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教育”不可滥用

为推进人工智能教育,山东青岛河西小学近日组织师生开展科普研学活动。图为学生们在青岛国际机器人中心参观了解工业机器人。王海滨摄(人民图片)

日前,浙江金华某小学采用一种脑机接口头环,通过监测脑电波看学生上课时是否“走神”,并为学生的注意力情况打分排名。此事引起人们对于“人工智能+教育”的广泛热议。专家认为,“人工智能+教育”虽有广阔发展空间,但应小心审慎,尤其是作为教学设备应用于课堂时,更要确保安全有益。

给学生戴头环会造成负面影响

“这是有很大问题的,人工智能如果由手段变成了目的,在教育中滥用或过度使用,其教学效果可能适得其反,会产生副作用,造成负面影响。”针对给学生戴头环的现象,华东政法大学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指数研究院院长高奇琦教授认为,“要考虑在使用中对学生的成长是否有利,如果学生戴了头环有‘被监控’的心理压力,长期可能导致心理不健康。而这个是最根本的,如果心理都不健康,那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在高奇琦看来,用来监测学生上课状态的头环还有伦理上的风险。“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我们大人愿意戴头环吗?如果老板在工作场合中给每个员工戴头环,这就涉及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问题了,无形中增加社会的紧张关系。所以,人工智能应用到学校课堂中,以人为本是基本前提。”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龙宝新教授更是反对戴头环:“这种电子‘监视’的做法侵犯儿童的隐私权,不利于儿童健全人格、自觉美德的形成。”

近年来,有关“人工智能+教育”的话题并不少见。去年5月,杭州某中学引进“智慧课堂行为管理系统”,实时统计分析学生的面部表情和行为,可以识别高兴、反感、难过、害怕、惊讶、愤怒和中性7种表情,以及阅读、书写、听讲、起立、举手和趴桌子6种行为。今年3月初,广东省某中学斥资485万元采购3500个电子手环,用来精准定位、检测上课举手次数及每日活动量等。今年9月,某大学在教室试点安装人脸识别系统,除了自动识别学生出勤情况,还全程监控学生课堂听讲情况,能识别学生在课堂上抬头低头了几次,是否在玩手机,是否闭眼打瞌睡等。

针对人工智能进校园的现象,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司长雷朝滋曾表示,“人脸识别进校园,既有数据安全也有个人隐私问题,我们要加以限制和管理。现在我们希望学校非常慎重地使用这些技术软件。”

确保安全可靠可控

“人工智能飞速发展过程中,会涉及大量的法律、伦理、社会等问题。‘人工智能+教育’引起讨论,会促使各界重视起来、行动起来,更好地保障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高奇琦说。

龙宝新认为,“人工智能+教育”面临的主要风险,是将教育教学活动技术化、机械化,直接影响丰富人性、自由人格、深刻情感的形成。教书育人试错成本太高,在“人工智能+教育”落地过程中,不能一味强调科技力量,而忽视了最基本的伦理和道德的思考,以及可能造成的负面效应。

尤其是一种新科技产品作为教学设备应用于课堂时,更需要来自教育、科技等部门的权威认可、严格规范、科学指导,并且要经科学和伦理的双重核验,证明产品具备足够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安全性。

“自适应”助力教学

实际上,伴随着5G、语音识别、图像识别、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等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教育”正成为一种趋势,让技术赋能课堂,本无可厚非。高奇琦说:“如果用得好,确实可以改善、提高教育水平,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龙宝新看来,“人工智能+教育”的出发点,应当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丰富优化教育的手段,提高教育教学活动的可视化水平,增强立德树人的效能。

36氪研究院发布的《人工智能商业化研究报告(2019)》指出,人工智能目前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和发展主要有三个方向,分别是针对教学内容的人工智能学科教育、针对教学活动的人工智能辅助教学工具、针对教学环境管理的教育物联网解决方案。

在教学内容方面,2017年,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把人工智能学科教育上升为国家战略,指出要在高校开展人工智能学科建设,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课程,实施全民智能教育项目。

针对教学活动,目前市场上已出现各类能提升教学效率和效果的人工智能辅助教学工具,比如拍照搜题、在线题库、组卷阅卷、作业布置批改、口语听力测评等智能产品。高奇琦表示,“自适应学习系统”是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在教育领域的重要方向。“自适应学习系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精准判断出哪些方面需要查缺补漏,然后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和学习内容,在“教、学、评、测、练”等环节应用广泛。

对于教学环境管理,教育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专家组专家、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吴砥曾指出,人工智能教育已开始应用于智能分班排课、招生管理、课堂考勤管理、智能图书馆、智能校园安防等方面。

THE END
1.2024年人工智能+教育行业发展研究报告人工智能+教育丨研究报告 核心摘要: 教无定法,AI育才 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教育作为知识与智慧传承的基石,几千年来始终保持着人与人之间言传身教的形式。若把教育看作一个产业,不难发现其本质上是一个强烈依赖人力资本的人力密集型产业。也因此,人力因素成为限制教育规模化与个性化双向发展的核心因素,而AI技术正是https://zhuanlan.zhihu.com/p/714189494
2.看点丨“人工智能+教育”的现状挑战与进路“人工智能+教育”的推进,需要在技术应用上坚持技术祛魅与技术化归相结合,在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方面要注重数据运作与规范管理相配合,以降低安全风险。同时,在教育价值实现层面上,要回归教育本质,确保技术服务于教育过程,而非主导或取代教育过程,并探索多元化的人才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NDAwMjA2OA==&mid=2674022872&idx=2&sn=82a168af9c8bddf794bba3867939c6c4&chksm=8b812830cd8efc806ba151dd312c2bbcec4c9da599f6baf1111f96bf9dad2ade91bca52bf4d7&scene=27
3.人工智能推动教育领域的变革与创新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现状 · 个性化学习:AI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如学习进度、作业完成情况、测试成绩等,能够为每个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和内容推荐。例如,自适应学习系统可以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动态调整学习难度,让学习更具针对性,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智能辅导:虚拟教师或智能辅导助手能够实时解答学生的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7111459103661772&wfr=spider&for=pc
4.人工智能助推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心得(精选13篇)人工智能是智能学科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工智能助推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心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人工智能助推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心得 1 人工智能,也称作AI,是一种由人类制造的机器所表现出来的智能。通常指通https://m.jy135.com/jiaoxuexinde/913126.html
5.《人工智能+教育蓝皮书》(余胜泉/主编)简介书评人工智能+教育蓝皮书 本书从教育视角梳理人工智能落地教育场景,展示了五个方面的典型应用场景,汇聚了人工智能教育真实案例,预测了人工智能时代未来教育五个发展趋势,让教育变革真正发生。 作者:余胜泉/主编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年09月 手机专享价http://product.dangdang.com/29143437.html
6.“人工智能+”教育行动案例展评,探索教育新路径信息联播北京数字教育中心主任武装透露,北京市正在探索建构人工智能+教育新生态,谋划建立国家人工智能学院(北京),力求打造世界领先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的高地。 北京市丰台区教委主任杨晓辉表示,丰台在区域推进人工智能教育中,一方面,以教研、信息科技学科教学、社团活动、创新人才培养等方式,推动中小学开设人工智能课程。另https://jyj.gmw.cn/2024-05/15/content_37323591.htm
7.首届国际AIE人工智能+教育发展论坛即将举办大学治理能力的提升,紧抓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新发展机遇,加快推动我国人工智能迈向世界一流水平,推动高校与企业在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产教研深度融合,构建人工智能人才生态,不断提高新时代人才培养质量,经协会批准,协会创新创业工作委员会联合湖南信息学院,定于2024年5月25-27日在长沙举办“首届AIE人工智能+教育发展论坛”https://www.canedu.org.cn/site/content/7589.html
8.北京发布“人工智能+”行动计划,上学将用上大模型—中国教育在线(二)人工智能+教育 发挥教育资源优势,加强大模型企业、教育机构和管理部门协同联动,重点汇聚北京市优质教学案例、讲义素材、施教方法以及学生心理健康、公序良俗常识等教学知识,培育跨学科、跨学段的教育大模型平台,提供智能备课、课件生成、课程分析、学习跟踪、家校联动等辅助工具,平衡班级制授课和个性化学习,为教师减负https://www.eol.cn/info/dongtai/202407/t20240730_2626996.shtml
9.百度实践“人工智能+X”,人工智能教育加速向未来与国内其他人工智能厂商不同,百度在发力人工智能技术和产品的同时,一直积极布局“人工智能+X”复合型人才培养生态。 3月25日-26日,以“新开局、新发展、新体系”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计算机教育大会召开。在人工智能大会论坛上,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南昌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百度高校合作部副https://www.51cto.com/article/705652.html
10.“人工智能+”行动,科大讯飞发布信息科技教育解决方案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信息科技”“科学教育”更是在代表委员们的建议中频繁出现。作为现代科学技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科技承担着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使命。当前,全国各地积极推进相关课程建设与应用普及落地,但也面临着专业教师、教学资源匮乏,以及评价难等众多挑战。 https://edu.iflytek.com/about-us/news/company-news/731.html
11.AI助力——智慧教育3.0时代来临经过这几年技术及产业化浪潮的席卷,我们逐渐可以感受到,人工智能已经从一个新兴科技话题上升为宏观战略布局,在不久的将来,人工智能将会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人工智能+教育”市场备受资本青睐,越来越多的企业积极布局,依托人工智能技术研制和开发了各类教育智能产品。http://www.nwygroup.com/newsinfo/606
12.咕泡学院什么是人工智能超过1千粉丝320+作品在等你教育视频简介:咕泡学院上传的教育视频:什么是人工智能,粉丝数1655,作品数320,免费在线观看,视频简介:湖南咕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咕泡学院”,成立于2016年,是专业向中高端IT技术人才以教学培养、职业规划为核心的在线教育公司,旨在帮助学员提升技术技能,加强职场核心竞争力,走出职业困境。同时,可根据企业项目需求,制定属于企业https://www.iqiyi.com/a_19rrhubyb1.html
13.人工智能助推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心得范文(精选9篇)当我们受到启发,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时,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工智能助推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心得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工智能助推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心得 1 https://www.ruiwen.com/xindetihui/7278129.html
14.“人工智能+”时代高校外语教学模式创新研究学术课题南通科技职业学院 魏海波 主持完成了2020年江苏高校外语教育“课程思政与混合式教学”专项课题“现代产业学院模式下应用型高校专业集群建设研究”(课题编号:2020WYKT063),课题组主要成员:张云、丁云、汤仲雯、王慧英、严亚菊、柳倩、王平、杨元元。 一、人工智能时代混合式教学模式 http://www.jsgjxh.cn/newsview/3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