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骗局出现,诈骗成功率接近100%,大家一定要警惕,建议转告家人骗子

人们常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可有些时候,亲眼看到的也不一定是真的。

骗子们只需要一张照片,就能够进行AI换脸,冒充你最亲近的人实施诈骗手段。

这种诈骗手段的成功率高达100%,所以一定要对这件事情提高警惕,保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AI诈骗的触角,已经从公众人物延伸至普通民众,其危害性日益加剧。我们先来看一些触目惊心的案例。

另一个更常见的案例是,骗子冒充熟人,通过视频通话要求转账,由于其逼真程度极高,成功率几乎达到100%。尤其对于辨别能力较弱的老年人来说,AI合成的声音更是难以分辨,他们更容易落入骗子的圈套。

北京日报的调查显示,参与测试的10位老人都无法准确分辨真人语音和AI合成语音,甚至听到自己家人的AI合成声音,也毫不怀疑地认为是真人。

这些案例仅仅是冰山一角,它们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AI诈骗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任何人都可能成为受害者。

AI诈骗之所以如此猖獗,与其背后精密的技术手段密不可分。然而,再高明的技术也并非无懈可击,了解这些技术手段及其漏洞,有助于我们提高警惕,识别骗局。

AI换脸技术是AI诈骗的核心手段之一。它可以实时替换人脸,模仿任何人的面部表情和动作,进行视频通话。

尽管AI技术日新月异,但其生成的视频和语音并非完美无缺。仔细观察,仍能发现一些蛛丝马迹。

例如,在视频通话中,伪造人物的眼睛和瞳孔细节往往不一致,嘴部动作也无法完全匹配语音。

视频的分辨率也可能存在问题,人物的牙齿边缘过于整齐,画质明显低于原始视频。此外,AI生成的动态画面在快速抬头、转头等动作时,容易出现画面抖动或不连贯的现象。

了解这些技术漏洞,可以帮助我们识别AI诈骗。然而,仅仅依靠肉眼观察仍然存在局限性,因为这些漏洞往往非常细微,不易察觉。

特别是对于不熟悉AI技术的人来说,更难以识别。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更有效的防范措施。

AI诈骗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其影响远超出了单纯的经济损失。这是最直接的危害。受害者往往被骗取巨额钱财,轻则损失积蓄,重则倾家荡产。

在视频通话中,仔细观察对方的面部表情、眼神、嘴部动作是否自然,声音与口型是否一致,画面是否存在抖动、模糊等异常情况。

避免在社交媒体上公开发布包含敏感信息的的照片或视频,特别是涉及人脸、指纹等生物特征的数据。

防范AI诈骗,需要个人、社会、政府、企业多方共同努力。作为个人,我们要提高警惕,加强学习,保护好自己的信息安全;作为社会,我们要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网络安全环境。

政府要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打击力度。作为企业,我们要承担社会责任,加强技术研发,防止技术滥用。

只有各方携手合作,才能有效应对AI诈骗带来的挑战,构建安全可靠的网络环境,守护每个人的安全,让科技真正造福人类。让我们共同努力,让科技之光照亮未来,而不是被黑暗所吞噬。

AI技术的进步是不可逆的,它本应为人类带来福祉,而不应该成为我们安全生活的威胁。AI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关键在于如何使用它。

我们应该引导科技向善,让AI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人类,而不是被滥用为犯罪工具。

信息源:“眼见不一定为实”!警惕AI换脸、智能变声等新型诈骗手段,大众日报2024-12-13。

THE END
1.被录制截屏下来真的会发给通讯录的联系人吗被敲诈的视频截屏能否可以作为证据的。你遭遇的是网络敲诈勒索,他们利用你视频聊天,偷拍你的不雅视频,威胁向你的通讯录传播https://www.66law.cn/question/49670964.aspx
2.照片敲诈真敢发通讯录好友吗以下是有关“照片敲诈真敢发通讯录好友吗”这个问题的详细内容。针对照片敲诈,确实存在将通讯录好友发布的风险。不法分子常偷拍视频并盗取通讯录,以公布视频为要挟向联系人恐吓勒索。他们追求低成本、高效率的财富收益。遇到此类情况,请立即报警,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https://www.64365.com/tuwen/aacnysp/
3.照片敲诈真敢发通讯录好友吗60秒读懂世界照片敲诈真敢发通讯录好友吗 揭秘照片敲诈:真会敢向通讯录好友索要赎金吗?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盛行,一种新型的网络犯罪——“照片敲诈”开始浮现。犯罪分子通过盗取他人的隐私照片,以此作为要挟,向受害者索要赎金。 这种敲诈行为真的会涉及通讯录好友吗?本文将对此进行深入探讨。https://blog.yyzq.team/post/474045.html
4.照片敲诈真敢发通讯录好友吗针对照片敲诈问题,收到此类信息应立即报警并保留相关证据。个人享有肖像权,未经许可不得擅自使用、公开https://www.findlaw.cn/wenda/q_44661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