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技术规范和采集端建设要求
能耗在线监测数据采集的要求
一、数据的范围
要求采集重点用能单位的水、电、煤、焦炭、油、汽、气等一、二、三级能源计量数据。
没有建立能源数据中心或管理系统的用能单位,从能源计量仪表直接采集数据。已建立能源数据中心或管理系统的用能单位,可以从能源数据中心或管理系统集中采集数据,但须分仪表采集,无需计算、汇总,即采集的每一个能源计量数据要能对应到相应的能源计量仪表。
二、数据要求
1.直接采集方式数据要求
采集的能源计量数据应为实时总累积量或表底数。仪表倍率由企业明确给出。仪表测量数据为瞬时量的,应通过加装支持Modbus通讯协议的积算仪转换为实时累积量。
2.直接采集方式采集数据的环境符合以下要求:
(1)手机信号全覆盖、无屏蔽;
(2)市电供电,220V土10%/50Hz;
(3)工作温湿度要求:-20℃~55℃;35%~80%,无凝结;
(4)工作大气压:86kPa~106kPa;
3.系统采集方式数据要求
能源管理系统提供的能源计量数据须符合以下要求:
(1)能够真实、客观、准确地反映企业实时用能状况;
(2)必须与对应的计量仪表测量的数值相符,且具备核查条件;
(3)能源数据的数值为该类能源消耗数据的累积量。
4.能源管理系统提供能源计量数据的环境符合以下要求:
(1)场地要求:能够满足PC机工作要求,防尘、防潮。
(2)温湿度要求:-20℃~55℃;35%~80%,无凝结。
(3)电源要求:市电,220V土10%/50Hz
(4)网络要求:至少满足采集终端与省能耗在线监测平台系统的双向互通,带宽不低于2Mbps。
5.能耗数据应满足以下要求:
三、能耗在线监测端设备的要求
能耗在线监测端设备是企业端数据的汇集点,也是企业网与互联网之间数据安全的重要节点。能耗在线监测端设备应满足以下要求:
2.能耗在线监测端设备对数据包进行编码,并通过HTTPS(HyperTextTransferProtocoloverSecureSocketLayer)协议加密后,将数据上传到系统平台。端设备应必选支持SQL、OPC、Modbus、DL/T645、CJ/T188协议。
3.从用能单位能源数据中心或管理系统采集数据的,也必须安装能耗在线监测端设备,能上电自启动。
4.能耗在线监测端设备具有抗电磁干扰,现场安装运行环境条件满足电子信息产品的安装运行环境要求。
5.能耗在线监测端设备的接口类型及数量须满足NHJC-06-2018中5.2的要求。
6.供电电源及安装结构须满足NHJC-06-2018中5.3和5.4的要求。
7.能耗在线监测端设备的环境性能要求须满足NHJC-06-2018中5.5的要求。
8.能耗在线监测端设备接口应用协议需满足NHJC-04-2018中9的要求。
9.上传数据加密传输。如果数据传输失败或超时(网络故障),能耗在线监测端设备将重发数据,直至接收成功反馈消息。
10.能耗在线监测端设备采集上传的数据指标按照上传周期不同分为每日采集上传的数据指标和每月上传的数据指标。其中,每日采集上传的数据指标包括每日指标和实时指标两类,实时指标为每间隔1小时采集一次的能源计量仪表累计值数据,非人工填报数据均需上传实时指标。
11.能耗在线监测端设备应支持以下类型的数据接入,适应重点用能单位可能存在的各种情况:
(1)支持从现场的仪表获取数据:通过Modbus(GB/T19582)、DL/T645、CJ/T188协议,从现场仪表采集需要的能耗实时数据,并生成上报的能耗数据;
(2)支持从数据采集器获取数据:通过ModbusTCP(GB/T19582)、MQTT、HTTPS等标准通讯协议从数据采集器获取能耗实时数据,并生成上报的能耗数据;
(3)支持从自动化信息系统获取数据:通过OPC(OLEforProcessControl,用于过程控制的OLE)协议从重点用能单位的自动化信息系统采集需要的能耗实时数据,并生成上报的能耗数据;
(4)支持手工填报数据:对于不具备在线采集条件的数据,应提供手工填报数据上传的模式。
能耗在线监测端设备应提供数据接入的软件配置工具,支持上述多种标准通讯协议的软件配置界面,配置完毕后,在能耗在线监测端设备可运行基于SQL、OPC、Modbus、DL/T645、CJ/T188协议的数据接入执行模块,按照配置制定的规则,定时从数据采集点获取数据,送入数据处理模块,进行必要的运算处理,生成符合规范要求的上传数据,再送入数据上传模块进行编码上传。
12.能耗在线监测端设备的基础数据处理、本地存储及数据上传功能须满足NHJC-06-2018中6.2的要求。
14.在网络异常情况下,能耗在线监测端设备应支持自动重新上传功能,通过多次数据重传,减少网络异常导致的数据丢失。
15.能耗在线监测端设备应支持人工补传功能,当上传的采集数据不完整或不准确时,可通过人工填报的方式进行真实数据补传。
16.能耗在线监测端设备的信息安全须满足NHJC-06-2018中9的要求(提供第三方检测报告、主管单位许可证等认证许可证明材料)。
四、采集数据的安全性、保密性与完整性
1.数据安全性:
2.数据保密性:
采用由密码技术支持的保密性保护机制或具有相当安全强度的其他安全机制,以实现网络数据传输保密性保护。
3.数据完整性
采用由密码技术支持的完整性校验机制或具有相当安全强度的其他安全机制,以实现网络数据传输完整性保护,并在发现完整性破坏时进行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