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网上教学工作的指导意见网上教学新浪教育

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省直管县(市)教育局,各高等学校,省属各中等职业学校,厅机关有关处室,厅直各单位: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我省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要求,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保障疫情防控期间教育教学活动有序开展,现就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网上教育教学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目标

针对疫情防控工作实际,充分发挥“互联网+教育”的作用,统筹利用各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各类开放性、公益性网络直播平台,整合调集适配的教育教学资源,通过互联网、电视、家庭电脑和智能终端等,启动实施在线授课(听课)、资源点播和线上辅导、讨论、答疑等活动,消减疫情对教学活动的影响,有效实现各级各类教育“延迟开学不停教、不停学”。

二、实施原则

(一)统一部署,分类推进。省教育厅负责网上教学活动的统筹协调、技术指导和跟踪问效。各市、县(区、市)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所属学校网上教学活动的统筹安排和具体指导。各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充分利用现有国家、省级和学校在线课程平台、其他在线教育平台和教学资源,负责本校网上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

(二)因地制宜,灵活多样。各地根据信息化基础条件和教师信息素养,针对不同学校、学段特点,考虑城市、农村地区疫情发展不同情况,制定差异化实施办法和措施,分区域、分学校、分学段灵活开展教学活动。网络教学的组织要服从疫情防控工作大局,不得组织线下集中学习和集中培训,尽量减少人员流动和接触,确保师生安全。

(四)多元合作,协同推进。各地、各学校要加强与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互联网教育企业的沟通协调,积极选用技术成熟、操作简单、普适性强的网上教学平台和课后辅导交流平台,充分发挥家庭的辅学和监管作用,确保网上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严禁以开展网上教学名义强制要求学生使用收费性教学平台、教学资源或APP教学工具。

三、实施步骤

(一)传达部署(2月2日前)

各地、各高校全面完成网上教学活动的传达部署,成立网上教学活动组织领导机构,启动网上教学活动实施方案编制工作。

(二)试点实施(2月3日至5日)

各地、各高校组织教学、教研指导部门和教师开展网上教学试点工作,梳理总结工作经验,进一步修订完善网上教学活动实施方案。

(三)普及应用(2月6日至9日)

(四)全面推进(2月10日后)

各市县教育行政部门于2月10日起全面启动实施所属中小学校、中职学校网上教学活动;各高等学校于2月10日前做好开展网上教学所有准备工作,于2月15日前启动实施网上教学活动;各省属中等职业学校于2月17日起全面实施网上教学活动,确保全面实现“延迟开学不停教、不停学”。

四、实施路径

(一)基础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

1。教学组织

2。教学模式

(1)在线直播课堂。组织教师对全县(市、区)、全校或年级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开设直播课堂,教师集中授课,课后分校(分班)辅导。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名师工作室的优势,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2)网络点播教学。充分利用国家和省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存量资源和积累的“一师一优课”资源,组织学生开展资源点播。

(3)学生自主学习。由学校组织教师根据网上学习资源清单,结合本校实际,指导、推送给学生供自主学习。学校和家庭要加强自主学习方法指导,提高学习效果。

(4)电视视频学习。充分利用国家和地方教育电视台,通过直播、点播等方式进行学习。

(5)收看在线直播课。国内部分教育组织或机构正在筹备开展系统化、公益性在线授课活动,届时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可组织属地学校开展在线听课、学习交流,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6)线上辅导答疑。各地各中小学在组织网络课堂学习的同时,可利用各类网络平台和“人人通”网络学习空间,组织教师进行在线答疑辅导,提高学习质量。

省教育厅将于近期集中推送一批网络教学实施方案,供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借鉴和参考。

(二)高等教育

坚持“一校一策”原则,研究制定本校疫情防控期间教学工作专项方案,做好推迟开学引发的短期、中期和长期教学计划调整工作,统筹整合校内外课程资源,充分利用现有国家、省级和学校在线课程平台或其他网上教学平台、教学资源,合理调整理论课和实践课、必修课与选修课、全程课与短期课等教学环节的安排,实现延迟开学不停课,远程教学保质量。

2。课程资源与教学计划安排

各高校要统筹整合校内外课程资源,深入挖掘本专业的线上教学资源,因地制宜确定计划开课名单,做好线上教学的平台初始化、资源整合与引用、教学计划核定等准备工作,核定任课教师提交的线上教学计划,督导检查平台中教学资源、学生人数、在线学习等信息,确保教学安排正常进行。

3。辅导和答疑

任课教师应及时发布并批改网上作业,开通网上答疑通道,及时为学生做好答疑辅导。学生应通过学习平台完成任课教师要求的学习任务,及时与任课教师进行沟通交流,确保学习质量。

4。学分和教学工作量认定

高校教务部门要利用线上教学平台督导教学运行,强化检查指导,真实核定学生成绩和教师工作量。

五、保障措施

(三)合理编排课程。各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合理编排网上教学计划,统筹设计课程内容,既要保障学生的全员网络学习需求,同时照顾到部分学校的个性化教学需求,不增加学生负担。要高度重视指导学生保护视力,控制在线学习单元时长,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加强体育锻炼。

(六)加强督导检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教学管理部门要加强网上教学工作的督导检查,确保网上教学工作全面有效实施,确保教师网上授课活动科学、规范。

联系人:

1。科技处麦世奎0371-69691767,msk@haedu.gov.cn

2。基教处王丽霞0371-69691012,wlx@haedu.gov.cn

3。职成教处刘东洋0371-69691863,hnzhichengjiao@163.com

4。高教处白威涛0371-69691868,gjc1868@126.com

5。研究生处张华平0371-69691782,xwb@haedu.gov.cn

6。省电教馆刘新超0371-66319416,402135539@qq.com

附件:1。高等学校网上教学工作实施意见

2。中等职业学校网上教学工作实施意见

3。中小学校网上教学工作实施意见

河南省教育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河南省教育厅代章)

2020年2月1日

附件1

高等学校网上教学工作实施意见

一、主动作为,科学研判,超前谋划疫情防控期间的教育教学工作

(二)合理安排教学。各高校要按照“理论课、必修课、全程课”优先的原则,合理调整理论课和实践课、必修课与选修课、全程课与短期课等教学环节的安排,尽可能减少疫情对教学活动的影响,确保疫情防控和教学活动两不误,实现延迟开学不停课,远程教学保质量。高职单招、技能操作考试等工作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三)加强心理疏导。各高校要及早组织学生在线学习防控疫情健康教育课程,引导学生掌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知识,提高个人防护意识和能力;要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师生理性认识疫情,做到不造谣不传谣;要充分发挥团学系统尤其是辅导员的作用,重视学生心理健康疏导,坚定战胜疫情的信心,减少学生恐慌心理;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

二、统筹兼顾,内外挖潜,做好线上教学平台和课程资源的准备与遴选工作

各高校要坚持“只改变教学模式,不改变教学目标”的原则,集中优势资源,内外挖掘潜力,在平台完善和资源丰富上下功夫。

(二)整合优质资源。各高校要充分利用在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等平台上立项建设的国家级、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等优质课程资源,并本着“合法合规、满足需求”的原则,优化已有合作平台课程资源,按需扩大合作资源范围、加大合作共建资源力度,为线上教学活动提供充足的优质课程资源。

(三)做好留学生服务。有关高校采取切实措施把来华留学生教育教学纳入学校统一教育教学管理平台,做好延迟开学期间来华留学生教育教学各项工作。对于假期回国的来华留学生,在及时通报我国内疫情防控进展和采取的有效措施、帮助学生建立重返我国学习信心的同时,要根据学生所在国具体条件,切实做好远程教学或学习指导工作。

三、多措并举,精准施策,做好教师线上授课能力提升培训

(一)注意遴选培训团队。各高校应根据远程教学实现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提升广大教师的网络教学实施能力与水平。有条件的高校可以组建自己的专家培训团队,条件不足的高校也可以由在线教育服务平台公司提供培训支持。

(二)选择合理培训方式。要注意学科特点,坚持分类培训,注意发挥基层教学组织的作用;要依据信息技术掌握的熟练程度,采取“结对互助”的方式,并充分发挥名师名家的作用,对计划开课教师实施网络培训。

(四)加大协同培训力度。要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网络中心和教育技术学科的专业优势,与平台服务商共同做好技术支持工作。

四、系统协调,克服困难,精心组织好线上教学工作

各高校根据学校制定的专项方案,着力做好“三个准备、一项督导、一个协调、两项认定”工作,精心组织好线上教学工作。

(一)精心落实“三个准备”。一是平台初始化准备。各高校要提前做好线上计划开设课程以及任课教师的确认工作,尽早与平台服务商对接,并把拟开设课程、任课教师和学生信息提供给平台服务商,做好课程和师生等信息的初始化工作。二是资源建设与引用准备。要组织学校的技术人员对计划开展线上教学的课程,帮助教师做好建课、备课,整理课程教学PPT、练习题、电子教材、推荐参考文献等教学资料,做好课程资源的准备工作。三是教学计划核定准备。学校要组织各专业深入挖掘本专业的线上教学资源,因地制宜确定计划开课名单。教务处、研究生院(处)要核定任课教师提交的线上教学计划,督导检查平台中教学资源、学生人数、在线学习、在线答疑指导等信息,确保教学活动正常开展。

(二)强化落实“一项督导”。高等学校教务部门要利用线上教学平台督导教学运行,运用大数据技术把控教学质量;研究生院(处)要对研究生培养单位的教学准备情况进行全面排查,督导授课教师调整教学计划和培养方式,调整线上、线下学习的学时比例和作业考核及成绩评定方案。

(三)注重落实“一个协调”。各高校要积极协调基础电信运营企业,为家庭困难学生提供免费流量包,让所有学生都能通过远程教育方式接受教育。

(四)务求落实“两项认定”。一是加大过程课程测试管理力度,核实学生成绩并导入教务管理系统,认定相应学分;二是根据前期任课教师报送的线上教学计划及教学督导结果认定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并在考核、评优、绩效工资分配时予以统筹考虑。

五、积极优化,强化服务,确保实习实训等其他教学活动有序进行

六、高度重视,强化保障,着力提升线上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

(一)强化政治责任。疫情是命令,防控是责任。各高校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要求,抓紧制定线上教学具体方案,强化组织领导、加大投入保障、加强教师激励、强化学生管理,着力提升线上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

(二)把稳政治方向。高校党委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加强网络授课内容审核,确保课程内容导向正确,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无危害国家安全、涉密及其他不适宜网络公开传播的内容。

附:目前已对我省高校出台优惠政策的在线课程资源及平台情况介绍

目前已对我省高校出台优惠政策的在线课程资源及平台情况介绍

一、课程资源

1。中国大学MOOC平台。免费提供8000余门慕课课程、教学服务及学习数据支持,课程覆盖本科12大门类的所有专业类和高职18个专业大类,免费提供慕课、SPOC、直播等各类教学形式的平台服务,免费使用期限为2020年春季学期。

2。智慧职教平台。免费提供涵盖所有18个专业大类的158个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273门在线课程、320余万条教学资源、万余门标准化课程和在线开放课程、近180万道试题。

4。超星尔雅及学银在线平台。免费提供专业课示范教学包、488门尔雅通识课程,3463门学银在线慕课(首批优选出覆盖全部学科的720门本科、覆盖20个大类的298门高职慕课),以及超星平台各类期刊、视频与图书,免费提供“一平三端”的线上优质课程资源、学习平台、直播系统、同步课堂、技术服务等在线教学服务,免费使用期限为2020年春季学期。

5。智慧树网。免费提供3300余门在线课程,覆盖全部学科的十大类通识课和专业课,免费提供选课基础运行,以及线上小班实时教学、直播互动、过程性考核和数据、教师培训、海量教学资源等平台支持服务。师生可以通过智慧树平台实现在线实时授课(ppt+语音互动),保证大部分老师不调整教学方案就能线上开课,保障疫情期间网络教学顺利开展,免费使用期限为2020年春季学期。

7。优学院平台。可为全省高校免费提供500门课程,课程覆盖12大门类在线课程,支撑学校开展课件、视频上传、课程公告、作业、讨论答疑、远程直播、线上考试等在线学习服务。同时,优学院免费为各高校提供技术支持、教师培训等平台服务,协助高校通过优学院开展远程教学、直播教学,免费使用期限为2020年春季学期。

二、学习方式

2。利用开放平台组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可使用中国大学MOOC、智慧职教、学银在线、超星尔雅、智慧树等开放平台的线上优质慕课,由本校专业课教师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上课。学生线上学习慕课资源,专业课教师组织线上互动和直播,完成教学任务。

3。利用学校资源组织混合式教学。对于学校已有的课程中心等教学资源,可结合教师和教学班自行组织混合式教学,以视频学习、讨论互动、直播授课等方式进行教学;未开展慕课建设的课程可利用有关课程平台提供的一平三端等系统开展直播授课、互动研讨、线上作业和考试等教学任务。

三、支持服务

附件2

中等职业学校网上教学工作实施意见

一、高度重视疫情防控期间教育教学工作

二、加强心理疏导和爱国主义教育

各中等职业学校要特别重视师生的心理健康疏导和防疫知识学习,及早组织广大师生在线学习防控疫情健康教育课程,防止师生产生焦虑情绪,减少师生恐慌心理,提高个人防护意识和能力,坚定战胜疫情的信心。要注意引导师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要通过在线教学,广泛宣传疫情防控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事迹,及时加强对师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以典型案例教育师生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三、按照职业教育特点制定教学方案

各中等职业学校要根据教学任务、资源建设、基础设施情况,既突出职业教育特点,又要坚持“一校一策”原则,把网络教学的重点放在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方面,研究制定推迟开学的应急教学组织总体方案,指导各系部、各专业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并要求专业实施方案报学校备案。

四、及时调整春季学期教学计划

五、充分利用网络课程开展理论教学

六、调整实验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活动安排

七、加强教学服务管理

各中等职业学校要强化对教学实施的管理,在确保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做好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教师要以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钻研教法,探索“互联网+”教学方法和远程教学管理方法,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最大程度减少推迟开学带来的影响。各学校要指定班主任和专任教师负责联系在家的学生,指导每位学生合理安排假期和学校后续教学,做好学生的学习答疑和指导,确保学习“不断线”。建立离校学生情况日报制度,掌握学生学习情况。严格执行学籍管理规定,灵活采取远程云端考试、课程小论文等方式安排春季学期的补考、重修,灵活处理春季学期课程补选、退选。

八、家校协同营造疫情防控期间学习环境

附:中等职业教育在线教学资源

中等职业教育在线教学资源

1。“智慧职教”平台。

“智慧职教”平台涵盖所有18个专业大类的158个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273门在线课程、320余万条教学资源、万余门标准化课程和在线开放课程、近180万道试题,全部免费提供给河南学校学习和使用一学期。

详见高等教育出版社智慧职教发展研究中心《关于“智慧职教”在抗击疫情期间服务职业院校广泛开展在线教学的通知》。

河南省电教馆已与浙江省电教馆完成了资源共享,浙江省教育厅向河南省教育厅提供有同步课程、点播课程、直播课程共1089门课程(包含超过9000个同步视频和1000万份课时资料包50万份浙江名师资源),版本覆盖人教版、浙教版等。学段覆盖学前、小学、初中、高中、中等职业教育等各个学段。

2。利用开放平台组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可使用智慧职教、河南省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线上优质慕课,由本校专业课教师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上课。学生线上学习慕课资源,专业课教师组织线上互动和直播,完成教学任务。

附件3

中小学校网上教学工作实施意见

一、落实关键任务

(一)实现市县区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全覆盖

1。2月3日前,个别没有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县(市),应尽快向所在省辖市电教部门或省电教馆申请开通虚拟平台。个别区不需要自建或开通虚拟平台的,可以直接在所在省辖市平台或省级平台直接注册使用。

2。2月7日前,所有市县区自建平台都要接入国家教育资源服务体系(虚拟平台无需接入)。接入办法详见河南省省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www.hner.cn)。

(二)完成“学习空间人人通”平台的确认

(三)完成各级平台用户与国家体系的实名认证与绑定

(四)争取实现学校、幼儿园APP应用全覆盖

互联网、4G/5G网络及智能手机、Pad等移动终端设备,是学校开展在线教学和管理等工作的必要条件。对于具备这些条件的学校,应尽快实现学校APP应用全覆盖。

1。已有数字校园、智慧校园等综合类APP的学校,应充分应用APP的在线办公、教务管理、在线教学辅导答疑、家校互动,特别是疫情统计上报等功能开展工作。

2。尚无数字校园、智慧校园等综合类APP的学校,尽快与承诺疫情期间免费使用的互联网教育企业联系,从教育部教育移动应用备案公布的产品中考察选用APP,特别是省电教馆前期推广的豫教通、腾讯智慧校园、钉钉未来校园等APP产品,并尽可能以乡镇、县区为单位进行区域整体推进,实现本区域学校APP应用全覆盖。

3。各地、各学校要与选用的APP的提供者密切结合,做好APP产品的组织架构搭建、师生账号分发、功能使用培训等工作。并要求各APP提供者,充分发挥移动应用入口的作用,将疫情统计汇总上报、健康打卡等新功能迅速上线,将国家、省资源平台推荐的学科教学资源及时推送给师生用户。具体操作指南详见河南省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五)充分发挥无线、有线电视的作用

对于师生在家庭场景下不具备网络和移动终端设备的农村偏远地区的学校、教学点,应充分发挥无线、有线电视的作用,开展电视教学。对于城区学校也可以采用APP应用与电视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线上远程教学,以减少手机等小屏设备对学生视力的影响。

2。各级教育部门要组织整合本地视频教学资源,无偿供给电视台播放。

3。学校要提前通过各种方式通知学生在家收看。

二、熟悉实施路径

(一)融合各种教学组织方式

1。“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在线教学组织形态。通过河南省资源平台“网络学习空间”及各地认证的“网络学习空间”组织在线教学,这是实现全省师生在疫情防控期间实施在线教学的基础保障(使用指南详见各平台)。

3。因地制宜,灵活选择。对不同地区、不同信息化条件的学校,依具体情况组织在线教学工作,依托国家和省市教育资源平台等平台及APP,灵活选择在线教学形式。

4。遵循教学规律,自主施教。以科学高效为前提,对不同学科、不同学段的学生,学校和教师可以自主选择在线直播、点播、预习、检测等多种策略;对毕业班学生,可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要求,针对不同学生特点,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加强在线答疑。

(二)多种教学模式并用

1。在线直播课堂。依托各地遴选的直播平台,组织本地学校开设直播课堂,进行线上授课。

2。在线点播教学。充分利用国家和省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优质资源,各种开放公益平台优质资源,组织学生根据教学进度和本人需求开展点播学习。

3。学生自主学习。由学校组织教师根据网上学习资源清单,结合本校实际,指导、推送给学生自主学习。学校和家庭要加强自主学习方法指导,提高学习效果。

4。电视视频学习。充分利用优秀电视栏目或节目,组织学生观看学习。

5。线上辅导答疑。各地、各中小学在组织在线学习的同时,可利用网络学习空间、APP等,组织教师进行在线答疑辅导,提高学习质量,加强家校互动。

(三)国家、省级资源平台提供基本资源保障

省教育厅、各地市教育行政部门通过多种渠道统筹调集优质资源向师生开放。

1。国家网络云课堂(www.eduyun.cn)。以部编教材和各地使用较多的教材版本为基础,提供网络点播课程,覆盖小学一年级至高三,将于2月17日面向全国开放。

2。国家、省和地方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现有资源。国家资源平台上“一师一优课”资源,学段学科覆盖面较大,可供线上学习选择;省资源平台现有覆盖全学段全学科的《同步课堂》5500多节;2014年-2018年一师一优课部优省优视频资源5177节;电子图书、期刊、报纸300多种;《河南历史文化博览》337集。

3。省电教馆统筹河南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疫情防控期间数字教材平台数字教材资源面向全省免费开放。

4。协调浙江之江汇平台优质课程资源,覆盖全学科、全学段,疫情期间无偿让河南师生使用。

THE END
1.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强国新征程 教育谱新篇 消防安全教育 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中国语言文字数字博物馆 同上一堂好课 AI学习 在线教研 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学习二十大云课堂 国家智慧教育读书平台 基本功展示交流活动 树人课堂 心理健康 https://basic.smartedu.cn/
2.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实用攻略来了!免费国家级教育资源,师生给大家带来一位“好搭档”——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目前,平台有德育、课程教学、体育、美育、劳动教育、课后服务、教师研修、家庭教育、教改经验、教材、地方频道(广东频道)11个资源板块,约30个二级栏目,收录资源9万多条,支持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备课授课、家校交流、教育管理等多种应用场景。 https://www.gz.gov.cn/zwfw/zxfw/jyfw7/content/post_9880820.html
3.从一年级到高三全免费!“国家级”中小学教育资源平台上线啦从一年级到高三全免费!“国家级”中小学教育资源平台上线啦 近期,针对我国疫情多地多点发生的情况,教育部迅速部署,要求统筹利用好国家平台和地方平台资源,指导中小学生科学合理安排居家学习。北京时间APP立即行动,迅速接入了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为 “停课不停学”工作提供有效支撑。https://m.btime.com/item/f4gv3nim0jj9qspmsk32lh7cuf7
4.首页终身教育平台喜报!《人民日报》刊登:中国终身教育平台服务近6000万人次! 中国高校校办产业协会终身学习专委会征集会员单位 国家开放大学2023年度十大新闻揭晓:“终身教育平台上线一周年及数字化赋能终身教育2023年十大行动行动”荣膺盛誉 关于不法分子仿冒我司名义APP软件的声明 https://le.ouchn.cn/
5.入驻国家级学习平台“国家开放大学终身教育平台”互联网近日,兴趣岛兴趣学堂(原千聊特训营)正式入驻国家级学习平台“国家开放大学终身教育平台”,包含《彩色铅笔时尚肖像插画绘》、《一学就会的手机调色课》、《零基础棒针编织学习班》等在内的数门课程资源已经在国家开放大学终身教育平台上线,免费向社会开放,满足社会大众多元化、个性化学习需求,助力我国终身教育发展。 https://news.iresearch.cn/yx/2023/06/474079.shtml
6.国家教育云平台免费网课国家教育云平台网课下载v3国家教育云平台免费网课也叫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这款软件致力于向全国各级教育免费提供公益服务,向广大的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提供各种教学服务和教育教学资源,实现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目的。同时软件还依托现有公共基础设施,利用云计算等技术,逐步推动与区域教育资源平台和企业资源服务平台的互联互通,共同服务于各级各https://www.ddooo.com/softdown/215318.htm
7.各学科课程免费学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入口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官方入口,“云平台”改名为“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力求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以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官方入口。下面是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各学科课程免费学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入口,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https://www.ruiwen.com/ziliao/kepu/4890793.html
8.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免费网课官网入口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免费网课官网入口是什么?很多学生及家长知道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升级了,但是,苦于找不到登录入口,下面就为大家整理了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免费网课官网入口,大家登录下面的网址,就能直接进入平台进行学习了。 智慧中小学app如何使用? http://m.e4221.com/news/8567.html
9.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免费网课入口:https://basic.smartedu.cn/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上不仅有常规的免费课程资源,还有许多“隐藏”的精品课资源。?无忧考网特别整理了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免费网课入口,点击即可查阅免费网课,仅供大家参考! 基础教育精品课 “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工作是教育部依托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面向全体中小学教师开展的,目前已开展两届。通过教师自主https://m.51test.net/show/11020768.html
10.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国家级示范培训 本课程聚集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从关键概念、教学目标、做中学、跨学科、作业设计、现行教材(资源)、命题、行动研究等8个专题入手,介绍新课标如何在教学实际中实施。本课程资源将持续更新。 https://h5-teacher.ykt.eduyun.cn/
11.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可以免费提供哪些服务“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上的所有课程资源均免费向用户开放,用户可以免费查看和学习平台上提供的各类课程,包括但不限于: 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 入口: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 https://higher.smartedu.cn/ “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简称“智慧高教”)是由教育部委托、高等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257971875?sceneType=0&bizType=29&msource=baiduappugc
12.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免费网课官网入口“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是教育部在总结“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运行服务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制定的《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建设与应用方案》,并将原云平台改版升级为“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免费网课官网入口 点击: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 https://www.360doc.cn/article/1094880542_1094880542.html
13.国家教育云平台免费课程app下载随时在线学习提升自己,国家教育云下载安卓版是一款公共教育资源整合软件,软件以资源上传下载服务为主,强调以学习空间为核心的资源推送,国家教育云平台免费网课app可以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提供各类教学服务和教育教学资源,实名注册的教师可以使用该软件,APP用于发布各种教学公告或上传学习资源,以便家长和学生更好地了解教https://www.ylmfwin8.com/app/63542.html
14.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app国家中小学网络教育平台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内置多种线上课程,可以免费下载各种学习资源,用户可以加入班级群查看通告,线上提交作业更加方便,与老师在线交流,可以查看各年级教材,了解最新知识点,加入网络公开课,可以提供多个年纪的学习视频,提供全新教育方式,可以记录学生学习情况,查看各个版本的电子课本,领取各种学习资料。http://www.downcc.com/k/gjzxxwly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