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亲清”在西青对企业“无事不扰有求必应”
“亲商八条”出台政商关系亲上加清
为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自2019年9月1日起,《天津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施行,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天津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此背景下,西青区创新推出“吹哨报到、政企会客、专班服务、定期走访、开工必到、亲清在线、早餐会商、下午茶叙”8条领导干部“亲商”举措,增进了领导班子与企业家之间的联系和沟通,进一步夯实真清敢亲、既亲又清的新型政商关系。
在细胞技术、设备研发领域耕耘26年的金西盟中国公司,从北京来到天津,到最终落户西青区,最看重的就是该地一流的营商环境。金西盟干细胞(天津)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灵溪说:“我们先后考察了江浙沪以及天津市其他区域,西青区从镇政府到发改委以及区政府都十分重视新兴技术企业的落地和发展,从招商、征地到环保审批,区政府成立专班提前介入,负责企业落地过程中的全部问题。”
在公司厂房建设过程中,政府又为企业免费提供两层办公楼,两年免去百万元的租金。“对高新企业来说,这是实实在在的支持。我们有了落地的平台,人员就可以在此办公,设备和药物的研发就可以开始,同时也会加快在天津人工智能的自动化生物样本库以及细胞工厂设备的转产,新药的研发进程也会加快。”李灵溪介绍说。
除此之外,西青区的政企会客厅项目由政府领导负责牵头,切实为企业解决了许多具体的投资初期问题以及后期产业链平台建设问题。
数字赋能服务在线店小二“e呼必应”
“经济驾驶舱”依托大数据+AI算法,通过搭建企业智能评估体系,在为招商引资提供智能化、精准化的建议指导同时,帮助政府精准“护企育苗”。“政务旗舰店”则依托“津心办”APP建设,推出区、街镇、村居掌上政务服务大厅,服务群众“指尖办”。
目前,金西盟在西青区投资6亿元建设的生物制药工厂正处于基坑开挖阶段,预计明年4月份竣工投产。届时,一个用于抗体药物以及细胞药物研发和生产的2万平方米公共平台将“拔地而起”;王洪军也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不断为西青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营商环境是“软实力”,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举措的落实不仅在西青区政务服务办体现,在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西青分局、西青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西青区税务局、西青区网信办等部门,“竣工即投产”“交房即交证”“一件事一次办”等一系列政府创新“硬措施”同样纷纷出台。
“下一步,天津市西青区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树牢客户理念,把根据企业需求提供高质量服务作为首要目标。在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上下功夫,进一步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发挥常态化政企沟通联系机制的作用,助力精准企业服务,让惠企政策更加有效。”龙万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