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

院长对高中学子寄语(一般一两句话即可)

若你们怀揣一个为人类健康事业奋斗的理想,我们学院必将努力把你们培养成为医学人才。

学院介绍

1.数说学院:学院最典型和亮眼的能够代表学院实力和业绩的数据(一个数据一条,原则上最多不要超过8条)

1)基础医学院学科形成于1937年,分别于1979年、1981年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

2)设有10个系、6个研究所,教职员工247人,其中国家级人才2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3人,陕西省人才项目入选者5人,西安交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7人,享受国家政府津贴专家6名,陕西省教学名师2人。

3)现有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生理学、药理学),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生理学),国家双语示范课程1门(药理学),精品资源公开课1门(生理学),省级精品课程13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陕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陕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主编/副主编10余部国家规划教材及首套临床医学专业“器官-系统整合课程与PBL教学”系列教材。

2.学院历史

西安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的学科形成于1937年,分别于1979年、1981年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成立西安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2000年4月西安医科大学与西安交通大学、陕西财经学院三校合并成立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取消建制。2012年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成立,2014年底基础医学院恢复建制。

3.学院学科点和专业设置

基础医学院现有基础医学、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博士学位点及博士后流动站,药理学二级学科硕/博士学位点以及药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学院下设10个系(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病理学系、药理学系、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系、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系、神经生物学系、生物物理学系、医学实验动物学系),6个研究所/中心(本科生生物与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心血管研究所、神经生物学研究所、癌症研究所、疼痛生物学研究中心、医学工程研究所)。

4.学院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247人,其中国家级人才2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3人,陕西省人才项目入选者5人,西安交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12人,享受国家政府津贴专家6名,陕西省教学名师2人。;教授41人,副教授81人,博士生导师48人、硕士生导师117人,讲师61人;专职科研博士后8人;教辅/科研辅助人员53人,初步形成了一支思想活跃、团结创新的师资队伍。

5.学院科研基地、平台

6.学院主要研究领域及取得成果、成绩

学院在神经性疾病、心血管疾病、感染与炎症性疾病、肿瘤及代谢性疾病的致病机理及干预等方面的研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近五年承担重大项目(973、863及科技支撑计划)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8项,发表SCI期刊源论文595篇;国家发明专利27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二等奖等4项。

7.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和特色

全程导师制度,双院联合育人:基础医学专业从2016年开始面向全国招生,每年30-50名学生,学制5年,毕业后授予医学学士学位。培养具备自然、生命和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了解医学发展前沿,具备基础医学教学和科研能力的优秀学生。基础医学专业实行全程导师制度(学业导师+学术导师),基础医学院(教师、导师、班主任)和书院(辅导员、学长团)共同完成育人过程。

8.学院国际交流情况

学院同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瑞典、日本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医学院校和卫生机构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例如世界卫生组织、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哈佛大学、埃默里大学、内布拉斯加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利物浦大学等。合作的主要内容包括联合培养学生、教师医师研修、合作研究、举办学术会议等。

9.学院未来发展规划或前景

10.学院著名院友

招生专业:基础医学专业(五年制)

1.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基础医学专门人才。毕业生应掌握自然科学、医学科学和生命科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具备一定的基础医学教学和科学研究能力,了解当代医学发展前沿,毕业后能够在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科研机构、医院、政府机关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等从事医学科学研究、教学及管理工作。

2.师资条件

现有生理学等2个国家、省级优秀教学团队,专任正、副教授90余名,其中国家人才项目入选者2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4人,陕西省人才项目入选者5人;西安交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12人,享受国家政府津贴专家6名,陕西省教学名师4人;教授36人,副教授62人,博士生导师38人、硕士生导师86人。

3.培养特色

学校医学教育已经有近80年的办学历史,已形成了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和“起点高、基础厚、重实践、尚医德、精医术”的人才培养特色,本专业培养将遵循“夯实基础、注重创新、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培养理念,采取“基础与临床结合、理论与科研结合”的培养模式培养优秀基础医学人才。

基础医学专业从2016年开始面向全国招生,每年30-50名学生,学制5年,毕业后授予医学学士学位。培养过程实行全程导师制度(学业导师+学术导师)以及双院育人机制(学院+书院),以学生为中心,重点培养自主创新能力,强化科研思维及研究技能训练,培养具备自然、生命和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了解医学发展前沿,具备基础医学教学和科研能力的优秀学生。

4.毕业去向(列出典型升学高校和典型就业企业)

本专业为我校新办专业,2016年开始招生,目前尚无毕业学生。毕业生主要面向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科研机构、医院、政府机关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等从事医学科学研究、教学及管理工作。

5.专业Q&A

Q:基础医学专业是研究什么的?

A:“基础医学”以认识生命现象的本质、揭示人体生命活动基本规律与疾病发病机制、提出健康新理论与疾病控制措施为目标。

Q:基础医学专业需要什么样的学生?我适合这个专业么?

A:“基础医学专业”面向所有理科生,只要是对生物、化学、遗传等自然学科感兴趣,喜欢探索,又有较强的创新精神的同学,都可以报考本专业。当然,我们更希望同学们拥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尊重生命、乐意为了人类的健康而奉献,能吃苦、有团队合作精神。正如医学生誓言中所说: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

Q:我想上交大,能说一下“基础医学专业”和“临床医学专业”的区别么?

“基础医学”更关心“生命的本质”以及“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调控”,是人类认识自身的科学,也是认识疾病、分辨异常的基础。“临床医学”则是探究疾病的病因、诊断与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水平,促进人体健康的科学。两者在课程设置方面分别有所侧重,相对来讲,“基础医学专业”学生未来将具备更加浓厚的生物学基础及科学研究的能力。

Q:请老师帮忙分析一下“基础医学专业”今后就业状况,可以吗?

本专业毕业生最大的优势是:具备较为全面的科研综合素质,较强的创新能力;经过培训,同学们学习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得到极大的提升,所以,同学们将成为多个领域的可以胜任教学、科研及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医学专门人才。

Q:咱们学校的“基础医学专业”和其他985高校的区别是什么?优势是什么?

A:在国家“211”和“985”科技创新平台等项目的支持下,西安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的科研实力得到不断提升、师资队伍不断优化,对学生的培养能力也在大幅度提升。另外,“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原名“西安医科大学”,是卫生部直属医学类院校,也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西安分院,因此平台起点高,培养的人才目标高。

Q:基础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什么?

A:“基础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除了传统的医学基础课程,如: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细胞生物学、医学遗传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药理学之外,还将专门为本专业学生开设神经生物学、分子免疫学、分子遗传学、医学科研思维与方法、基础医学研究方法与技术等课程,整个课程体系与国际接轨。

Q:基础医学专业的培养特点是什么?

A:“基础医学专业”培养具备自然科学、生命科学和医学科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能够在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科研机构等部门从事教学、科研,尤其是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医学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基础医学专业”全程实行双导师制(学业导师和学术导师),学生除了学习现代自然科学、生命科学、医学的理论知识以外,还会接受正规的科研训练,如实验技能训练,医学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方法等。因此,本专业学生既熟悉临床医学知识,又有扎实的科研基本功,能够真正做到理论和实际的结合。

Q:我通过学习这个专业,能得到什么成长和锻炼?

A:能够获取自然科学、生命科学以及医学各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基本的生物及医学实验技术,洞悉医学科学发展方向,了解学科前沿,掌握先进的研究手段。同学们也能够从科学辩证的高度去理解和应对自己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具体来讲,本专业毕业生将具备以下知识和能力:

①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②医学实验的分析、设计方法和操作技术;

④生物医学信息的检索和资料调查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Q:学习这个专业最困难的地方在哪里?最吸引人的又是什么?

A:学医是艰苦的,专业课多,内容量大,记忆性强,加上现代医学知识更新迅猛,因此非常有挑战性。这恰好也是基础医学的学科魅力所在,一个快速发展的学科能促人奋发,同学们将需要不断的汲取知识,完善见解。

Q:基础医学专业毕业的学生都去哪里就业?

A:概括而言,“基础医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业选择面很广。本专业毕业生不仅能够胜任医学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及临床有关实验室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而且可以成为政府机关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一员,参与卫生政策、法规的论证与制定等。除此之外,一些同学可能进入企业进行药品研发等工作,也会有很多学生选择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出国深造、甚至在国外就业。

Q:基础医学专业有没有国际合作项目或者国际交流的机会?

A:基础医学院的教授中约60%的教授与国外高校及研究机构有长期的合作关系,每年也会邀请国外大学各个领域的知名专家来访,因此,同学们与国际专家的接触和交流的机会很多。由于“基础医学专业”为新开设专业,暂时没有与国外高校联合培养的项目,但是,我们与国际合作的项目及国际交流的机会很多,学校又有政策倾斜,所以机会较大,加上“西安交通大学创新港”于2019年全面入驻,医学部与国外大学联合办学也将成为现实,同学们有望在本科学习阶段接受国际教育。

Q:基础医学专业未来发展前景如何?我可以在哪些领域施展所学、人尽其用呢?

A: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基础医学专业的发展也是一片坦途。引用我们的著名校友、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杜晓军教授的话语来说明基础医学未来的发展前景:“基础生物医学和临床前期科研是支撑现代临床医学不断发展的最重要因素。进入21世纪以来,医学科研的进展愈来愈快,临床医学知识更新和诊疗技术提升明显地加速。目前国内外从事临床学科的领军人物均有相当深厚的科研功底,属于学术型医生(academicclinician),普通临床医生如果没有接受一定的科研基础训练并掌握科研的思维方法,将难以发展。西安交通大学基础医学专业是实现这一愿望的理想入门途径。衷心希望年轻有志的医学新生能热爱并投身于基础生物医学和临床前期的实验研究,为医学科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Q:我校基础医学专业有那些知名教授呢?在我的大学生活中他们扮演怎样的角色呢?

A:我校基础医学专业很多知名教授,如生理学专家闫剑群教授、人体解剖学与神经生物学专家刘勇教授、药理学专家臧伟进教授、刘俊田教授以及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吕社民教授为二级教授,另外还有各层次人才及学科带头人,这些教授都将率先成为同学们的导师,亲临教学科研第一线,和同学们一起学习、生活。除了传授专业知识之外,专家教授们也将是同学们的领路人和陪伴者。

Q:基础医学专业有哪些知名校友?我们的培养过程中能够得到他们的支持么?

A:全国人大副主席韩启德教授就是我们的杰出校友代表。2008年西安交大成立启德书院,院名“启德”寓意“启迪智慧,德行天下”。也希望能发挥榜样的力量,激发同学们对医学、科学、生命本质的探讨。韩主席也为同学们送来寄语:“探索人体奥秘,为医学进步开道”。

在国外多所知名大学、科研机构以及药物研发企业都有我们许多的杰出校友。其中,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的杜晓军教授结合自己在澳洲顶尖的贝克心血管研究所(BakerIDIHeartandDiabetesInstitute)工作的经历亲自为同学们分析基础医学专业的重要性,并希望同学们“投身基础医学研究,促进临床医学发展”。目前杜晓军教授也在学校建立了长期的工作室。

THE END
1.厦门大学是985还是211?两者有什么区别?考研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985的区别是什么? 1.“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的学校是从“211”的学校中选择,并不是从“985”的学校中选择。也就是说“985平台”和“985”的学校并不相同。 2.“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的学校基本都是未经合并重组的行业特色型大学,在学科上有自己的优势所在,至少拥有一至两个全国的顶https://www.educity.cn/kyyy/5027790.html
2.2024考研,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浅析在“985”高校和“211”高校中间还有一些学校是“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高校,这些高校的层次在“985”高校和一般的“211”高校之间。“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高校从属于“211工程”建设的学校但不属于“985”工程建设的学校中选择。“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主要是在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全国顶尖的优https://m.haiwenkaoyan.com/kydt/info_3403.html
3.211工程985工程及“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名单“优秀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的主要任务是以国家和行业发展急需的重点领域和重大需求为导向,围绕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和学科前沿,重点建设一批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其建设方式采用“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模式,项目建设单位从属于“211工程”建设的学校但不属于“985工程”建设的学校中选择。该“项目”自2006年起至2008年止https://www.360doc.cn/article/8487562_217222810.html
4.“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的翻译是:The[translate] a“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 “985 projects” “superiority discipline innovation platform project” construct with proper priority university [translate] 英语翻译 日语翻译 韩语翻译 德语翻译 法语翻译 俄语翻译 阿拉伯语翻译 西班牙语翻译 葡萄牙语翻译 意大利语翻译 荷兰语翻译 http://hanyu.zaixian-fanyi.com/fan_yi_3161506
5.我校是“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我校是 “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A.正确B.错误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文档/Excel文档/PDF文档转化为在线题库,制作自己的电子错题本,提高https://www.shuashuati.com/ti/90c1329457de4829b8ea9ea5cf6fabf6.html?fm=bdbdsfeb1c38d436cb6b0f1691241a0974b33
6.《高校招生面对面》丨北京林业大学:国家“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北京林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2年京师大学堂农业科林学目,1952年正式建校,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是首批“211工程”院校,国家“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试点建设项目高校,也是全国56所设有研究生院的大学之一。2017年,学校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https://www.gzstv.com/a/c7ee9a22d34b418299b7382bba499116
7.985平台高校名单.pdf985 平台高校名单 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高校类别 高校名称 985 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名称 哈尔滨工程大学 现代舰船与深海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国防类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航空飞行器设计制造与飞行安全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南京理工大学 现代攻防与先进装备技术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先进军事综合电子信息系统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西安电子科技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1118/6135140210004052.shtm
8.华东理工大学: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华东理工大学坐落在人文荟萃、海纳百川的国际大都市上海。创建于1952年,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大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大学,设有研究生院。现已发展成为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研究型国家重点大学,研究生留存率超过23%。 http://www.xm8168.com/h-nd-289151.html
9.南京理工大学等几所211大学可比肩985高校普通高考北京中医药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中医药学科为特色的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北京市共同建设,入选了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3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https://www.jszs.com/n/463900.html
10.湖北大学数字档案馆官网在“985”高校和“211”高校中间还有一些学校是“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高校,这些高校的层次在“985”高校和一般的“211”高校之间。“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高校从属于“211工程”建设的学校但不属于“985”工程建设的学校中选择。“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主要是在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全国顶尖的优https://www.danganj.com/daszhjg/9175.html
11.2024江苏省大学最新排名,分为“6个档次”,南理工稳居第2档其中,南京理工大学、河海大学等都已入选国家985平台,拥有“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头衔,是非一般的211工程大学。 江苏省的211重点大学,不仅数量多,种类也很丰富,既有理工类,又有综合类,还有师范类、农林类、以及医药类。 第3档:双一流大学 除了拥有985和211两类重点外,江苏省还坐落着多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位https://cnbaoji.cn/baoji/6383.html
12.高等教育专题规划政策法规1.继续实施“985工程”和“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 通过“985工程”持续重点支持,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985工程”建设学校的整体水平、综合实力、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在造就学术领军人物和集聚创新团队、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创新体制机制等方面取得突破。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从https://www.eeafj.cn/syzcfgsy/20120321/2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