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高水平、西医高质量、中西医协同筑高峰”,秉持着这一发展理念,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浙江省中医院”)在2022年以加强党建为引领,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数字化改革为驱动,强学科、重服务、精管理、树品牌,医院六大学科入选全国中医医院学科(专科)学术影响力排名前十,2021年国家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成绩排名全省第一、全国前十,开创了浙江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抗疫全过程中建立一道“中医药屏障”
新冠病毒感染调整为“乙类乙管”后我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浙江中医力量在“防、治、康”全过程中打出组合拳,让中医药的优势和独特作用得到充分彰显。浙江省中医院党委书记何强表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是中医“治未病”的重要理念,也是中医药应对重大疫情的有力武器。
2021年起随着承担驰援各地的任务不断增加,由医务、院感、护理等部门牵头,着手对核酸采样、感染防控等技术要领,进行标准化、规范化,形成了一套具有浙江省中医院特色的方案,并组织全员培训。2022年,医院先后选派以有中医药救治能力为主的医疗队进驻上海市、西藏自治区的方舱医院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参与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救治工作。在实战中,医院迅速形成了浙江省中医院的救治方案,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改进。
浙江省中医院院长高祥福介绍,作为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和浙江省中医重大疫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去年11月医院党委精准研判疫情防控形势的变化趋势,提前作出部署。针对新冠病毒易感人群、普通人群和儿童,研制出预防茶饮方和颗粒剂并通过互联网医院进行线上配送,截至1月31日,累计配送逾3万帖,迅速为需要的群众建立起了一道“中医药防疫屏障”。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浙江省中医院里每一例重症患者的救治都有中医中药的协同,不仅有效提升了危重症的救治成功率,同时也降低了重症向危重症转变的概率。
“对于新冠感染者而言,康复与治疗同等重要,全过程中医药康复能够促进患者功能恢复,有效减轻医务工作者和社会公众的心理压力。”高祥福说,部分病人出现呼吸道感染和心理恐惧焦虑,转阴患者出院后仍有乏力、气虚等症状,医院除了专门研制中药汤剂外,依托康复优势,完善了身心调适方案和非药物疗法综合手段,加快促进患者功能恢复。
优化顶层设计,强化中西医综合治疗效果
2022年浙江省中医院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顶层设计不断优化,名中医进病房、中医经典学习讲堂实现常态化,中医传承实现数字化。同时,这一年还引进了一大批以国家岐黄学者、民间中医高手为代表的高层次杏林人才,在政府各类人才项目中,省中人的名字也从不缺席,万人计划、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为杏林春晖积蓄力量。
医院近年来先后成立消化道肿瘤、乳腺癌、IBD、感染性疾病、神经内科、肺部小结节、盆底肿瘤等10余个多学科联合诊疗团队(MDT),创新开展了多专业综合诊疗服务的新型诊疗模式,从诊疗组织方法着手,开展多学科联合查房、多学科联合门诊、多部门综合管理,以病人为中心,以病人疗效为导向,凸显中医专长,实现中医、西医优势互补、疗效叠加,极大地提升了服务能力和疗效,逾万名患者获益。
此外,大力提升中医药服务内涵,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预防保健、治疗、康复中的优势,提升中医药服务的指导作用,全面建设国家级、省级中医药重点学科、重点专科;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培养中医药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提升中医药综合服务能力,提高中医药治疗参与率,坚持“院有特色、科有重点、人有专长”的发展思路,加大学科建设人力、资金等投入。鼓励“更多的人更愿意开中药”的局面,以国家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为带线,平衡激励和管控措施,鼓励中药饮片、中药院内制剂、中医药服务技术的使用和开展。
高祥福介绍,结合等级医院评审标准,医院牵头制定《2021版浙江省中医院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将中药处方、中医非药物疗法等分别纳入包含84个中医优势病种,将各科室优势病种做精做细,形成有效的治疗方案,找准学科中医药发展方向;制定中医临床路径125个,融入中医药治疗手段,减少常见疾病治疗过程的随意化。并在电子病历医生站界面对于使用中药饮片的患者予以特殊标识,便于临床科室主任采取管理目标来落实中医指标。
数字驱动,传统中医院插上互联网翅膀
浙江省中医院是全国最早将中医诊疗服务覆盖线上的医院之一。除了通过互联网实现在线预约、缴费、查询报告等常规功能外,互联网医院中医特色鲜明。
近两年,省中互联网医院不断完善,对复诊患者开放中医互联网诊疗,目前已可以开具全部中药饮片和部分西药、中成药,通过线上问诊、线上处方、网上配送等方式,实现了互联网中医诊疗一条龙服务,给复诊患者提供便利。据统计,互联网医院累计服务近700万人次,实现与医保的无缝对接,并在全省率先开展数字人民币结算。
何强介绍,医院通过互联互通建设,打通各应用系统的信息渠道,使得患者的病历、处方、手术治疗、费用等信息都可以在各部门共享,从而全面了解患者的情况。同时围绕信息化进一步精简患者就医流程,为患者提供及时便捷的信息服务。
2022年,医院抓住数字化改革契机,携手5家数字化头部企业,建立5G+中医、三位一体智慧医院、大数据科研、智慧物联、中医智慧传承等实践和实验基地,率先提出元宇宙+智慧医院的建设方案。
同时对接“浙里中医”工程,推进数字化中医建设和数字化医院建设,率先完成“中医处方一件事”信息系统标准化改造,建成中医智慧大脑,实现数字化智能化治理。开展临床科研和技术创新也借力互联网平台,加强与合作医院的分工协作,谋划专科联盟发展、学科科研新路径;利用互联网平台的数据积累,整合院内外的医学和信息技术资源,实现基于数据科学驱动的健康监测分析、临床诊疗决策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记者黄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