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手头已有的视频资料,比如视频光盘,可以直接拿来进行简单提取。如VCD光盘中的视频位于VCD光盘的MPEGAV目录下。可以直接将VCD光盘插入电脑的光驱,将MPEGAV目录下的文件复制到电脑上就可以了。而DVD光盘中的音频和视频则是分成不同文件夹储存的,大多为vob格式的文件,建议使用专门的DVD提取或DVD转换软件比如XilisoftDVDRipper、AnyDVDConverter等将DVD光盘中的视频提取并转换到电脑上。如果需要一些电视节目片段,可以使用电视机顶盒自带的录像功能,或者使用电视盒或电视卡连接到电脑上进行节目录制。当然,还可以使用一些在线直播类的软件自带的录像功能。如果实在没办法,就用数码相机或手机对着电视机录吧。
而在大多数情况下,所需要的资料在手头上并没有现成的,需要到网上下载。经常有很多教师从网上搜索到了所需的视频,却不知道该怎么下载。有一次听公开课,笔者看到一个教师需要播放电影《天下无贼》的一个片段,他是在上课前先到网上搜索这部电影,然后播放,拖动到需要的位置,暂停,等上课时从这个位置继续播放给学生看。这种做法并不好,万一发生网络故障,或者遇到讲课的教室不能联网,或者播放的时候网速出现问题,导致视频播放得断断续续,真不知道他该怎么办?
其实很多在线播放的视频都是先在后台把视频缓冲到本地硬盘再播放,播放完毕后再从缓存中删除,并不是纯粹的在线看,和下载后观看其实一个道理。比如,如果计算机系统的用户名是Administrator,系统是WindowsXP,系统盘为C盘,那么可以在播放视频的时候打开文件夹“C:\DocumentsandSettings\Administrator\LocalSettings\TemporaryInternetFiles”,就可以找到打开的网页中所播放的视频文件。在网页中视频播放窗口的底栏缓冲状态中显示视频已经全部缓冲完毕的时候,直接把它从这里面复制出来就可以。然而,可能也有些比较“顽固”的视频网站在防下载方面做得非常好,他们的视频不仅很难下载成功,甚至从缓存中都无法提取。而有些视频只有这些网址有,在其他地方又确实找不到。实在没办法的话就使出杀手锏——用屏幕录像软件如屏幕录像专家或者超级屏捕等软件把它录下来吧。只要能看,就可以录制,这一招可是绝对有效的。
PowerPoint支持的最好的视频格式为mpeg1(简称mpg),其次为wmv格式或asf格式,其他格式的视频要么不支持插入,要么需要专门的视频编解码器,必须先安装或升级相应的视频播放器才能得到支持。而一些视频播放器采用了封闭式编码器,仅供该播放器自身使用,Windows系统中的其他软件不能调用。安装以K-LiteCodecPack为代表的集成型编解码器才可以使Windows系统中的各种软件都调用视频编解码器进行播放。而上课用的教室的电脑也不可能把教师需要的各种软件都装全。在自己的电脑上可以正常播放,而拿到教室的电脑上却不行,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为了保险起见,最好把截取的视频片段转换成mpg或wmv格式,然后把视频文件和PPT文件放在同一目录下,之后再插入到课件之中,再和课件一并拷到优盘里。经常会有教师只把课件拷走,却忘了拷视频,到了教室当然是无法播放的。
不同格式的视频可能需要使用不同的软件去转换格式或者截取其中片段。如果视频是rm或rmvb格式,可以对其进行截取或转换的软件非常多。笔者推荐使用UltraRMConverter这款软件,可以直接对视频文件进行剪辑并转换成其他格式,一步到位。mkv格式的视频其实是一个视频打包文件,可以使用MKVToolNix打开这个视频,增减其中的视频、音轨、字幕,然后进行分段剪辑。wmv、asf、MPG、AVI等格式可以直接使用WindowsXP自带的WindowsMovieMaker进行编辑。从视频网站下载的视频有flv格式、f4v格式和mp4格式,可以根据不同的格式用FLV编辑器或F4V视频转换器等把它们转换为其他格式。
当然,除了这些针对某种格式的视频才能专用的视频转换和截取工具外,还有一些通用的或者叫做万能的视频转换工具和视频编辑软件。比如TotalVideoConverter、WinAVIVideoConverter、格式工厂、MediaCoder、AnyVideoConverter等都是万能的视频格式转换工具,支持各种常见的视频格式的转换。尤其是前两款,基本上能够支持各种视频格式之间的转换。如图1所示WinAVIVideoConverter软件,可以先选择目标格式,“转档到MPEG”,然后点选要转换的视频,再点击“Advanced”打开图1所示窗口进行设置。在这里可以设置视频的质量,修改视频分辨率大小和音频质量,还可以把加入到转换列表中的多个文件转换合并成一个视频文件。
除了这些视频转换软件之外,还有一些可以对视频进行直接剪切或合并的软件,比如AllVideoSplitter、VideoCutter、UltraVideoJoiner等,它们都支持很多种常见的视频格式。
关键词:数字视频采集;数字视频处理;Premiere;Cool3d3.5;Cooledit2.0
数字视频在多媒体课件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它突破了文字的限制,以更加自然、逼真的方式展示知识世界,尤其在展示事实性知识及实时操作方面有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视频画面是真实世界的记录,能使教学更有客观性和真实性。视频运动连续的特点有利于表现事物的相互关系,变抽象为形象,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多媒体视频课件将图、文、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媒介载体与计算机技术相融合,成为一个合理的有机体,对改善人机交互能力和知识表达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使学生的各种感官得到刺激,最大限度地吸收信息。中职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自行设计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心理上的不同要求,具有更强的实用价值。要开发设计出良好的多媒体视频课件,必须对数字视频处理技术作充分的研究。
一、数字视频素材的采集
视频图像的采集是使用视频与编辑视频的基础。通常视频采集大致包括采集原有视频片段、捕获计算机屏幕及捕获外接视频源三种。
2.捕获计算机屏幕视频。使用Snagit、Hypercam、Flashcam等截屏软件进行视频采集。由于视频媒体在展示事实性知识及实时操作方面具有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尤其在讲授一些专业软件的操作技巧上,视频画面的真实记录,使教学更富客观性和真实性。SnagIt是由TechSmithCorpation公司1998年推出的一款在Windows9x环境下运行的屏幕抓图、图形观察软件。由于SnagiIt所具有的视频捕获功能,以及操作的简易性,用它来捕获视频文件比较可行。
3.捕获外接视频源。目前,捕获外接视频源,并保存到计算机中可以分为两种情况:①将模拟摄像机拍摄的以模拟信号存储的视频采集捕获到计算机中;②将数字摄像机拍摄的数字视频采集捕获到计算机中,本文只介绍第二种情况。在制作展示事实性知识及实时操作方面的视频课件时,主要采用数字摄像机拍摄的方法获得视频源。数码摄像机与计算机可以通过IEEE1394卡或压缩卡连接,还可以将其与非线性编辑卡连接,非线编卡也提供了一个IEEE1394接口。再运用非线性编辑软件Premiere就可以将数码摄像机中的影像传输到计算机中保存。
制作视频课件时,需对采集到的视频素材进行编辑与加工。Premiere是Adobe公司推出的一款面向广大视频工作人员的非线性编辑软件,不仅是影视制作专业人士的首选平台,也是多媒体课件制作人员编辑视频素材的首选软件。考虑到课件制作的实际特点,在视频课件的声音、字幕处理时,也可分别选用Cooledit2.1和Cool3d3.5等专业处理软件。可将Premiere、Cooledit2.1和Cool3d3.5称为视频课件处理三剑客。
1.视频素材的编辑与处理。Premiere作为视频编辑的专业软件,它将视频与音频制作成适合新标准的作品。开发小型或大型项目时,Premiere依靠对帧画面的精确操控,能使制作者在任何时刻创造出最符合要求的多媒体作品。
Premiere自备变化多样的音频与视频滤镜效果。应用这些被称为滤镜的计算函数不需要任何计算语言功底,用鼠标将它们拖曳释放到对象上,然后在效果控制面板上调整数据,实时观察不同数据所产生的效果,直至满意为止。这些滤镜能为作品增添一些可视化的,或是可听效果,为制作者提供了展现个性化特色的空间。
Premiere是整个视频课件的制作基础,其非线性、多轨道的特性,为课件的音频、字幕单独处理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使Premiere、Cooledit2.1、Cool3D3.5的应用处理无缝对接。
2.视频课件的音频处理。虽然Premiere具有音频处理功能,但是为了在音频处理上更加方便、专业,本文介绍用Cooledit2.1对视频课件进行音频处理。Cooledit2.1是非常出色的数字音乐编辑器和MP3制作软件。不少人把Cooledit形容为音频“绘画”程序,可以用声音来“绘”制:音调、声音、弦乐、颤音、噪音或调整静音,还提供多种特效为作品增色:放大、降低噪音、压缩、扩展、回声、失真、延迟等。
在制作视频课件时,一般职业学校均无专业录音室,课件的音频多采用数字摄像机拍摄数字视频时同步录音获得,音频质量不佳。视频课件音频部分的处理策略可采用两种方案:一种方案是将Premiere剪辑好的视频素材中的音频部分单独拿出,导入Cooledit2.1后进行音频处理,如采样降噪、回声、调整音调、声音、背景音乐、丽音等。将处理好的多轨音频合成输出,再导回Premiere,以获得满意音视频效果;另一方案是将Premiere剪辑好的视频素材的音频部分删除,再根据视频内容,利用Cooledit2.1后期录制视频课件的配音,还可以添加背景音乐,最后通过Premiere合成输出。
3.标题字幕设计。在Premiere中,使用标题字幕设计器AdobeTitleDesigner,能够设计较复杂的标题字幕到多媒体作品上。本文介绍专用字幕设计软件Cool3D3.5。Ulead公司出品的Cool3D是一个专门制作三维文字动画效果的软件,具有简单、易学易懂、操作简单、效果精彩的特点。它不但提供了制作3D文字动画的功能,而且没有传统3D程序逻辑的复杂性,可以方便生成具有各种特殊效果的文字3D动画。Cool3D生成GIF和AVI格式的动画文件,目前最新版本是3.5版。非常适合视频课件的字幕处理,还可以制作课件的动态图标,以提升视频课件的品质。
三、数字视频合成与
2.输出基于MPEG-4标准压缩的AVI文件。MPEG4是第四代动态影像解压缩协议,能够高效率地进行视频压缩和解压。在Premiere中要输出基于MPEG-4标准压缩的AVI文件,首先必须在计算机上安装支持MPEG4的插件,如DivX4CodecInstallerV4.01.exe。安装后,选中输出电影设置对话框顶部的下拉列表项中的常规选项,在文件类型下拉列表项中选择MicrosoftAVI选项。然后返回,重新设置输出电影设置对话框顶部的下拉列表,选中视频选项,再在压缩项的下拉列表中选DivXCodec4.01,这样就可输出以MPEG4标准压缩的AVI视频文件,此时的AVI文件与之前没有压缩的AVI文件相比容量小了许多,但画质的保真度很高。
3.输出流媒体格式的视频文件。为了适应各种网络传播方式,网络视频在传输数据速率上受到较大限制。目前网络视频传输数据量远远低于VCD文件的数据量。为了使Premiere生成的视频文件匹配互联网上视频传输速率,AdobePremierePro增加了流媒体视频文件输出功能。流媒体视频文件输出仍然使用AdobeMPEGEcoder编码器,在格式选项中选择RealMedia,摘要对话框里显示了设置参数。最终生成的以RM扩展名的流媒体文件,容量大大减小,但保真度不如以MPEG-4标准压缩的AVI文件。
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中,数字视频处理是一项重要技术。视频的制作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多媒体课件的水平。要提高视频的图像质量,应选择高质量的视频源及适当的硬件设备。为采集到良好的视频图像可适当降低捕获帧数,并选择合适的视频压缩方式以节省存储空间。数字视频编辑及处理软件建议选用AdobePremiere、Cooledit2.1和Cool3d3.5视频课件处理三剑客。通过精心设计的数字视频课件一定会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创设出更加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
参考文献:
[1]刘文开等.数码影像处理实用技术[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2]陆汝杰等.网络视频技术与物理远程教育[J].物理与工程,2002,(1).
[3]陆涛声.初探如何采集活动图像[J].微电子技术,2001,(10).
[4]王立新,杨卫红.数字视频技术在《城市市情演播系统》中的应用[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1,(1).
[5]张天鹏.多媒体课件制作系统硬件软件的配置方法[J].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2).
[6]陈惠芹.非线性编辑系统的性能及其视频卡的选择[J].陕西工学院学报,2000,(12).
[7]晏阳.非线性编辑系统中的数字视频压缩技术[J].计算机应用,2000,(4).
[8]谢.Premiere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中的应用[J].天中学刊,2004,(4).
[9]潘艺.多媒体CAI课件制作中的数字视频处理技术[J].计算机仿真,2003,(12).
教育部首批410个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
记者在2012年12月26日举行的教育部通气会上获悉,教育部日前了第一批涉及18个大类的410个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该标准的颁布实施将改变10多年来高职学校专业教学没有国家标准的现状,对于加强高职学校专业基本建设、全面提高高职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公布的专业教学标准在专业名称、专业代码、招生对象、学制与学历、就业面向、培养目标与规格、职业证书、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专业办学基本条件和教学建议、继续专业学习深造建议等10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解决了原来高职学校专业和专业之间边界不明、核心课程内容不清等问题。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表示,此次的标准有4个特点:一是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强化课程的实践性和职业性;二是以工作岗位实际为导向创新教学模式,加强“教、学、做”一体化;三是主动适应国家产业发展战略的新要求,努力实现教育与产业的深度对接;四是促进中高职衔接和技术技能人才系统培养,开启学生继续学习通道。
关键词:初中历史;学生;课件教学;重难点;突破
多媒体课件教学之所以这么受大家欢迎的主要原因是它的直观性视听特点,它能改变传统课堂呆板的环境,也能很好地在多方面吸引学生兴趣辅助历史教学,使得教师能用更多的方法手段促进教学工作的开展。但是这种利用课件教学的模式也因为其快速的翻页以及零散的知识联系使得学生的历史思维构建出现不利的一面。另外在历史知识重难点的突破方面课件教学效果不是很好。因此本文将结合初中历史教学的特点,针对课件教学不能很好突破教学重难点的问题提出微视频辅助突破重难点的
方法。
一、根据学生学情和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确立重难点
三、微视频的修整需要教师加强自我技能的提高
总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课件利用是非常广泛且有很多良好作用的,虽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但也不失为一种值得发展的好的教学手段,若能在教师队伍中加强视频编辑技术的培训,让教师掌握视频处理技术,巧妙设计使用微视频突破重难点,将会进一步修正该教学手段的短处,各大学校的历史课堂开展将更加顺利和有效。
关键词:视频;公开课;实践;拍摄
互联网和教育资源的发展,推动了国内外公开课的发展。2010年初,“一股开放课热潮在中国蔓延开来。”[1]教育部、财政部实施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将立项建设100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2]这对我国的高校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何使中国的精品视频公开课变成学生追捧的对象,如何以此为契机,推动教育教学改革?这是我们在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中需要思考和努力的方向。本文在概述国内外高校视频公开课现状的基础上,以重庆师范大学为例,探讨我国高校精品视频公开课的拍摄与制作技术。
一、精品视频公开课程的涵义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国内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受MITOCW模式的启示,2011年,教育部采取政府主导、学校自主建设、专家和社会公众评价遴选等方式,制定了《精品视频公开课拍摄制作技术标准》。
现在,首批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程的103门课程已经全部上线,笔者通过对其中65门课程的拍摄与制作技术进行分析,总结出其中主要问题:(1)画面构图的唯美性;(2)图像色彩还原性;(3)音频信噪比。
四、前期准备工作
前期主要工作是拍摄场地的选择与装修、拍摄设备的选取、现场灯光的布置。
1、拍摄场地的选取
根据教育部的《视频公开课拍摄制作技术标准》,录制场地选取可以为教室、礼堂、演播室等,且在50平米以上。我校在场地的选取上充分的考虑到了场地的大小、现场灯光对画面色彩的还原性、场地的吸音效果等因素,选择了演播室为录制现场
2、拍摄设备的选取
《视频公开课拍摄制作技术标准》明确要求:在录像设备上采用不低于专业级的拍摄设备。在重庆师范大学《幼儿文学与幼儿成长》的课程拍摄中,均采用了广播级的SonyZ1C,摄像机镜头的变焦倍数都是24倍以上的专业变焦镜头。在声音的录制上,采用了专业级的录音机和四只无线话筒,采样频率都为96KHz,量化位数为16bit。
3、现场灯光的布置
灯光主要由主光、辅助光和轮廓光源构成,灯光的照度都接近光布图。主光在前侧45°,主光的照度达到1200lux以上。主光与辅助光的光比不小于2:1。轮廓光与主光的光比一般在1:1或2:1左右,轮廓光的照度也在1100lux以上。
五、教师的准备工作
在拍摄前对于教师的要求是:在课程方面,必须熟悉整个课程的设计。
在拍摄过程中教师普通话标准,声音清晰;教师不宜大幅度频繁走动,须在一定的范围内走动;讲课PPT在制作时题目和内容采用较大号的黑色字体,文字和背景要对比明显。
六、前期拍摄工作
1、多机位进行同步拍摄
在整个拍摄过程中,采用了四台广播级的SonyZ1C进行拍摄,观察四台摄像机的拍摄动态以及图像构图色彩。在图像画面上,采用的是4:3的宽高比。根据现场的布局,1号机(主机)架在主讲教师的正前方;2号机(辅机1)主要用来拍摄主讲教师的中景;3号机(辅机2)主要拍摄开头和结尾处,以大全景为主,中间以中景为主与2号机形成互于的角度进行拍摄;4号机(游机)主要以近景、特写为主,兼顾中景和大全景。
2、现场声音的同步拾取
根据《视频公开课拍摄制作技术标准》中音频技术指标,我校是利用专业的744t录音机进行录制。声音拾取的话筒,教师采用移动的黑色微型无线话筒,学生使用3只手持式无线话筒。四路声音信号通过监控室的调音台进行混合,最终输入到两台录音机进行同步的录取。
七、后期制作和人员要求
后期制作设备我们使用了CPU加硬件构架的经典非编系统,在后期剪辑时对于断开点衔接的地方通过机位的切换来达到过度,在无法衔接的地方则采用学生画面或PPt画面进行覆盖,使整个片子的画面自然流畅。在音频的处理方面,利用PeremiereProCS5软件自带的EQ效果进行处理。
本文重点针对课程的拍摄与制作技术过程进行了分析,在实践中思考总结,提出相应的建议,为后续建设完善的精品课程提供借鉴经验。
[1]张权.谢晓霞.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中的思考与建议[J].时代教育.2012,9(5):142-143.
关键词:食品科学概论;双语教学;课堂教学;教学方法;小组学习
随着中国社会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大学生具备专业英语能力成为一种基本要求。食品工业在全球和全国都属于第一大制造业。随着国内与国际食品科学与技术方面的交流愈来愈频繁,我们很清醒地意识到自身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掌握食品科技英语是食品专业本科生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因为这一能力不仅可以使他们持续了解乃至把握先进食品科技,也使他们有可能参与到以英语为工作语言的跨国食品企业,有条件到食品科学研究处于更高水平的、高度国际化的高等学府去继续深造,这些都将为我国食品科技的进一步提升、扩大国际化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为了培养符合食品国际化时代的食品专业高级专门人才,陕西科技大学早在2002年就开始开设食品专业的双语课程――食品科学概论。开始仅面向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在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设立后,则同时面向2个专业的学生授课。通过在11年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改革,这一课程在教学团队、教材选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方面都不断提升和完善。该课程在第5学期开设,56学时,3学分,为专业课和主要必修课程,融合了2个专业人才培养所需的专业理论和专业英语。每个专业2个班级,4个班共计约120名学生合并授课。
一、教学过程
1.教学团队。食品科学概论(双语)(IntroductiontoFoodScience)课程在开始设立的时候只有一位授课教师,目前已发展为4位任课教师的教学团队,每位教师都具有本专业学习经历、高级职称、企业工作经验、出国经历、博士学位或博士在读,都是硕士研究生导师,并且在食品科学研究某一领域有所建树。课程负责人黄峻榕,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6年获瓦赫宁根大学博士学位。2011―2012年在美国普度大学食品科学系从事访问学者研究工作。美国食品科学学会(IFT)会员;陕西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高级会员。主讲教师李宏梁,博士在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92年获无锡轻工业学院(现江南大学)硕士学位。2005年到荷兰访问,2012年到美国访问。主讲教师易建华,博士在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2年获陕西师范大学食品专业硕士学位。2011―2012年在美国麻省州立大学从事访问学者研究工作。主讲教师朱振宝,博士,副教授。2010年获陕西师范大学博士学位。2012年到美国访问。中国微生物学会终身会员,陕西农业工程学会会员,中国食品科技学会会员。
二、教学内容选择与安排
三、考核方式
四、教学效果评价
五、总结与展望
[1]刘柳,付熙哲,吴东亮.以食品科学概论为例进行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3,(06):84-85,88.
[2]詹丽娟.食品科学概论双语教学初探[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1,(09):137-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