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在线10月14日讯(星辰全媒体记者熊佳惠)望城区紧扣民营经济“两个健康”主题,创新政企沟通举措,提供多方位、多渠道、多功能、多维度的保姆式服务,全面赋能“亲清”政商关系,有力助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经济人士成长。全区70%的税收、80%的GDP、90%以上劳动就业、93%的企业数量均由民营经济贡献,民营经济已成为全区经济发展主力军。
多方位“机制赋能”民营经济强保障
一是加强工作机制。印发《贯彻落实湖南省<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若干政策措施>责任清单》,并纳入全区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任务内容进行同部署、同落实,出台《“政企常态化沟通”指标优化提升方案》《望城区涉企政策听取企业家意见工作方案》《区级领导干部联系民营企业和商协会工作制度》等系列文件,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机制保障。
二是加强培训机制。开展“法规政策进万企聚力赋能增质效”优化营商环境活动,组织企业进行政策宣讲;实行“猎梦计划”(青年企业家成长计划),荣获“创新中国”年度最佳案例,围绕“商道”、SHOW、他山之石、小站加油等七大主题开展近100期活动,累计为19200余名青年企业家提供学习培训。联力实业、湾田国际、西辰传媒等一批优秀的青年企业家在家族企业中勇挑重担;澳优乳业、德赛电子、比亚迪等企业在乡村振兴、服务社会中主动作为。
三是加强服务机制。29名区领导每年联络联系53家企业和15家商协会,共收集和解决问题114个。定期开展每月“企业家日”活动,走访200余家企业。同时,全区开展“千名干部进千企”行动,分规上工业、建筑业、服务业、批零住餐业及规下企业五个组,实行常态化干部联企,2024年已开展企业融资对接、人才招引等活动147次,解决问题532个。
多维度“法治赋能”民营经济优服务
二是打造法治品牌。依托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开设民企服务专窗,率先全市设立“劳资纠纷快处快结调解中心”实行“一站式”快处快结,共结案418件。积极打造“联合课堂”风险防控服务品牌,采取“5+N”形式,联合监察委、公检法司、律师和会计师事务所、金融机构等,面向民企高管,帮助民企完善公司治理,加强风险防控,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是加强法律服务。开展“法律顾问进商会”活动,助力160余家企业风险防控,调研座谈154次,收集需求180个,为企业办理实事57件、整治问题72个;开通企业办理车驾管业务“绿色通道”,主动为企业提供上门服务,在劳动密集型企业单独设立驻企警务室,实现风险防控和服务企业“零距离”。法治维权入选全国工商联、公安部《工商联与公安机关沟通联系合作机制典型事例(2021-2022年)》。
多渠道“纾困赋能”民营经济促发展
一是落实惠企政策。连续三年召开惠企政策集中兑现大会,发布政策汇编,兑现政策资金,累计兑付11.33亿元,统一实行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实现政策资金直达企业。同时,不断完善“政策快车”线上平台,为265家重点企业提供智能匹配1353次,推送全年项目申报规划报告712份,推送政策消息592次,提供政策答疑服务1019次,切实推动政策落地落实。2023年度优化营商环境主观评价工作望城荣获全市第一。
二是畅通诉求渠道。率先全省打造“雷锋哨”服务企业平台,免费为企业提供“一站式”诉求办理及惠企政策咨询服务,办结企业诉求635个,满意率100%,获人民网等多家主流媒体宣传推介,并获国家营商环境发展促进中心高度肯定。
三是破解企业难题。为强力破解项目要素难题,推动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达效,全力扩充项目有效投资,对在建及拟建项目探索推行“绿、黄、红”三色清单动态管理机制,实施差异化调度,推动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新成效。创新开展“望企荟”活动,由区委书记、政府区长、园区党工委书记轮流恳谈。通过恳谈倾听企业家之声,对企业问题实行清单化、闭环式管理。该活动现已开展10期,68名企业家参与恳谈,收集100余条建议意见和42个情况问题,全部办结,反馈回复率、企业家满意率达100%。全区企业优势互补、联合开发、政府站台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已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