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发展趋势(精选5篇)

就现实生活而言,科学精神是人类进行科学探索的不竭的精神动力。只有在科学精神的指引下,科学研究才能不断地获得突破,科学技术才能取得持续的进步。人类摆脱蒙昧状态和现代社会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都与科学精神的导向有着密切的关系。事实足以证明,无论是在昨天、今天还是明天,科学精神都将是人类社会科技发展和物质文明进步所必不可少的思维指向。

人文精神是指蕴涵于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中的对人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在人文认识活动中形成的一系列价值观念和态度。(注:韩文甫,赵红光,成月季:《现代化进程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河南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第73页。)相对于科学精神而言,人文精神较注重非理性的因素,它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人为尺度,追求善和美;在肯定理性作用的前提下,重视人的精神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的作用;人文探索有禁区等。总体上讲,人文精神尊重人的价值,注重人的精神生活,追求人生的真谛,强调社会的精神支柱和文化繁荣的重要性,重视生产的人文效益、产品的文化含量等。

在现实生活中,人文精神指导着人类文明的走向。如果说科学精神注重于解决“是什么”的问题,人文精神的侧重点则在于研究“应该怎样”的问题。在科学精神的指引下,科学技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只有在人文精神的指导下,科学技术才能向着最利于人类美好发展的方向前进。在某种意义上,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可以说是承载和导引人类社会前进的两条轨道,缺失了其中的任何一条,社会就无法顺利前进。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最为宝贵的两种精神。二者之间有着共生互补的关系。在人类社会的改造建设中,只有将二者并重,才能保证发展实践的正确取向和成功。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作为人类思想的两个维度,它们的均衡发展是人类社会全面持续进步的保证。这意味着,现代社会迫切需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当然,这种融合并不意味着一种精神对另一种精神的消解,而应当是二者的协调互补,共同发展。要实现这样的融合,我们必须审时度势,充分把握好影响二者融合的种种因素,从而才能在实践中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为二者的顺利融合创造条件。就现实情况而言,影响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的因素大致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有利因素

当前,人类社会已普遍意识到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的重要性。当代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以及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对话等,正是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的具体表现。

(二)不利因素

从历史的渊源来看,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并不是从来就分离的。它们的分离抑或对立有着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为了使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再度融合,我们应当找出影响二者融合的不利因素,以做到有的放矢,为二者的融合扫清障碍。经过分析可以发现,影响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的不利因素大致可以归结为以下四点:

2、物质生活条件不够充裕。现代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尚未达到普遍富足的程度。尽管科技的发展带来了生产力的进步,但直到20世纪末,整个人类社会中的大多数人依然在为解决吃、喝、穿、住等基本的生存问题而奋斗,许多人甚至远未脱离贫困。瞻前顾后,在科学精神指导下获取物质财富依然是人类首要的追逐目标。在这样的情况下,注重人的物质生活,强调社会的物质基础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强调物质力量和物质手段作用的科学精神成为了人们首先推崇的对象。而看似只能带来“精神食粮”的人文知识及其精神则自然地被置于非常次要的地位。

3、社会制度存在弊病。现阶段,人类社会中的许多制度尚不完备甚至存在着严重的弊端。特别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社会制度呈“单向度”的发展趋势,始终是围绕追逐和保护垄断阶层或资本家的利益来制定的。在这样的制度体系下,人们所做的一切都以最大化实现资本家的利润为目标,一切都以利润的赚取为中心。在这样的社会体制下,对物质利益的无限追逐成为了人们工作的唯一目标,能够比较立竿见影地引导科技进步并最终带来物质利益的科学精神无疑成为了人们追求的首要对象。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体现得比较含蓄的人文精神则被科学精神的大潮吞噬的了无踪影。现实生活中,社会制度存在着弊病,它导致了科学精神对人文精神的消解,并使得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问题被束之高阁。

4、教育学科设置、教育方式以及教育资金投入的偏颇。近代以来,教育在其进程中深受科学主义的影响。随着自然科学和技术愈演愈烈的学科分化和扩张,人文学科的领地日渐狭窄,不仅在学科规模方面人文学科的地位越来越低,而且在教育资金投入方面,对人文学科的扶持力也越来越弱。此外,教学方式上,也多采用“唯理性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偏重智力教育,推崇能力主义,重视培养训练记忆、理解、概括、抽象等智力因素,重视逻辑思维能力,而较忽视情感、态度、意志、兴趣等非智力因素;重视学科知识的系统性、理论性,而较忽视沟通不同学科的知识,以及建立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伦理的联系;重视知识的传授,而较忽视个性的充分发展。这种“重理轻文”的现状使得科学学科与人文学科之间的鸿沟日益加深,最终导致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走向了背离。

在新的世纪,对于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而言,既充满了机遇,又面临着挑战。一方面,对上一世纪科学危机的反思使人们认识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的必要性,从而为二者的再度融合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而延续上一世纪的科技成就,人类社会迎来了倡导协调、持续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这就更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再度融合成为了可能。但另一方面,人类社会迄今仍然存在着诸多不利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主、客观因素,这些因素在当前科技发展迈向纵深的时代背景下极有可能发挥越来越大的干扰作用。因此,站在新世纪的门槛上,冷静分析问题,思考在机遇与挑战中怎样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创造条件就成为了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任务。在当前的形势下,促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人类的一项长期任务。只有社会生产力的全面提高,才能将人们从物质匮乏的窘境中解放出来,从而也才能为人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并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创造前提条件。毫无疑问,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也就意味着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但必须注意的是,现阶段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应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人类应加强科技领域的研究,力求在更尖端的科技领域获得突破,从而进一步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并从中谋求解决全球性问题的技术方案;另一方面,人类在加强科技领域的研究的同时,应吸取以往的教训,将人文精神介入到科学研究中,在实践中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有机融合,为科学研究指引正确的方向。

(二)改革和完善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三)改革现有不合理的学科设置和教育方式,加大人文学科的资金投入,倡导人的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肖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94.

[2]邱耕田.发展哲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3]韩文甫,赵红光,成月季.现代化进程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J].河南社会科学,2002(3).

[4]孟建伟.新世纪:实现科学的人文价值的前景[J].新视野,2001.1.

【关键词】信息时代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以电子(计算机和微电子为主)和信息(以互联网与电子信息产业为主)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对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型意义,因此又称其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以电子产品为载体的电子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人类的生活、生产方式和思维方式,这将对人类社会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电子信息技术水平标志着一个国家的发展,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随着我国电子信息技术水平不断的提高,电子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发展主体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是引领经济迅猛发展的主导之一。电子信息技术包括了显示技术、光电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等。电子信息技术已经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然而在其中依然存在着诸多弊端。因此,本文对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进行分析,并深入探讨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1发展电子信息技术存在的弊端

1.1缺乏尖端的技术人才

电子信息技术在我国得到迅猛的发展,部分热销电子产品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包括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通讯技术、智能家电等,虽然国家大力培养电子信息技术人才,但是依然存在缺乏电子信息技术尖端人才的局面。例如在用电子信息技术解决智能家用电器的智能语音门锁问题上,国内就缺乏尖端的电子信息尖端人才。随着社会经济不断高速的发展,培养电子信息技术人才的速度已更不上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滞留的现象,这极大的限制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

1.2与国际电子信息技术差距大

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发展与发达国家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相比发展相对较晚,电子信息技术相对落后。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虽然迅猛,但依然存在技术不成熟不够完善的问题。整体而言,国内的电子产品与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的电子产品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际上的竞争力不强,这极大的限制了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例如美国苹果公司的电子产品,韩国三星公司的电子产品占领了全世界电子产品的半壁江山多年,而我国的联想、华为、中兴、小米等公司的电子产品,主打低端市场,在高端市场表现差强人意。我国电子信息技术想要有更迅猛的发展,必须注重核心技术的研发,研发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才能够有更加迅猛的发展。

1.3研发信息技术力度不足

电子信息技术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国家才开始重视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国内缺乏科技引领发展的城市,电子信息技术产业不集中,较为分散。缺乏了研发创新精神,缺乏投入资金的力度,研发的水平不高,这都极大的限制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并且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研发转化成果效率低,国内电子信息技术研发机构与国际上的电子信息技术研发机构交流较少,同时国外也形成了垄断电子信息技术的现象。国内的电子商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低,造成了我国电子产品长期以来都是内销的局面,这极大的限制了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发展出现了滞留的现象。

2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电子信息技术只有顺应时代的潮流,才能够有更好的发展,其发展的势头必然是迅猛的。只有不断的整合资源、创新理念,向智能化方向,向多业务多功能化方向才能够与更好的发展。

2.1整合资源,创新理念

电子信息技术发展具有综合性、范围广的特点。因此,对电子信息技术进行资源的整合,这不仅促进了自身的发展,更是带动了周边产业的产业,形成一个可持续高速的健康稳定的发展。在随着全球信息化的到来,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只有不断的创新技术,不断的创新理念,才能够更好的发展。加大管理信息技术的力度,不断的创新不断的探索,才能突破原有的技术瓶颈,才能更好更快的发展。

2.2智能化发展

科技的发展是能够不断的解放人类的劳动力而发展的,只有不断的便利人类的生活才能够更好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对电子产品智能化的需求越来越高。例如智能汽车、智能门锁、智能机械。智能化应普及到各行各业,如住宅智能化、家居智能化、医院智能化等等。智能化已成为人类发展电子信息技术的主要方向,智能化有着效率高、解放劳动力、集成化等优点。电子信息技术向智能化发展是必然的趋势,是时代引领的趋势,只有顺应时代的发展,其才能够更好的发展。

2.3多业务多功能发展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电子产品多业务多功能的要求不断的提高。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生产的需求,电子信息技术影响多业务多功能方向发展。现今是信息化时代,电子信息技术深深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逐渐的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人们的生产生活逐渐离不开电子信息技术,对其要求也越来越高。电子信息技术想要有一个良好的发展趋势,只有不断的创新,只有不断的改革。例如一机多用,手机电脑等都能够多功能多业务等,电子信息技术的多业务多功能将会是我国社会需求的发展方向。

3结束语

[1]雍兰利,陈铁岗.新兴产业构筑创新系统集成的发展趋势――以计算机与电子信息产业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5,12(17):32-35.

[2]滕吉文,刘有山,皮娇龙.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与大数据的时代反响――地球科学新信息的获取与创新再造[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6,01(01):1-22.

[3]刘峻滔,陈国强.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中问题及趋势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2014,10(02):35.

在信息时代中,人的注意力集中于信息、知识本身。人们更关心如何发现信息、解释信息,以及把信息采集到一起,生产出新的信息和知识。信息技术发展的越快,越需要更多的统计信息。未来的统计信息需求将集中于以下几方面:

二是经济发展对统计数据的需求。除了传统的微观经济关于市场经济结构的分析与预测、市场定位与战略研究对统计信息的进一步需求,以及政府宏观经济决策对财政、金融、外贸等统计信息的进一步需求外,“新经济学”、“知识经济”的观念对统计信息则提出了更高的需求。特别是如何对知识经济中作为生产力要素的“知识”进行统计测定的需求。同时,随着经济发展的全球化、我国加入WTO,也将会对世界统计数据信息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三是社会发展对统计数据的需求。经济政策的最终目标不在于增加人均产出,也不在于最大限度地扩大贸易或把生产率提高到创记录的水平,而在于使个人及国家福利得到满足。这就引起未来社会发展对统计数据的需求。事实上,对社会发展的各种问题研究都需要统计的参与,并且统计数据的位置比以前更为优先。如人口问题、人类发展问题等等。

四是科技进步对统计数据的需求。由于信息及通讯革命,目前每隔7年整个知识就要进行一次更新。其结果是科学研究机构的迅速发展,为了人类的进步,为进一步支持这些机构的研究活动,必然需要有与此相适应的有关科技投入、科技产出、科技效益等多方面的统计数据,新的更深层次的统计数据需求必然增加。

二、统计输入技术的多样化

首先,统计被调查者原始记录保存技术的变化。

原始记录保存技术发展的同时也促进原始记录本身的变化。一是登记手段发生变化,新技术将提高登记手段的质量。二是数据记录的类型变化,由单纯的数字或文字,发展为图像、声音、文字、数字多媒体形式。同时,随着记录标准化的发展,自动分类技术的运用,使原始记录的统计单位、统计分类也会发生变化。为此,如何对统计数据搜集过程进行改进,以适应被调查者原始记录保存技术以及原始记录本身的变化,是统计学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其次,统计数据搜集技术方法的变化。

第一、伴随新的信息传输技术的发展,新的调查方法正不断出现,网络调查正在成为一种效率更高的调查方法。

网上调查与传统调查手段相比,具有高效、准确、更好的接触效果以及更低成本的优点。但网上调查也存在只能反映网民的意见,代表群体有限,以及面临着网络的保密性、安全性、超载等许多潜在问题。

第二、伴随新的信息传输技术的应用,新的调查技术在不断创新,计算机辅助调查等新的调查技术正逐渐被应用。

一是计算机辅助调查(CAI)。CAI是指整个统计数据搜集、传输过程中,不论是从回答者那里直接搜集数据,还是采用邮寄调查,或者是通过回答者进行填报,都把运用计算机作为主要特征的数据搜集方法总称。与传统的数据搜集方法比较,CAI的特点在于,(1)CAI是以应用计算机为主,把传统的统计工作步骤从数据搜集、录入到数据编辑,都在调查员的个人微机上来完成,形成回答者――调查者――数据用户之间一个有机结合的相互作用的循环;(2)CAI的数据处理是采用分散化、以原始记录为基础、交互作用的方式进行。CAI是未来数据搜集和编辑的典型方法,而且也适合于调查过程的其他步骤,如编码、估算、修匀和汇总等。

三是新的纸张表调查技术。传统的纸张表格调查方法受到日益挑战的同时,四项新技术的发展也在为纸张表格问卷带来延长寿命的期望。表现在:(1)通过传真机既能够发送又能够接收调查表的方式,可以提高调查速度。(2)心理学和绘图学原理在纸张调查表设计的应用具有不可代替的效果和价值。(3)电子化根据需要进行打印技术的发展,是对纸张表格调查方法重要的技术革新。(4)光学扫描和手写符号识别的迅速发展。这些先进技术都支持和鼓励纸张表格方法的改进和进一步应用。

四是数据搜集方法的选择。随着信息技术使多种数据搜集方法的出现,以及未来统计机构为了更好地处理与它们的数据提供者的关系。数据搜集方法的选择也成为十分必要。在同一调查和普查中,为了让不同调查者选择出最方便的方式,就必须给他们提供数据搜集方法选择的菜单,包括电子信息以及其他的替代方法。不仅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调查活动中需要采用不同的调查方法,在普查中也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调查技术。

三、统计输出更方便快捷

统计机构重视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既要考虑被调查者原始记录保存技术的变化,更应注意顾客所提出的各项要求。调查者既是统计机构输入方面的顾客,又是我们输出方面的顾客,这意味着在输出输入两方面,统计机构都应协调一致,一方面是调查表,另一方面是出版物。

传统户外媒体的移动化和数字化

户外媒体的创新形式——户外移动数字媒体

实现户外媒体到达空间的无线延伸。户外移动数字媒体充分利用已有的传统户外媒体渠道,如主流城市的地铁媒体、公交巴士媒体、电影院线媒体、机场媒体以及观光游轮媒体等影响着城市中日常交通出行的主流人群的户外媒体,通过新媒体平台将这些媒体连接起来,实现户外媒体到达空间的无限延伸。

户外移动数字媒体还可利用社交移动营销平台,针对城市地铁人群打造一个吃喝玩乐的功能性讯息传递的移动地铁社区,整合各个地铁站点出口周边的商圈及商家,能提供给出行人群更多的、更及时有效的消费及优惠资讯。

户外移动数字媒体的商业模式

本文系北京市教委科技创新平台——北京市传媒产业品牌建设研究项目(项目编号:PXM2011_014213_113628)阶段性成果。

系主任

一、现实数学的教育思想

费赖登塔尔(Freudenthal)是荷兰著名数学家、数学教育家。他早期专攻数学研究,从五十年代起,他把主要精力放在数学教育方面。现实数学教育是费赖登塔尔提出的一种与传统数学教育截然不同的新型数学教育。从上个世纪60年代末起,荷兰就开始了以他为代表的从传统数学教育向现实数学教育的改革。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现实数学教育已经在实践中取得了经验,并且形成了一个结构完整、内涵丰富的思想体系[1]。

现实数学的研究者认为数学化就是数学地组织现实世界的过程,也就是从一个具体的现实生活情境开始,到得出一个抽象数学概念的受教育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也就是“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现实数学所强调的数学化的对象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现实客观事物,另一类是数学本身。依据数学化的思想则被分解为两大类:水平数学化和垂直数学化。水平数学化是指由现实问题到数学问题的转化,是把情景问题表达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是发现情景中的数学成分并对这些成分作符号化处理的过程,是从“生活”到“符号”的转化过程。垂直数学化是在水平数学化的基础上进行的,是从具体问题到抽象问题的转化,是从“符号”到“概念”的转化。数学的学习必须要经过这两个层次的转化才能算是真正的理解数学[2]。

二、“现实数学”对高中数学教育的启示

学生的数学学习组织应源于他们的数学现实。这些现实是高中数学课程的起点,也是学生掌握数学的学习活动与生活实践之间的节点[10]。首先,要了解学生的“数学现实”。现实数学的研究者认为,每个学生都有着区别于其他人的数学现实,这是教师进行数学教育的前提。因此,教师应当运用各种手段去了解学生的数学现实。教师应结合学生的数学现实,多角度、多方面的去分析,采取有效的策略进行数学教学。其次,发展学生的数学现实。学生的数学现实是因人而异的,但也不是不可改变的。教师的数学教学不仅要满足学生现有的需要,还要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前景,提升学生现有的水平,发展学生的数学现实。最后,数学教育应当回归于生活。从学生自身的发展特点来看,学生有着区别于成人的非规则性的数学现实,这些数学现实都来自于生活中的某个情景或常识,但数学教育就是要把这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转化为学生内在的数学能力并能运用到具体的生活情景中,也就是说数学教育的生活化,现实化。

三、传统数学教育存在的弊端

传统数学教育是一种针对少数学生、培养尖子生的教育。在传统的数学教育中,存在着很多较为突出的问题:

第一,在教学内容上过分强调形式和严格化的东西。传统教材注重知识体系的严密、推理过程的严谨,教师在数学教学上,也太过于重视知识的灌输,必须要求学生按照书本上的知识一成不变的进行学习,而忽视了数学教学最本质的东西是直观化和形象化。

第二,教学形式单一。传统教学中“填鸭式”、“满堂灌”似乎成了常规的数学教学法,教师偏重单调乏味的数学概念、数学公式、演算推理的教学。学生在这种教学环境里体会不到学习和思考数学的乐趣,更谈不上喜欢数学,迷恋数学。这种教学方式只能对少数尖子生起作用,而不能满足大部分学生精神生活的需要。数学课堂教学注意的只是学生的认知活动,通过认知活动,传递和习得书本上的知识,而忽视了学生内在的体验和感悟。

第三,教学活动中忽视学生自身的数学现实。传统教学过多的强调运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往往都是强调学生没有目的、枯燥无味的“练”,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数学现实。一个班的学生的数学现实都是不一样的,教师往往都是一味的教学,没有层次,使得一些基础较差的同学没法听懂,这样导致学生对数学产生厌恶心理,而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实现数学教育现实化的有效途径-情境化教学

首先,实施情境化教学愈来愈显示出重要性和必要性。从数学学习的认知本质看,数学学习离不开情境。情境给数学学习提供了一个前提,更是数学学习的铺垫,无论是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情景问题都做了很好的诠释。从数学的发展来看,数学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数学更是渗透到生活的每个方面。如果将学生所学的数学与现实分离开来,学生便不知道数学从何而来,又能用到哪去,严重障碍了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显然,情景问题是实现数学化的基础,加强情境化教学显得尤为必要。

其次,如何进行情境化教学。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也是教师教学的主要内容。因此,教材的编写也体现了一定的重要性。在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倡导下,大量情境化的素材和教学活动进入了数学教材。

THE END
1.华中师范大学数学学院中文站2024-11-18生物振荡定量调控的数学理论与计算方法 2024-11-14Heat kernel estimate 2024-11-11数学物理及偏微分方程国际系列论坛 (12) :Hidden convexity in a problem of nonlinear…上页1234575下页版权所有 ? 2010 华中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学院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在线投稿 https://maths.ccnu.edu.cn/list.jsp?wbtreeid=1045
2.3.1.2确定圆的条件公开课经管文库(原现金交易3.1.2 确定圆的条件 数学浙教版 九年级上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全国领先的中小学教育资源https://bbs.pinggu.org/thread-13127379-1-1.html
3.亲近数学,玩好数学活动方案三、指导思想:数学是“思维体操”,是学好科学的基础与工具,它是启迪智慧、开发智力、培养创新意识和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之一。通过本次丰富多彩的校园数学周活动,搭建数学文化平台,展示数学文化魅力,在生动、活泼、实践的数学活动中,让数学远离枯燥,让数学充满趣味,让数学焕发光彩。 https://yun.zjer.cn/space/index.php?r=space/person/blog/view&sid=353035&id=39543448
4.上海市新世纪中学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数学期末试卷由上海小升初网 分享 时间:2024-12-16 点赞 咨询老师 期末试卷八年级数学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上海市新世纪中学 上海市新世纪中学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数学期末试卷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上海市新世纪中学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上海市新世纪中学2021-2022学年第二http://www.shijiancn.com/kaoshixinxi/57605.html
5.江南汇教育网西附初中2024开发商: 佚名 软件来源: 本站原创 本周下载: 15 本日下载: 2 本月下载: 117 软件类别: 上学期 软件授权: 会员版 软件语言: 苏州市工业园区 更新时间: 2024年12月12日 详细信息: 西附初中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初二数学12月随堂练习试卷 无答案 你https://szzx100.cn/Item/143471.aspx
6.微信公众平台杨志明:《数学爱好者通讯》第297期研究问题B的解答 点击上面蓝色文字关注杨志明数学角 精华博览 17年新课标I、10年新课标II、5年新课标III高考数学真题详细解析 16年新课标I、9年新课标II、4年新课标III高考数学真题分类详解 2020年高考数学重要专题讲座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g4MTExODA4MQ==&mid=2247675112&idx=6&sn=ad71fc35dbaea8674fcd742c7a37de1d&chksm=cef68eec0733ddc7fe9e3ff8f43b2b76affd0d37e0f011f56c73ce35fcffee2baec223fecba7&scene=27
7.Unit12:ProbabilityGeneratingFunctions现代数学启蒙现代数学启蒙 推广现代数学 文章 210 分类 10 标签 14 最新发布 Unit 12: Probability Generating Functions 2024-12-17 Unit 6: Security, Privacy, and Data Integrity 2024-12-17 Unit 11: Non-parametric tests 2024-12-16 Cracking CSA: 2014 FRQs 2024-12-16 Unit 5: System Software 2024-12-16https://www.math1234567.com/pgf
8.新世纪小学数学网官网新世纪小学数学网是一个提供小学数学教学资源和知识的官方网站。学生和教师可以在网站上找到丰富的数学教学课程、题库、试题和学习资料。网站内容覆盖了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的数学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巩固和提高数学知识和技能。同时,网站还提供了一些辅助教学的工具和方法,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数学教学。用户可以通过登录官https://www.360doc.cn/article/75092861_1108788506.html
9.新世纪小学数学网服务于小学师生的综合性资源互动平台,本站收集全部教案,试题,课件,论文,计划,总结等资源,并提供网络教研指导,互动服务功能https://weike.xsj21.com/
10.新世纪教师版官方app下载新世纪数学教师版app简介 “新世纪教师版”app,以大咖专栏和微课大赛为特色功能,精品资源和大咖文章帮助老师成长,制作微课参加大赛提升教学水平;与学生版同步的微课和游戏,让老师也能体验学生的学习内容。 新世纪小学数学网教师版功能 -微课大赛,提升教学水平; http://www.danji100.com/app/142661.html
11.新世纪教育网xsjjyw.com新世纪教育网(xsjjyw.com)是中小学教育资源的著名品牌,提供全国中小学各版本教材的课件,教案,学案,备课素材、测试练习等资源下载,为广大教师提供了最有价值的试题,最有思想的教案、最生动的教学课件、历年考试试题、教学方法技巧、和最及时的资讯。http://www.xsjjyw.com/
12.新世纪小学数学网新世纪小学数学网的简介 小学数学网是一个面向小学数学教育领域的学科教育网站。 网站立足于服务广大小学师生,以开放、自助、共享理念为宗旨,力图构建一个完整的小学数学信息和资料的发布、交流、分类、储存的网络平台, 我们的目标是成为中国小学数学基础教育领域中颇具影响力的现代远程教育中心、网上教育资源中心、教育信https://www.colabug.com/sites/32080/
13.我校曹艳老师荣获第七届全国新世纪杯初中数学优质课评比一等奖10月12日至13日,由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中心、新世纪初中数学编委会主办的第七届全国新世纪杯初中数学优质课评比活动在成都七中初中学校成功举办,我校数学组教师曹艳代表陕西省参加现场讲课比赛并喜获大赛一等奖(最高奖项),同时在颁奖典礼上获得了评委的点名表扬。 https://www.sdfz.com.cn/detail/388
14.新世纪数学app学生端新世纪数学学生版v1.0.4最新版标签:在线教育数学学习小学学习软件 新世纪数学学生版,在线学习,快乐数学! 应用截图 应用介绍 新世纪数学学生版app下载,为更多小学生提供轻松高效的数学学习服务,通过新世纪数学app学生端可以随时在线上微课看视频,还有游戏化闯关学习内容,欢迎下载。 新世纪数学学生版描述 http://qqtn.com/sj/528470.html
15.趣味数学故事之面向新世纪的7大数学难题.doc20世纪是数学大发展的世纪。数学的许多重大难题得到完满解决, 如费尔玛大定理的证明,有限单群分类工作的完成等, 从而使数学的基本理论得到第 2 页趣味数学故事之面向新世纪的7大数学难题 趣味数学故事之面向新世纪的7大数学难题 20世纪是数学大发展的世纪。数学的许多重大难题得到完满解决, 如费尔玛大定理的证明,有限http://taodocs.com/p-681927835.html
16.新世纪数学学生版app下载新世纪数学学生版app是一款专为学生设计的数学学习工具,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便捷的学习功能。关于该app的下载,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官方网站下载: 您可以访问北京新世纪九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官方网站,通常在公司官网的应用下载区域或教育资源板块可以找到该app的下载链接。 应用商店下载: 如果您使用的是Android设https://agents.baidu.com/content/question/3d3264d73d00661e4b114f95
17.新世纪智能杂志新世纪智能杂志社《新世纪智能》由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江苏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的学术刊物,创办于2018年,全刊信息多而重点突出,却有条有理。杂志具体设有:特别策划、3W情报站、智慧虫洞、成语话科学、生命真奇妙、林教授科学故事、萧爷爷讲科学、数学零距离、身边科学拍拍拍、科学史话、古生物讲堂、奇灵幻境、我https://www.ifabiao.com/xsjzn/
18.镜子中的数学简介:您正在观看的是数学优质课公开课视频【镜子中的数学-刘云 第八届全国新世纪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研讨会】。如果您觉得该视频很不错请别忘了将该视频进行转发,让更多的人一起分享!请记住我们的网站【教视网 https://www.sp910.com/】,大量收录国家级优质课和各省市优质课、展示课、公开课等名师课堂实录以及https://www.sp910.com/shipin/shuxue/8139.html
19.雅安中学一教师获第六届全国新世纪杯初中数学优质课展评一等奖雅安日报/北纬网讯日前,记者从雅安中学获悉,该校教师李兴星代表我市参加第六届全国新世纪杯初中数学优质课评比与观摩大赛,获大赛一等奖。 第六届全国新世纪杯初中数学优质课评比与观摩活动由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和新世纪初中数学教材编委会组织,大赛于9日—11日在宁夏银川举行。共有16名老师参加现场https://www.yaan.gov.cn/xinwen/show/6a1ef550-f475-48fe-ad70-02ac25928824.html
20.历年全国小学数学奥林匹克题解:新世纪《2005年全国小学数学奥林匹克通讯赛》试题题(中年级)《2005年全国小学数学奥林匹克通讯赛》试题题解答(高年级)读后练趣味试题(A5)及参考答案(中年级)《2005年全国小学数学奥林匹克通讯赛》试题题(高年级)《2005年全国小学数学奥林匹克通讯赛》试题题解答(高年级)读后练趣味试题(B5)及参考答案(高年级)附录 上世纪https://www.dushu.com/book/11376229/
21.第十六届全国新世纪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系列研讨会暨“数学素养第十六届全国新世纪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系列研讨会暨“数学素养发展导向的课堂教学--几何直观”视频专辑,发行年份2018,2018第十六届全国新世纪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系列研讨会暨“数学素养发展导向的课堂教学--几何直观”https://www.yanxiuwang.cn/Albums/info/albums_id/5325.html
22.南召县新世纪小学数学教师大比武研课磨课活动纪实科教新闻南阳网讯(通讯员王倩)在近期南召县组织的数学教师大比武活动中,新世纪小学教师常秋霞脱颖而出,代表南召县参加南阳市万名教师大比武活动。 为了在大比武中呈现出精彩的数学课,常秋霞老师在研课阶段深入钻研教材,反复剖析教学目标与重难点,力求构建清晰且富有逻辑的教学框架。精心挑选例题与练习,注重题目的典型性与层次https://www.01ny.cn/html/news/2024/12/06/show-467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