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小实验的收获与体会范例6篇

一、小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物理如果离开实验,离开生活,一些学生会对学习物理产生厌学情绪。而小实验,可以让学生体会亲自动手亲自实践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认识到物理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增强他们学好物理的信心。

二、小实验可以巩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

在学习光的直线传播后,我让学生课下用罐头盒做小孔成像实验,绝大多数同学课后都有制作,而且收获还不小,学生不仅从实验中知道了小孔成像的原理,而且观察到了成像的性质,更让人惊喜的是,很多同学还通过自己的探究得出了像的大小与烛焰到孔的距离以及盒的大小(屏到孔的距离)关系的结论,为后面的凸透镜成像实验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自制不倒翁来理解稳度与重心高度以及底面积大小的关系,明白不倒翁不倒之谜。

小实验和小制作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而且还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突破学习中的难点,并消除学生对知识的模糊或错误认识,加深对物理规律的理解。

三、小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小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习惯、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以及勇于探索的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对实验操作技能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

观察能力是实验操作中最基本的能力。让学生观察指甲剪上有哪些杠杆?观察家里用具和交通工具在哪些地方应用了摩擦?分别用到了哪类简单机械?观察各种家用电器的铭牌来了解它们的额定功率;观察家庭电路和组成;观察灯丝粗细来比较它们电阻的大小等等。通过观察性的实验,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也加强了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真正做到了物理与生活的很好结合。特别是“探究单摆周期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个实验,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耐心和操作技能,而且让学生更进一步理解了科学方法(累积法、控制变量法)在探究活动中的运用。

四、小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能力

在课外实验中,没有现成的器材,这就需要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寻求性能相似的替代品,促使学生动手、动脑,这必将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能力,培养其创新精神,而且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般也只能自己单独解决,这必然会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比如学生们用老花眼镜、近视眼镜的镜片分别替代凸透镜(装水的圆形酒瓶亦可)和凹透镜;用自制小天平甚至是测体重的电子秤测质量;用废旧的牙膏皮作浮沉实验;用眼药水瓶和橡皮管做浮沉子;用自制的水气压计测量大气压……通过学生动脑动手制作并做好一些小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动手创新的能力。

五、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

【关键词】临床检验学;开放性实验;多媒体教学;PBL实验教学;学习心得

临床检验学是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和主干课程之一。通过实验教学促进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在掌握专业基本技能的同时培养严谨的实验科学态度、分析问题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临床检验实验教学是临床检验基础的关键环节,实验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具有较强实验能力和较高科学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新型的实验教学模式的合理应用是建设与理论教学改革相协调的实验教学体系,提高科学研究和实践能力的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虽然作者还未学习这一课程,但通过临床检验实验室的勤工助学,在协助老师准备实验,配血、配试剂、称量药品的过程中,及每次预示实验时老师的讲解,作者比其他同学更早的接触这一课程,更早的得到收获。

1关于开放性实验

1.2实验仪器共享实验仪器共享最大限度发挥实验教学资源共享,可以使检验医学院各个实验室仪器设备进行优化组合,共同使用的原则,避免条块分割和仪器闲置现象,实现各实验室资源共享[2]。大型仪器设备有专人管理,各实验室共同使用的原则,优势互补合理整合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开放实验室使大型的比较贵重的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得到了提高,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作者觉得开放性实验为学生提高综合素质,提高自己实验能力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应该珍惜这次机会,为提高自己能力而努力前进。

2多媒体实验教学的应用

多媒体教学是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语言、符号、文字、声音、图像、图形、影像等多种媒体信息,把各个要素按教学要求,进行有机组合并通过屏幕或投影机显示出来,同时按需要加上声音的配合,以及使用者与计算机之间的人机交互操作,完成教学或训练过程。多媒体实验教学的应用,能形象直观的展示出实验中所要观察的实验现象,例如,通过多媒体教学方式使学生掌握了实验技术、阅片方法的技能和技巧,并培养学生初步的科研能力,以达到社会对新型医学人才的要求,课前学生自己认真准备、通过图书馆或网络查找资料,课中有老师细心带教,课后辅助工作对提高学生脱落细胞形态学的技能掌握具有重要意义,提高了实验课堂教学效果[3]。

3PBL实验教学模式的实施

PBL教学模式作为近年来国际新兴起的一种教学模式,强调把学习设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环境中,通过让学生自由分组共同协作解决真实性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的能力,老师PBL实验教学的引用,使学生提高了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分析推理、准确判定等综合能力[4]。

4学习心得

通过在实验室勤工助学,通过老师的帮助,作者比同级同学提早了解到更多有关实验的学习方法及内容。也了解到更多的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综合实验技能的实验教学模式,使自己能更好地跟着老师的教学方法学习,更好的完成今后的实验课学习,也养成了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开阔了自己的视野,培养了自主学习和实验的创新能力,为以后的学习、科研和工作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锐,刘莉.开放实验室的初步探讨.中国医学装备,2007,4(3):44-45.

[2]陈华絮,杨素娇.开放实验室模式与管理探讨.重点实验室建设技术与创新管理,2007,28(3):55-57.

1研究生助教制度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产物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与其高等教育的发展相辅相成、互为促进。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的教师队伍,特别是研究型大学的教师队伍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讲师、助教的比例越来越小,同时,本科生、研究生的人数大大增加。全球科学技术水平的飞速发展使得研究型大学教师的专业学术研究压力越来越大,同时,繁重的教学任务也越来越难以承受。很多原来由讲师或刚毕业留校的助教承担的课程辅导工作被导师们交给自己的研究生来完成。但这并不是什么新生事物。19世纪末,美国哈佛大学首先创立了研究生助教制度[1],规定研究生除了要学习专业知识外,还要协助导师做好教学工作。一个多世纪以来,哈佛大学创立的研究生助教制度在高等学校教学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见,研究生助教制度是高等教育尤其是研究型大学发展的必然产物。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北京大学每学期有近千名研究生承担助教工作。在很多院系担任研究生助教工作已成为研究生的必修课。

2.1优势研究生助教在年龄上与本科生相差不是很多,他们之间有更多的共同语言。研究生通常对自己在本科阶段学习的体会和经验还历历在目,并愿意传授给师弟师妹们;本科生通常也很愿意向研究生讨教咨询,这样就很容易在师生之间建立起融洽关系,并且对营造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非常有利。研究生助教经历是对研究生进行多方面培养的一个好平台。首先他们自己要在学生与教师这两个角色中不断转换,这种转换能力的培养需要自身有很强的责任意识;其次他们要在不断学习与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组织协调与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交流与沟通能力以及启发与诱导能力等。这些能力都是当今社会人们能够很好生存的基本素质。另外,如果研究生立志毕业后选择教师职业,研究生助教经历则是一次很好的实习与体验的机会。研究生助教工作有助于减轻教授的教学工作负担,并缓解学校教学资源匮乏的情况。在北大化学院,研究生助教已经成为教师队伍特别是实验课指导教师队伍的骨干力量。

2.2不足作为一名教师,自身要有不断补充、逐渐更新的“一桶水”,才能给学生甘甜解渴的“一杯水”。教师必须明确教学目的,尽可能深入理解所要讲授的内容,掌握一些基本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心理学知识。对于阅历浅、经验少的研究生助教,独立指导完成本科生的基础实验课教学,不论对研究生助教本人还是课程主讲教师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另外,研究生助教的工作态度和表现不仅对低年级本科生的实验课教学质量、甚至对本科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影响。

3.4班前会每次实验课所有指导教师都必须提前半小时到岗,由主讲教师或值班教师主持班前会,提示当天教学内容的重点,提醒需着重注意的地方;然后大家进一步熟悉实验室仪器设施及药品的使用和摆放位置,并做好分发未知样品等课前准备工作。集中集体培训、集体备课会和班前会是研究生助教岗前准备的“三步曲”。我们希望研究生助教不仅仅是将既定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把他们对这门课程核心概念、思想方法、实验技能的理解传递给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我们的努力方向和目标是尽可能地帮助学生完成好这门课程的学习,有所收获。实际上,研究生助教也能从中有所收获。大多数研究生助教的博士论文研究方向不是分析化学,这段经历不仅能通过教学实践复习和巩固过去学过的分析化学知识,而且分析化学学科的一些思维方式和实验手段对他们以后的科研工作也会有所启发和帮助。另外,他们还结交了新朋友,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师哥师姐”。这些都是我们期望看到的结果。

一、家庭实验在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和培养探究能力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案例】:音调高低的影响因素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乐音的特性》教学目标提出:(1)理解影响音调高低的主要因素。(2)尝试利用常见物品设计、制作简易乐器,用不同的方法改变其发出的声音。

通常将刻度尺压在桌边改变尺露出桌面以外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去拨动尺,要不就是用一把直尺以不同的速度去划另一把直尺的锯齿部分,然后比较发出声音的不同,以此来说明物体发声的音调高低和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随后,我会补充这样一道探究题:琴弦的音调与琴弦的粗细、长短、松紧和材料都有关,这道题只是通过讲解来完成。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于是我布置了一项家庭实验:自选器材,用所学知识制作发声体并试着改变其发声的音调。学生的创作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用瓶子或碗装不同质量的水来敲击发声;用橡皮筋粗细不同的部分绷在金属铅笔盒上,像吉他一样的发声;用管状风铃改装的小乐器……当我重新提及这部分的知识时,学生就显得异常激动,争先恐后举手谈自己的实验的收获和疑问。

【反思】通过这样一次家庭实验,我发现原来的课堂实验过于简单,虽然大部分学生都动手了,但表现都不够积极,由于对器材无新鲜感,实验步骤单一,所以学生的反应比较沉闷,交流讨论也很少,没有充分体现实验探究的作用。补充这次家庭实验后,感觉收获甚多:(1)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动手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创造力、观察力。(2)让学生体会实验过程中的失败、挫折,培养他们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以及最终获得成功后的喜悦。(3)强化和巩固知识点。学习过程中,学生是认知的主体,通过实验可以将所学知识点内化为自己的认识。

二、发挥教师和家长在家庭实验中的指导和监督作用,使之更高效,更科学

【案例】:小孔成像

在小孔成像的教学过程中,我多以多媒体课件来展示小孔成像的光路图,再配以动画说明成像原理,最后给出结论:小孔所成像是倒立的实像。以前总觉得这样已经非常清楚地把该实验展现在学生面前,最后发现在解题应用过程中,效果很差。所以,现在我会在本节课之前布置一个预习性质的家庭实验: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小孔成像的实验,并解决以下问题:(1)观察像是正立还是倒立的?(2)使物体到小孔的距离不变,光屏远离小孔,像的大小、亮度、清晰度如何变化?光屏到小孔的距离不变,物体远离小孔,像的大小、亮度、清晰度如何变化?(3)孔的大小对实验有什么影响?(4)孔的形状对实验有何影响?(5)物体移动方向和像的移动的方向有什么关系?(6)物体顺时针旋转时,像如何旋转?要求学生做好实验记录。完成这个实验后再来讲解小孔成像时,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明显好转,在课堂提出很多实验问题,由于是学生亲手完成过该实验,在相互的讨论交流中,问题很快迎刃而解。

关键词:家庭小实验;作用;选择;评价

一、先要明确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化学的学习重点在于与社会联系,贴近生活,而家庭小实验恰恰是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学生参与面广,尽可能让学生在现实世界中亲自体验事物的变化过程、变化条件和所得结论,体验这些变化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燃烧与灭火》这一节时,课前布置学生回家试一试点燃小木条和煤块的难易,同时去点燃干棉球和湿棉球,回忆生活中熄灭煤气炉火、扑灭油锅火焰、吹灭木条火焰的经验,从中领悟出燃烧的条件和灭火方法。通过一系列的小实验,其教学效果远远超出教师单纯从原理上分析或让学生被动地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所取得的效果。

2.利于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素养。家庭小实验虽然简单,但是它却能揭示日常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实质,用化学原理来指导和解释各种日常生活用品的制作和使用。通过亲身实践,在快乐学习的氛围中使孩子们掌握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例如,平时学生对蜡烛的燃烧视而不见,通过家庭小实验,使学生懂得火焰的分层,燃烧中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发生以及火焰上方的一缕黑烟,熄灭后的白烟等知识,从而合理地作出解释。

通过家庭小实验的实施,使学生在实验中养成实事求是地记录实验试剂的用量,记录实验现象,科学分析某些生活现象。

二、其次要精心选择,合理指导

家庭小实验内容丰富多彩,各类实验各有自己的功能与作用,在选择其内容时要注意内容的科学性、创造性和可操作性,又要重视实验内容的多样性。使各类实验交替进行,既注意学生能力的发展又有所侧重,以满足不同的情境体验。

为了更好发挥家庭小实验的作用,在布置家庭小实验前,要对以下问题作好指导:①实验用品(或替代品)的选择;②反应原理;③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④实验过程中要细心观察、及时记录。

例如:学了常见酸碱盐的应用后,利用周末,让学生在家制汽水。①实验用品:白糖、果味香精、小苏打、柠檬酸、凉开水、带盖的空瓶、筷子;②反应原理:小苏打与柠檬酸反应生成CO2,CO2溶于水,制成汽水;③实验步骤:打开空汽水瓶,加凉开水,再加白糖、香精及少量小苏打,用筷子搅拌溶解后,迅速加少量柠檬酸,立即盖紧盖子;④观察现象:瓶内产生大量气泡,打开瓶盖,气泡冒出。利用同样的原理可以让学生尝试着制作简易的灭火器,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扩展能力。老师对各类小实验都要进行选择并合理指导,让学生务必做到有的放矢。

三、最后要进行科学的评价

教师评价是整个家庭小实验活动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教师应对学生的活动态度、情境体验情况、技能掌握情况与能力发展情况作出公正、激励性的评价。

兴趣是人们从事一项活动的内驱力,是入门的先导。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必须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为使学生对科学探究感兴趣,就需要老师在课前认真备课,设计一些演示实验,创设出问题情景,利用实验来演示学生意想不到的奇特现象,使学生感到新鲜有趣、有吸引力,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探求知识的情境中去。

二、要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

观察是学生自己获得物理感性认识的源泉,物理观察包括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对物理实验探究过程的观察。观察是研究物理的入门向导,没有观察就抓不住现象,就不可能发现规律、深入研究物理规律。例如,没有牛顿观察思考苹果落地,就发现不了万有引力,没有伽利略观察礼堂吊灯的晃动就发现不了摆的等时性,观察的目的在于发现现象、了解现象,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能否达到观察的目的关键在于能否提高学生观察能力的水平,所以在具体物理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由表到里、由粗到细、有顺序地去进行观察事物。

比如观察水的沸腾,用酒精灯给烧杯中的水加热,让学生观察烧杯底和烧杯的壁,问他们看到了什么现象?学生会观察到有小气泡附着在烧杯的器壁上。接着让学生继续观察,学生会发现气泡在慢慢变大,再接着会观察到有的气泡可以离开器壁上升了,再问上升的气泡大小如何变化?气泡最终又怎样了?继续观察,看温度计的示数如何变化?再观察气泡比先前又有怎样的变化?当水沸腾时,让同学们观察:温度计的示数还变不变?气泡多不多?气泡上升的速度快不快?气泡上升过程中大小又如何变化?上升的气泡跑到哪里去了?问题提出后,学生在好奇心的驱动下,会积极地进行观察,通过反复提问、观察,使学生增强了观察能力,对探究过程中的现象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观察、提问和思考。要求学生既能整体观察又能够多角度、不同层次、不同侧面地去观察,而且还能结合物理现象分析其原因。

三、重视分组实验,放手让学生自己自主探究,挖掘学生的合作探究潜力。

四、开展课外小实验、小制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物理中的不少概念、原理都是比较抽象、枯燥的,而小实验的开展起到了使物理知识与生产生活相联系的作用。使学生体会到“从生活走向物理,再从物理走向社会”。

学生在课外实验中,没有现成的器材,这就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寻求性能相似的身边的物品做代用品,既拉近了物理与生活的距离,又让学生动手、动脑,这必将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潜在的创造能力,培养其创新精神。实验一般是学生一个人在课外或家里完成,实验过程必须一个人组织、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必须一个人解决,这必然会增强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如:讲授“电压”一节后布置了学生自制水果电池的小实验,一些学生经过实验总结出影响水果电池电压高低的因素。在学了“摩擦力”后,让学生在家里作筷子提米的实验,学习了“平面镜成像”后,让学生在家里自己自制潜望镜,学习“沸腾”后,让同学们在家里用“纸盒烧开水”等等,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小实验、小制作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初中学生好奇、好问、好动、好学的心理特征。培养了学生的学科情感,使学生的创造能力有了提高,探究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学生在实验中发现:每一个实验的成功都来之不易,每一个实验都会给自己带来新的收获,都会有新的发现,尝到了学习物理的乐趣,学习积极性自然也得到了增强。

THE END
1.几个科学有趣的小实验,看完最后一个惊掉你的下巴小翁爱美食 广东 0 打开网易新闻 体验效果更佳平平无奇的老母亲,背地里竟藏着另外一种惊人身份 靓仔影视Y 2407跟贴 打开APP 一艘亚森级核潜艇,揪出潜伏多年的熊国间谍 阿旭讲电影 453跟贴 打开APP 各国不吃的食物:美国人不吃皮蛋 ,日本不吃羊肉 ,中国人呢? 地理热叭 285跟贴 打开APP 中国真的没有https://m.163.com/v/video/VRIMI33T7.html
2.简单有趣的科学小实验,简易电动机高清在线观看PP视频PP视频为您提供简单有趣的科学小实验,简易电动机高清视频在线观看,简单有趣的科学小实验,简易电动机主要内容:https://v.pptv.com/show/63EImABm1hR39V0.html
3.科学小实验:有趣的沙漏科普教育科学小实验:有趣的沙漏发布时间:2018-10-18 点击:0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宋燕峰 实验名称: 有趣的沙漏 实验原理: 将两个矿泉水瓶瓶口对接固定组合在一起,制成简易沙漏。内部灌入沙子、水、盐,自由探索观察哪个沙漏流淌速度最快。(水最快,沙子最慢) 密度越小,流淌速度越快。http://www.ygyj.wj.czedu.cn/html/article4219935.html
4.科学小实验作文15篇我们接着又做了几个小实验,都非常的成功,太有意思了。科学实验是神奇的,也是有趣的,正是这小小的实验,深深的吸引了我! 科学小实验作文10 今天,老师给我们做了一项小实验,叫“x蛋壳消失了”。看到实验结果的那一刻,我惊讶极了,感觉老师一定给鸡蛋施魔法了,我要自己尝试一下! https://www.cnfla.com/dushu/youxiuzuowen/2956295.html
5.科学小实验作文(通用65篇)科学小实验作文 9 今天下午蓝淳熙的爸爸带了很多哥哥姐姐来我们班上做科学实验,他们做了很多有趣的实验,还让我们看了很多神奇的实验视频。其中有一个名叫“漂浮的实验”,我觉得非常的.神奇。 我们自己分组做实验的时候,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来我们组和我们一起做科学实验。第一个实验是桌子上垫一张白纸,纸上放https://www.unjs.com/zuowenku/317369.html
6.科学小实验三年级作文(精选34篇)哦,真是既有趣又增长知识,以后我一定多多体验科学实验的乐趣! 科学小实验三年级作文 篇10 周末,我在看一本名为《探索科学》的书,发现了一个有趣的小实验,叫做“瓶子吃鸡蛋”。 我半信半疑,就决定来做一做这个有趣的小实验。需要的材料有:一个鸡蛋,一个瓶口比鸡蛋小的瓶子,一个打火机和一张纸。 https://www.yuwenmi.com/zuowen/sannianji/2574278.html
7.科学小实验作文300字三年级(通用72篇)科学小实验作文三年级 1 周末,我在看一本名为《探索科学》的书,发现了一个有趣的小实验,叫做“瓶子吃鸡蛋”。 我半信半疑,就决定来做一做这个有趣的小实验。需要的材料有:一个鸡蛋,一个瓶口比鸡蛋小的瓶子,一个打火机和一张纸。 首先,我先用打火机把一张纸点燃,立刻把那张正在燃烧纸丢进瓶子里,只见瓶https://mip.ruiwen.com/zuowen/sannianjizuowen/4244019.html
8.小学生最爱做的科学小实验100个适合小学生做的小实验大全摘要:对于学习科学知识来说,没有比自己动手做实验观察更直观的了,其实很多小实验都很简单,运用我们身边的材料就能完成,本文就为大家带来了小学生最爱做的科学小实验100个,但是要注意的是,实验虽小,但也需要有成人在旁监督指导,小朋友们谨记。 目录 目录 https://m.maigoo.com/top/433892.html
9.适合小学生的科技小制作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科技教育成为了小学生必备的知识体系之一。适合小学生的科技小制作不仅能够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还能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以下是一些实际操作简单、安全又有趣的小制作案例,它们正是我们所说的“创意实验室”。 自制彩虹水 https://www.oxlrlndzq.com/xing-ye-zi-xun/275887.html
10.科学小实验100例资源描述: 《科学小实验100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小实验100例(3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章柔情水科学理开水养鱼你需要:水试管(或比较长的玻璃杯)酒精灯小鱼这样做:在试管或比较长的玻璃杯中盛大半杯水,往水里放几条小鱼,把试管倾斜地固定好,使水刚好到杯口的位置(如图https://www.zhuangpeitu.com/article/112504991.html
11.小学科学教育活动介绍与开发这些科学活动都是由一些相对独立的细节性活动组成,比如:观察、实验、调查、考察、参观、资料搜集、探讨交流、阅读、模型制作、创作、展示、角色扮演、辩论、竞赛、游戏、小种植小养殖…… (以下内容源引自《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相信对大家了解科学教育活动一定会有所帮助。) https://www.jstzjy.net/tzsx/info/1084/2441.htm
12.“一言”金点子(幼儿篇二)问题:延期开学,对于宝贝们来说,如何“宅”的更有意义呢?如何让宝贝在家里既能学到知识、开阔视野,又能开心度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 破解办法:结合幼儿年龄特点与实际情况,可以组织幼儿学一学、玩一玩、动一动,老师给小朋友搜集许多好玩的游戏,有视频、音乐、故事,还有神奇的科学小实验。 https://www.xmtaedu.cn/cc/d8/c20643a183512/page.htm
13.小学三年级科学小实验(精选14篇)小学三年级科学小实验(精选14篇) 篇1:小学三年级科学小实验 听说一张纸巾放在一杯装满水的杯子上,然后用手盖着纸巾。一翻过来,杯子里的水就不会漏下来。我想做个实验。 首先得准备材料,材料有:一张纸巾、一个装满水的杯子。材料准备好了,我就迫不及待的要开始动手了。首先,我们得先去洗手盆那里装一杯满满https://www.360wenmi.com/f/fileix4lxn91.html
14.好玩到尖叫的7个科学小实验带着孩子,用家里随手可得的材料,实践这些有趣好玩的科学小实验,用好奇的眼神,惊叹的尖叫,来一起探索“科学”这个毫不乏味的词儿。 彩色的冰晶 实验材料: 冰块,一些液体颜料,盐,一个大托盘 实验步骤: 1、在冰块上铺上盐。 2、随意请孩子加入各种液体颜料。 http://baby.101.com/news/05232019/19123711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