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中小学科技创新中心

为进一步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创新驱动,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步伐”,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拟面向全市中小学深化创新科技教育思想,聚集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力争打造能够代表国家在全球创新教育制高点的“深圳中小学科技创新中心”。

一、总体概述

(一)必要性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建立深圳中小学科技创新中心,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是落实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战略的具体实施;是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创新驱动策略和建设国家自主创新试点城市,实现人力资源强市,推动经济发展转型的重大举措;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和举措。

(二)功能定位

科技创新中心集课程资源、场馆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于一体,场馆

布局与课程内容高度契合,场馆设计与教学功能巧妙结合,同时融入多元素

质创新活动,实现资源最优整合。从创新兴趣的引导、创新思维的培养、创

新能力的激发入手,结合创新实践、创新成果研发、创新成果展示、创新成

果竞赛、创新成果转化,构成了一套完整、系统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与现有的科学技术展览馆相比,科技创新中心的定位不只局限于科技知

识的普及和最新科技成果的展示功能,而是进一步引入国际优质教育资源,

配备创新科技课程体系,开展科学探究、科技研发,着眼于培养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科技研发能力的新型人才。

具体而言,有五个方面功能:最新科技成果展示功能、科学知识普及功能、教育教学功能、科技创新成果孵化功能以及举办国际性创新科技大赛功能。

——最新科技成果展示和科学知识普及功能。作为创新科技教育中心的辅助功能,通过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的展览内容和参与互动的形式,反映科学原理及技术应用,鼓励公众动手探索实践,普及科学知识,注重培养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借助国内外专家团队的强大研发和转化能力,实现及时引入国内外最新科技创新成果,深入浅出地向中小学生及公众展示、讲解,激发中小学生的创新兴趣与创新热情。

——教育教学功能。是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中心将配备UFE创新科技课程,该课程整合杜克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外名校创新教育成果,包含:人工智能与物联网、海洋与生命科学工程、新材料与新能源、电影与文化创意等全球前沿的实用创新课程。从创新思维能力、基础创新理论、创新实践活动等多个层面,面向中小学生开展系统、专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

——科技创新成果孵化功能。是科技创新馆核心功能的延伸。中小学生通过参与课程学习,将有多种机会参与创意项目的实施,并进行创新成果的研发。学生的科技创新成果可以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一步完善,并申请发明专利。

(三)核心理念

激扬科技智慧,培育创新人才。通过科技创新中心的科技成果展示、科学探究、科技研发、教育教学等活动,传承科技文明,体验科技成果,激发科技创新热情,培养创新精神,提升科技探究和研发能力,培育科技创新人才。

(四)建设思路

联合国内外知名大学、知名企业,整合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紧扣前沿科学方向,立足深圳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需要,跨学科、跨领域地引进国际先进科技创新技术和教育理念,实行导师制,注重聚合科技实验、研发和教育,建设成多功能的科技创新中心。

二、项目介绍

深圳中小学科技创新中心以生命科学、海洋研究、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文化创意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为设计主线,以培养新兴产业所需人才为设计目标,结合各领域课程教学、创新实践的具体需求设置了一个服务中心和五大主题学习基地:一个中心是公共服务中心,五大学习基地分别为机器人俱乐部、海洋之心、电影梦工厂、网络时空与星际穿越和未来之城。其中,五大主题基地内均包含相应学科的体验中心和实验室,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

深圳中小学科技创新中心主体建筑共计六层,一个服务中心和五大主题基地及各基础功能区分别设置在一至六层。

1.公共服务中心

公共服务中心位于科技创新中心一层,包含登记区、检索区、预约区、管理中心等管理服务功能区和电子图书馆及国际电子信息中心、复印打印中心等设备服务区。主要提供场地及课程预约、功能咨询、信息检索、物品存储、电子名片管理等服务,为场馆的顺利使用提供保障。一层大堂可同时作为报告厅和休闲区使用,为师生提供讲座、研讨、小组讨论和休闲放松的空间。此区域将定期举办知名专家讲坛、创新课题研讨等创新交流活动,同时承担着创新计划孵化等重要功能。此外,公共服务中心还可提供批判性思维、独立研究等创新思维和能力培养基础课程,帮助学生系统建立科技创新知识体系。课程以导师制形式开设,每名学生都将获得自己导师一对一的评估和指导,真正实现创新教育的因材施教。

2.机器人俱乐部

3.海洋之心

海洋之心学习基地位于科技创新中心三层,包含海洋自然灾害防护体验中心、海洋生态环境实验室、海洋气象研究室、海洋地质实验室和海洋交通模拟中心等配套场馆。这一基地将会引导学生从海洋地质、海洋生态环境、海洋气象、海洋交通和海洋自然灾害防护等课题开展海洋研究,通过集中教学、小组讨论、实验操作和实景模拟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了解海洋环境、探索海洋资源的应用,提高海洋自然灾害的防护能和树立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4.电影梦工厂

电影梦工厂位于科技创新中心四层,设立了3D动漫设计中心、节目录制中心、4D影院、音效及后期制作中心、文化创意资源库、创意讨论室等功能区域。电影梦工厂紧扣文化创意产业对人才的能力需求,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在这里学生将会以影视作品为例,经历从前期创意设计到节目录制、音效及后期制作乃至发行上映等完整的文化创意产品生命周期,从而深入了解文化创意行业的工作流程、能力要求和发展方向。学习基地将为学生提供从创新思维培养到能力训练全面的课程教学和项目实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有机会获得自己的创意成果及创作专利。

5.网络时空与星际穿越

网络时空与星际穿越学习基地位于科技创新中心五层,包含现代通讯实验室、空间遥感实验室、网络安全实验室、网络游戏创意中心、失重实验室、模拟航空驾驶舱、火星车设计实验室和新材料研究实验室等功能区。开设现代通讯技术、空间遥感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航天航空技术等系列高新技术研究课程。课程采取项目制与导师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相应的项目任务。课程内容注重学生的体验和实践操作过程,如航空驾驶模拟、失重模拟实验课程在帮助学生建立对航天航空技术的直观感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完成后续火星探索项目的设计任务;而新材料研究课程则更注重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通过对基地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可以获得在学校课堂上无法实现的学习体验,从而达到在实践中检验效果、在操作中培养能力的目的。

6.未来之城

未来之城位于科技创新中心六层,设立未来城市规划与设计中心、生物工程实验室、环境保护与可持续性发展实验室、现代医学体验与创想中心、新能源应用与发展实验室等功能区。未来之城的研究内容引导学生对人类未来发展过程中涉及到的城市规划、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生命科学题及新能源应用等问题展开深入探讨。课程引入环保部及北京大学新能源及可持续发展课程资源,为青少年创造一个针对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可持续发展研究与实践等课题进行理论研究与项目实践的多功能学习环境,帮助青少年提升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

综上所述,深圳中小学科技创新中心的一个公共服务中心和五大主题教学基地除具备课程教学、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小组讨论、项目实施、成果展示等基础功能外,还将发挥承办世界级科技大赛、举办知名专家讲坛及创客设备应用、创新计划孵化等重要功能,从而使创新科技教育中心成为集“创新启迪、技术学习、成果展示”三位一体的高科技智慧型创新教育场馆以及深圳市成就青少年创客梦想的青少年创新梦想孵化基地。

三、运行机制

1.共享机制

深圳中小学科技创新中心项目是汇总了深圳市中小学通用技术课程及校本课程资源需求创建而成的课程资源输出基地。中心的运行采取资源共享机制,可为全市中小学提供通用技术课程及科技创新类校本课程教学研究和实验操作场地及课程支持,从而可成为我市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有利补充!

2.联动机制

深圳中小学科技创新中心项目采用与企业、社会、大学和国外科研机构的多维度联动机制。在创建科技创新中心过程中引入中国移动、西门子公司等企业优质技术资源,为中心搭建国际先进的科技教育平台;依托卡耐基梅隆大学、杜克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多伦多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美高等教育基础课程指导中心(UFEIC)等国内外名校或研发机构提供优质课程资源,建立权威的学术平台;与教育部教育信息中心、中国国土资源部、中国环境保护部携手创建优质的资源平台,占据科技创新教育的制高点。与此同时,科技创新中心的科技创新教育平台,也为国内外高校选拔具有创新思维的生源;为企业训练具有创新能力的员工;为社会培养真正的科技创新型人才!

3.管理机制

科技创新中心采用自主管理机制,将充分利用场馆使用者的主人翁意识和创造力,鼓励学生和团队进行自主管理、自我服务,辅以良好的监督机制和管理规则,从而合理利用人力物力资源实现场馆的高效运营,利用物联网及蓝牙标签等技术实现智能化一体化运营管理,通过线上预约、资源使用流程制度化控制形式,打造智慧型创新科技中心。

THE END
1.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有时候中小学老师的启发会影响孩子一辈子。在中小学教育阶段,有一些老师对我的影响非常大,对我今后几十年的发展都起到了很大作用。人的很多素质是需要从小培养的。 师德师风 “师德师风”课程旨在加强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师德师风建设,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政策解读、理论学习、专家辅导、校长教师讲座和教师典型先进事迹等https://h5-teacher.ykt.eduyun.cn/
2.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无障碍浏览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网站运维: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 客服电话:4001910910 (工作日 8:30-17:00) 京ICP备09059518号-20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141号 网站声明管理系统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https://www.zxx.edu.cn/download_app
3.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帮助中心 平台应用 客户端 建议反馈 包栗 包栗老师是北京市第八中学物理教研组长,西城区骨干教师,西城区物理兼职研修员,曾在市实验教学评比活动中获得一等奖。 全部课程(4) 物理升华和凝华 八年级 · 上册 · 人教版 第三章 物态变化 物理透镜 八年级 · 上册 · 人教版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物理生活中的透https://basic.smartedu.cn/lecturer?lecturerId=1449eff6-2b28-40c2-828e-e68e28cc0f28
4.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指导纲要传统文化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指导纲要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蕴含着极其丰富而又珍贵的思想精神财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大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山东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传统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理应走在前列。https://www.sdjky.net/index.php?a=shows&catid=9&id=58
5.绵阳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四川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 绵阳市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 首页 资源中心 评选中心 微课学堂 教师空间 名师工作室 课题空间 一师一优课 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 温馨提示:控制上网时间,保护视力,锻炼身体! 课程资源 小学课程 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 https://zy.my-edu.net/
6.关于转发《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关于根据个人自愿参加原则,由参与活动教师本人于2024年4月1日-10月15日期间登陆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www.eduyun.cn)上传活动作品,具体内容及步骤详见附件3。 (五)中小学虚拟实验教学应用课例专项组 根据个人自愿参加原则,由参与活动教师本人于2024年4月1日-10月15日期间登陆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www.eduyun.cnhttps://www.xzeduc.cn/index/news/119
7.免费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教材查询下载器v3.1.0+win7学习中心成长任务 发布 共73个文件 pak:58个 dll:6个 exe:2个 课程资源 1星需积分: 0105 浏览量2024-05-04上传67.84MB7Z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教材查询下载器v3.1.0】是一款专为K12阶段(小学至高中)学生和教师设计的实用工具,它整合了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丰富课程资源,旨在帮助用户更方便地查找、管理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qq787387207/89260991
8.高校招生预警:录取期间谨防诈骗北京出台“职教京十条”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2021年全国普通高中学校联网率达到100%,多媒体教室占教室总数比例达76%,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提供丰富的普通高中优质教育资源,各地各校开发应用了多种教育教学场景;进入高考综合改革省份均建设应用了省级统一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平台和学校选课走班信息系统,促进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https://edu.sina.cn/eduonline/2022-07-08/detail-imizirav2444651.d.html
9.国家中小学教育云平台课程教学入口汇总一、为配合做好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教育部利用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和中国教育电视台提供优质学习资源,服务学生居家学习,供自主选择使用。 二、平台资源包括:防疫教育、品德教育、专题教育、课程学习、电子教材、影视教育及有关地方教育资源。资源将陆续更新补充。 https://www.ruiwen.com/ziliao/kepu/4890788.html
10.青岛教师教育信息化管理平台:http://jsjy.网址未加载/河南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管理系统入口:http://www.网址未加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人事部门,各中央企业人事部门:为打通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在总结工程技术领域试点工作基础上,https://www.027art.com/gaokao/HTML/10912248.html
11.2020年教育信息化发展分析基于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为广大师生提供优质资源,服务学生学习。云平台资源共包括10个板块,涉及课程学习、防疫教育、家庭教育、品德教育、生命与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经典阅读、研学教育、影视教育、电子教材,平台内容每周进行更新补充。通过组织开展专题交流、专线答疑等多种方式,帮助师生深化资源应用,提升教学效果。 https://www.ceeia.cn/news/detail_35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