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第三中学校(平江中学)执笔人:周广玉
[关键词]纵横码信息运用能力
引言:
江苏省苏州市第三中学校(平江中学)是一所百年老校,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文气息,我校是纵横码发明人周忠继先生夫人周尤玉珍的母校,周忠继先生对我校的纵横码教育教学工作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从96年开始我校即进行纵横码的教学研究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2008年3月,我校课题《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与中小学生信息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正式立项,其后开展了一些课题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自2008年10月,我校课题组组长及成员进行了重新调整以后,在课题组组长周广玉老师的带领下,课题研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1.实验情况
1.1子课题项目名称
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与中小学生信息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
1.2单位
江苏省苏州市第三中学校(平江中学)
1.3课题组成员
1.3.1成员简况
序号
姓名
工作单位
职称
研究方向
组内分工
1
周广玉
苏州市第三中学(平江中学)
中一
信息技术
组长,课题管理
2
浦丽萍
中二
组员,课题研究
3
孙莉
语文
4
吴洁
5
李梅
6
邵颖颖
7
何至春
中高
8
徐暹
1.3.2课题组成员学术或学科背景、研究能力、研究成果
1.3.3论文发表情况
成果名称
作者
发表或得奖情况
纵横码输入法2002版教学探讨
第五届纵横码征文交流
2005
纵横汉字输入法教学初探
第二届纵横码征文交流
1998
信息技术新课程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几个常见问题
苏州市中小学教学论文评比
浅谈信息技术教材“计算机病毒”和“知识产权”教学的点滴见解
全国教师论文大赛三等奖
2006
实践探索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
中国教师报
2007
VB程序设计入门教学之我见
慧成杯”论文评比
2009
关于高中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调查研究
俆暹
苏州市法制教育研究论文评选大市一等奖
中学生网络游戏状况的调查、分析及对策
苏州德育
渗透情感因素渐入语文佳境
苏州教育研究
初中语文活动式教学之我见
新课程
语文阅读——从课堂走向生活
中国科技教育
1.4实验的设备投入、配套的方案
1.4.1硬件设施
名称
型号配置
数量
纵横码专用机房
联想启天M2200
54
备用机房1
联想启天M690E
43
备用机房2
HPdx5150MT
51
1.4.2软件设施
1、操作系统WindowsXP
2、《纵横输入法2002第三版》及相应客/服端比赛软件
3、词语接龙
4、看图作文软件
5、自编测试试题
1.4.3网络设备
校园网百兆接入,百兆到桌面。
2.实验准备
2.1问题的提出、目标的设计、假设的设立
2.1.1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纵横码的编码原理是“左上右上、左下右下”、取码规则按照词组取码,这种输入法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能够较快地使儿童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能够较快地形成心理表征,能够较快地对汉语进行深入的加工等,能够极大地提高汉字的认知效率和汉字的输入速度,对儿童认知心理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梁宁建在《心理学导论》一书中指出,学习会引起个体行为的改变,这种改变说明个体“学会了什么”,行为改变有的是外显的,有的是内隐的。外显行为即为学习行为,内隐的学习即行为潜能。内隐学习是个体无意识获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无意识提取加工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并没有意识到或陈述出控制其输入汉字行为的内在规则是什么,但却学会了这种规则。由于无意识性是内隐学习的特性,因此,在纵横汉字输入过程中,主要表现为无意识学习过程。内隐学习蕴涵在纵横汉字输入规则的学习过程中,它优于意识学习的结果。正是内隐学习这种特点,揭示了纵横汉字输入法所具有的不同于其他输入方法的高效率学习效果。
本课题通过纵横码的学习,探讨纵横码的编码规则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影响,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纵横码对学生内隐性学习会产生哪些效应。
2.1.2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本子课题研究价值及创新之处
从1993年开始纵横码在全国各省市、港澳台和海外有关团体中开始推广应用,简化了输入法学习的复杂程度,大幅度的提高了学生输入的速度。关于纵横码的研究,基本上是以如何提高学生训练速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主,对纵横码学习的内隐性研究极少。苏州市平江中学拥有两千多名师生员工,为纵横码实验的开展提供了较好的基础,纵横码学习会对初中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学习效果产生哪些影响,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进行揭示。
2.1.3研究的目标、内容
①探究通过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让学生快速掌握汉字的输入方法,提高输入速度,突破信息化学习的输入瓶颈。②通过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提高学生对汉字的识别能力,尤其是形近字的识别。③通过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提高学生汉字运用能力,能够进行快速的网上写作。④通过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研究纵横码学习的内隐学习效应。⑤通过纵横码数字化学习,加强对学生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培养。
2.2方法的选择、材料的选择
2.2.1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文献搜集工作、调研工作等
①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纵横码基础知识,掌握纵横码输入法。
③参观我校纵横码史迹馆。
⑤认真研究,挑选纵横码实验学生。
2.2.2研究的主要方法
2、实践研究:通过实验小组的训练、实践,不断地总结提高,寻找适合本课题研究的方法、手段,从而提高研究的效率和效果。
3、专家支持:我们获得专家支持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我们学校教学实验经验丰富的中高级教师;另一个就是纵横码资源库中专家的经验总结,我们及时从中吸取养分,努力提高自身的研究水平。
4、实验数据:通过实验数据获取实验的效果,对效果进行量化处理,使得实验结果更加合理化、科学化。
2.3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人数与基本情况
实验同学:1、初二年级10人
2、初一2班全班35人
对照班级:初一15班全班36人
3.实验过程
3.1[实验01]词语掌握能力实验跟踪测试1
本研究选择的实验组被试是江苏省苏州市平江中学纵横码实验班初一2班部分学生,对照组被试是江苏省苏州市平江中学初一15班部分学生,2个班级学生学期初学习情况基本相当。被试的基本情况如下表:
被试
总人数
女生人数
男生人数
基本情况
视力
实验组部分同学
10
参加纵横码训练一个学期
正常
对照组部分同学
未参加纵横码训练
采用自编的语文词语能力测试试卷。测试知识水平为七年级语文水平。内容主要有:1)看拼音写汉字;2)补充词语;3)找句中错别字并改正等三个部分,考核学生的词语感知能力,包括“汉字记忆”、“词语掌握”、“错字识别”三个方面。
通过卷面测试,检测学生词语掌握能力。
1、环节一:看拼音写汉字
选择初一年级语文教材词组,给出词组的一个拼音和一个汉字,请学生写出拼音所对应的汉字。测试汉字的掌握能力。(10分钟)
2、环节二:补充词语
给出不完整的词组,由实验班的同学在电脑上填写完成,测试词组的记忆能力。(5分钟)
3、环节三:找句中错别字,并按顺序改正
请学生找出句中错别字,并改正,测试学生对错别字的识别能力。(5分钟)
编号
性别
学习条件
得分(满分46分)
正确率
A1
柳立
男
实验组
39
84.78%
A2
韩雪晨
女
45
97.83%
A3
李杰
41
89.13%
A4
孙文钰
40
86.96%
A5
何澜
A6
张米奇
A7
于静如
A8
常佳丽
93.48%
A9
吴馨怡
42
91.30%
A10
徐志豪
B1
刘聪
对照组
B2
唐菊
B3
王佳玲
B4
沈值娴
44
95.65%
B5
许俊祺
B6
刘崇恬
B7
柳嘉文
37
80.43%
B8
张亮
B9
刘振华
B10
陈思超
得分(满分30分)
30
100.00%
27
90.00%
28
93.33%
29
96.67%
26
86.67%
24
80.00%
得分(满分24分)
22
91.67%
20
83.33%
沈子娴
经过对各项词语能力测验的分数累加,我们得到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词语能力测验总分。
得分(满分100分)
91
91.00%
97
97.00%
94
94.00%
93
93.00%
95
95.00%
88
88.00%
87
87.00%
84
84.00%
92
92.00%
90
3.2[实验02]词语掌握能力实验跟踪测试2
参加纵横码训练1.5学期
得分(满分76分)
70
92.11%
72
94.74%
75
98.68%
76
74
97.37%
71
93.42%
73
96.05%
得分(满分12分)
12
11
9
75.00%
66.67%
50.00%
98
98.00%
96
96.00%
99
99.00%
3.3[实验03]阅读理解能力测试
采用自编阅读理解能力测试试卷。测试知识水平为七年级语文水平。
两组被试阅读理解能力测试得分情况
得分(满分25分)
13
52.00%
15
60.00%
14
56.00%
44.00%
48.00%
18
72.00%
40.00%
16
64.00%
36.00%
28.00%
32.00%
3.4[实验04]作文能力测试
采用自编的作文能力测试试卷。测试知识水平为七年级语文水平。
按题目要求进行作文。
3.4.4实验结果成绩统计
得分(满分40分)
70.00%
72.50%
67.50%
25
62.50%
32
65.00%
4.实验分析
4.1[实验01]词语掌握能力实验跟踪测试1
4.1.1看拼音写汉字测验平均值柱状图:
经过统计分析发现,看拼音写汉字环节,实验组和对照组得分都很高,他们之间平均分差值为0.1分,实验组的成绩略优于对照组。
4.1.2两组被试补充词语平均分情况柱状图:
经过统计分析发现,补充词语环节,实验组和对照组得分平均差达到了0.7分,实验组的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
4.1.3两组被试错字识别得分情况柱状图:
在错字识别环节,实验组和对照组得分平均差也达到了0.2分,因此本环节实验组的成绩优于对照组。
从总分值情况来看,实验组比对照组的平均成绩高出1分,因此总的来讲,通过纵横码的实验,对于学生的学习,尤其是字词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4.2[实验02]词语掌握能力实验跟踪测试2
通过上图,我们可以看到看拼音写汉字的平均分差值为0.4分,实验组的成绩优于对照组。
在本次测试中实验组和对照组得分平均差为0.6分,实验组的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被试错字识别得分情况柱状图:
在错字识别环节,实验组和对照组得分平均差为1.6分。
从总分值情况来看,实验组比对照组的平均成绩高出2.6分。
4.3两次词语掌握能力实验跟踪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4.3.1两次词语掌握能力实验跟踪测试得分情况一览表:
两组总分平均分
两组看拼音写汉字平均分
两组补充词语平均分
两组错字识别平均分
第一次
92.8
41.4
28.8
22.6
91.8
41.3
28.1
22.4
第二次
96.5
73.8
11.7
93.9
73.4
11.1
9.4
4.3.2两次词语掌握能力实验跟踪测试得分差值情况一览表:
两组总分平均差值
两组看拼音写汉字平均分差值
两组补充词语平均分差值
两组错字识别平均分差值
备注
0.1
0.7
0.2
差值均为:实验组-对照组
2.6
0.4
0.6
1.6
4.3.4两次词语掌握能力实验跟踪测试得分差值变化曲线图:
4.3.5变化原因分析
4.4[实验03]阅读理解能力测试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测试学生对阅读理解能力,测试显示,实验班的阅读能力也明显高于对照班同学,高出1.3分。
4.5[实验04]作文能力测试
两组作文能力测试平均值柱状图:
5.实验小结
5.1实验结论讨论与分析
在三次课题阶段评审中我们了1A2B的好成绩,课题研究整体呈现逐步上升趋势,假以时日,我们坚信必能赶上甚至超过其他兄弟学校。
在这一年多的实验过程中,我们认真学习纵横码基本理论知识,并将之运用到纵横码的教学实验中,我们重点学习了纵横码数字化学习的认知心理学和内隐学习效应理论。
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觉过程有直接知觉和间接知觉的概念。直接知觉过程是知觉者从环境事物中获得的信息,无须对它们进行反映。间接知觉过程是知觉者利用自己的经验来对环境事物进行反映。直接知觉和间接知觉包含相互联系的两种加工:自下而上加工和自上而下加工。自下而上加工是指由外部事物开始的信息加工,强调感官数据在决定知觉中的地位。一般是从较小的知觉单元进行分析,再转向较大的知觉单元,经过一系列连续阶段的加工而达到对感觉信息的解释。自上而下加工是指人在知觉时,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及概念,来加工当前信息的过程。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加工是两种方向不同的信息加工,两者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统一的知觉过程。一般来说,在人的知觉活动中,当非感觉信息越多,即所需要的感觉信息越少时,往往是以自上而下的加工为主;相反,当非感觉信息越少,而所需要越多的感觉信息时,往往是以自下而上的加工占优势。
从两次“词语掌握能力实验跟踪测试”结果我们可以看出:从总分的角度看,第一次2个组的差值为1分,到了第二次测试,总分差值变为2.6分,呈现扩大趋势,在三个分项中,除了补充词语分差变化不大之外,另外两项也呈现处扩大的趋势。
阅读理解能力测试和作文能力测试的结果同样说明了实验班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要比对照班级要高。
本课题的实验研究表明:纵横码数字化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对词语的识别把握能力,对于学生流畅思维进行作文起到了相当好的作用,因此,我们可以认为纵横码数字化学习可以提高中小学生信息综合运用能力。
5.2与预期目标比较
通过一年多的训练,实验班的同学们掌握了纵横码的编码方法,提高了输入速度,通过检测,在看打、选打、想打方面,均达到了基本的要求,部分同学的成绩相当突出,通过纵横码数字化学习,实验班的同学在字词把握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作文能力均比对照班级有了明显的提高,纵横码数字化学习对学生的内隐性影响已基本体现,实验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5.3下阶段的调整与修订
附件一:
初一年级词语掌握能力实验跟踪测试1
班级姓名性别得分
一、看拼音写汉字:(每个1分,共46分)
qǐ祷
粗cāo
ju/SPAN>强
卷zh/SPAN>
m/SPAN>式
稀b/SPAN>
zhuU>热
zǎi人
piSPAN>n宜
寒chēn
狡xi/SPAN>
假mSPAN>i
火gōu
皮f/SPAN>
尘āi
犯j/SPAN>
隐b/SPAN>
陷āo
戏xī
猎shSPAN>u
哀hSPAN>o
糟t/SPAN>
延mSPAN>n
击b/SPAN>
惊rǎo
脉b/SPAN>
妥xi/SPAN>
威xi/SPAN>
锤fǎng
不xi一顾
滑jī
喜gōng
取j/SPAN>
渊b/SPAN>
素cSPAN>i
推qiāo
星hSPAN>ng
汹yǒng
广m/SPAN>
氏度sh/SPAN>
rSPAN>ng解(温度高)
闪shu/SPAN>
目xuSPAN>n
骨g/SPAN>
大pSPAN>ng
黏chSPAN>u
二、补充词语:(每个1分,共30分)
一劳永
赫赫名
狗血头
天高地
付行动
等因
私语
根深固
行之有
步不前
不倦
一无成
持之以
自自语
不言而
而不舍
茫无际
不足道
不出户
渐消亡
不可思
青烟
学而不
人不倦
温知
不下问
举一三
善而从
机脱逃
一无余
三、找句中错别字,并按顺序改正:(每个2分,共24分)
②“大家吵吵攘攘,兴高彩烈,准备看伽利略出洋相,对他的人品宣叛死刑。”
③“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既便是他们,也并非轻而一举地能获得如此非烦的灵感。”
错别字
改正
附件二:
初一年级词语掌握能力实验跟踪测试2
班级姓名得分
一.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76分)
确(zSPAN>o)害(xiū)(m颍U>生(m欤U>食
渊(b螅U>缘(ySPAN>u)(ji瑁U>尺(miǎo)茫
毕(jSPAN>ng)书(shU>(hSPAN>u)咙(t欤U>傥
和(ǎi)理(cǎi)(shēn)士(bSPAN>n)嘴
羡(mU>烦(zSPAN>o)(jǔ)丧(zhǔ)咐
训(ch欤U>灯(zhǎn)(yuān)案(qū)辱
缝(x欤U>惊(ch啵U>(wU>地(f幔U>味
二.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12分)
人迹至人声沸相依相为人知
灰心气手脚不设想不而同
总而之等身面面相得意
三.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12分)
1.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蹿向云宵里去了。
2.疏忽间,那儿好像有了一种气息,就在我们身后袅袅,到了头发稍儿上,添了一种淡淡的痒痒的感觉。
3.他推开那些仿碍他的手,抓住一双最得力的,跳进了车厢,淹没在挤挤的人群里了。
附件三:
阅读理解能力测试测试试卷
阅读《爱莲说》,回答1—3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每个0.5分)
①可爱者甚蕃②出淤泥而不染
③宜乎众矣④花之隐逸者也
⑤陶后鲜有闻⑥花之君子者也
2.翻译句子。(2分)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阅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回答4—7题
4.试根据选文的内容概括出该新闻的导语部分(不超过60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文详述了三路大军渡江战斗的经过,关于行文顺序和详略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2分)
A.先写中路军是因为中路军从“20日夜起”就渡江了,而西路军和东路军在“21日下午5时起”才渡江。
B.中路军和西路军所遇抵抗均“甚为微弱”,东路军所遇抵抗“较为顽强”,为突出重点,扬我军威,中、西路军放在一起先写,东路军后写。
C.敌军在人民解放军的强大攻势面前溃不成军,无心应战,反衬了我军所向无敌,锐不可当的英雄气概。
D.新华社之前已有关于中路军的详细报道,所以在此文中写得比较简略,直接转入下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有同学认为“如果把标题中的‘横渡长江’改为‘胜利渡江’更好,因为前者只说了这次军事行动,后者不仅说出了军事行动而且说出了结果。”对这个问题你是如何看待的(3分)
①3G正式发放牌照,中国通信业一桩大事终于在2009年初尘埃落定。新通信时代来临,我们会发现,3G时代的手机不仅仅是手机,还是电脑、电视、直播中转器、导航仪、游戏机、信用卡。到底3G将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改变呢
②3G手机一般正反两面各有一个摄像头,背面的摄像头用来拍照,正面的摄像头用来视频通话。这样,用户既可以在屏幕上看见对方的面貌,在屏幕的右下角,还能看见自己的表情模样,可随时将自己的影像调整到最佳角度。
⑤无论是TD还是CDMA2000,无线上网速度仍旧徘徊在几百K以内,不过中国电信宣称,CDMA2000网络不久就能让无线上网的“平均下载速率”达到1.2M。而联发科计划在明年下半年推出3.5G的TD芯片,让TD手机的传输下行速率高达2.8M,上行速率达到2.2M。
⑥普通的512K家庭宽带通过百度下载一首4.5M的歌曲,大约需要半分钟,而下行速率有1.2M,同样一首歌可以在4秒钟内下载完毕:如果下行速率高达2.8M,那么这首歌可以在2秒钟内下载完毕,说一眨眼之间完成也毫不为过。
⑧手机电视实现途径有两种,一种是通过GPRS:另外一种则是CMMB、DAB等广电模式。前者可以让用户与电视实现互动,用户可以通过手机主动点播节目、定制服务,缺憾是产生的流量资费不菲:后者则等于将传统的电视屏幕搬到了手机上,让人们把电视揣进裤兜里,随时随地娱乐消遣。
⑨更新鲜的电视应用还在后头。韩国SK电讯推出一款车载电视,可以与手机相连,手机接收到电视讯号后直接传输到汽车内的电视屏幕上,解决了手机屏幕过小的问题。而华为的“位移电视”更是直接把手机和电视连为一体,如果用户看电视看到一半有事出门,手机可以在电视关机时立刻接通同一频道,让用户在路上也不会错过节目。当然,后二者目前虽然还是概念化产品,但3G网络成熟后就会择机推向市场。
⑩手机还可以充当房门钥匙、信用卡、交通卡、会员证、各种票据(如机票、火车票),甚至可直接用于超市购物。虽然现在听起来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但在3G发展较快的国家这已不是新鲜事。
⑾由于3G网络已经十分成熟,日本的运营商让手机也具备了不少“神奇”功能。比如用手机乘坐地铁和购物,只需将手机放在读卡器上轻轻一刷,电脑联网直接从话费里扣除地铁票价(或者购物总费用)即可,其快捷简单类似于今天北京市民使用公交一卡通坐地铁。据介绍,这一手机万能模式在日本已经拥有2200万用户。而中国的运营商们也正在大力推广手机钱包、手机电子票等业务,有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借鉴国外成功模式,中国的“万能手机”正在逐步变成现实。
8.读选文概括:3G手机有哪些功能。(2分,每点0.5分)
9.从第②段画线句中选取一个词语,简析其体现了说明文语言怎样的特点。(2分)
10.第⑥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具体说明其作用。(2分)
11.关于选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分)
A.“位移电视”是直接把手机和电视连为一体,3G网络成熟后就会将之推向市场。
B.新通信时代来临,我们会发现,3G时代的手机不是手机,而是电脑、电视、直播中转器、导航仪、游戏机、信用卡。
C.3G网络虽然会提高工作效率,生活条件会变得更便利,但人们的压力一定会变大。
D.3G手机不但上网速度快,还可以充当房门钥匙、信用卡、交通卡、会员证、各种票据,乘车购物实现“一机通”。
阅读《谁能润泽我们的生命》,回答12—16题
①书对我而言,犹如空气。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而我,时时刻刻都需要它。
②自童年开始,我便明白,肚子饿了,找食物吃;眼睛饿了,找书看。我的双眸,时时都处在饥饿的状态中,只要一书在手,我便如蚁附膻,既有“蚕吞桑叶”的快乐,亦有“蜂儿采蜜”的满足。
③略识之无,我便发现,屋子里的每一寸空隙,都漂浮着一缕一缕的书香。视线所及之处,有书;视线不及之处,亦有书。高高低低地叠着、密密麻麻地堆着;疏疏地散放着、齐齐地排列着。书和屋子,你依我依地化成了一个圆满的整体。在那如饥似渴地从书籍汲取营养的童稚时代,我们的物质生活是捉襟见肘的。书却为我营造了一个金光灿烂的世界。
④父亲总是买书,不是一册册地买、而是一摞摞地买,当他把书提进门时,忙家务的母亲总是很快地把湿漉漉的手抹干了,把那一摞书当成瑰宝一样,小心翼翼地捧过来,欢天喜地地拆看。
⑤万籁俱寂时,母亲在荧荧灯火下执卷而读的样子,真是美丽。微鬈的睫毛静静地在眸子下方印着扇形的影子,脸上浮着一抹蜻蜓点水式的、若有若无的笑意。
⑥她低头看书。我仰头看她。她快乐地沉浸在文字那个神秘莫测的世界里,而我,向往那个世界。于是,跌跌撞撞地闯了进去。最初,一知半解,等一进入情况,便痴痴地迷上了,书,自此成了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⑦成家之后,整间屋子氤氤氲氲都是书香。我站着读、坐着读,躺着也读。我读书的时候,孩子也人手一册地读。一家大小静静地、齐齐地读书的那种感觉,美好到了极致,幸福到了极点。
⑧站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突然想起青少年时代的一件往事。那时,零用钱有限,想买书,只能将钱一点一滴地储存起来,存够了,才得以一偿夙愿,那一回,看中了赛珍珠的译著《大地》,翻来覆去地看,爱不释手,可是,没有钱买。一连两三周,上书局时,总先去看看那部小说还在不在,如果还在,便抽出来,用手轻轻摩挲一番,才恋恋不舍地放回去。后来,学校考试,忙着温习功课,没上书店。考完试后,钱也储够了,便风风火火地赶往书店。可是,那部朝思暮想的书没了。我觉得心里有一种说不清的疼痛,在书架旁晃来晃去,像个无主孤魂。
⑨阅读,是一种多功能的活动,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浸润活动。许多散文和小说,都不着痕迹地蕴藏着隽永可贵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它会在阅读的过程中,慢慢地流入读者的内心深处,那种影响力,是巨大而深远的。台湾漫画家蔡志忠说过:“要成为出色的漫画家,非得喜欢读书不可。画只是技巧,出色的漫画,出自无穷的想象。不读书,就表示没有好奇心,怎么可能画出精彩的漫画?”
⑩实际上,阅读所能带来的脑力冲击,大得超乎想象。它足以将水面上的一个小涟漪化为滔天巨浪,从而创造出一个个奇迹。
⑾阅读带来的大快乐,是任何其他的活动都难以相比的。当它让你哭时,那种感动,能够进入心坎很深的地方;当它让你笑时,那种快乐,像是融化在心上的一块糖。它时而像铁锹,在你心叶上挖出一个个痛楚的窟窿;时而像辣椒,辣得你汗如雨下却又拍案叫绝。有时,它像雷像电,狠狠地劈下来,将迷糊混沌的你震醒;有时,它又像云像雾,让你腾云驾雾、浑然忘却世间的一切烦恼。
⑿我觉得自己最大的“成就”是:以书为种子,在孩子的心田里种下了一株快乐的树。这树,永不枯萎。
12.“我”认为读书有哪些益处?(用原文回答)(1.5分,每点0.5分)
13.读选文简述:书对“我”一家三代人有怎样的影响?(2分)
14.抓住关键词和修辞手法简要分析第②段划线句好在哪里。(2分)
15.概括第⑧段内容,并体会字里行间作者的情感。(3分)
16.为什么“我”觉得自己最大的“成就”是以书为种子,在孩子的心田里种下了一株快乐、永不枯萎的树?(2分)
附件四:
作文能力测试试卷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40分)
很久以前,人类就有探索太空奥秘和开发宇宙资源的梦想,孙悟空腾云驾雾和嫦娥奔月等神话故事便反映了人类的这一愿望。据记载,历史上第一个试验乘火箭上天的人是15世纪的中国官员万户。“神五”“神六”“神七”的成功发射与返回,终于圆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的飞天梦。其实,现实生活中的你我,都有不少梦想,其中有些已经实现,有些正在努力实现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