要板块之一 ——人工智能,则是很多领域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的基础,与之相伴的人工智能人才竞争业已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 2019年9月,腾讯教育首次对外发布了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解决方案。依托于腾讯自身在互联网科技领域20余年的技术和经验沉淀,腾讯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解决方案构建了完整的产品矩阵,从内容到平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1652107
8.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培训认证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将搭建体系化、科学化、专业化、本土化的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培训课程和认证体系,通过团体标准制定、课程体系建立、培训等级认证、国际赛事参与等方式,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以促进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的普及,同时发挥和检验自身展教资源的实效性,达到提升和促进自身教育研发和品牌推广的多https://web.yaieta.com/
9.关于开展“青少年人工智能技术水平测试项目”的通知《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的精神,针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关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中国电子教育学会、人民邮电出版社决定联合举办“青少年人工智能技术水平测试项目”,以进一步推进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的普及与发展,培育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加快形成家庭、学校、社会共同支持创新https://www.miiteec.org.cn/plus/view.php?aid=290
10.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培训解决方案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培训解决方案 集数:1 相关推荐 00:54 五部门:原则上每个省至少建设1个职 1194播放 01:52 家庭教育决定一切 1953播放 00:54 好的家庭教育应该是什么样的 978播放 07:46 王连森:同向、同行、同心——家园共 8133播放 02:22 做好1件事,价值胜过学习千万次的家 649播https://open.163.com/newview/movie/theater?pid=GJEVMV0V8&mid=ZJEVMV0VQ
11.探索AI教育的更多可能助推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体系化发展今后,双方将进一步推动腾讯在AI技术方面的沉淀与越疆在智能硬件方面的优势创新融合,共同探索并打造具有领先性的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联合解决方案,为K12学校及培训机构提供人工智能、创客、STEAM教育服务,分层打造省、市、区县及校级示范区和示范校。 以产品合作为例,双方将打通API接口:将腾讯教育智启教学平台、扣叮编程平台https://3w.huanqiu.com/a/32aa7c/42iWDZPW4kd?p_af10d5be0291d815fced8d1b705ee0be5
12.青少年人工智能基础教育人才培养基地经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健康体育发展中心批准,成立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工程办公室,设立中国青少年人工智能综合素质测评,进一步推动下一代人工智能基础教育的发展和进步。http://www.chinaaitest.com/
13.关于进一步做好金山区青少年人工智能进课堂工作的实施意见为贯彻落实国家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的要求,完善金山特色的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模式,打造金山区青少年人工智能科教示范区,进一步推进区域人工智能教育快速发展,现就青少年人工智能进课堂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为指导,以培养创新人才https://www.jinshan.gov.cn/jyj-jyky/20221012/837514.html
14.青少年人工智能培训教育通用PPT.pptxAI人工智能教学培训PPT模板pleasereplaceyourwordsthantyouneedherepleasereplaceyourwordsthantyouneedherepleasereplaceyourwords.XXX20XX.07少儿编程/人工智能/教学培训/萌趣卡通AI人工智能发展简介人工智能应用案例人工智能开发方法人工智能编程语言目录 01020304AI人工智能发展简介pleasereplaceyourwordsthantyouneedhereplease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87631224.html
15.青少年人工智能课程教师工作内容BOSS直聘为您提供青少年人工智能课程教师工作内容以及史蒂姆教育2024年青少年人工智能课程教师工作要求的信息,更多关于史蒂姆教育对青少年人工智能课程教师的招聘要求、岗位职责、工作内容等的信息,以及史蒂姆教育青少年人工智能课程教师相关招聘请登录BOSS直聘。https://www.zhipin.com/job_detail/54ff0cb3eb18bb651XN539q_EVY~.html
16.昆山优必学人工智能教育优必学隶属于南京优必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从幼儿园到高中不同阶段的人工智能教育整体解决方案。通过与全球顶级高校和高科技企业的通力合作,优必学以课程赋能为抓手,致力于构建“内容+硬件+软件+服务”的AI教育生态圈。 优必学是一家专注于3-16岁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的全国连锁机构,首创编程思维教学法,将AI场景应用于教https://www.ttpx.net/com/ksyb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