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区划调整以来,杭州市公积金中心余杭分中心深挖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两部门”优势,持续做好企业法人与职工个人“两种人”服务,融入党委政府大局,打好稳定房地产市场、助力新经济产业发展、优化宜居宜业营商环境组合拳,全力推动公积金事业持续快速发展,归集建缴、信贷增发、提取使用等多项指标已基本达到或超越分设前的水平,再造一个“老余公”。预计今年全区缴存公积金69亿元,提取公积金48亿元,与2020年底数据相比,分别增加15亿元和14亿元。截至今年底,全区可实现公积金缴存余额124亿元,是分设前的1.24倍;贷款余额92亿元,为分设前的85%;增值收益1.18亿元,为分设前的90%;实缴公积金28.1万人,为分设前的96%。同时,余杭分中心成功争创2021-2023年度浙江省文明单位,“余公助企贷”获评第四届“新华信用杯”全国优秀信用案例,“余公科创贷”入选全省涉企问题高效闭环解决典型案例。
高视觉部署,开创服务管理新格局
三是聚焦服务队伍高效暖心。率先在全省制定《余杭区住房公积金窗口管理负面清单》,进一步规范服务管理,以“专”“亲”的服务品质,提升服务“温度”“力度”。组建以分中心、镇街、银行业务骨干为主体的“余公金服先锋队”,围绕“党建+业务+行业”建设目标任务,送上助企惠民暖心政策。今年来共为企业开展专项培训19场,服务企业400家次。谋划“余公金服特派员”制度,坚持“企业需要什么干部,就选派什么干部;企业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就帮助解决什么问题”,畅通政企沟通渠道。
高站位推进,牵引业务规模新跃进
一是当好企业建制的探路先行者。制发《余杭区住房公积金“七优享”工程“住有宜居”专项实施方案(2023—2027年)》,从品牌建设、服务增效、风险化解等多个层面细化举措目标。制定《关于促进余杭区灵活就业人员参缴公积金的工作方案》,今年已新增灵活就业人员1646人,开户人数居各区县前列。为500余家上市培育、“专精特新”及规上企业提供上门服务,帮助企业制定个性化建缴方案。构建智慧化建制督办体系,将企业公积金建缴纠纷接入“余智护杭”平台,实现“投诉受理-问题交办-跟踪督查-结果反馈”的闭环管理。
二是当好信贷提量的坚定推动者。实施下调首套及二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优化首套房认定标准、降低贷款首付比例至15%、延长职工贷款期限3年、提高家庭贷款额度等新政,推出高层次人才家庭、多子女家庭、购买绿色建筑、“以旧换新”购房贷款额度上浮等利好举措,当前已累计向各类人才发放贷款1035笔9.11亿元,多子女家庭发放贷款36笔0.34亿元,实现区内共有产权房项目公积金贷款合作全覆盖,共发放共有产权房贷款955笔5.08亿元。
三是当好提取使用的创新实干者。推出加装电梯提取、高层次人才提取优惠、余额冲抵首付等惠民政策,丰富公积金提取条件。探索推出“一次办理,自动按月划转”的省内跨中心住房公积金按月还贷提取新便民举措。瞄准新市民、青年人住房需求,推出在本市无房租赁,可全额提取本人月缴公积金。租赁提取新政实施以来,共提取4.66万笔4.59亿元公积金,有效降低新市民、青年人生活成本。
高层次突破,提升事业发展新能级
一是强化使命担当,打造余公“特色品牌”。打造“金服联盟·创宜居”党建品牌,组建“金服联盟铁军战队”,聚合各方资源,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引领广大企业规范缴存,优化房地产金融市场,助力营造宜居宜业环境。打造余公“知嘛开门”宣广品牌,搭建“125512”宣广架构,用好线上宣传平台,线下服务点位,体系化推广公积金政策服务,推动公积金宣传工作更接地气、更有人气。
二是融合产业升级,创新“公积金信用+”产品。创新“余公助企贷”“余公农房贷”“余公科创贷”三大“公积金信用+”产品,为符合条件缴存公积金的企业和农民提供金融支持,让更多企业和职工重视公积金制度并依规享受住房公积金优惠政策,做到以利促缴,实现政企民三赢。“余公助企贷”为企业授信约3.5亿元;“余公农房贷”已支持农房建造1.72万平方米、自建房装修2.25万平方米、庭院整治0.61万平方米;“余公科创贷”已为全区361家科技企业授信20.16亿元,并申报评选杭州市“一区县一特色”信用场景建设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