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蝌蚪找妈妈教案十四篇

1、了解青蛙生长过程中几个不同阶段的形体变化,知道它是捉虫能手,懂得应该保护青蛙。

2、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认识矢字旁,理解“蝌蚪、脑袋、快活、鲤鱼、捉食、乌龟、碧绿、肚皮、低头”等词语的意思。

3、能按问题的提示写句子,把句子写具体;通过选词填空连句,了解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4、会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蝌蚪和青蛙,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以及它在不同阶段的形体变化,知道它对农作物有好处,是我们捉害虫的好帮手。

难点:懂得应保护青蛙,并能向他人宣传保护青蛙的道理。

教具准备:课前引导学生观察蝌蚪的生长变化。

3课时

第一课时

1、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学会“蝌、蚪、池、脑、袋、甩、鲤、龟”等9个生字,理解词意。

3、能正确朗读第一段,说说蝌蚪的形态特点,能按问题的提示扩写句子。

教学过程:

一、激趣揭题。

[1、出示课件,认识“蝌蚪”,说说怎么记住这两个字。

2、小蝌蚪长大后变成了什么?

师:青蛙在水中产卵,小蝌蚪从卵里出来,慢慢地变成了青蛙。因为小蝌蚪没有看见过自己的妈妈,不知妈妈在哪里,所以小蝌蚪要去找妈妈。补充课题后齐读。]

1、小朋友,我们已经观察过小蝌蚪的生长变化,谁能说说它是怎样的?

2、揭题:小蝌蚪找妈妈。学习“蝌、蚪”,怎么记住它?3、看了课题你还想知道什么?

小蝌蚪为什么要找妈妈?

他们是怎么找妈妈的?他们找到妈妈了吗?

二、图文对照,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听录音,思考: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见了谁?小蝌蚪的妈妈到底是谁?

2、听完后汇报。

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见了鲤鱼妈妈和乌龟妈妈。(观察课文插图)

学习生字“鲤”,怎么记?

学习生字“龟”,共几笔,第七笔是什么?

小蝌蚪的妈妈是大青蛙。(观察课文插图4)

3、跟录音轻读课文,给每幅图找出相应的课文。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看第一幅图,说说图上画着什么?

(一群小蝌蚪在水里游来游去。)

2、课文是怎么介绍这幅图的呢?指名读第一段并思考: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3、讨论:⑴、知道了蝌蚪生活在池塘里。你从课文的哪句话看出,指名读一读。

⑵、知道小蝌蚪长着大脑袋,黑身子,甩着长尾巴。

学习生字“脑、袋、甩”。[比较:脑---胸袋---裳甩---用]

自由读读写蝌蚪样子的句子,想想“大、黑、长”三个词分别写出了什么?(大小、颜色、长短)

4、朗读指导。你喜欢这些小蝌蚪吗?读出对小蝌蚪的喜欢和小蝌蚪的活泼可爱。

五、作业指导。

课后第四题:回答问题。

---------------------------小蝌蚪游来游去。

1、小蝌蚪在哪里游来游去?

2、小蝌蚪在哪里怎样地游来游去?

先自由说,再指名说。

五、巩固练习。

1、指导书写:重点“脑、袋、甩”。

2、完成课后作业4。

第二课时

1、学会“披、短、蹲、碧、肚、鼓”6个生字,理解词意。

2、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能按课文内容填空。

3、分角色朗读课文。

一、复习引入。

1、卡片抽读词语。

2、齐读课文第一段。

二、学习第二段。

1、自由读并思考: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一句讲什么?这些句子顺序可以调吗?

2、讨论,理清句子之间的关系。

a、小蝌蚪的形态有什么变化?

b、小蝌蚪看见了谁?[重点理解“迎”指名表演]

c、小蝌蚪怎么说?

d、“谁”怎么回答?

3、指导朗读。

自由练读,指名读,分角色读,齐读。

4、小结学法。

先找有几句话,再说说每句讲什么,最后有感情地读读。

三、讨论学习第三段。

1、按“找找、说说、读读”的学法,分组讨论学习第三段。

2、引读,进一步理清层次。

3、指名分角色朗读。

理解为什么用“追”,“连忙追”说明什么?

四、学习四、五段。

1、默读思考: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谁是小蝌蚪的妈妈?把有关青蛙样子的句子用波浪线划出来。

2出示句子,朗读理解。

“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服,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正在捉小飞虫。”

⑴、看图理解“蹲着、露着、鼓着”等词。学习蹲、鼓等生字。

⑵、找一找写青蛙颜色的词。学习“碧、肚”等生字。[说说这段话中哪些词语用得好?]

⑶、朗读这段话。

⑷、你能看着图和板书向大家介绍青蛙吗?(自由说,指名说)

3、这时小蝌蚪外形又有什么变化?

(尾巴变短了,不见了。)学习“短”。[给“短”找个反义词]

4、从哪个句子看出小蝌蚪已经变成了小青蛙?

出示:他们后腿一蹬,向前一跳,蹦到了荷叶上。

5、朗读四、五段。

1、指导书写。

2、完成课堂作业第5题。

第三课时

1、会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最后两段。

2、知道青蛙是捉虫能手,懂得应保护青蛙。

一、复习巩固。

1、卡片认读生字。

2、完成课作第2题。

---------------------------

二、朗读全文。

三、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指导背诵4、5段。

1、读读课文中描写青蛙的句子。

2、把描写青蛙外形的这段话自己背一背。(蹲着、披着、露着、鼓着)

自由背、指名背

3、按照“形态上的变化,看见谁在干什么,小蝌蚪怎么说,谁怎么回答”的顺序背第4段。4、按“形态上的变化,小青蛙怎么做,青蛙妈妈怎么说”的顺序背第5段。

5、把4、5段连起来背。

{五、总结课文:学了课文,我们知道了小蝌蚪是怎样找到妈妈的,它自己又是怎样变成青蛙的;还知道了青蛙是捉虫的能手,所以我们应该保护它,并向爸爸妈妈和邻居宣传保护青蛙。(一只青蛙一天要吃40-50只害虫,多达200多只,一年能吃15000多只害虫。)}

六、完成课作上的其余作业。板书:

13、小蝌蚪找妈妈

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青灰色的身子,长长的尾巴青蛙

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后腿

过了几天,又长出两条前腿

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

不知什么时候,尾巴不见了。

活动目标:

2、体验创造故事画面的乐趣。

活动准备:

小蝌蚪绘画作品、《小蝌蚪找妈妈》PPT、铅画纸、勾线笔、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谈论欣赏(回忆关于小蝌蚪的已有经验,感受小蝌蚪与故事角色的关系。)

1、回忆小蝌蚪的样子

导入语:你们见过小蝌蚪吗?小蝌蚪是什么样子的呀?

小结:小蝌蚪是大大的脑袋,细细的尾巴,穿一身黑黑的衣服,喜欢和好多好多的兄弟姐妹在一起玩耍。

2、欣赏故事:小蝌蚪找妈妈

过渡语: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事情。

关键提问:小蝌蚪遇到了谁,它们是怎么向别人询问的?

小结:小蝌蚪们很有礼貌,游到了别的的动物身边,眼睛看着别人,询问它们是不是自己的妈妈。

二、欣赏《小蝌蚪找妈妈》绘画作品(欣赏绘画作品,感受画面布局。)

过渡语:有人把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画了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关键提问:画面上有谁?画面是怎么布局的?

小结:画面上有一群可爱的小蝌蚪和比它们大好多的动物妈妈,小蝌蚪和动物妈妈面对面,好像在说话一样。

三、幼儿创作(体验创作故事画面的乐趣。)

过渡语:现在你们也去画一画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画一画小蝌蚪遇见了谁,发生了什么事。

四、评价作品

鼓励幼儿大胆向同伴介绍自己创作的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塘、群、灰、捕、迎、龟、裳、碧、鼓这9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

2、开展活动,让学生表演来理解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等三个词语及所处句子的意思。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和想象、表达能力。

3、掌握小蝌蚪变成青蛙过程中的变化情况。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让学生懂得青蛙是庄稼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青蛙。

二、重点,难点

1、学会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4、了解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的不同用法。

三、教具准备

课文中各种动物的头像和小蝌蚪变化过程中的不同特征图及字条。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一)导入课题,解题:

同学们,你们见过小蝌蚪吗?它长得什么样?(投影出示,认识小蝌蚪),小蝌蚪是怎样长大的?它的妈妈是谁?学习了这一课我们就知道了。(板书课题)

(二)看图,了解图意:

1、出示挂图,学生从左至右观察,边看边想:这几幅图向我们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2、利用投影出示,看图说说:图上画了谁在干什?看第一幅图着重观察小蝌蚪是什么样的?看第二幅图说说小蝌蚪遇见了谁?会说些什么?它的身体有什么变化?用观察第二幅图的方法自己观察三、四幅图,自由说说图意,适当进行想象,教师予以指导点拨。

(三)借助拼音,结合图画,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四)学习生字词

1、借助拼音认识生字,标出自然段,用在文中画出生字新词,练习读并读准字音。

2、检查预习情况,出示生字,请学生来读并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3、注意指导学习以下生字。

塘:左右结构,13画,第8画右边要出头,第十画上下都要出头。

迎:半包围结构,与柳字相比较,里面的卬要看清,不要多写一撇。龟:共7画,下边是不是电。

裳:共14画,下边是衣。

鼓:13画,第九笔是一,右边是支不是攴,也不是父。本课是凸起的意思。

碧:第四笔是提。

塘,迎裳这几个字是后鼻韵母,要读准。

群:读qun,不要错读成q0n。捕:声母是b,不能读成p。

裳:读轻声shang,衣裳(shang)。

(五)布置作业:

1、完成字词的抄写。

2、朗读课文。

3、在实践中观察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文本分析:

1.认识“塘、脑”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教”,会写“两、哪”等10个字,会写“看见、哪里”等8个词语。

3.结合课文内容,借助课文图片,按顺序说清楚蝌蚪成长的变化过程,能看图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4.通过分角色朗读和讲述故事,感受小蝌蚪遇事主动探索的精神,增强阅读科学童话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2.看图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课时安排:

1课时

1.认识“塘、脑”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教”,会写“两、哪”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1.认读生字新词,会写生字词。

2.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小蝌蚪发育成青蛙的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寻人启事》,谈话引入课题。

导语:小朋友们,昨天老师得到了一张特殊的《寻人启事》,大家想看看吗?

(课件演示)

寻人启事

我是小蝌蚪,长着大大的脑袋、又黑又长的尾巴,住在池塘里。可是,我不知道我的妈妈是谁,也不知道她在哪里。我多想和大家一样,能与妈妈一起生活啊!你们见到她了吗?

2.板书课题,给“蝌蚪”注音,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准课题,再指名读课题,最后全班齐读课题。

3.简单介绍,引入新课。

过渡:同学们的课外知识真丰富!蝌蚪是青蛙的幼体,相当于成年人的婴儿期。那么,小蝌蚪找妈妈这个故事会告诉我们什么科学知识呢?学完课文我们就知道啦!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出示自读提示,学生自由读课文。

(1)同学们借助拼音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标出课文自然段序号。

(3)圈出生字新词,多读几遍,把不理解的词句做上记号。

2.检测字词预习情况。

(1)出示生字,指名认读。教师纠正字音,学生识记生字。

池塘(tánɡ)脑(nǎo)袋(dɑi)灰(huī)色游哇(wɑ)游教(jiāo)书

捕(bǔ)食迎(yínɡ)上去阿(ā)姨(yí)宽(kuān)嘴巴乌龟(ɡuī)

头顶(dǐnɡ)披(pī)着鼓(ɡǔ)着

◆易读错的字

“脑袋”中的“袋”要读轻声dɑi;“眼睛”的“睛”要读轻声jing。

“捕”的声母是b,不要错读成p;“披”的韵母是i,不要错读成ēi。

◆多音字

“教”是一个多音字,在课文中读第一声jiāo,可以组词“教书”“教方法”。它还有一个读音jiào,可以组词“教师”“教室”。

◆识字方法

“捕、迎”可通过表演认读;“脑、袋、灰”可利用小蝌蚪的图片认读;“阿、姨”可利用鲤鱼的图片认读;“宽、龟”可利用乌龟的图片认读;“顶、披、鼓”可利用青蛙的图片认读。

◆形近字示例

顶(头顶)(顶天立地)睛(眼睛)(点睛)(火眼金睛)

须(胡须)(须发)(必须)晴(晴天)(晴空)(阴晴圆缺)

(2)小组合作,再次认读,之后全班展示读。

(3)出示会写的字,指导观察字形,正确书写。教师对“皮”“跳”做示

范书写,重点比较“足”和足字旁,“子”和子字旁的笔画变化。

◆书写指导

[哪]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整体书写要紧凑。“”的横折钩与“阝”的横撇弯钩都不要向下写太长,悬针竖最长。

[宽]上下结构,宝盖头写宽,首笔点在竖中线上。“见”撇和竖弯钩要写舒展,略宽于宝盖头。

[皮]注意笔顺的书写:横钩、撇、竖、横撇、捺。第二笔长撇斜度要小,第三笔竖在竖中线上,“又”的横撇要横短撇长,捺舒展。

[孩]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子”末笔横要变成提,斜度大,“亥”的最后一笔是个长点。

[跳]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边要把“足”的最后两笔变成竖、提,右边“兆”的笔顺是:撇、点、提、竖弯钩、撇、点。

(4)学生在书上练习书写生字,描一个,写两个。教师巡视,纠正学生的书写姿势,提醒书写有误的学生。

(5)选取有代表性的作业在投影仪上点评。

(6)交流各种识记方法,如换一换、加一加、减一减等。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总结刚才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生字新词。

过渡:同学们,咱们刚才学习了这么多的生字新词,现在把它们都放到课文里,你还会读吗?我们一起跟着录音轻声地读一读吧!

2.播放课文朗读视频,学生在听和看的同时轻声跟读课文,熟悉课文。

3.学生按自然段接读课文,其他学生进行朗读评价。

提示:可从吐字、发音、流利程度等方面进行评价。

4.再次出示《寻人启事》,思考: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她在哪里?(板书:小蝌蚪→青蛙)

5.图文结合,认识蝌蚪和青蛙。

(1)出示小蝌蚪和青蛙的图片,学生辨认,并将不同的图片贴在相应的板书下面。

(2)学习描写小蝌蚪外形的句子。

过渡:小蝌蚪为什么会找不到妈妈呢?因为它们的外形实在是相差太大了。谁能够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说小蝌蚪长什么样儿呢?

①教师范读第1自然段。

②学生自由读,说说有什么不懂的词语。

③指名读,其间教师相机指导,“大大的、黑灰色的、长长的、快活地”这几个词语要重读;读“游来游去”时拖长音,突出小蝌蚪的悠闲与快乐。

④播放小蝌蚪在池塘中游动的动画,学生齐读,理解“甩”的意思,可以用手做一做“甩”的动作。

(3)学习描写青蛙外形的句子。

过渡:小蝌蚪虽然在池塘里生活得很快活,可是没有妈妈在身边怎么行呢?他们多么希望能和妈妈生活在一起呀!瞧,他们正商量着一起去找妈妈呢!他们找呀找,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妈妈,原来他们的妈妈是一只可爱的大青蛙。青蛙妈妈长什么样儿呢?请大家找找课文中描写青蛙妈妈外形的句子吧!

①课件出示文字。

他们游到荷花旁边,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②学生自由朗读句子,想想读懂了什么。

(青蛙生活的环境、习性及其外形特点,和鲤鱼、乌龟有什么不同。)

③引导学生注意句子中的动词“游”“蹲”“披”“露”“鼓”,可以请学生表演青蛙的动作,加深理解。

④指导朗读,“大青蛙”“碧绿的衣裳”“雪白的肚皮”“一对大眼睛”要略强调,突出青蛙的特点。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教师适当总结本课时的教学内容,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小结: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小蝌蚪和大青蛙长什么样儿了,他们长得可真的一点儿都不像呀,怎么可能是孩子和妈妈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下节课我们再一起去学习吧!

今天的这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生字新词,掌握了一些好用的识字方法,记牢了一些容易读错、写错的字。同学们已经是二年级学生了,要学更多的生字和词语,在平时的学习中可以自己归纳一些识字方法哦!我们在课堂上看了小蝌蚪和大青蛙的图片,读了描写它们外形的句子,一些同学还给我们表演了可爱的小蝌蚪和神气的大青蛙,他们的表演真是太精彩了!我觉得今天的课文朗读,大家也读得不错,虽然有些字还是读得不准,但读出了感情,下节课我们还要进行更多的朗读训练,同学们可以在课后多多练习。

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同桌之间交流一下好的识字方法,互相读一读生字生词。

(2)摘抄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2.结合课文内容,借助课文图片,按顺序说清楚蝌蚪成长的变化过程,能看图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3.通过分角色朗读和讲述故事,感受小蝌蚪遇事主动探索的精神,增强阅读科学童话的兴趣。

1.注意感叹号和问号,读好对话。

2.通过图文结合或结合生活实际的方式,了解课文内容及叙述顺序;通过课后题目中的按顺序连图片,能讲述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知道蝌蚪长成青蛙的过程。

(一)教材分析

教材简析:《小蝌蚪找妈妈》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几只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了解了妈妈的样子特点,在不知不觉中自己的身体也发生了变化,最后变成了小青蛙,并和妈妈一起捉害虫。

(二)学生分析

经过近一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对学习生字都有了自己的方法,教师应相信他们的识字能力。学生们对蝌蚪与青蛙都很熟悉,所以教学本课,应以朗读为主,特别是分角色朗读更能收到学生的欢迎。

(三)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通过细读课文,了解小蝌蚪在找妈妈的历程中,逐渐发育成青蛙的几次形体变化和几经曲折最后找到青蛙妈妈的经历。

2.通过小组交流讨论,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小蝌蚪、大青蛙的外部特征,培养学生全面认识事物的能力和朗读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知道青蛙是有益动物,会捉害虫。我们要保护小蝌蚪和小青蛙,做环保小卫士。

4.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动作技能目标:

借助手指玩具,分角色演一演,使学生在朗读表演中,进一步理解词句的意思,充分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

三)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科学知识的热情,能自觉保护小蝌蚪和青蛙,争做环保小卫士。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精神和自主学习的意识。3.通过质疑、解疑,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了解小蝌蚪在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化,和小蝌蚪在鲤鱼妈妈和乌龟的帮助下,怎样找到青蛙妈妈的经历,并从中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想象力,这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学时应通过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积累和运用语言。

(五)教学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有活力的。”本课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构建信息环境下“主体参与”教学模式。

一)教法:

1.采用变序教法,可抓住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想深入了解哪个问题就学习哪一部分。这样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他们边读书边思考的良好习惯。

2.多元智能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感悟、朗读表演、唱一唱、画一画等多种方式,充分调动各类情感因素,促使学生形成最佳的情绪状态,从而积极、有效地投入学习。

二)学法:

重视学生的个体参与,尊重学生的学习意愿,我为本课预设的学法是:

1.探究法:学生可以围绕课题提出问题,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知识,获得成功的愉悦。

2.合作讨论法:在解决问题时先自己找答案,再在四人小组里交流,最后小组代表发言,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

(六)教学用具

1.教师准备青蛙和小蝌蚪的贴图。

2.学生准备鲤鱼、乌龟、小蝌蚪、青蛙的手指玩具。

(七)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出示课题:小蝌蚪找妈妈

1.读题

2.质疑:①小蝌蚪长什么样?②它的妈妈是谁?长什么样?③小蝌蚪是怎么找到妈妈的?

二)读通课文

1.自由读。(碰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同学或生字表二中的拼音老师)2.读给同桌听,互相正音。

3.看连环画,找到相应的小节,一起读一读。4.自由选择文中的一个小节读给大家听。

三)学习生字会认字

塘、脑、袋、灰、哇、教、捕、迎、阿、姨、宽、龟、顶、披、鼓会写字

两、哪、皮、跳、就、肚、孩、生字组词

塘táng鱼塘yútáng池塘chítáng脑nǎo大脑dànǎo脑袋nǎodai头昏脑涨袋dài袋子dàizi一袋yīdài酒囊饭袋灰huī灰色huīsa灰心huīxīn万念俱灰哇wā好哇hǎowā哇啦wālā

教jiào教室jiàoshì教育jiàoyù因材施教填空过渡:(有)一群小蝌蚪(在)池塘里游。

四)学习课文第一节

1.小蝌蚪长什么样的呢?出示第一节课文,自由读、指名读读。2.根据课文内容同桌合作画一幅画。

3.对照课文,评一评画得对不对,为什么?(检测学生理解句子的能力)4.朗读课文,表现小蝌蚪的活泼可爱。

5.仿照《小蜻蜓》的曲调,学唱歌曲《小蝌蚪》(小蝌蚪真可爱,黑灰身子大脑袋,甩着长尾水中游,游来游去多快活!)

五)课后延伸

1.你们知道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吗?(大青蛙)

2.小蝌蚪是怎么找妈妈的,我们下节课再学。课后请去搜集关于青蛙方面的知识。

课堂实录

一)、复习导入,巩固旧知

师:小朋友们,昨天我们已经学习了《小蝌蚪找妈妈》,请小朋友大声把课题齐读一次。

生:17,小蝌蚪找妈妈

师:读的真好,那小朋友还记得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吗?

生:(齐)青蛙(师贴青蛙图)师:你们觉得它们是一家人吗为什么长相相差这么大呢,难怪小蝌蚪连自己妈妈都不认识,今天我们就跟着小蝌蚪一起去找妈妈吧!瞧,我们的小蝌蚪太调皮了,把我们的生字宝宝都藏在荷叶下,我们一起去看看吧!生:(跃跃欲试)行!

(师操作,生根据出现的生字读词语)(学生活动:

1、抽查

2、齐读)【评析:用挂图展示蝌蚪与青蛙的不同,更够更好的激发学生一探究竟,走进课文语言的欲望】

二)、视频展示,形象感知

师:读的真好,那小朋友你们想不想知道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都遇见了谁?

生:想!(一探究竟的愿望再一次并激起)

生:那我们一起来欣赏一则视频!边欣赏边思考,小蝌蚪找妈妈的时候遇见了谁?

(评析:通过看视频,学生不仅形象的感知了小蝌蚪找妈妈过程中身体发生的变化,也直观的了解到了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遇见了谁。学生想走近文本的欲望再一次被引发。)

三)、走进文本,有所侧重

1、启(第一自然段):想象画面,步入佳境

师:小朋友看得真投入,小蝌蚪找妈妈时遇见了谁?

生:鲤鱼,乌龟。

师:真棒!那小朋友想不想知道她们都说了什么?

生:想!(走近文本的欲望被激发)

师:那小朋友赶紧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吧!在读的过程中请小朋友标出自然段!

师:瞧,我们的小蝌蚪都被你们的读书声吸引过来了(出示小蝌蚪的图片)。谁能说说你见过的小蝌蚪的长什么样?

生1:蝌蚪有大大的脑袋和长长的尾巴。

生2:我觉得蝌蚪很像一个逗号。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

师读第一自然段,(出示第一幅蝌蚪图)睁开眼睛,说说你见到了一群怎样的小蝌蚪?

师:他们在干嘛?

生:游泳

师:怎样的游泳啊?

生:快活的,甩着尾巴。

师:你能做一下动作吗?生做动作。

师: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读呢?

生:读出高兴劲儿

生:读出快乐的心情

(生模仿老师有感情读)

师:读的真好,小朋友你们看小蝌蚪在水里游的多自在啊,我们课文中有一个词,你们能找到吗?

生:快活

师:找的真对,那你们能用“快活”说一句话吗?(培养学生由词到句的能力)

生1:今天,我很快活!

生2:小鱼在水里游的真快活!

2、承(第二三自然段):抓重点词句,指导朗读。

师:说的真好!小蝌蚪快活的游哇游,踏上了他寻找妈妈的旅途,在路上他先遇见了谁呢?

生:鲤鱼阿姨(师出示鲤鱼的图片并指导学生进行画面观察)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那它们跟鲤鱼阿姨说了什么呢?

(生回答,师出示它们的对话,生分组分角色来朗读)

师:读的很好,请小朋友认真的观察一下课文的插图,小蝌蚪是怎样游向鲤鱼阿姨的?

迎上去(结合图画理解“迎”(面对面)(生读)

师:那小朋友你们想一想为什么我们的小蝌蚪是“迎上去”不是“冲上去”?

生:小蝌蚪有礼貌(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也要做一个有礼貌的孩子)

师:那么鲤鱼阿姨是怎么答的呢?(生读鲤鱼妈妈话)

出示词卡(四条腿,宽嘴巴)

师:小蝌蚪终于从鲤鱼阿姨那里知道了妈妈的样子,高兴极了,他们连忙小告别了鲤鱼阿姨继续向前游,当他看见乌龟大叔在水中悠闲地漫步时,连忙追了上去。小朋友们,他门为什么要追上去呢?(比较追上去和迎上去。出示图片)

生:因为乌龟有四条腿

生:因为乌龟是宽嘴巴

师:小朋友回答得都很正确,他们误以为前方游动的就是自己妈妈,小蝌蚪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于是高声叫着——

生:妈妈(引导学生读出激动,高兴的心情)

师:可乌龟大叔仍旧慢吞吞地说(“说”声音变粗)——(生读)

出示词卡(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

分角色朗读。

3、拨(第四自然段):宣泄情感,以读养心。

师:鲤鱼阿姨和乌龟大叔指导让小蝌蚪知道了妈妈的模样,给了他继续前行的信心和力量,接下来他们又遇见了谁呢?请小朋友们跟你的同桌互相读一读,并把青蛙妈妈的样子用横线标注出来。

①谁能说一说青蛙的样子?出示词卡(碧绿的衣裳,雪白的'肚皮,一对大眼睛)

师:这是小蝌蚪们的妈妈吗?(出示青蛙图)

生:是

师:小蝌蚪们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见到了日思夜想的妈妈,心情肯定是无比的激动,谁来读读小青蛙跟妈妈说的话?

生:妈妈,妈妈。(师引导孩子读出激动的语气)

师:此时此刻,妈妈就在眼前,小蝌蚪还可能对妈妈说什么呢?(拓展学生思维,学会爱的表达)

师:(引读)妈妈低头看见了自己的孩子,她笑着说——

生:(读青蛙妈妈语)。

师:你们知道吗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自己的身体也发生着变化,赶快读一读课文,找一找小蝌蚪身体发生变化的句子。(生自由朗读,边读边找)

师:用笔将这些句子划下来,在小组里读一读,注意一定要按照顺序找哦!(生活动,小组交流)

师:谁来把你找到的句子读一读

生3:“不知什么时候,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师指图与学生共同回顾小蝌蚪的变化并在五幅挂图间板书)

长出后腿——长出前腿——尾巴变短——尾巴消失

4、合(最后一段):内外延伸,厚实立体。

巧妙过渡,走进文末

过渡:执着的小蝌蚪终于找到了妈妈,他们的身体也跟妈妈变得一样了,小朋友你们想知道他们跟妈妈会到哪里去吗?(贴图五)请同学认真的读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指图)看,小青蛙跟在妈妈的后面又启程了,他将和妈妈一起并肩作战,捉害虫,保庄稼,去谱写一个又一个美丽的童话。

(介绍青蛙知识,出示人类捕杀青蛙的图片,让孩子树立保护青蛙的意识!)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把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整理一下。

师、生:小蝌蚪先xx再xx接着xx最后xx(师边说边用箭头将贴图相连,并在箭头上板书“先”“再”“接着”“最后”)

(同桌相互练说)

师:来,让我们再一次用自己最美的声音,反这个故事讲给自己听吧!(自由读全文)

【评析:在引导学生感悟教材内容时,老师对教材的整合独具匠心。避开学生早已熟悉的“怎样找妈妈”的内容,引导学生先与小蝌蚪和青蛙交朋友,感知他们的样子,再感悟“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这样学生始终饶有兴趣地与文本对话,找变化点,让学生在阅读思考、表演解说过程中加深对内容的理解,达到了锻炼思维、发展语言的目的。】

四)、课外练习,拓展延伸

【评析:在引导孩子知道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然后在把知识迁移到具体的生活中,鼓励孩子观察蚕宝宝的生长过程,使得学以致用,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细心观察的好习惯。】

THE END
1.《时间都去哪了》还是老歌有韵味儿媳在医院生产,婆婆一家却去旅游 雕小呆 15跟贴 讲真,是球网先动手的!!! 新媒体 论背景音乐的重要性!! 新媒体 旁边有个抢活的…怎么办?人都过去了? 新媒体 多喝热水,热水治百病! 新媒体 59跟贴 这滑的挺远的哈,棒棒哒 新媒体 1跟贴 战斗民族糗事汇,每个都是爆笑 新媒体 6跟贴 https://m.163.com/v/video/VCICV4MSG.html
2.时间都去哪儿了作文(15篇)时间如水,悄然无声的在生命中流淌殆尽﹔时间如沙,静默的从指间滑落﹔时间如星空中的烟火,绚丽辉煌但转瞬即逝,留下的只是欢腾后的静默。时间都去哪儿了?听,远处翻腾的浪花仿佛在告诉我答案﹕时间在嬉戏中流逝了。听,在风中摇曳的红烛说﹕时间在奉献中流逝了。听,在接受暴雨洗礼后的花苞说﹕时间在努力绽放中流逝https://www.qunzou.com/zuowen/515762.html
3.高三话题作文:时间都去哪了作文500字高中作文高三话题作文:时间都去哪了作文500字 今年大年三十的时候,我们全家人兴致勃勃围在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 忽然电视上播放了一首歌,叫《时间都去哪儿了》,听着听着,我看到一直在干家务的妈妈热泪盈眶了。我很好奇地看着妈妈,问:“妈妈,你怎么了?”爸爸说:“儿子,你妈妈感动得都流泪了,时间去哪里了呢?妈妈的https://www.dddot.com/zuowen/c5/7f9e90e8dc2a3561aa702ba5efe50f75.html
4.时间去哪儿了作文听着这话,看着妈妈平日里像陀螺一样转个不停,而我不但没帮什么忙,而且还经常发点小脾气,脸上突然有些火辣辣。现在,我终于知道妈妈的时间都去哪了! 时间去哪儿了作文5 不好,时间“逃”走了! “随我来,我带你看一些东西。”不知从哪儿传来了一个陌生的声音。突然不知为什么我的身体不听使唤了,把我带到https://www.unjs.com/zuowenku/438707.html
5.时间怎样地行走阅读答案在各个领域,我们都要用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所涉及的内容可能只是某一知识体系中的一个或几个知识点,或某一知识点中的一部分内容,在我们的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一份好的阅读答案都具备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时间怎样地行走阅读答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https://www.ruiwen.com/yuedudaan/8042613.html
6.时间都去哪儿了(课后测试考试题答案)时间都去哪儿了(课后测试考试题、答案) 时间都去哪儿了(课后测试考试题、答案) 单选题 1、个人使命宣言是解决我们时间管理中哪个方面的问题(10 分) A工作效率 B价值导向 C工作效能 D工作成果 正确答案:B 2、高效使命宣言的特点不包括下面哪个选项(10 分) A提供方向和目的 B挑战自我 C决定你的优势 D体现愿景https://wenku.baidu.com/view/12caca125b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25.html
7.时间都去哪儿了(课后测试考试题答案)(4页)时间都去哪儿了(课后测试考试题答案).pdf 4页内容提供方:墨象信息 大小:282.84 KB 字数:约小于1千字 发布时间:2021-11-18发布于广东 浏览人气:443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时间都去哪儿了(课后测试考试题答案).pdf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1118/6100211203004052.shtm
8.时间都去哪儿了(课后测试考试题答案).pdf资源在时间管理领域,个人使命宣言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解决了我们时间管理中的价值导向问题,而且为我们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目的。一个有效的个人使命宣言应该包含我们的愿景、价值观,并挑战我们去追求卓越,而不是简单地决定我们的优势。因此,答案B是正确的。 在高效时间管理中,我们需要遵循“艾森豪威尔矩阵”,这是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weixin_46195928/82755256
9.基础生物化学标准答案:B 42、呼吸链的各细胞色素在电子传递中的排列顺序是c1→b→c→aa3→O2 c→c1→b→aa3→O2 c1→c→b→aa3→O2 b→c1→c→aa3→O2 标准答案:D 43、下列关于化学渗透学说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呼吸链各组分按特定位置排列在线粒体内膜上各递氢体和递电子体都有质子泵的作用 H+返回内膜时可以推动https://www.360docs.net/doc/b416229922.html
10.部编按年级语文上册课后练习题答案部编按年级语文上册课后练习题答案 第一课《大青树下的小学》 一、朗读课文,在文中画出有新鲜感的词句与同学交流。 1.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德昂族的,还有汉族的。 这句话告诉我们这些来自不同民族的小朋友,早早地起床,迎着朝阳,踩着露珠,高高兴兴地朝着一个共同一个地方──学校走去。这句话描绘https://wyxx.jndjg.cn/index.php?r=space/school/portal/content/view&id=599199
11.新学期的数学学习计划(精选15篇)我想,无论是在学习过程中还是在复习迎考阶段,都要注意调整心态。一次考砸了,要思考自己哪方面不足。而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是计算错误,可能是状态不佳等等。虽然平时刻苦钻研,但是考前复习前,也要抽出时间做一定量的中等难度习题,来提高解题熟练程度,并增强信心。当然,在任何时刻,还要记住一句话:只满足于进步,不满足https://www.oh100.com/a/202303/6420189.html
12.时间都去哪了?这份调查可以给你答案时间都去哪了?这份调查可以给你答案 转自:南京晨报 10月3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第三次全国时间利用调查公报。调查结果显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数字化、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居民时间利用分配和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 一是居民在家务劳动中进一步“解放双手”。数据显示,家务劳动活动的参与者每日https://finance.sina.cn/2024-11-01/detail-incunxxq3596296.d.html
13.六年级语文下册《汤姆索亚历险记》教案(精选15篇)萨契尔太太病得很厉害,大部分的时间都在神智昏迷地乱说。人家都说听见她呼喊她的孩子,看见她抬起头来,侧耳倾听一分钟之久,然后疲惫地呻吟一声,垂下头去,那情形实在令人伤心。波莉阿姨已经陷入了无言的深愁,她那灰色的头发几乎都变白了。 (2)读一读,谈谈读完后的感受。 https://m.yuwenmi.com/jiaoan/liunianji/3179757.html
14.时间去哪儿作文(精选26篇)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时间去哪儿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时间https://www.wenshubang.com/xiezuozuowen/2963449.html
15.时间都去哪儿了?这里有一个答案时间都去哪儿了?在#请回答2018#快闪店不同的观众们给出了他们的答案对于已经头发花白的老先生而言快闪店内的凤凰牌自行车让他激动万分自行车承载了他对80年代最美好的回忆那时经常骑车带着太太穿行在北京的街上时间就在爱情、亲情、友情中缓缓流过对已经大四的大学生郝泽来讲很多时间都在学习中度过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12/18/c_1123867754.htm
16.94年的我们都问时间去哪了?答案是[哈欠]来自1987安雯94年的我们……都问时间去哪了?答案是都在照片里呢谢谢曾经都美和好过!(又得到一张记忆的照片) ?收藏 10 68 ?262 评论 o p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按热度 按时间 正在加载,请稍候演员安雯 查看更多 a 182关注 16.4万粉丝 1116微博 微关系 她的关注(179) 天牛在此https://weibo.com/2463166235/FhVYDzD9C
17.时间都去哪了?这项调查将告诉你答案全国时间利用调查正在开展这项调查将告诉你答案 全国时间利用调查正在开展,乌鲁木齐190户居民参与调查 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郭玲)你是否也经常会问“时间都去哪了?”目前,全国时间利用调查正在开展,将全面、真实、准确了解居民时间利用情况。 5月22日,记者从国家统计局乌鲁木齐调查队了解到,乌鲁木齐有19个社区共190户居民参与调查,现场调查时间为http://m.xinjiangnet.com.cn/article/144118
18.《拿来主义》教学设计(精选9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拿来主义》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拿来主义》教学设计 篇1 https://mip.cnfla.com/jiaoxuesheji/1205178.html
19.那些年杂乱的原始笔记(上)人家问他怎么看都不看一下,他说已经破了,看有什么用。这种人就很洒脱。他不花一分钟时间去开碎瓶追悼会。 当然,开追悼会也是一种安慰,遭受了损失的人,总要哭几声,唠叨几句啊,这也是一种发泄。不过一个人的高不高,就在这看出来。真正的高人是一声不响的。这种一声不响,叫“打脱牙齿和血吞”。这是一https://www.hongxiu.com/chapter/18869374801387704/56811882979760946
20.时间都去哪儿了原唱《“时间都去哪儿了”主题阅读》初中说明文《“时间都去哪儿了”主题阅读》初中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 【A】(时间都去哪儿了)(歌词) 门前老树长新芽/院儿里枯木又开花/半生存了好多话/藏进了满头白发 记忆中的小脚丫/肉嘟嘟的小嘴巴/一生把爱交给她/只为那一声爸妈 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生儿养女一辈子/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 https://www.scfaying.com/chuzhongyuwen/4419/
21.“时间都去哪儿了”成了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人们纷纷感慨时间易逝“时间都去哪儿了”成了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人们纷纷感慨时间易逝、岁月无情。但我们不要为已消逝之年华叹息,须正视欲匆匆溜走的时光,这是因为: ①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无条件的②事物的性质无时无刻都在发生着变化③时间的流逝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要珍惜时间④时间流逝的快慢取决于人认识的深化 A. ①③ https://www.shuashuati.com/ti/cd84f1b93f994376b8704dc0f6e284ce.html
22.英国胡弗汉顿大学百问百答84. 留学生的男/女朋友希望去英国探望,可以获得签证吗?能签多长时间? 可以。签证的有效期要根据具体英国有四家主要银行- HSBC 、Barclays 、Lloyds Mildland 及National Westminster-都提供特别服务给学生。多以实际问题为主,这类作业既需要亲自动手,小组协作和发挥想象力,又无标准统一的答案,主要是充分发挥http://www.jladi.com/2011/1207/c707a14032/pagem.htm
23.七年级生物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分析(精选13篇)(4)第21题是一道课内阅读题,本题答案是文本中表明主旨的句子,学生似乎能理解,可是找出的句子不够精练。 (5)第22题考查的是文章的写法。但出题者用逆向思维考查学生的答题能力和理解能力。由于平时训练少,学生遇到这种题有些措手不及。 2. 通过率最高的4道题。 (1)第2题考查字形,题比较简单,都是课内的。https://www.360wenmi.com/f/filed50t1so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