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人才补贴政策2021年汇总

目前在杭的2021年杭州人才补贴政策类型主要有:应届高学历毕业生生活补贴、大学生青荷礼包、新引进应届大学生租房补贴、高校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就业补贴、小微企业新招用高校毕业生社保补贴、高校毕业生一次性临时生活补贴、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创业培训补贴、创业补贴、见习训练补贴等。

对来杭工作的全球本科及以上学历应届毕业生(含毕业5年内的回国留学人员、外国人才)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其中本科1万元、硕士3万元、博士5万元。应届大学毕业生在富阳区、临安区、桐庐县、淳安县、建德市等西部区、县(市)工作满3年后,再给予本科1万元、硕士3万元、博士5万元一次性生活补贴。

1.申请对象条件:

2.用人单位条件:

(1)企业:税务登记注册在杭州市,且依法在杭州缴纳流转税(增值税、消费税)的各类企业。

(2)行政事业单位:市本级所属或区、县(市)所属行政事业单位(包含体制上实行双重管理,在我市各级机构编制部门办理登记发证手续的机关事业单位)。

(3)其他用人单位:发证机关为市级或区、县(市)级政府管理部门的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基金会等。

政策解读:

3、申请人申请人在富阳区、临安区、桐庐县、淳安县、建德市等西部区、县(市)领取补贴后,在所在区(县、市)连续工作满3年,可再次申请本科1万元、硕士3万元、博士5万元一次性补贴,其他申请条件不变。

公交地铁定向定额券200元、文化旅游年卡、西湖景区免费权益等。

申请时限:

具有中国国籍,且于国内普通高校毕业,申请时限为毕业后一年内;

具有中国国籍,于国(境)外高校毕业;或具有外国国籍,于国内普通高校/国(境)外高校毕业,申请时限为毕业后五年内。

申请人需满足条件:

①全球大专及以上学历应届毕业生〔国内高校应届毕业生学习形式应为全日制,国(境)外高校应届毕业生学历学位需经国家教育部留服中心认证〕。

③申请时限内在我市用人单位就业或自主创业。

④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

用人单位需满足条件:

①企业:税务登记注册在杭州市,且依法在杭州缴纳流转税(增值税、消费税)的各类企业。

②机关事业单位:市本级所属或区、县(市)所属机关事业单位(包含体制上实行双重管理,在我市各级机构编制部门办理登记发证手续的机关事业单位)。

③其他用人单位:发证机关为市级或区、县(市)级政府管理部门的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基金会等。

3、属于劳务派遣人员的申请人需填写实际用人单位信息。

申领方式

进入“杭州市民卡”APP-首页“杭州人才码”,完成青年人才认定,并领取属于自己的青荷码。

在青荷码页面“我的活动”,或“我的服务”-“青荷礼包”处,即可领取青荷礼包。

对在杭州市无房且未享受公共租赁住房、人才租赁房等住房优惠政策,市、区县(市)各单位新引进的应届全日制本科(含)以上大学毕业生发放租房补贴。每户每年发放1万元,可发放三年,期满后收入低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可继续享受,最长不超过三年。

(一)申请对象条件

已享受应届大学生租房补贴的申请人再次获得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证书或国(境)外高校学历学位的,不纳入新引进应届大学生租房补贴范畴。

在职人员获得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证书或国(境)外高校学历学位的,不纳入新引进应届大学生租房补贴范畴。

(二)用人单位条件

(2)行政事业单位:市本级所属或区、县(市)所属行政事业单位(包含体制上实行双重管理,在我市各级机构编制部门办理登记发证手续的行政事业单位)。

(三)发放次数

租房补贴首次发放后,申请人继续缴纳社会保险每满12个月(含)可提交1次补贴续发申请,补贴续发不超过2次;申请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上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可续发补贴不超过5次。

(四)申请时限

首次申请时限为毕业后一年内。续发申请时限为补贴首次发放之后三年内。申请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上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续发申请时限为补贴首次发放之后六年内。

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2016年2月1日后,毕业年度的高校毕业生毕业后当年被注册地在市区的300人以下企业新招用,或2018年10月1日后,毕业2年内的高校毕业生被注册地在市区的1000人以下企业新招用;

(2)依法连续缴纳社会保险费满12个月;

(3)工资收入低于上年度市区全社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补贴标准是什么?

高校毕业生可享受每年2000元的就业补贴,补贴期限不超过3年。该项政策与小微企业(社会组织)新招用高校毕业生社保补贴政策不得同时享受,且两项补贴享受期限累计不得超过3年。

如何申请该补贴?

该补贴线上线下均可办理。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线上可通过“浙江政务服务网”网上申报;线下办理地点为市、区县(市)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布的经办机构窗口。

发放对象求职创业补贴发放对象为在毕业年度内有就业愿望、积极求职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技工院校高级工班和技师班的毕业生参照执行):

1.来自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

2.孤儿;

3.持证残疾人;

4.在学期间已获得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

5.来自建档立卡贫困家庭;

6.来自贫困残疾人家庭(城乡低保边缘家庭且毕业生父母其中一方为持证残疾人)。升学、出国、应征入伍、参加基层服务项目、定向培养以及暂无就业意愿的除外。求职创业补贴发放标准为每人一次性3000元。申请程序

申请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社保补贴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2)按规定办理“灵活就业登记”;

(3)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在杭州市域范围内缴纳社会保险费。

补贴标准为每月300元,补贴期限不超过3年。

申请方式?

该补贴线上线下均可办理。线上可通过“浙江政务服务网”网上申报。线下办理地点为市、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布的经办机构窗口。

大学生(在杭高校大学生、毕业2年以内在杭高校或杭州市生源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在定点的培训机构参加SYB、网络创业培训、“8+X”模拟公司创业实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书,且在市区就业创业的,可分别按培训项目每人享受800元、2000元、1600元的培训补贴,其中SYB和“8+X”模拟公司创业实训不可重复享受。成功创业后,再参加IYB培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书的,每人可享受600元的培训补贴。杭州市户籍的大学生取得培训合格证书即可享受补贴。

2016年2月1日后,在校大学生、毕业5年以内高校毕业生在市区首次创办企业或个体工商户,并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缴纳社会保险费或由其创办的经营实体为其依法连续缴纳社会保险费12个月以上的,可享受5000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

在市区创办企业、个体工商户(含经认定的网络创业)或民办非企业等经营实体且登记注册5年以内的劳动者,可申请不超过50万元贷款;对在校大学生、毕业5年(含)以内高校毕业生(不区分户籍)实行全额贴息,对其他人群实行50%贴息。贴息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

2016年2月1日后,市区由在校大学生、毕业5年以内高校毕业生创办的企业或个体工商户,带动3人(不含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及已享受其他有关就业创业补助和社保补贴的人员)就业,并依法连续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满12个月的,可享受每年2000元的带动就业补贴;在带动3人就业基础上,每增加1人可再享受每人每年1000元补贴;每年补贴总额不超过2万元,补贴期限自符合补贴条件之月起不超过3年。补贴期限内,补贴对象符合补贴条件人数不足3人的,不予补贴。

在杭普通高校在校生和毕业5年以内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在市区新创办企业,符合条件的可申请5—20万元大学生创业项目无偿资助。

(1)经营场所租房补贴在杭高校在校大学生或毕业5年内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在杭新创办企业租赁办公用房的,可享受3年内最高10万元的经营场所房租补贴。

(2)创业陪跑空间政策所在校大学生和毕业5年以内高校毕业生创办企业、个体工商户或民办非企业等经营实体入驻创业陪跑空间的,3年内可按规定享受50平方米以内的房租补贴,补贴标准最高为每平方米每天3元。

市区生源见习训练对象

①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学年大学生;

②全日制普通高校离校2年内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

③全日制技工院校高级工、技师培养阶段的毕业学年学生;

④离校2年内未就业的经学历认证的留学回国人员;

⑤离校2年内未就业的取得高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全日制技工院校毕业生;

⑥离校2年内未就业的全日制特殊教育院校职业教育类毕业生。

①在杭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学年大学生;

②在杭全日制技工院校高级工、技师培养阶段的毕业学年学生;

③台湾籍在校大学生及毕业2年内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

④16-24岁在杭登记失业青年。

对口支援(帮扶)地区生源大学生可参照市区生源大学生享受见习训练政策。

1)见习学员生活补贴。补贴标准为杭州市区最低月工资标准的70%;

3)见习基地训练费补贴。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400元;

4)招用补贴。补贴标准为每人一次性1500元;

5)见习基地建设补助。补贴标准为每人200元、最高不超过5万元。

创业见习的对象为在校大学生及毕业5年以内高校毕业生。

2)见习学员综合商业保险补贴。补贴标准为每人每半年50元。

3)见习基地训练费补贴。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400元。

4)见习孵化补助。补贴标准为每个项目3万元或5万元。

申请程序:申请创业见习训练补贴的单位应在符合补贴条件后的1年内向杭州市人力社保经办部门提出申请。

高校毕业生申请个人创业担保贷款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在市区创办企业、个体工商户(含经认定的网络创业)或民办非企业等经营实体且登记注册5年以内,符合条件的可申请不超过50万元个人创业贷款。

贷款购车专门用于出租运营申请贷款贴息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同时满足以下五个条件:

(1)贷款购车专门用于出租运营的个人或加入网约车平台的专职司机;

(3)按照“先付后贴”的原则,已付清贷款本息;

(4)贴息的贷款本金不超过购车发票载明金额和个人创业担保贷款最高限额。

(5)借款人需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缴纳社保或由网约车平台(含)子公司、出租车公司在市区缴纳社保费。

贷款贴息标准是什么?

对在校大学生、毕业5年(含)以内高校毕业生实行全额贴息,贴息利率最高不超过合同约定的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简称)+300BP(“基点”的简称);对毕业超过5年的人员,贴息利率为合同约定的LPR-150BP至借款年利率或贴息最高上限的部分。贴息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

在哪里可以提出申请?

(1)创业担保贷款贴息资格认定向营业证照注册所在街道(乡镇)人力社保站提出;

(2)贷款贴息受理向其申请贴息资格认定的街道(乡镇)人力社保站提出;

(3)贷款购车贴息向借款银行所在街道(乡镇)人力社保经办机构提出申请。

以上就是2021年杭州人才补贴政策全部内容了,杭州的每个区给予的落户政策和购房补贴各有不同,补贴政策的力度也是前所未有,可见杭州对于高层次人才的饥渴程度和常住人口的需求度远远大于北上深。各位亲爱哒小伙伴儿们住房补贴&一次性安家费补贴继续,政策内容早掌握坐等及时领补贴。

本网站专注于收集杭州户口资讯,免费帮助网民解读杭州户籍政策。并非政府职能部门,请勿混淆。

THE END
1.杭州研究生补贴政策具体包括哪些内容?杭州研究生补贴政策是杭州市为吸引和留住高层次人才而推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旨在鼓励更多优秀研究生在杭州就业和创业,以下是对杭州研究生补贴政策的详细解读: 1、生活补贴 - 本科生补贴标准为1万元。 - 硕士研究生补贴标准为3万元。 - 博士研究生补贴标准为10万元,对于毕业时间在2021年10月14日(含)之前的博士,补https://www.yzdw.net/item/1258.html
2.杭州本科生领过生活补贴去考研毕业后还能再拿吗?丨杭州本科毕业去考硕士可以领两次应届生生活补贴吗? 申请人只能享受一次应届毕业生生活补贴,若本科已申领,毕业后再去考硕士研究生也无法再次申请 。 补贴金额: 【杭州本科生领过生活补贴去考研毕业后还能再拿吗?】本科1万元、硕士3万元、博士10万元,毕业时间在2021年10月14日(含)之前的博士,补贴标准仍为5万元 http://www.husay.cn/a/202412/5480707.html
3.杭州市最新人才生活补贴政策!4、我现在是本科毕业工作,之后获得全日制硕士学历还能再申请吗?答:申请人只能享受一次应届毕业生生活补贴,若本科已申领,学历升级也无法再次申请。5、如何界定在符合条件的杭州用人单位社保连续参保?答:在符合条件的杭州用人单位社保连续参保是指参保单位均需符合杭州用人单位条件。例如,李某,2021年3月至5月在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71283995462172404&wfr=spider&for=pc
4.2023关于调整杭州市钱塘区高学历毕业生区级生活补贴政策的公告经研究决定,现将杭州市钱塘区高学历毕业生区级生活补贴政策调整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自2023年(含)起,对新引进的全日制博士毕业生(以社保起缴时间为准),发放区级生活补贴5万元,分两次发放,每次发放补贴总额的50%。符合申领基本要求,且在钱塘区连续参保(不含补缴)18个月发放第一笔补贴、连续参保(不含补缴)24https://wap.kuyiso.com/hangzhou/news/4615r7s587c5.html
5.请问公务员(应届毕业生)可以申领杭州市应届高学历毕业生生活补贴嘛?请问公务员(应届毕业生)可以申领杭州市应届高学历生活补贴吗,谢谢!https://bbs.qzzn.com/thread-16694197-1-1.html
6.萧山区关于印发《杭州市萧山区“金梧桐”人才安居计划实施应届生第一笔生活补贴执行《杭州市新引进应届高学历毕业生生活补贴实施办法》 ( 杭人社发〔2017〕106 号) 和《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服务“ 六大行动” 打造人才生态最优城市的意见》( 市委办发〔2019〕41 号) 文件精神? 2018 年 1 月 1 日( 含) 以后来我区创业,或与我区用人单位签订三年以上( https://www.zjintel.com/article-item-904.html
7.杭州调整大学毕业生落户应届高学历毕业生生活补贴政策10月9日,杭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了《关于调整杭州市应届高学历毕业生生活补贴政策的公告》。 《公告》明确,杭州将: 调整生活补贴发放方式 自2021年10月15日(含)起,凡申请应届高学历毕业生生活补贴的将分两次发放,每次发放补贴总额的50%。符合申领基本要求,且在杭连续参保(不含补缴)6个月发放第一笔补贴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832306
8.东方时评丨骗取应届毕业生生活补贴岂止假聪明虚构劳动关系就是为了谋不法之利。以媒体报道的现象为例,有的地方出台引才政策,新引进应届高学历毕业生“本科1万元、硕士3万元、博士5万元”的生活补贴,有企业就借机组织员工购买应届生个人信息,为其代缴社保、制造虚假的工作证明,随后使用公司账号借助相关渠道冒领生活补贴,并从中收取服务费。 https://n.eastday.com/mnews/1603154231020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