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杭州市立足政策公开集成化、标准化、增值化,把全面推进惠企政策集成、规范、精准公开作为深化营商环境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重要抓手,升级打造“亲清在线·政策超市”数字平台,有效推动政策落地落实,市场主体获得感有效提升。目前,平台已累计公开各类惠企政策近5700条,精准服务企业59万余家、员工198万余人。2023年,平台月均企业访问量超330万次,较上年增幅达23%。
一、围绕集成化,推动政策公开有形更有效
(一)明确公开主平台,让政策公开更有感。将“亲清在线”升级打造为“政策超市”,并作为惠企政策公开主平台。完善工作机制,成立由常务副市长挂帅、13个区县(市)政府和16个市级政策责任部门协同推进的“政策超市”工作组。落实主体责任,按照“谁制定、谁梳理、谁上线、谁更新、谁解读”原则,有效激发政策责任部门的积极性,为企业提供包括政策公开在内的“一站通查、一站通办、一站通享”的综合政策服务。
(二)推动应上尽上,让政策公开更有序。有序推进各类惠企政策全面上线“政策超市”,实现发布即上线、上线即可兑。需财政资金兑现政策,原则上通过“政策超市”发布并兑现,对上级明确要求在其他渠道兑现的政策,也要求在“政策超市”发布政策信息、提供办理指引。全年新上线各类惠企政策1736条,全面汇集各地各部门惠企政策。
二、着眼标准化,推动政策公开有度更有质
(一)坚持调研先行,问计求策聚民智。成立政策公开调研组,深入调研、询计求策,准确把握企业需求,提升政策公开标准化水平。开展问卷调查,收集企业普遍反映的政策重点不突出、难读懂、标准化水平亟待提高等问题和建议,有针对性地提升政策公开标准化建设水平。
(二)制定公开标准,规范公开更有度。出台《亲清在线“政策超市”服务规范及服务质量监测试行方案》,首创惠企政策公开地方性标准和线上服务规范。政策名称格式化:要求上线政策名称完整、清晰,易辨别政策扶持的重点方向,按“[杭州市]/[区县]+年份+政策名称”格式编制。政策内容颗粒化:贴近企业现实需求,按政策要点、政策对象、政策条件、兑付标准进行分解,配齐牵头部门、联系方式、申报期限、申报方式等要素,让企业一目了然。政策解读规范化:立足企业视角,以图片、视频、常见问题解答等多种形式进行解读,与政策同步上线发布。政策服务专业化:出台线上政策咨询服务标准,要求在线咨询3分钟内作出响应,无法在线办结的生成工单,24小时内回复。目前,存量公开政策已全部完成标准化改造;新上线政策通过定制标准化配置工具,政策标准执行刚性进一步强化。
三、聚焦增值化,推动政策公开精准更有感
(二)探索关联式公开,落实政出必行更直观。推进综合性政策与实际落地政策的关联式公开,实现全市60项综合政策文件与600余项具体兑现政策的关联公示、一键兑付,确保企业群众能感受到综合政策各项措施真落地、真兑现,并将已享政策账单按期发送至企业,解决过去企业对综合政策“看得到、找不到、兑不着”的困惑,以实实在在的干货兑现政府承诺。
(三)探索互动式公开,回应社会关切更及时。提供“人工+智能、线上+线下”的“四窗服务”。研发全国首款类GPT政策机器人,为企业提供政策推荐和解读,打造智能互动服务窗,自上线以来该机器人回复次数超8500次;安排3000名“亲清D小二”提供在线问题解答,打造线上小二服务窗;在各级政务中心开设14个政策咨询解答专窗,打造线下增值服务窗;开通“96345转7”专线咨询服务,打造热线专属服务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