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是教育部公示的白名单中面向全国中小学生的国际级美育竞赛活动之一。白名单赛事指的是由教育部公布的“2022-2025学年面向全国6-18岁学生”的全国竞赛活动,比赛分为自然科学素养类、人文综合素养类、艺术体育类三大类。
该比赛创办于1995年,是经教育部批准面向小学到高中各年龄阶段少年儿童的盛大美育活动,迄今为止已经成功举办了27届,全国参赛学生累计达到1500余万人次,覆盖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一项有着广泛影响力的少年儿童素质教育活动。
上下↑↓滑动可查看白名单44项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国儿童中心
承办单位:《中国校外教育》杂志社有限公司
学术支持:景德镇陶瓷大学、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中国美术学院社会美育学院
媒体支持:北京广播电视台文艺频道、《学与玩》杂志、《中国校外教育》杂志、《中华家教》杂志
第二十八届全国中小学生
绘画书法作品比赛方案
1
参赛要求
(1)征稿主题:
以“我的梦想”为主题进行创作。
(2)主题解析:
表达参赛学生的童年梦想,对建设美丽家乡、创造幸福生活、共筑人类美好未来的憧憬。
表达参赛学生的未来理想,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把实现个人梦融入国家梦、民族梦之中。
倡导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挖掘和传承具有民族特色、地域特点的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展现作者对于美的感受力、想象力、创造力。
2
赛程安排
(1)第一阶段(2023年11-12月)
比赛启动、宣传;
(2)第二阶段(2024年1-5月)
比赛作品征集;
(3)第三阶段(2024年6月)
作品评审、获奖证书发放;
(4)第四阶段(2024年7-12月)
总结颁奖、优秀作品结集出版、“艺朵·美空间”展演、美育理论与实践研修等活动。
3
参赛组别
全国各省市中小学生均可报名参加,共设4个组别:
小学低年级组(1-3年级)、小学高年级组(4-6年级)、初中组、高中组(含职高)。
注:小学为5年制的地区,初中预备班可自行选择小学高年级组或初中组。集体创作作品以最大参赛学生年龄认定为对应组别。
4
参赛类别
(1)绘画:画种不限,除常规绘画类外含漫画、绘本
(2)书法:软笔书法、硬笔书法、篆刻
(3)摄影、设计艺术:含数字美术、服装设计
(4)造型艺术:含雕塑、陶艺
注:须与参赛作品同步提交不少于100字的创作思路;鼓励参赛学生提交参赛作品的创作过程视频资料。
部分参赛作品,请欣赏
5
作品要求
(1)绘画作品:
原件不超过40×60厘米(建议选用4开/8开作品纸),材料和表现形式不限;漫画、绘本作品不超过A3纸张尺寸。
(2)书法作品:
不超过四尺对开(建议硬笔书法使用A4规格作品纸);作品形式(软笔、硬笔、篆刻)任选一种形式,不得同时兼报。
(3)摄影作品:须附技术介绍。
(4)设计艺术(含数字美术、服装设计):须提交源文件或作品正、侧、上三个方位拍摄的照片。
(5)造型艺术(含雕塑、陶艺):
参赛作品须烧制完成。提交正、侧、上三个方位拍摄的照片。雕塑作品大边尺寸不超过200cm,陶艺作品大边尺寸不超过100cm。
注:
1.参赛作品须为本赛季内创作完成的原创(不含临摹)作品。
2.参赛作品不得侵犯他人隐私权等第三方权利,参赛作品若产生法律纠纷,由参赛学生及其监护人全部承担。
3.参赛学生及其监护人不得要求主办单位退还参赛作品原件,参赛作品所有权归主办单位所有;主办单位有权在公益活动中使用参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展出、宣传、出版、制作衍生品等),无需支付稿酬;参赛学生享有参赛作品署名权。
奖项设置与评审规则
专家评审团
(1)初评:
赛区组委会组建初评专家组,根据评审规则,评审本赛区参赛作品。评审结果报比赛组委会。
(2)复评:
比赛组委会专家评审委员,根据评审规则对初评结果进行复核,点评部分优秀作品。
往届评审现场
作品评审原则
秉承公平、公正、公开的评审原则。
未正确理解主题,作品包含违法内容、政治属性标识错误的参赛作品为无效参赛作品,不予评审。
学生奖项设置
各参赛类别(绘画、书法、摄影、设计艺术、造型艺术)中各评审出国家级奖项: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三个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