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哄女友挑战」上线爆火,两天烧掉10亿tokenAI新浪财经

这款哄哄模拟器,由AI扮演生气的男/女朋友,限定对话次数训练,帮助你提高获得原谅的水平。

不同预设场景难度也不同,共有15轮对话机会,哄对了原谅值上涨,达到100%算成功,实测3颗星的AI要哄好也是要费一番功夫的。

作者在苹果应用商店介绍中写到,开发灵感正是在生活中真的和对象吵架,好不容易哄好,于是想在AI的帮助下多练习。

半夜涌入超出承受能力的流量,烧掉了大模型八千万token,随时倒闭。

也是万万没想到,“AI教人谈恋爱”比“和AI谈恋爱”先火了,而且不是孤例。

这款PlugAI更直球一些,把约会App上和真人的聊天记录截图发过去,AI就能指导你,如何不把天聊死。

还有网友发现这款App正在寻求收购,喊价350万美元(约2500万元人民币)。

人类,真的这么需要AI帮忙谈恋爱?

约会助手大战虚拟女友

既然“哄哄模拟器”和“约会助手”的玩法刚好是相对的,那为什么不让他们来一场大比拼呢?

哄哄模拟器中一共预置了十个场景,这里我们选择了五星难度的“聚会晚归没告诉女友,导致她很担心”的故事(事故)。

游戏的机制是需要玩家主动开启对话,所以我们先人工开启话题,结果18%的原谅度直接降到了4%。

不过由于“女友”受到事件设定的影响比较大,导致*句话看上去不那么自然。

在PlugAI生成了后续的对话内容后,*句话成功地把原谅值拉回了14%,接下来就看看它能不能在剩余的13次对话中完成目标。

接下来的对话还算是能让“女友”比较满意,但毕竟这个“女友”不是真人,游戏突然陷入了死循环,PlugAI的回复让“女友”一直在重复一句相同的话。

(所以为了游戏能够继续进行,这里我们需要人工介入一下。)

人工介入的内容大概是,先向“女友”保证自己说到做到,然后提出去外面吃饭,并选择了寿司,“女友”欣然同意,原谅度来到了58%。

接下来,Plug决定要开始输出了:

结果“女友”看上去还是挺满意的,原谅度已经来到了69%,这时还剩下7轮对话机会。

不过输出这一轮之后,话题突然就离不开吃了……

而且由于PlugAI的主要受众是西方人,所以会出现“你会不会用筷子”这样的回复。

反复试验之后,我们挑选了这样的两句,没想到效果还挺好的。

接下来的几轮对话都是,依然是围绕着“吃”展开,不过这位“女友”还是比较认可的。

终于,经历了六次AI回复和三轮人工辅助,在还剩4句话的时候,PlugAI挑战虚拟女友成功。

而除了应对女友的灵魂拷问,PlugAI还可以帮人们“没话找话”,开启新的话题。

滑动条在左侧时,得到的是一些谐音梗和土味情话;如果拖到右侧,则会有一些不可描述的内容,这里就不展示了。

从他们的对话,特别是PlugAI的发言中可以看出,这些AI生成的内容仍然带有一定的“AI感”,即让人感觉是用数据训练出的结果,而不是真正地理解了人类在恋爱环境中的想法和需要;

同时,“哄哄模拟器”中,“女友”的人设看上去也远没有真人般丰富真实。

GPT套壳也能成功

两个爆款App还有一个共同特点,团队规模不大就能创造神话。

除此之外他还创办了AI绘画平台6pen,在更早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也有不少作品,属于做一款火一款的那种。

PlugAI这边,公开资料上显示公司规模2-20,实际很可能就是2人。

也没有融资,完全“自举式”创业,正在寻求收购的原因是两位创始人闹掰了。

实际上,制作这样一个APP,并不需要太高的技术门槛,接入大模型就解决了大部分问题。

哄哄模拟器在流量爆炸之后,还把部分推理负载切到了谷歌Gemini等有一定免费额度的大模型,后来又得到月之暗面Kimi大模型的赞助,都用同一套代码只需切换API接口。

PlugAI更是直接被其他创业者评价为GPT套壳,受此启发,有人呼吁

不少开发者看到这个案例都在思考,如何找到下一个用户痛点。

有人总结到:关键在于找到人们想要,但很难直接表达出来的东西。

但总体上看来,两款爆火的AI应用,其实都在反映共同的趋势——

AI模型层的创新差不多了,是时候可以找到合适的点子,开启AI应用层面的创新了。

即便GPT-5来不来还不可知,其他开源LLM也在精进,但技术能力上的问题似乎已经不是*问题,*的问题还是能不能找到刚需痛点和合适的场景。

THE END
1.手机“中毒”一天收到上百条催收短信?!警方:诈骗新手段3月13日,江苏南京六合警方公布一起利用催收进行诈骗的案件。记者了解到,在被短信骚扰的同时,对方还利用社交软件发布恶意评论,“胁迫”当事人打钱。 唐女士频繁收到验证码信息。图源:江苏警方 近日,南京六合公安分局接到辖区的居民唐女士报警称,自己手机突然“中毒”,在非本人操作的情况下,每分钟都收到几条用自己手https://m.gmw.cn/2024-03/14/content_1303685082.htm
2.起底“短信炸弹”:数百条短信轰炸手机,0.15元可持续十分钟1月27日中午12时,北京市民李女士的手机突然收到一条“10086123”发送来的网站的验证码短信,但她并没有登录该网站,紧接着一百多条短信息纷涌而至,都是来自各个网站公司的验证码短信。 李女士对记者称,这样的“短信轰炸”在当天一共来了3次,每次连发上百条,按照每天2-3次的发送频率,“短信轰炸”持续了三天。李https://m.thepaper.cn/rss_newsDetail_11318590
3.可怕!看完这个测试,你还敢点击陌生短信的链接吗?“攻击者”向用户发送一条包含恶意链接的手机短信↓ 用户一旦点击,其账户一秒钟就被“克隆”到“攻击者”的手机中↓ 然后“攻击者”就可以任意查看用户信息,并可直接操作该应用↓ 为了验证这个克隆APP是不是真的能花钱,记者借到了一部手机,经过手机机主的同意,记者进行了测试。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1801/11/c902698.html
4.东北网2008年08月06日新闻汇总[236][手机频道] 灵睿之旅 记LG KF690泡泡网友体验会 2008-08-06 16:54 [237][手机频道] 08[405][游戏频道] 野蛮法则【新傲神传】疯测 官方疯送 2008-08-06 15:43 [406][教育频道] 准大学[669][东北法治网] 四川男子向12人发虚假地震短信获刑2年 2008-08-06 14:32 [670][东北法治网]https://www.dbw.cn/system/2008/08/06/0_2008080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