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仿真教学案例(精选5篇)

关键词:经管类校内仿真综合实训;经管类人才;教学案例;制造型企业

一、经管类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2.能力结构要求。从能力结构上来说,经管类大学生必须具备:学习能力、把握机会的能力(即具有独到的创造性思维和敏锐洞察力)、决策能力、领导能力、团队协调能力、抗风险能力等。

3.素质结构要求。一个合格的经济管理类人才,应该具备思想道德素质、文化观念素质、经济与管理专业素质以及心理人格素质。

二、童车制造企业教学案例

三、校内仿真综合实训教学案例的具体要素分析

基于经管类专业人才所必备的各项知识、能力、素质,以及校内仿真综合实训的特性,对经管类校内仿真综合实训教学案例的各项要素具体分析如下:

3.该教学案例设计,必须以经管类专业人才能力的培养、素质的提升为核心。必须可切实锻炼受训者的知识应用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以及经管类专业人才所必备的各项能力。通过对课程业务规则的学习,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市场分析与预测,锻炼学生的把握机会能力与决策能力;通过组成团队并各自进行生产经营,锻炼学生的领导能力、团队协调能力;通过变幻莫测的市场风险设计,培养学生的抗风险能力,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决策能力。

4.该教学案例,必须体现该产业经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包括真实的生产与管理模式、最新的管理理念等。为了切实有效地避免课堂教学与社会实际的脱节,该教学案例,必须以现代企业的真实情况、发展现状为基础,无缝对接当前该产业经济发展现状,将最新的企业管理理念、企业经营模式等引入课堂,如此一来,校内仿真综合实训所培养的经管类人才才能较好地满足现代企业的真实要求,实现校内实训教学与社会实际的密切联系,完成前沿性、同步性、一致性的实训教学内容设计。

5.从课堂效果的角度出发,该教学案例在实现“把企业搬进校园”的实训特性基础上,还必须兼顾课程竞争性。基于我院的教学实践,竞争是激发学生兴趣并提升教学效果的最有效手段,对于童车这一类贴近生活、易于学生理解、生产工艺明确、加工周期较短的产品,再辅以相配套的业务规则以及涉及企业各部门且量化的成绩考核设计,学生的积极性较高,工作效率较高,教学效果较好。

四、结语

经管类校内仿真综合实训,通过仿真综合实训平台的搭建,营造仿真商业社会环境,在动态的、复杂的、仿真的环境中进行能力和素质的训练,开展综合性实训,其所采用的教学案例,基于较为成熟的童车制造案例,需具备清晰的组织结构框架、明确的各部门岗位职责、明晰的产品生产工艺、合理的配套销售等规则,涵盖经管类大学生才所必备的知识、素质,且需体现企业现代性,兼具竞争性。

参考文献:

[1]吴燕.“跨专业综合实训”实践教学新模式的探索――以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教论坛,2013,(09):86-88.

关键词:工程实践;产品建模与仿真;案例教学;教学改革

产品建模与仿真课程是为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课,该课程是在前期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学习的基础上,讲述产品设计建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产品模型数据交换的方法以及产品建模与仿真分析平台的应用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产品零件及整机设计建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利用典型的产品建模与仿真平台或数字化设计系统来建立完整的产品虚拟模型,能够利用虚拟模型代替实物模型进行仿真分析,从而提高产品设计的效率,降低产品开发的成本。课程的开设可以为学生后续毕业设计以及将来的工作开展打下良好基础,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新型产品技术开发人员的需求。

一、目前课程授课现状

二、课程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的一些思考

1.案例教学法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案例教学法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式的教学相长的教学过程[1]。它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案例为基本教材,在教师的组织运用和指导下,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从案例的出处、案例在专业领域中发挥的作用、案例的专业结构组成以及案例覆盖课程知识点的综合情况等多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学生自己的看法,并做出评价和决策,目的是提高学生对同类问题的解决和处理能力。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研究实际问题,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的现代教学方法,它有着传统教学方法所不具备的特殊功能[2-4]。对本课程来说引入案例教学,促进学生认识课程内容对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作用和意义,激发学生主动深入研究课程内容,培养其灵活运用现代设计方法解决具体机械设计问题的能力等多方面都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2.什么样的案例才能够充分发挥作用服务于本课程。对本课程的教学来说,案例的出处、性质以及教学过程中案例的合理应用都是需要进行归纳和研究的内容。目前大学老师基本都在搞好本科教学的同时开展着具体科研工作,而机械工程的大部分科研课题都有着非常好的工程背景,如果将老师科研与工程实践过程中的具体问题,提炼为教学案例引入本课程,并将案例分解为工程问题及需求、工程中的通常解决办法、课堂内容知识点与工程问题的联系、学生上课后应掌握的程度和目标、相似问题的进一步归纳和举例,五个部分依次有层次有目的性地将学习与实践联系起来,可以使学生更加明确学习目的,建立学习兴趣,知道学为所用并能够学以致用。

三、以管道检测机器人为例说明具体实施过程

2.案例的具体组成内容。案例的具体组成包括机械产品的方案设计及描述、零件结构设计与三维建模、机械运动与结构强度等仿真分析、整机虚拟建模与装配、零件制造工艺分析、零件图与装配图纸绘制、技术文档的整理汇编等。所述内容全部以研制的管道检测机器人为载体,反映到三维数字化设计系统当中。

5.课程开出效果及评价。通过将典型案例贯穿整个课程学习的始终,并延伸到后续学期的学习实践当中,学生反馈非常好,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学完本课程后基本掌握了计算机辅助设计这一现代设计方法。在每学期结束后的教学质量评价中学生给课程及任课教师的评价连续几年都是优秀;(2)在后续专业实践环节特别是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当中,本课程所掌握内容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学生在很多地方用到课程所讲内容及方法,使得后续学习的目的性更强;(3)运用课程所学知识在后续学期的课外实践中取得更加优秀的成绩,每年都有比较多的同学积极参加“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等科技竞赛获得北京市级、国家级奖励,通过案例的运用、项目的训练使学生得到非常好的锻炼。

四、结论

通过将教师科研工作过程中完成的具体机械结构等工程实践转化为教学案例,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课堂讲授知识点与工程实际问题的联系。加上学生在后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大学生科技计划项目、课外科技竞赛等项目的执行过程中不断深入体会和应用,从项目训练入手,从工程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经过实践并完成项目后,参与学生都获得较大程度的提高,基本具备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总之,将工程实践转化为教学案例对提升产品建模与仿真课程的教学效果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能够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技术以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新型产品技术开发人员的需求。

[1]徐敬尧.案例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9,(5):98-99.

[2]刘萍,李永宁.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引入与实践探微[J].计算机教育,2007,(2):36-38.

【关键词】模具专业课程;资源库建设;设计思路

1.《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数字化资源库的建设背景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是国家骨干校重点建设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以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中心,以工作任务为切入点对原来传统的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重新定位,深化内涵,拓展外延,重新构建的一门专业能力课程,这门课程引入了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以职业需求为指导,要求学生具备简单冲压模具的设计与制造能力。

2.《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数字化资源库的建设思路

2.1引入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作为课程数字化资源库的建设指导

2.2按“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项目化教学”模式进行课程的开发和教学设计

2.3学校和企业共同开发数字化资源对学生起到职业导向作用

以就业为导向和企业共同开发资源,引导学生认识企业环境和本专业的职业岗位,对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学生能起到极大的职业导向作用,使其树立职业意识,形成科学的职业态度。

在高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中,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应以高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的教学规律为依据,根据高等职业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的知识水平、师生特点、学科特点、掌握技能的程度等几点考虑来进行设计,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对象和教师个性化教学的需要,促使学生主动、主动学习,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竞争能力;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和教学能力;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并带动其他课程的建设。

3.《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数字化资源库的建设内容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教学资源库建设成员深入企业进行论证调研,在行业企业专家和课程专家的全程指导下,针对告知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面向职业岗位要求,结合本专业的专业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资源库建设团队对《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做了整体设计,将建设内容分为了三大部分:课程概要、教学素材和网上平台。本课程资源坚持了融合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和实践五个关键因素的理念,对学生起到极大的职业导向的作用。

3.1课程概要

课程概况在整个课程学习中具有先导作用。课程概况包括:课程简介、教学标准(包括职业标准、国家标准、教学大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课程模块、实践教学条件、教学团队、教学改革与研究成果等。

3.2教学素材

3.3网上平台

搭建交互性的网上平台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师生可以通过网上答疑解决学生问题,在交流论坛中与学生互动,在交流中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动态,根据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思路。

【参考文献】

[1]辛岚.模具制图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30):174-175.

关键词:网络;法学;案例教学法;理论;实践;探索

“案例教学法”,又称为“苏格拉底教学法”,在美国有一百多年历史。一般认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前院长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朗代尔于1870年前后首创的。朗代尔之后的美国法学院把案例教学法作为法学教育的基础,学生主要通过阅读根据上诉法院裁决编写的案例教科书来学习法律。我国普通高校的法律院系,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引入法学案例教学法。2000年电大法学开展教育试点以来,网上法学案例教学法以其特有的优势受到电大法学教师的青睐。但有些教师在网上法学案例教学实践环节中陷入认识误区,削弱了案例教学法应有的功效。鉴于此,本文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网上法学案例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若干问题。

一、网上法学案例教学与传统案例教学的区别

网上案例教学法与课堂案例教学法相比,存在以下较大不同。

1.教师与学生教学空间方位的不同。案例教学中的案例呈现、学生自学活动与小组讨论、教学交互、案例分析报告及评价等活动,前者是在虚拟的网上远程进行;后者是在现实的教室面对面进行。

2.案例教学设计上不同。案例教学内容设计上不同:网上教学案例的设计,教师要考虑案例的交互功能和监督检测功能;课堂案例教学教师利用案例创设问题情境后,教师用语言和肢体语言监督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

4.教师对整个教学活动的控制方式和程度不同,师生之间的角色关系多样化。网上案例教学中,教学全过程由教师潜在操控,操控的力度有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既是指导者又是协作伙伴、又是学生的多重角色。课堂案例教学当中,提倡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当中的角色主要还是一个指导者。由于师生面对面进行教学活动,教师很难在其中扮演学习伙伴或学习者的身份。

二、网上法学案例教学的理论基础

这方面学者研究的较少。笔者认为,网上法学案例教学的理论基础至少有三方面。

1.法学知识基础。法学适应科学,法学的实践与发展为案例教学不断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案例教学需要借助完整的事件,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这些都与法学的特征相符合,所以说,法学为案例教学提供了素材,而案例教学又为法学教学提供了一种适宜的教学方式。

3.心理学基础。这方面理论较多,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学交互理论、社会互动理论、信息加工理论、顿悟学习理论、学习迁移理论、认知弹性超文本理论等。这里只介绍两种理论。

(1)迁移理论。迁移假设理论认为,一个人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会提出和检验一系列假设,形成一套解决问题的思考顺序和假设范围,由此形成的思考顺序和假设范围会迁移到以后类似问题的解决中。案例教学中,学生通过自学案例、分析案例和小组讨论来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一过程就是运用原有的法学理论知识形成对案例中问题的解决办法的假设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将法理与实际问题结合而生成自己的亲身经验,同时逐步了解与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促进迁移的情景相似原理认为,学习的情景与日后运用所学内容的实际情况相类似,有助于学习迁移,即创设与应用情景相似的学习情景有利于学习迁移。法学案例一般源于判例或现实,与学生将来法律事务工作中要面临的情景具有相当强的相似性,能使学生在案例学习中获得的知识与经验有效地发生迁移。

三、网上法学案例教学法的实践――民法学案例教学为例

网上法学案例教学模式可表述为:教师利用网络平台案例教学活动任务,提供教学案例――对学生进行网上分组――教师有针对性选择类似案例网上点拨辅导――学生网上独立阅读案例,积极思考,初步分析并提交自己案例分析报告――小组成员利用网络活动区展开讨论活动,由组长和组员在网上共同修改整理,形成小组主报告――各小组之间对主报告进行互评,教师给予教学评定。简言之:提供网络案例――网上分组――教师辅导――自主探索――小组协作学习――师生评价等教学环节。这期间,网络案例选择与问题设计是关键。

从案例与法学理论关系看,网上法学案例可设计为两种类型:一是从例到理型,即引导学生运用法律案例,经过自学与合作,寻找某科法律知识形成规律,发现基本概念并运用掌握的法理和概念去解决实际法律问题;二是从理到例型,即给出法学基本概念,启发学生运用法学基本概念,以例释理,以例证理,从而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教学过程看,网上案例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导学阶段、知识能力形成阶段和巩固阶段。对于某一学科如民法学的知识体系来讲,运用法学案例教学法时,也应当根据三个不同阶段,设计、选择和运用三种不同功能的案例。以《民法学》“第三章民事法律关系”为例,谈谈三阶段的网络案例设计与运用。案例设计应具有典型性、新颖性、综合性、趣味性。

1.网络导学阶段的案例设计与运用。该阶段最显著的特点是启发性,设计只有一个知识点(基本概念)的单一案例,问题不宜太多太深,不要求过多地分析,点到即可。从例到理型来设计如何理解“民事法律关系”的案例,在案例背景资料库中可以链接类似案例分析实例。

例1,甲与乙婚后无生育,于1937年收养丙为女,1938年甲又与丁结婚,生有一子一女,他们共同生活。1956年丙结婚,养父母买了一幢四室一厅的房屋作为结婚礼物送给她,房契上写明买主为丙。丙与养父母关系一直很好。1968年与1970年养父母相继去世。1979年落实政策,返还1966年甲被抄家的物品折合人民币15万元和一处房产。丙得知后,要求共同继承遗产,因丁及其子女拒绝而引讼。问题:1.什么是民事法律关系?本案中涉及哪些民事法律关系?2.哪些是财产关系,哪些是人身关系?

2.知识能力形成阶段案例设计与运用。该阶段的任务是使学生全面学习第三章重点内容,突破难点,掌握重点。案例设计采用多知识点的特殊综合案例,特殊在把第三章的五项内容综合在一个案例中。可以设计两类案例:一类是法院判例,用已审结的判例中判决结果和依据,作为学生印证所学理论的依据;一类是有争议的研究性案例,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案例所涉及到的法律问题。

总之,在法学教学中广泛采用网上案例教学法,既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学生法律实践能力和探索、合作、创新能力,是提高远程教学质量,培养法学应用型人才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1]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20.

【关键词】高职;单片机;教学改革;案例

1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单片机技术与应用是我校机电类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社会上所欢迎的是“既懂理论,又懂实践,有一定研发经验和动手能力,遇到开发项目知道从哪里入手做和怎样做”的人。因此,我们的教学活动就要以加强学生实用能力的培养为主。

《单片机技术与应用》相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是一门比较难学的课程,加上高职院校学生在电子电路及软件编程等方面基础的基础薄弱、自觉性较低,使学生无法充分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影响了学习积极性;授课学时较少,理论知识点讲解不全。而在实践教学环节上,各个学校大都采用相应的单片机教学实验箱,内容也是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动手环节只需要简单的把几根线连接起来就好,学生并不能看到底层电路,就不明白电路原理,因而这样的实践成为了一种“走过场”的形式,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无法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育人目标[1]。

目前,虽然对单片机教学虽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开始重视实践教学,教学手段多样化。主要原因是实验往往是在课程开始过半的时候才开始,有的甚至是课程基本结束时开始的。这样,在实验开始之前,学生便会感到学习内容理论性太强,枯燥乏味,几周之后学生的学习兴趣全无,这时即便是再开始实验学生也会厌倦,甚至干脆放弃。

2教学内容的改革

为了避免课堂枯燥,把单片机实物引入了课堂,根据学生在电子线路及编程方面基础薄弱的特点,在课程开始时会补充必要的电子电路方面的基础知识,再结合教学目标将整个课程划分为几个典型的教学案例。

每个案例设计时从电路设计、程序编制、仿真结果与硬件制作等几方面进行规划,使学生能力从低到高步步上升。

3教学方法改革

1)灵活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3],引导学生自觉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保证教学过程良好有序地进行。通过采购一些单片机散件,辅导学生自己制作完成一定功能的控制板,增加的学生学习兴趣。

2)把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

在软件学习时,教师先把学习步骤及注意事项进行归纳,然后学生根据材料进行自学,老师布置任务,再做测验。

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自己根据电路图焊接电路板,老师布置简单的设计任务,引导学生进行小程序设计,利用自己制作的开发板进行调试。

4教学手段改革

4.1充分利用PROTEUS仿真软件

Proteus软件将电路仿真和微处理器仿真协同进行,直接在基于原理图的虚拟原型上与Keil联调实现处理器的软硬件调试,并进行功能效果验证[4]。它避免了传统试验箱中学生无法看到电路图的缺陷,更加方便学生对硬件电路的理解,可验证整个控制系统的程序与电路的正确性,提高了调试效率。它还可以暂时解决一些学校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又不影响教学质量的问题。

4.2自己动手设计制作实验实训单元装置

4.3案例教学模式

在实际教学中,首先从基本知识和技能入手,让学生完成一些要求较低的基础项目设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单片机课程的教学方法可以归结为理论结合实践,通过将案例的设计过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并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对单片机技术有了一个完整的认识。采用案例式教学后,对于每一个案例,学生都必须亲自置身于小组中参与讨论,得出结论或编写出程序,经过多次反复地训练,学生在一种轻松的环境中慢慢地掌握了单片机的基本原理、指令系统及编程方法。有一部分学生已初步具备了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能力。

4.4交互式教学[5]

5考核方式改革

单片机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程的考核如果仅仅依靠试卷考核的方式根本不能满足教学的要求[5]。于是,我们将该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将课程的考试分成二大模块,即形成性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学生期末的试卷成绩占总成绩的50%左右。形考主要包括任务完成情况及平时表现,平时表现主要有出勤、提问、纪律、作业等。

6小结

实践证明该教学方法对单片机技术及应用这门课的教学效果的改善是明显的。但需注意以下几点:1)案例确立要恰当,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由浅入深地把知识和技能渗透到案例中;2)实施中教师指导要恰到好处,教师的指导应是启发性,非正面、非全面的提示性指导;3)评价标准要合理,评价过程中要注重师生共同讨论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找出造成结果差异的原因;4)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成就感。

[1]张光会,余晃晶.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字改革亥践与探索[J].科技信息,2012,28.

[2]陈峰.五年制高职单片机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软件,2012,33(07).

[3]叶俊明.基于“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单片机高职教学方法探索[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17).

THE END
1.教育数字化典型应用嘲(基础教育):江苏省南通中学附属实验学校提高学生的实验实践能力:虚拟实验室可以让学生进行更多的实践操作,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 提供更安全的实验环境:虚拟实验室可以减少实验操作中的安全风险,特别是涉及有毒、易燃或易爆物质的实验。 2.教育管理方面 提高实验资源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wNDcyMzUwMQ==&mid=2652389965&idx=2&sn=3078492b7f1390e8eb74cfafdbff3e8d&chksm=81e0f87425e2466a46a9491830891aa30ad935143abdbd825cd4448f231a644575017d43c6a4&scene=27
2.运动降虚拟仿真教学平台:开启体育教育新纪元在追求健康生活的浪潮中,运动健康虚拟仿真教学平台如同一股清新的风,正悄然改变着健康教育的面貌。这一创新平台以虚拟仿真技术为核心,将运动健康的理论与实践完美融合,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直观、互动且充满趣味的学习环境。 传统的体育教学往往受到场地、器材和天气等因素的限制。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可能无法充分体验各种https://www.bilibili.com/opus/1012100294474989569
3.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简介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简介 仿真实验是通过设计虚拟仪器,建立虚拟实验环境。学生可以在这个环境中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拟定实验参数、操作仪器,模拟真实的实验过程,营造了自主学习的环境。在大面积开设开放性、设计性、研究性实验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未做过实验的学生通过软件可对实验的整体环境和所用仪器的原理、结构建立https://phytec.sztu.edu.cn/info/1081/1365.htm
4.虚拟实验官网通过本虚拟实验平台,你可以预习和复习实验原理,实验的用品、实验的步骤,实验的注意事项;并且在实验过程中对于一些核心点进行提问加强对实验的理解。本实验平台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科书的内容与各出版社出版的《实验册》配套的虚拟仿真实验室平台。 关于我们https://www.zxxnsy.com/
5.《BJBR虚拟仿真解决方案(描述精选)》(Yanlz+SteamVR+5G+AI+VR+AR+MR++++“BJBR虚拟仿真解决方案(描述精选)”:是对“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解决方案(BJBR)”的描述精选,这个链接“https://blog.csdn.net/VRunSoftYanlz/article/details/96482301”详细描述了“BJBR”,里面配有丰富案例插图,可以快速让我们了解实验方案,而这次我们将“描述”独立成篇,方便大家快速了解整个行业的虚拟仿真解https://blog.csdn.net/VRunSoftYanlz/article/details/99828217
6.我在用学校的虚拟实验平台时出了问题浙江万里学院吧我登录学校的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总是出现超时错误,这个该怎么解决, 贴吧包打听 亢龙有悔 1 我暂时不能理解图片,但根据文本内容我可以提供以下回答 如果在使用浙江万里学院的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时出现超时错误,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解决:1. 检查网络连接是否正常。首先确保自己的计算机能够连接到互联网。如果您使用的是无线https://tieba.baidu.com/p/8697663379
7.云幻教育官网VR教育VR教学资源仿真实验教学与测评AR教学3D云幻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系统仿真学会委员会副会长单位,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与中国教育部装备中心共同成立“3D教育研究中心”,为学校提供VR教育和3D教育解决方案。公司专注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通过VR/AR/MR等现代新兴科技技术与传统教育教学有机融合,增强教育教学https://www.magicloudedu.com/
8.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管理平台因此,建设以学校或者学院为单位的同意虚拟仿真管理平台刻不容缓。 二、平台建设目标 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软件是为当前学校搭建泛在化、可共享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提供一个多功能、扩展性强的基础平台。实现学院级、学校级、更广范围内的实验教学资源共享,满足多地区、多学校和多学科专业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需求。平台https://www.esimsoft.com/virtual/show.php?lang=cn&id=147
9.VR学校教育软件动物虚拟仿真实验软件汽车VR模拟驾驶学校教育 虚拟仿真互动教学解决了实验教学中成本高、消耗大、不可逆、存在安全隐患等困难。 支持ilab-x平台对接 提供研发--申报--对接一站式服务 自动实验报告批改 自动实时批改实验报告,为老师和学生节省大量时间 自主虚拟实验 支持PC.Web.VR多终端理论学习和虚拟实验https://www.vrnew3d.com/successcase/productbianju/product_cate/99.html
10.虚拟仿真实训教学管理及资源共享平台项目招标告知函2.平台门户系统 平台门户子系统提供虚拟仿真实训教学管理及资源共享平台的网站门户,包括首页、新闻公告、实训资源、实训中心、实验室、共享开放、资源使用率、注册登录和个人空间等频道栏目,为云平台提供资源汇聚、管理入口以及形象展示。 包括导航、首页图片轮播、新闻资讯、通知公告、消息提示、热点资源排序、学校基地展示https://wlyxy.ybzy.cn/info/1040/2295.htm
11.虚拟实训范文12篇(全文)以基于PLC控制的机械手[6]虚拟实训项目为例, 介绍了“视频+虚拟仿真”模式的虚拟实训平台的构建步骤, 步骤如图1所示, 有工作视频导入、工作流程及控制要求分析、系统框架构建、组态画面编制、编制控制流程程序及通讯设置、调试及完善5个步骤。 2 机械手实训项目的构建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1kc3h5hj.html
12.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解决方案专业提供商专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24年,36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和314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案例,主营业务包括: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列产品及定制开发、沉浸式实验室软硬一体解决方案、实验中心信息化管理解决方案。电话:400-888-3467。https://www.rainier.net.cn/cpzx/xnsyjxxl/ptl/xnfzjxglpt/
13.西南大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管理平台虚拟仿真中心 VIRTUAL SIMULATION CENTER更多》 药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西南大学心理学国家级实验教 物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化学化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 资料下载DATE DOWNLODA更多》 西南大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建设任务书 西南大学教学实验室建设规划执行计划表 http://xnfz.eduwest.com/virexp/
14.IOCLASS专注在线实验课程MOOC虚拟仿真远程实验开放实验室虚拟IOClass是一个开放共享在线虚拟仿真实验MOOL平台,提供给学校、老师、学员注册并使用,支持视频教学、在线答题、在线考试与批阅,远程实验、虚拟仿真、实验报告、课程共享等功能。https://o69iay0p.hwww.ioclass.com/
15.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借助EducationPlus国际职业教育大会暨产教融合博览会这一重要平台,我校于8月17日召开了大会的平行会议即中非欧中医药发展论坛暨“中医药鲁班工坊合作共同体”成立大会。“共同体”是在天津市教育委员会指导下,由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携手英国国家学历学位评估认证中心、德国社会福利职业教育培训集团(德)、德国人智学护理https://tjyzh.yxsypt.com/
16.NOBOOK模拟实验仿真实验虚拟仿真实验NOBOOK是集模拟实验、仿真实验、几何画板等于一体的教育软件品牌,同时提供3D教学和仿真软件教学服务。我们的物理、化学、高中初中生物实验平台让您可以通过虚拟仿真实验进行各种理化实验及生物实验。http://www.no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