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小学AI素养培养!中小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科技素养主题论坛成功举办

本次论坛系第三届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教育大会的专题论坛,产学研各界专家学者和企业人士参与了本次论坛,搜狐教育全程直播本次活动,数十万人线上实时观看本次论坛。

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总经理赵伟鹏在致辞中表示,人工智能教育在学校深入实施推进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人工智能教育深入学校课堂教学,需要政府主导、政策牵引、企业参与工具研发、学校有序实施,多方共同配合、相向发力,才能获得理想效果;二是高校科研力量参与基础教育阶段人工智能课程的教学标准顶层设计、课程研发、师资培训等全过程,可以帮助中小学更快速专业地建立起适合学校发展状况的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起到事半功倍作用;三是组建社团、以赛促学仍是较为实用的教学应用策略,学校应坚持创设人工智能学习氛围,持续培养学生动手参与的好奇心和对未知科学的浓厚兴趣,通过不同形式的赛事实践来培养学生理论知识向实践应用的转化,真正地通过人工智能教育提升学生科技素养。

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研究员刘俊波作《义务教育人工智能课程教学装备体系化研究》主题演讲,主要介绍了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在人工智能课程教学装备体系化领域的研究成果。

他表示,义务教育人工智能教学装备体系化设计应从三个维度考虑:一是内容体系化,即要反映人工智能的核心内容。在本科高校层次,刘俊波以卡耐基梅隆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为例,介绍了高校人工智能教育的两种不同体系,一个是以专深的人工智能技术线构建本科专业教学内容,另一个是以跨学科的“人工智能+X”的应用结合设置。在职业院校层次,职业院校人工智能专业致力于培养符合国家战略及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需求,具备良好的信息科学、数理统计基础、计算机系统知识及扎实的编程基础,以及大数据基础知识与技能,掌握AI核心原理和AI思维,能够熟练运用数据思维、AI模型、工具、语音识别、NLP、图像处理等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普通高中层次,因为现在还沿用的是2017版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体系化设计并不完备。

三是对教学支持的体系化。教学环境上,包括人工智能专用或融合功能教室所需要的基础装备、网络等环境要求;教学管理上,包括教学组织、资源调用、在线教学功能、资源播放等教学功能;教学资源上,包括各知识点教学设计、教学多媒体课件、优秀课堂实录等;技术培训上,包括各种教学装备的使用说明、讲解视频及编程教程等。

北京工商大学教授、博导,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常务理事韩力群作《智能化时代的AI教育与素养》主题演讲。

韩力群认为,智能化时代需要从小培养学生对人工智能的正确认知,帮助他们了解AI技术的应用场景,体验AI技术给人带来的获得感,消除陌生感和畏惧感,培养他们做人工智能时代的主人。所以,现在的孩子们即便未来不是AI专业的学生,也要学会拥抱AI技术,学会如何人机融合,如何使用各种AI产品,提前为未来的生活方式做准备。基于此,韩力群将中小学AI课程定位为一门以培养适应智能化时代的思维方式,提升创新意识、综合能力和AI科技素养为宗旨的综合素质教育课程。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教育专委会理事施彦作《中美中小学人工智能教学内容顶层设计比较》主题演讲,重点介绍了顶层设计框架中教学内容比较研究以及如何运用专委会的《指南》帮助开展教学。

施彦认为,解决人工智能课程与现有课程体系融合难题,应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教师需要建立现有知识和人工智能课程知识的联系;二是确定好教学内容重点;三是通过《指南》帮助老师了解核心内容,兼顾热点内容。

西瓜创客联合创始人钟鸣作《跨学科项目制学习,助力学生科技素养提升》主题演讲。钟鸣表示,在当前内容资源、课时、教学法等限制下,发展科技素养的难点就在如何落地。通过西瓜创客的教学实践经验来看,编程只是工具,科技素养需要的是“编程+”。不应该只是让孩子学习编程语句,而应该在真实的场景结合下,让孩子有完整的、和生活相结合的作品输出,让孩子学会应用工具,解决问题,激发实践的动力,释放创造力。他还表示,科技素养的学习,不应只局限于课堂,更应提倡社交化学习,以孩子作为主体,通过同伴互动学和活动实践,促进孩子自主进行知识探索与学习。

《中小学编程课程教学设计》发布仪式

《中小学编程课程教学设计》以中小学编程课程建设为核心,从课程目标、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环境与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体系化论述,期待能为中小学教师及其他教育从业者开展和推广中小学编程课程提供支持,为培养未来人工智能时代创造者提供助力。

圆桌对话

发布仪式后,北京市海淀区一线教学专家就“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教育对提升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积极作用”展开圆桌对话,进行深层次探讨。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中心研究员王宇航主持。

海淀教科院教育网络与数据中心主任马涛,人大附中信息技术教研组组长袁中果,海淀区青少年活动管理中心、海淀区科技竞赛负责人刘毅三位嘉宾各抒己见,畅谈自身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领域的工作经历和教学经验,描绘了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教育在中小学阶段落实的真实情况,对以课程系统性提升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提出了若干可行性建议。

THE END
1.基于人工智能的小学信息科技课堂教学活动的创新设计也要建立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实现学科融合,保证信息科技课堂内容的丰富性,打造具有现代化气息的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黄浩婷,许明伟.STEAM理念下小学人工智能综合课程的设计与实践——以“防疫安全门”项目式教学为例[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2,(10):77-78. [2]许明伟.基于问题解决发展计算思维的小学人工https://wenku.baidu.com/view/56f8ab60ae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06.html
2.人工智能小学课程设计.docx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文档描述 人工智能小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1.让学生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在生活中的简单应用。 2.使学生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工作原理,如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 3.引导学生了解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认识我国在人工智能领https://m.renrendoc.com/paper/341650667.html
3.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的设计原则与实践范例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的设计原则与实践范例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CN10-1490/G4)系教育部主管、人民教育出版社主办的国家级教育专业期刊,主要服务于运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的中小学教师、教研员、校长,以及师范院校师生和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本公号是刊物“纸数联动”的支撑平台之一。https://blog.csdn.net/AI_Frotech/article/details/120976727
4.中小学人工智能跨学科的课程设计与课堂教学【摘要】中小学人工智能跨学科课程的落地需要学科交叉點。本文以人工智能与数学为例,将跨学科课程的落脚点设计为:建模。一方面建模是信息素养中计算思维的核心要素,另一方面建模是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此外,建模的本质是源于并用于生产生活、人类发展历程中的实际问题,是面向真实问题解决路径的体现,适用于项目式学习。本https://www.fx361.com/page/2022/0617/10463685.shtml
5.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关于加强中小学新一代人工智能教育的建议一直以来,省教育厅就十分重视信息技术教育,按照国家中小学计算机课程和信息技术课程纲要的要求,与时俱进地制定相关课程实施文件,组织教研活动,有效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一、抓好人工智能顶层设计 深入落实《辽宁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辽政发〔2017〕57号),加强部门协同和省https://jyt.ln.gov.cn/jyt/gk/zfxxgk/fdzdgknr/jyta/srddbjy/2020n/E859BFBF8ABB473E86E81C50F5056094/
6.科学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范文(通用25篇)信息科技新课标里对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提出要求,因此,至少在人工智能这个环节,我们的小学初中老师还是有很多内容需要不断充电和学习。但在充电学习的过程中,不宜追求过新的算法,因为人工智能发展这几十年来,特别重大的、具有突破性的算法其实并不多。“我们不应该去追求新的(算法),但我们要知道最基本的算法原理在哪https://www.ruiwen.com/xindetihui/6507126.html
7.重磅!人工智能即将成为中小学必修科目,这个课我能劝一个是一个前些日子看新闻,竟然已经有城市官宣了将人工智能纳入中小学必修课程。 ChatGPT未来究竟会发展到哪一步,我真的不知道。但是我想,懂AI,懂科技,懂编程,会创新,是未来的孩子必备的技能。 后台也总有家长问我怎么带孩子学? 其实路径很多,建议1-3岁多玩积木、拼图、磁力片,锻炼思维和动手能力,3岁开始可以学乐高机器http://m.kuaijitoutiao.com/article/232358
8.人工智能心得体会9篇二、中小学机器人教学活动的几点做法: 考虑到中小学生和机器人课程的特点,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本人认为机器人教学应该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方面一改其它课程的教学模式,走出一条新的路子来。 1、教学内容:机器人教学应注意学生知识广度的学习。虽然仅通过一门课程来扩充学生的知识面效果有限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xdth/20221130181133_6041555.html
9.我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课程体系现状及建议——来自日本中小学(二)我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课程标准 现阶段我国中小学实行的《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2版)》和《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原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也进行了大幅修改,人工智能相关内容在选修和必修模块中也都有所涉及。如在小学学段加入了算法与程序入门和机器人入门的拓展模块,让小学生体验程序设计过程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514198497&efid=5Q2Zm6SXUW4giXhiJI9SKw
10.大量AI课程走进中小学,学校将如何应对目前能够为中小学的人工智能教育提供参考的是一本高中课标——《2017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明确高中阶段人工智能教育的教育内容和学业要求等内容。 高中阶段学生需了解人工智能发展历程及概念,能描述典型人工智能算法的实现过程,通过搭建简单的人工智能应用模块,亲历设计与实现简https://edu.codemao.cn/news/265
11.人工智能学习心得(通用28篇)在大多数数学科中存在着几个不同的研究领域,每个领域都有着特有的感兴趣的研究课题、研究技术和术语。在人工智能中,这样的领域包括自然语言处理、自动定理证明、自动程序设计、智能检索、智能调度、机器学习、专家系统、机器人学、智能控制、模式识别、视觉系统、神经网络、agent、计算智能、问题求解、人工生命、人工智能https://www.yjbys.com/xindetihui/fanwen/3342600.html
12.3DOne中小学三维创意社区3DOne官网中望软件旗下的i3DOne青少年创意社区和3D One系列软件,专注中小学人工智能、三维创意设计、3D打印、激光切割等创新教育领域,以核心技术软件、活跃的用户社区、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全国中小学校和师生。3DOne 中小学三维创意社区 – SEO 优化介绍 网站首页结构 1. 导航标签:普教官网 产品体系 课程体系 校园赛事 2. 主题https://www.baobaocun.com/thread-38545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