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性教育融入中小学课程:芬兰的经验―中国教育信息化网ICTEDU

关键词:芬兰;可持续性教育;课程标准;生态文明教育

中图分类号:G510

文献标志码:A

作者简介:王超男,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上海200062);郭莉,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附属中学副校长(北京100024)、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北京100084);邓莉,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副教授(上海200062)

基金项目: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国外教育研究专项2022年度委托课题“欧美国家与国际组织基础教育改革动向及其数据库建设”(编号:EMIC-YJC-2022010);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附属中学委托课题“义务教育阶段跨学科主题课程设计与实施研究”

一、引言

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在各代领导集体和人民群众的努力下,在战略思想层面和政策层面均取得了显著成就[5];生态文明教育也由“最初无意识和碎片化的样态,逐渐演变为有意识的、专门化的教育形态,在本土自觉的基础上另辟蹊径,走出了一条生态文明教育的中国特色之路”,但同时也面临不少难题与挑战,表现在生态文明教育体系构建缺乏系统性,公众对生态文明及教育的认识粗浅化与表层化,全民生态文明理念尚不成型等。[6]2022年10月,中国教育部发布《绿色低碳发展国民教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建设性地作出将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全面融入国民教育体系的决定,其途径之一就是把绿色低碳要求融入各学段课程教材。[7]但在实践层面具体如何操作,还有待探索。

2021年,联合国对全球160多个国家实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及其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进程进行了比较,芬兰位列全球第一,芬兰已经或即将实现联合国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涉及减贫、卫生、教育等领域。[8]具体到教育领域,芬兰创造性实施可持续性教育,并将其整合进K-12国家课程标准,作为国家核心课程的重要价值观之一。

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纲领性文件,是“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依据”[9],可看作国家层面教育意志的一种文本呈现。本文采用文本分析法,对芬兰小学和初中阶段课程标准《2014年基础教育国家核心课程》(NationalCoreCurriculumforBasicEducation2014)和高中阶段课程标准《2019年普通高中国家核心课程》(NationalCoreCurriculumforGeneralUpperSecondarySchools2019)进行分析,探索芬兰将可持续性教育融入中小学课程的内容与方式,为我国绿色低碳要求融入中小学国民教育课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启示。

二、可持续性教育的概念内涵

表1可持续性的构成要素[22]

三、芬兰可持续性教育融入课程的内容与路径

芬兰于2012年启动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2014年12月,芬兰教育与文化部颁布《2014年基础教育国家核心课程》,自2016年秋季开始正式实施;2015年颁布《2015年普通高中国家核心课程》(NationalCoreCurriculumForGeneralUpperSecondarySchools2015),并于2019年对该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2019年普通高中国家核心课程》自2021年8月在芬兰普通高中开始实施。[24]芬兰中小学国家课程标准中融合了核心素养框架,可持续性教育理念也被系统深刻地融入其中。

(一)课程理念:将可持续性理念纳入课程基本目标和价值观

(二)课程目标:将可持续性素养纳入中小学核心素养框架

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完整的人”是芬兰国家课程标准总的课程目标,而发展学生的可持续性素养是其中的重要一环。[29]芬兰小学和初中阶段核心素养框架中包含了“参与、影响和建构可持续的未来”素养,在高中阶段则以“伦理和环境”素养来推行可持续性教育。

1.小学和初中课程标准融入“参与、影响和建构可持续的未来”素养

“参与、影响和建构可持续的未来”素养在不同学段有不同阐释,并呈现出随着学段提升不断递进和深入的趋势。

一至二年级,学生参与反思并规划自身的学习和小组的目标及工作实践等事项,与教师一起思考:在芬兰及整个世界,公平且可持续的未来到底意味着什么如何为建设这样一个未来作贡献

2.高中课程标准融入“伦理和环境”素养

(三)课程设置:可持续性教育的三种课程融合路径

在课程理念和素养目标的统领和支撑下,芬兰可持续性教育理念通过独立、融合和混合三种路径融入课程中,通过发挥课程的关键作用来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责任与担当的生态公民,进而促进素养目标的达成。

1.独立路径:在小学阶段开设环境研究学科

2.融合路径:融入各学段具体学科中

除了开设专门的环境研究课程之外,芬兰国家课程强调每个具体学科在提升可持续性素养、推进可持续性教育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并且不同学段、学科各有侧重。芬兰国家课程标准以学科教学目标作为中间节点,将学科教学内容和核心素养进行串联,实现三者的融合。[34]以《2019年普通高中国家核心课程》为例,其中有关学科的模块,均围绕课程任务、课程中的核心素养、课程总体目标、课程评价和课程具体模块五个维度展开,清晰地呈现了“伦理和环境”素养是如何与每一学科相衔接的,以及可持续性教育理念是如何渗透在课程的具体设置中的,对教学实践具有很强的参考和指导价值。表2呈现了芬兰高中部分学科教学模块及其与“伦理和环境”素养的联系。

表2芬兰高中部分学科教学模块及其与“伦理和环境”素养的联系[35]

3.混合路径:设置跨课程主题

为实现可持续的未来,201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一种学生发展的重要能力——跨领域能力,它是系统思维能力、预期能力、规范能力、战略能力、协作能力、批判思维能力、自我意识、问题解决能力共8种能力的统称。[36]芬兰国家课程标准中构建的核心素养框架可以看作是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界定的8种跨领域能力的呼应,彰显了达成可持续愿景的芬兰教育智慧。在这一背景下,为全面落实核心素养目标、回应跨领域能力的重要国际关切,芬兰在可持续性教育领域提出跨课程主题,意在通过系统性思维提供一种整体视野,即认识到周围世界各层面(从个体到全球)各种要素之间纷繁复杂又互为关联的关系。[37]在教学层面,跨课程主题需要教师在考察各个主题实际教学需要的基础之上打通学科之间的壁垒,建立起若干联系,采用跨学科式的横向或纵向整合方式在课堂中落实。[38]

(四)课程实施:将现象式学习引入可持续性教育实践

为充分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芬兰新课程标准提出,中小学阶段要采用整合教学的方式,以促进学生了解所学知识和他们周围的生活现象之间纷繁复杂的联系,意识到所掌握的知识对自身生活、社区、社会乃至全人类的影响。[42]整合教学指一种超越单个学科分散化的教学边界,以综合的形式教授多门学科的教学方法,根据整合程度的高低,它可以进一步概括成多学科整合、学科间整合和跨学科整合三种样态。[43]在整合教学理念的指引下,芬兰教育与文化部于2014年在改革传统分科教学、引入多学科学习模块的基础上正式推出了现象式学习(phenomenon-basedlearning)的具体教学方法。芬兰国家课程改革者认为,全球化背景下提出的现象式学习是一种适合21世纪学习者的方式,它代表着学习方式朝向一种新的跨学科方向转变。[44]在开展可持续性教育、把学生培养为具有责任和担当的全球公民方面,现象式学习的实践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该案例中,学生在现象式学习过程中充当主人的角色,其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通过自身的探索以及与学习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对可再生能源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形成更为深入的认知与了解,最终内化为对可再生能源问题的理解,并外化为促进生态、社会和文化与经济可持续的系列行动。在现象式学习相互连贯的各个环节中,学生的可持续性素养一步步得到强化与提升,素养目标逐步达成。

(五)课程评价:纳入课程标准总体评价与学科评价,彰显可持续性教育的发展性

值得注意的是,可持续发展理念不仅蕴含在课程评价的总体内容当中,在学科层面,所有学科的评价都从教学目标、内容领域和核心素养三个层面进行概述。以中学阶段的健康教育课程为例,针对“健康、社区、社会和文化”这一内容模块,在期末评价标准中明确:必须评价学生对环境之于健康的影响的认知程度,以实现指引学生理解环境、社会、信息和交流技术对健康和人类福祉的影响的教学目标。也就是说,可持续性理念在学科评价中也与具体教学内容和对应的核心素养进行了深层次融合,总体评价与具体学科的评价之间互相“对话”,构建起了紧密的联系,这也是芬兰核心课程标准在处理课程评价时的巧妙之处。

四、结论与启示

图1芬兰可持续性教育融入课程的途径

芬兰可持续性教育融入中小学课程的路径呈现出三个鲜明特点:其一,重视国家课程标准的统领作用,始终将课程标准置于核心位置;其二,从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实施再到课程评价,芬兰可持续性教育在中小学课程中的融合呈现出全过程性与紧密性的特点;其三,注重可持续性教育理念与课程的延伸性及纵深性融合,表现为该理念在横向层面与不同学科课程的多元整合,以及在纵向层面与不同学段的连贯式承接。

通过教育实现可持续的未来愿景已逐渐成为全球共识。在可持续性价值观重申的当下,我国可以从芬兰可持续性教育融入课程的政策与实践中汲取若干经验,以为生态文明教育在中小学的深入实施明晰进路,丰富并传播具有本国特色的生态文明教育及其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向。

参考文献:

[2]UNESCO.Reimaginingourfuturestogether:anewsocialcontractforeducation[R].Paris:UNESCO,2021.

[3]彭婵娟,刘宝存.如何通过教育变革避免全球教育危机——联合国教育变革峰会愿景述评[J].中国远程教育,2023,43(4):68-76.

[4]彭正梅,王清涛,温辉,等.迈向“生态正义”的新人文教育:论后疫情时代教育的范式转型[J].开放教育研究,2021,27(6):4-14.

[5]刘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1.

[6]岳伟,陈俊源.环境与生态文明教育的中国实践与未来展望[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2,21(2):1-9.

[8]SACHSJ,KROLLC,LAFORTUNEG,etal.Sustainabledevelopmentreport2021[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21:9-19.

[9]崔允漷,夏雪梅.试论基于课程标准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J].课程·教材·教法,2007(1):13-18.

[10]WorldCommissiononEnvironmentandDevelopment(WCED).Ourcommonfuture[M].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87:43.

[11]EMELIEC.SustainabledevelopmentwithinFinland’steachereducation—ananalysisofuniversitylevelteachereducation[D].Helsinki:HelsinkiUniversity,2020.

[12]HAQUEMS.Thefateofsustainabledevelopmentunderneo-liberalregimesindevelopingcountries[J].Internationalpoliticalsciencereview,1999,20(2):197-218.

[13]WHITEMA.Sustainability:iknowitwhenIseeit[J].Ecologicaleconomics,2013(86):213-217.

[14]WALSHEN.Understandingstudents’conceptionsofsustainability[J].Environmentaleducationresearch,2008,14(5):537-558.

[15][18]MCDONOUGHW,BRAUNGARTM.TheHannoverprinciples[M].NewYork,NY:WilliamMcDonoughArchitects,1992:640.

[16][20]FURUAC,VALKONENS.GearingupforsustainabilityeducationinFinnishearlychildhoodeducationandcare:exploringpracticesandpedagogiesbymeansofcollegialreflectionanddiscussion[J].Internationaljournalofearlychildhoodenvironmentaleducation,2021,8(2):30-42.

[17]JERONENE.“Sustainability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inencyclopediaof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M].Berlin:Springer,2013:2370-2378.

[19]SALONENAO,KONKKAJ.Anecosocialapproachtowell-being:asolutiontothewickedproblemsintheeraofAnthropocene[J].Forodeeducación,2015,13(19):19-34.

[21]WATSONA.Sustainabilityeducationinprimaryandsecondaryschools:greatneedsandpossiblesolutions[D].Knoxville:UniversityofTennessee,2017.

[22]FURUAC,HEILALAC.Sustainabilityeducationinprogress:practicesandpedagogiesinFinnishearlychildhoodeducationandcareteachingpracticesettings[J].Internationaljournalofearlychildhoodenvironmentaleducation,2021,8(2):16-29.

[23]MOOREJ.IshighereducationreadyfortransformativelearningAquestionexploredinthestudyofsustainability[J].Journaloftransformativeeducation,2005,3(1):76-91.

[24]邓莉,詹森云.谁更可能成功中国、美国和芬兰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比较[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40(12):38-49.

[29]DENGL,WUSY,CHENYM,etal.Acomparativestudyoftwenty-firstcenturycompetenciesinhighschoolmothertonguecurriculumstandardsinChina,theUnitedStatesandFinland[J].Language,cultureandcurriculum,2023,36(2):142-160.

[30]邓莉,彭正梅.迈向2030年的课程变革:以美国和芬兰为例[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8,17(1):99-108.

[34]周佳伟,王祖浩.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建构——芬兰《国家基础教育核心课程2014》评述[J].比较教育研究,2018,40(11):91-97.

[3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促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学习目标[M].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7:10.

[37]FENGL.Teacherandstudentresponsestointerdisciplinaryaspectsofsustainabilityeducation:whatdowereallyknow[J].Environmentaleducationresearch,2012,18(1):31-43.

[38]王咸娟.可持续发展教育在芬兰基础教育中的实施途径[J].环境教育,2020(9):48-51.

[39]BRIAS-GUINARTA,AIVELOT,HOGMANDERM,etal.AbetterplaceforwhomPractitioners’perspectivesonthepurposeofenvironmentaleducationinFinlandandMadagascar[J].Thejournalofenvironmentaleducation,2023,54(3):163-180.

[40]张晓露.芬兰基础教育阶段的跨学科主题课程[J].中国教师,2015(3):81-83.

[42]詹森云,邓莉.培养核心素养:芬兰多学科学习模块的实施途径与启示[J].福建教育,2021(31):21-24.

[43]DRAKESM,BURNSRC.Meetingstandardsthroughintegratedcurriculum[M].Alexandria,VA:AmericanSocietyofCurriculumDevelopment,2004:8.

[44]李艳,李家成.芬兰现象教学的外在特征与内在机理[J].比较教育研究,2022,44(12):62-70.

[45]MATTILAP,SILANDERP.Howtocreatetheschoolofthefuture:revolutionarythinkinganddesignfromFinland[J].Oulu:Multprint,2015:9-26.

[46]OPERTTIR,KANGH,MAGNIG.Comparativeanalysisofthenationalcurriculumframeworksoffivecountries:Brazil,Cambodia,Finland,KenyaandPeru[J].Currentandcriticalissuesincurriculum,learningandassessment,2018(18):1-48.

[48]商庆义,严从根.生态文明建设:教育的探索——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第27届学术年会综述[J].基础教育,2019,16(2):108-112.

[49]COOKJW.Sustainabilityhumanwell-being,andthefutureofeducation[M].Cham:SpringerNature,2019:339-374.

IntegratingSustainabilityEducationintoPrimaryandSecondarySchoolCurriculum:

TheFinnishExperience

WANGChaonan1GUOLi2,3DENGLi1

(1.InstituteofInternationalandComparativeEducation,EastChinaNormalUniversity,Shanghai200062,China;

2.TheHighSchoolAffiliatedtoBeijingInternationalStudiesUniversity,Beijing100024,China;

3.InstituteofEducation,TsinghuaUniversity,Beijing100084,China)

Keywords:Finland;Sustainabilityeducation;Curriculumstandards;Ecologicalcivilizationeducation

THE END
1.初中课程有哪些2、如果你的初中课程成绩还可以的话,我不太建议补课,因为我们一些同学暑假补课后效果一点也不好,上课好好听讲,作业做到就好了。如果成绩不太好,我建议补以前不会的内容,因为初中课程的很多内容是建立在小学之上的,所以不要补初一的内容,这样没用。 3、英语从字母开始,还有音标,后来到语法,地理学习地理基础,并且有https://xue.baidu.com/okam/pages/strategy-tp/index?strategyId=121839103266733&source=natural
2.中小学教育有那些课程?初一和初二都是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生物、思想品德、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初三的课程有: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思想品德、体育、信息技术。(地理、生物是上完初一初二通过会考就结课的,是中考不考的课程。 小学主要是语文、数学、英语https://www.tjrmsm.com/37090.html
3.小学初中高中阶段以什么课程为主小学学好语文,数学,英语。初中主课有数学,语文,英语,其他还有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等,算是入门吧。这些高中都会再深入学习,所以也要打好基础。高中,https://m.yyk.iask.sina.com.cn/q/87HCgC7YmHw1.html
4.课程小学初中,***都有。最好的是**课程小学初中,***都有。最好的是** 老师**推荐俞磊老师,崔勇老师特别重视文学性。一篇好文章,是千锤百炼出来的。很欣赏。三到书院,有多多的三到。教育三到家长到教师到学生到写作三到心到口到笔到 查看全部 打开App查看剩余内容 打开App查看高清大图 三到书院 鹿城区 中央绿轴 书法 1 2 3 5 6 7 3人https://m.dianping.com/review/582695892
5.北京初中课程和小学课程的区别课程安排是教育的重中之重,合理地安排课程可以让学生高效率地接受知识,还能锻炼和培养学习的能力,劳逸结合才能让孩子更健康的成长。北京作为国家的首都,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是很高的。北京的小学课程和初中课程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每个年龄段的学生都应该学习适合的知识。 http://www.kmw.cc/a/202210/3265.html
6.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二、课程设置 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阶段、初中阶段的培养目标和儿童、少年身心发育的规律设置课程。课程包括学科、活动两部分,主要由国家统一安排,也有一部分由地方安排。学科以文化基础教育为主,在适当年级,因地制宜地渗透职业技术教育;以分科课为主,适当设置综合课;以必修课为主,初中阶段适当设置选修课;以按学年、https://www.ruiwen.com/wap/1487.xhtml
7.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实行新工时制对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1.在保持《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中的课程设置整体结构不变的前提下,通过适当调整各类课程的课时,减少周课时总量。 2.小学、初中现行的其它几套教学计划的调整,要有利于向调整后的《九年义务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过渡。 3.调整课程(教学)计划要有利于进一步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有https://law.lawtime.cn/d620347625441.html
8.初中进入初中,学生学习的课程与小学有很大的不同。学生们会接触到一批新的学习科目,初中新设的课程有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而每个年级会变更一些科目。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等科目将贯穿初中三年。而地理、生物、历史会在七年级开设,物理会在八年级开设,化学会在九年级开设。之所以初中课程这样安排,https://baike.sogou.com/v675374.htm
9.学而思小学初中高中视频课程讲义全套完整版下载以上便是winwin7下载为孩子们分享的学而思小学初中高中视频课程讲义全套完整版,内容量较大,请存于网盘观看! 华为工作法第二版PDF高清版 松明教你心理术_松明教你心理控制术PDF电子版 学而思小学初中高中视频课程讲义全套完整版下载地址http://www.winwin7.com/soft/20040.html
10.初中课题项目申报书:小学科学课程与初中物理课程的衔接研究小学科学课程与初中物理课程的衔接研究学科分类:基础教育课题类别:一般课题关键词:小学科学课程初中物理课程衔接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课题设计论证一、问题的提出2017年《教育部关于印发的通知》的要求,小学科学国家课程从一年级开始开设。2019年秋季,湖北省开始使用新版的小学科学教材,并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开设小学科学课程。https://www.docin.com/p-2610486237.html
11.中西教育优化结合下,枫叶课程如何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枫叶教育集团稳健发展的五大体系之一,枫叶课程体系在20余年探索与积淀下,在加方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研发和创新,已经独具模式和特色。枫叶教育集团旗下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以及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不同学段、不同类型,在贯彻枫叶教育理念下,有不同的实施方式。 https://www.xinxueshuo.cn/article/20152.html
12.重庆主城区民办学校学费竟达294000元一年!你心仪学校2023学费多少初中课程 AP课程 小学双语课程 收费标准 托班:72072元/年 幼儿园:136864元/年 小学-初中:202839元/年 高中:220675元/年 TD及PerK餐费:8000元/年 小学至高中餐费:6000元/年 点击查看招生简章 重庆哈罗礼德学校 重庆哈罗礼德学校(哈罗重庆)坐落于重庆市副省级新区(两江新区)两江大道,是一所配置为幼儿园到高中https://www.k12zx.com/new/36204.html
13.小学初中第十四周线上教学课程表小学、初中第十四周线上教学课程表 小学、初中第十四周线上教学课程表 来源:大庆市教育局 向原创致敬,如侵权请联系我们 责编:洋洋 审核:子美 监制:王群 原标题:《小学、初中第十四周线上教学课程表》 阅读原文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7634891
14.枫叶国际学校课程体系大连枫叶国际学校的教学理念是什么呢?小学课程设置 英语课程和特色课程 初中课程设置 英语课程、特色课程和初中微课程 高中课程设置 高中中方课程: 一、课程理念 枫叶国际学校自建校以来,始终遵循“中西教育优化结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办学理念,致力于不分种族、肤色、国籍,为所有受教育者提供一流教育服务,培养国际化精英人才。作为枫叶课程体系的重要组https://www.gjxx.com/zhaosheng/171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