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必需是科学发展,必需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通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也让我认识到,工商联工作的初心和使命,就是要发挥工商联职能和资源优势,围绕中心、服务发展。工商联工作只有积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才能引领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省工商联开展“新时代工商联的新样子”大讨论活动,“六个如何”其实就是如何围绕中心、服务发展。在新发展理念中,我认为重在创新理念。针对大讨论活动提出的“推动我省工商联事业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形成蓬勃向上、活跃有序、富有特色的生动局面”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工作中应体现四个创新:
一、注重平台创新,打造非公经济品牌提升工程
大讨论活动提出,要以平台化、联动化、项目化、机制化、品牌化推动工作提质增效。今年初,目前省内规模最大的由工商联牵头建设的商会大厦——余杭商会大厦落成。这是余杭区60余家非公企业共同努力、共同参与结晶,是工商联(总商会)认真履行团结、服务、引导、教育职能成效。大讨论活动提出,如何把新时代工商联企业家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我认为商会大厦就是发挥企业家主体作用载体。通过搭建平台载体,强化了企业家们责任担当和履职意识,让企业家站前台、当主角,激发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企业家主体作用,大力弘扬新时代余商精神,更好地服务和促进“两个健康”,不断提升工商联工作生机和活力。
商会大厦是一个品牌余商提升工程,现已成为民企团结凝聚的一个示范点。落成使用后,我们统一业主思想,严格产业准入,积极建设中国(杭州)工业互联网小镇,目前已入驻或在谈的包括阿里云supET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北京大学1819投资基金、中国工业互联网学院浙江分中心等高端项目在内的40余家企业,起到了很好的产业示范带动作用,将在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应有作用。
下一步,我们将着力把商会大厦打造成“民营经济人士之家”:一是依托全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非公企业党建中心;二是凸显余杭特色文化,策划建设非公企业展示中心;三是围绕“打造高端产业孵化器”,建设非公经济发展服务中心,探索党建渗透物业管理,加强日常督导和服务企业,探索联动属地产业平台,助推楼宇统一招租和“双招双引”,更好地体现商会大厦综合示范效应。
二、注重活动创新,服务中心与服务企业相结合
如何把新时代工商联的价值作用凸现出来?大讨论活动提出,工商联要主动当好桥梁纽带和助手,努力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坚持联合联动开展工作,要精准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精准服务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需要我们自加压力、主动作为,不因工商联是“小单位”而退缩。
积极借势借力,主动对接上级各类有利资源,创造性谋划助力“全域创新”活动。11月14日,第五届世界浙商大会“引领未来·科技创新项目发布会”在余杭举办,区委、区政府为承办单位,区工商联为执行单位。这是自加压力、主动作为的举措,近半年筹备,我们可以说把新时代工商联政治责任担当了起来,把新时代工商联价值作用凸显了出来。发布会成功举办,市委常委、区委书记张振丰对工商联作出批示肯定:“区工商联主动争取、准备充分,发布会活动总体顺畅、影响较大。望认真总结办会经验,主动对接项目资源,推动‘双招双引’取得新成效。”
三、注重组织创新,发挥工商联资源优势作用
大讨论活动提出,要准确把握工商联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工作优势,主动当好桥梁纽带和助手。余杭商会组织体系基础本身较好,有23个镇街平台商会、8个异地商会、商会会员企业达3560多家。但是“总量体现地位,增量体现作为”,在组织创新方面,我认为还是要挖掘潜力。
选址余杭区“全域创新”对标地深圳市南山区,组建深圳余杭商会。今年7月,深圳余杭商会成立,使在深创业、经商余杭人有了一个新“家”、一个合作交流、共赢发展平台,也为余杭“双招双引”提供了新渠道。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实施,下一步,计划在长三角主要城市开展“余商”调查摸底,待条件成熟时组建上海余杭商会、南京余杭商会等异地商会,助推余杭“打造杭州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桥头堡”战略部署。
组建村(社区)商会是工商联进一步探索和拓展商会组织发展创新举措,目前已组建村级商会28个,实现了每个镇街至少1个。11月召开了全区村级商会工作交流会,提出要巩固村级商会建设成果,合力打响余杭基层商会建设品牌。今年市工商联、市民政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乡镇街道和村级商会登记管理工作的通知》,我们将着力推进村(社区)商会规范化,将村(社区)商会业务范围与基层社会治理紧密结合,让村(社区)商会成为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一种创新手段和新生力量。
四、注重服务创新,更好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如何把新时代工商联的“民营经济人士之家”彰显出来?大讨论活动提出,要推进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以优质有效的服务赢得企业认同和真心,努力把工商联建成有归属感、荣誉感、获得感的“民营经济人士之家”。服务是根本宗旨,也是最好的团结。
推出“亲清直通车”政企沟通服务机制。去年8月,以区工商联、区委统战部为牵头,率先建立起“亲清直通车”机制,切实加强政企沟通,进一步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亲清直通车”做法得到区委主要领导高度肯定,去年11月区委办下发《关于开通“亲清直通车”提升服务企业质效的通知》,标志着该机制在全区推广。目前,区委、区政府正组织各镇街、平台、涉经部门开展政策宣传月、集中走访月、服务深化月活动,作为“亲清直通车”线下加强举措。
推出涉企矛盾纠纷调处机制。为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我们与区法院联合推出涉企矛盾纠纷调处机制,11月邀请区法院开展了涉企纠纷法务知识讲座。下一步将与区法院签订涉企纠纷联合调处备忘录,聘请热心公益且有影响力的企业家担任“余商老娘舅”,助推商事领域社会治理。
建立“全区非公经济发展联席会议”制度。通过制度实施,发挥好工商联牵头单位作用,致力研究非公经济发展中存在问题,定期召开会议,组织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与非公企业面对面交流,助力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新时代民营经济规模不断扩大,风险挑战也明显增多,工商联工作也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时代工商联的新样子”大讨论活动,促使我们深入思考“工商联是什么”、“工商联干什么”、“工商联怎么干”。我们将结合大讨论活动,认真谋划明年工作思路,创新工作举措,体现担当作为,以此来丰富新样子形象,并在明年工作实践中落实好省市工商联关于“新样子”要求,践行新时代工商联新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