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周松撰文|毛晓敏编辑|马斯琦
“一直呼”软件现身闲鱼
当凤凰网《风暴眼》询问购买服务是否需要经过材料审核,对方表示无需材料,交钱后会给到网页注册,同时给到卡密,在网页输入后即可,手机即可操作。
上架、销售审核缺位
“轰炸机”成诈骗犯帮凶
近年来,借助上述工具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日益增多,监管追查力度也日益趋严。
明确不能售卖但上架一天无监管
日均交易百万件灰色产品占多少?
违法者会被追究、制裁,但辅助、支持违法行为的产品可以无限制上架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应当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和环境保护要求,不得销售或者提供法律、行政法规禁止交易的商品或者服务。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发现平台内的商品或者服务信息存在提供法律、行政法规禁止交易的商品或者服务情形的,应当依法采取必要的处置措施,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未对违法情形采取必要的处置措施,或者未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并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但至调查次日,凤凰网《风暴眼》发现上述卖家账号仍显示正常,多数“轰炸”服务产品仍在售。
闲鱼作为闲置二手交易平台,如今拥有超3亿用户、过亿月活,据MobData研究院的今年发布的数据,闲鱼在线卖家数超3000万,日均商品发布量约200万件,日均商品成交量逾100万件。据2020年阿里财报数据,闲鱼的GMV已经超过2000亿元,同比增长超100%。
在这样庞大的交易数据下,宽松自由与监管难度同在。一方面,随着监管趋严,关于灰色产品信息的“包装暗语”不断变化,也给平台带来监管难度。
但同时,C2C模式下的闲鱼少了店铺资质审核环节与保证金门槛,给予了商品发布者较大自由度和0成本便利,而同时审核速度跟不上交易发布速度,也削弱了平台对商品发布者的管控力度。这些都促使闲鱼这样的线上渠道成为灰色交易的温床。
而在销售成绩增长的同时,闲鱼与闲置交易的初心,却在不断拉大着距离。包括上述“轰炸式”服务产品在内,不少在售产品并没有关联二手信息,或与信息不符,由于卖家要规避“违禁词”,产品介绍往往抽象而简单……发布产品信息的“轻易”一定程度上带来了风险,暴露了平台审核漏洞。
而在闲鱼,灰色产品还不止于“轰炸”服务。此前,闲鱼平台就不止一次被曝出上架产品涉黄、涉野生动物售卖等等问题。越来越“万能”的闲鱼平台上,灰产商家也越来越“万能”。
对于产品信息的监控、审核,闲鱼应该提供更完善的方案、更严格的手段、更跟得上执法监管趋严趋势与速度的能力,避免为类似“轰炸”服务这类产品提供“助力”,在灰产与用户中间,闲鱼应该意识到有一道要守的门,在销售成绩、用户数字增长的同时,闲鱼也该担起与之同步成长的平台责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