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短信不是银行发的,不要被骗!”2022年8月,被一则带有“【农业银行】”、“储备金”等字样的短信误导,险些落入骗局的上海市民申女士,愤怒的在自己朋友圈中留下了这样一段发言。
她的遭遇在朋友圈中引发强烈共鸣,不少亲朋表示,自己也接到了相似的短信。这些带有“【某某银行】”字样的营销短信极具迷惑力,甚至被一些智能手机识别为由银行官方发送,并关联了银行官方官网、官方APP等链接。像申女士一样将此类短信视为官方短信的人比比皆是。
记者调查发现,营销短信中开头的“”内文字实则是该短信的短信签名,正常情况下,短信签名本应和发送者身份保持一致。然而,在贷款中介行业,贷款中介借用“【某某银行】”短信签名获客,已成为部分短信服务企业和贷款中介之间心照不宣的潜规则。乱象之下,用户不仅会被骗“绕路”至贷款中介平台而非正规银行,其遭遇不良贷款中介的概率也大大提升。
视频:破解银行贷款短信之迷【某某银行”开头贷款短信轰炸手机
据申女士介绍,她原本是没有贷款计划的,之所以回复短信,只是因为收到了太多条类似短信,产生了好奇。
“我接到过太多类似的短信了,农业银行的、工商银行的、建设银行的,全都有。这些短信大多内容相同,都是说我可以申请资金,有30万的,有60万的,只要回复个数字,就能申请或者查利率,有一天闲着没事,就随手回了一个。”
记者在申女士的手机短信记录里看到,这类发送号码大多为“1068”、“1069”开头,但短信却以“【某某银行】”字样开头短信,足有近20条,短信的内容大同小异。
“【建设银行】您好,您可在我行申请680000元周转资金,授额3年随借随还……”
“【农业银行】您好,您可在我行申办一笔285000周转资金,期限3年随借随还……”
“这些短信中,甚至有同一个号码,分别以两家银行的名义发送的。”申女士哭笑不得的说。
甚至,在一些智能手机上,打开手机自带的智能短信功能后,这些带有“【某某银行】”字样的短信,其短信签名(即短信开头“【】”内的名字,如“某某银行”)还会被自动识别为发件人,且自动关联该签名的官方APP、官网等。让这些短信看上去和银行官方发布的短信没什么区别。
“如果不是银行客服明确告诉我他们没有储备金这项服务,我们根本看不出这些短信是假的。”申女士说。
短信多数来自贷款中介
到底是谁在以银行之名,发送此类短信?晨报记者回复了一条自己接到的类似短信,进行了验证。
这条短信的内容为:“【农业银行】您好,您可在我行申请480000元储备金,授额3年随借随还,如有需要请及时回复。回1查询利率,回2申请办理,退订回T。”
在回复短信前,记者已通过官方热线向农业银行确认,这条短信并非农业银行发送。
对方:“女士您好,这边是农业银行,我看到您回复我们短信需要咨询贷款利率么?”
记者:“您是农业银行吗?”
对方:“对,我们是农业银行啊。”
记者:“但农业银行官方客服说他们没有这项业务。”
对方:“我们属于线下业务,是上海地域用户才有的……”
记者:“但我根本没有农业银行的银行卡。”
在记者反复询问下,这名男子终于承认,自己并非农行工作人员,而是“专门办贷款的”第三方机构。
“我们主要是帮你做利息低的、额度高的产品,比如说我们可以帮你做到3厘的,你去银行的话,他们可能给你做到6厘或者8厘。”男子说。
记者:“你们属于中介吗?”
对方:“对对对,我们就是这个性质。”
记者:“那我是不是要付中介费的?”
对方:“要付1个点用于成本的。”
在这名自称为“信审风控经理”的朋友圈中,记者看到,他晒出了不少成功案例。这些案例的借款平台,大多是诸如“随e贷”、“闪电贷”等与农业银行毫无关系的业务>
经记者验证,此类短信确存在假借银行之名,误导用户嫌疑。实际上,近年来,有关类似短信误导,引发纠纷的案例屡见报端。这种建立在欺骗和误导的销售模式,常与不良贷款中介挂钩。
2019年,据《厦门日报》披露,仅2019年5月某周内,就有骗子打着各大银行旗号,以“代办信用卡”“提升信用额度”“信用卡逾期还款被冻结”为由,骗走18名市民11.6万元。
2022年,据媒体报道,绍兴、海南、成都多地市民收到相似短信,这些短信无一例外源自冒用银行名号的贷款中介。在成都,甚至出现了不良中介,在利用此类带有银行签名的短信吸引顾客后,利用不良手段,迫使借贷者支付高额服务费的事件。
“我建议您将这个短信直接删掉,不要回复。如果后续有自称银行工作人员的人联系您,建议您向他索要工作网点地址和工号,然后拨打官方热线进行核实。”95566热线工作人员说。
农业银行95599客服工作人员表示,该行短信官方发送号码为1069095599或95599,此外该行同样没有所谓的储备金业务。“请您保管好个人信息,不要随意泄露给他人。”
记者调查:贷款中介普遍冒用银行签名
这要从营销短信开头通用的“+企业名称”标识,既短信签名功能说起。
以“106”开头的短信实为商家通过持有106码号的短信服务企业群发的营销短信。根据《通信短信服务管理规定》第二十一条,短信服务提供者、短信内容提供者向用户发送商业短信息时,应当在短信中明确注明短信内容提供者的名称。
因此,各运营商、短信服务企业均规定,用户在发送营销短信时必须包含短信签名,也就是我们通常可以在营销短信中看到的“”部分。这部分内容通常被要求与内容提供者公司名称、机构、网址、应用、APP等名称的相符。
例如,华为云就规定,短信签名需遵照“+签名名称”格式,且不支持中性化签名,签名需能辨别所属公司或公司的产品、APP、网站,如该短信签名涉及了第三方公司权益,需提供第三方公司委托书。对于短信签名,阿里云也有相似的规定。
2021年,工信部在有关短信营销行为行政指导会中强调,短信服务企业要规范短信签名使用,不得扩大使用范围。
但在金融服务行业,个人贷款中介滥用银行短信签名发布营销短信,已近乎成为该行业公开的获客手段之一。为数不少的短信服务企业会为个贷中介提供群发带有银行签名的短信服务,这甚至已成为了该行业的潜规则之一。有短信服务企业甚至会主动推出带有银行短信签名的短信模板,以招揽个人贷款中介购买群发短信服务>
仅记者收集的,曾经帮助个人贷款中介发放此类短信的短信服务企业就超过10家,记者随机选择了其中的1家名为郑州讯鸽科技有限公司的企业进行了暗访。
在该公司官网,记者看到了一个所谓的“银行个贷短信群发模板”。根据介绍,该公司之所以提供此模板,是因为金融类营销短信监管力度比较大,个贷短信需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和运营商规范来写,因此,该公司准备了标准模板供人使用。
这些模板内容,与此前申女士收到的贷款短信高度相似,以各类银行、保险机构短信签名开头,“备用金”、“周转金”、“储备金”、“随借随还”字样频频出现,它们似乎也解释了,为何所有的此类贷款短信,内容都大同小异。
对方:“您是做什么的?”
记者:“贷款中介。”
对方:“贷款中介可以发,全网都能发。”
记者:“但我想要发那种银行开头的,可以吗?”
对方:“个贷都发那种,其他的也没有啊。”
记者:“我看到有机构说要进行资质审核,我怕审核过不了。”
对方:“不会过不了的,我可以帮你找几个常用模板。”
记者:“带有四大行(短信签名)的能发吗?”
对方:“当然,发四大行效果是最好的,你发其他银行没啥效果,小银行地区银行也都能发,只不过它效果差一点,大家都是发四大行多一点。”
根据《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工业和信息化部委托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受理短信息服务举报。当用户认为其受到商业性短信息侵扰或者收到含有法律法规规定的禁止性内容的短信息的,可以向短信息服务提供者投诉或者向举报中心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