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案件证人出庭申请书范例6篇

一当前民事证据制度改革的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的民事证据制度的改革,已有十多年的实践与尝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和经验。其特点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点:一是先范性。在审判方式改革中证据制度改的最早,动的最快,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二是突破性。证据制度改革率先打破了强职权主义审判模式,使我国的民事审判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三是带动性。不但自身改革有独到之处,而且直接带动了其它各项制度的改革与发展。其突出成效可概括为三条:一是举证责任制的推行,使审判方式的模式结构由职权主义向当事人主义方向发展。二是当庭举证、质证、辩证的改革,使庭审方式由纠问式向辩论式转化,使公开审判制度由形式化,表面化向制度化、规范化转变。三是当庭核证、认证的试行,使审判职责由集体负责向法官及合议庭负责转变,使审判人员的责任与水平普遍得到提高。

但是,应当看到,随着审判方式改革的深入开展,证据制度的改革又暴露出许多疑点、难点问题,而且有些问题直接影响到审判方式的纵深发展。这些问题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二,直接开庭举证弊大于利,证据交换制度有待健全。几年的实践表明,一步到庭,直接举证的方式弊病太大,直接造成当事人之间的突袭性讼战和法官审理的无序状态,虽被法学界和司法界所否定,但随之而推行的证据庭前交换制度,难题和漏洞不少,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立法不足。虽然人们在理论上对这一制度比较推崇,但在法律上没有明确规定,只是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问题的若干规定》中作出“可以”进行证据交换的弹性规定,并未作出“应当”交换的强制性要求,致使这一制度的推行产生随意性,出现有的法官执行,有的不执行的问题。二是程序失范。主要指庭前证据交换究竟是由书记员主持,单纯进行证据材料的交换?还是由审判员主持,不但进行证据交换,而且设置审前会议程序,进行争议焦点整理。三是原则不明。主要是对未交换的证据,开庭时能否出示的问题争议较大,有的认为可以出示,不准出示的观点于法相悖;有的认为不能出示,否则证据交换等于虚设。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有三条:一是理论指导滞后,改革取向不明;二是总结经验不够,上下交流太少;三是客观制约太多,司法解释不足。

二深化民事证据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就当前如何深化民事证据制度改革的问题,提如下几点思考意见。

(一)关于键全举证制度的几个问题

健全和完善当事人举证制度,是一项十分艰巨而复杂的改革工程,需要付出长期的努力。当前应重点解决好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2关于建立举证时效制度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当前举证制度改革中的焦点问题,不但在理论上有争议,而且实践上很混乱,还要涉及立法与司法解释问题。究竟如何改,笔者认为:

首先,要在理论上取得共识。从目前世界各国在立法和司法解释上的做法上看,在举证时效制度上基本存在两种观点,一是证据随时主义;二是证据适时主义。但两种制度又在逐步靠拢,甚至出现以日本为代表的兼容并蓄主义。我国的民诉法虽对举证时效未作出明确规定,但实质上采取的是证据随时主义。但在改革实践中,这种观点和做法受到学界和法界不少人的反对,认为我国的证据时效制度应要取适时主义加法律救济的原则设定。笔者也同意这种观点。其理由是:①从改革的价值取向上看,适时主义能真正体现公正、效率的原则;②从审判实践上看,适时主义加救济原则能解决随时主义存在的弊端和操作上的矛盾;③从我国国情来看,适时主义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趋向,有效的防止恶意不举的规避法律行为;①从世界各国的发展趋势上看,适时主义能顺应国际改革潮流,符合改革的客观性、可行性和必要性原则,应当予以采纳。

其次,要对法定时限作出正确选择。关于举证的具体时限,现在的提法很多,诸如“辩论终结前”、“一审宣判前”、“至迟不能超过一审审理期限”等等。对此,笔者都不能苟同。笔者认为,我国的审限制度应纳入证据交换制度之中,应明确规定当事人必须在庭前证据交换时,将其所有证据向法庭提交,凡庭前未出示的证据均不得在法庭上提出。在规定的期限内举证确有困难的可按法律救济原则,实行延期指定制度,但延期指定的期限仍应在证据交换阶段完成,并应在实体上具有因“客观原因”无法举证的事实,在程序上向法院写出书面申请,并经法院审查同意才能延长。如逾期仍不能举证时,则以举证不能承担法律后果责任。判决后如一方当事人不服,提出上诉,二审应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以维护法律的尊严。

(二)关于完善证据交换制度的问题

庭前证据交换制度,是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产物,是针对当事人突袭性讼战,重复开庭,审判效率不高的问题提出来的。其概念涵义,是指案件公开开庭前,双方当事人按照“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将各自持有的证据材料和副本,在法庭主持下,依照一定顺序和其限提交对方当事人查阅、辩认,并准备在开庭审理时质证的一种诉讼制度。实践证明,证据交换制度具有如下优越性:第一,有利于当事人充分搜集证据,有准备的质证,避免不必要的突袭性讼战。第二,有利于审判人员熟悉案情,把握争议焦点,及时准确的当庭认证。第三,有利于提高庭审质量和效率,增加透明度,强化公正性。因此,广泛推行这一制度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但是,证据交换制度,在我国毕竟刚刚开始试行,问题和矛盾在所难免,有必要进行扶持、补充和完善。为此,笔者就当前如建立适合我国法律实践的证据交换制度,谈如下几点建议:

第三,要设立证据交换程序。按照上述证据的内容特点,庭前证据交换的具体程序可分为两个阶段四个步骤进行。第一阶段,原告举证交换阶段。分两步走:①是原告在起诉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和法院的要求提供相对应的证据材料和复印件,法院立院立案部门和业务审判庭验收材料,并出具证据登记表。②是法庭在送达起诉书时将原告证据材料副本一并送达各被告方,并由书记员制作证据交换笔录,同时告知被告如有反证材料,于指定期限内提交法庭。第二阶段,被告反证交换阶段,也分为两步走:①是被告方将反证材料提交法庭,由法庭出具证据登记表。②法庭将反证材料提交给原告方,亦由书记员制作证据交换笔录。以上四步骤即形成一个完整的交换过程。如果有第三人参与诉讼时,将原、被告材料一并送第三人进行交换。如遇复杂案件,可反复交换2—3个过程,使证据交换制度落到实处。

至于可否设立听证程序和审前争点整理会议的问题,笔者认为,现阶段尚不具备条件和执法环境,暂不宜提倡。

(三)关于当庭质证、认证改革的几个问题

关于当庭举证、质证、认证的问题,改革实践中虽存在不少问题,但主要是程序制度方面的问题,笔者认为,当前应重点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改革即可深入发展。

3关于当庭认证的问题。当庭认证的问题是庭审改革中争议较大的问题。针对当前当庭认证中存在的争议和问题,笔者谈如下观点:关于“一证一质,一质一认”的存留问题。围绕这一问题目前形成两种观点和做法:一是保留派。认为一证一质一认,符合现代诉讼制度的效果和做法,使庭审活动紧凑有序,阶段分明,连贯一气,存在问题的关键是法官的素质水平还不能适应,这只能是逐步提高解决,决不能因此而否定。另一种是反对派。认为一证一质一认不可取。理由是有三,一是从证据活动的规律上看,大部分证据是相互联系的,离开其他证据的比较分析与综合判断,很难对单一证据作出准确认定。二是从认证的程序上看,按现行合议制的要求无法操作,所谓相互“示意”,不能代替讨论“合议”。三是从客观实际来看,执法环境、法官素质等均不能适应一证一质一认的要求。对此,笔者也同意第二种观点,主张对证据的认定,应主要采取单元认证、阶段认证、综合认证等方式进行,不宜机械的套用一证一质一认的做法。但对这种证据的运行方式应当提倡。力争做到当庭举证,当即质证,当庭认证,坚决反对那种以“三证合一”不科学为借口,走向不敢或不愿当庭认证的另一极端。

THE END
1.出庭申请书(通用9篇)xx司法会计鉴定所于2013年7月27日作出xx司会鉴所(2013)会鉴字第010号《鉴定意见书》。申请人认为,鉴定人作出“xx有限公司在xx宾馆施工完成的智能化系统的工程造价240584.91元”鉴定结论缺乏依据。根据《仲裁法》第四十四条关于:“根据当事人的请求或者仲裁庭的.要求,鉴定部门应当派鉴定人参加开庭……”之规定,特https://mip.ruiwen.com/gongwen/shenqingshu/359964.html
2.证人出庭申请书(精选20篇)证人出庭申请书 3 申请人:___ 单位:___律师事务所 单位地址:___大厦_座__层 联系方式:___ 申请事项:本人在“___罪”一案中,接受当事人___之子___的委托,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辩护律师……可以申请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收集、调取证据,或者申请人民法院通知证人https://www.jy135.com/shenqingshu/1179356.html
3.证人出庭申请书15篇证人出庭申请书3 申请人:XXX,联系电话:XXXX 案号:XXX 案由:XXXX 申请事项: 贵会受理申诉人XXXX诉被诉人XXXX仲裁案件。为查清本案事实,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特向贵会申请证人XXX、XXX出庭作证,证明如下事实:1、XXXX;2、XXXX 申请人(签名或者盖章): https://www.fwsir.com/fanwen/html/fanwen_20211130174607_1494157.html
4.民事证据法法规汇编(2020年版)研究成果业务研究二、鉴定人出庭作证. 50 三、鉴定人出庭的答复与询问规则. 50 四、专家辅助人辅助质证规则. 50 第六节 当事人陈述审查认定规则. 51 一、当事人出庭的条件. 51 二、当事人出庭前应签署保证书. 51 三、当事人的真实、完整陈述义务. 52 四、当事人询问规则. 52 https://www.lawyers.org.cn/info/28f461eee63241dbbfa36004583ac619/
5.2020证人出庭申请书范本法律常识在线法律知识查询第五十四条当事人申请证人出庭作证,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十日前提出,并经人民法院许可。 人民法院对当事人的申请予以准许的,应当在开庭审理前通知证人出庭作证,并告知其应当如实作证及作伪证的法律后果。 证人因出庭作证而支出的合理费用、由提供证人的一方当事人先行支付,由败诉一方当事人承担。 https://www.lawpa.cn/changshi/510877.html
6.劳动仲裁全流程劳动争议案件依法受理后,仲裁委将依法向双方当事人送达有关通知受理、举证要求、出庭时间等方面内容的仲裁文书。当事人应积极接收各类仲裁文书,以维护自身知情权。 二、答辩 被申请人收到仲裁申请书副本后,应当在十个工作日内向仲裁委提交答辩书。被申请人逾期未提交答辩书的,不影响仲裁程序的进行。 http://www.tongfengrl.com/doc_27907639.html
7.律师民事诉讼业务的基本技能1、管辖异议申请书 在提交答辩状期间内、以书面方式提出 民诉法第三十八条 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当事人对管辖权有异议的,应当在提交答辩状期间提出。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异议,应当审查。异议成立的,裁定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异议不成立的,裁定驳回。 https://www.douban.com/note/75007739/
8.民事诉讼当事人什么时候申请证人出庭作证民事诉讼中,当事人申请证人出庭作证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未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不得出庭作证,但双方当事人同意并经人民法院准许的除外。关于民事诉讼当事人什么时候申请证人出庭作证的问题,下面由华律网小编为你详细解答。 一、民事诉讼当事人什么时候申请证人出庭作证 1、民事诉讼中,当事人申请证人出庭https://mip.66law.cn/laws/1726824.aspx
9.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规范民事诉讼鉴定相关工作若干问题第十二条当事人申请鉴定人出庭作证的,应提交申请书,明确对鉴定意见的异议内容。人民法院经审查准许鉴定人出庭作证的,应通知申请人预交鉴定人出庭费用。申请人未按规定时间交纳费用且无正当理由的,视为放弃申请。鉴定人出庭作证费用标准按照省物价局规定执行。 http://www.qzkcfy.gov.cn/licn3526.aspx
10.出庭作证申请书(精选14篇)贵院受理 与 纠纷一案,为查明案件事实,现申请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五十四条第一款之规定,申请证人出庭作证(附证人名单),请予准许。 此致 申请人: 篇3: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制度浅析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和社会主义司法体系的逐步完善, 为进一步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维护司法公正https://www.360wenmi.com/f/file7k77b20p.html
11.证人出庭申请书一式两份吗证人出庭申请书一式两份吗 导读:申请证人出庭作证的申请书只要一份就可以,可以申请多个证人出庭,需要提供证人的身份信息,按规定的时限交给法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五十四条 当事人申请证人出庭作证,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十日前提出,并经人民法院许可。https://www.64365.com/zs/715628.aspx
12.新民诉证据规定中「预防裁判突袭」条旨释义与司法适用如果双方当事人认可法官对合同效力的认定,那按照生效的判决书来确定民事行为的效力;如果不认可的,那么通过上诉由二审法官来确定相关民事行为的效力,然后再根据终审的效力认定判决,这时候当事人就可以决定是否变更诉讼请求,一审法官也可以无障碍的继续审理未了事宜。https://www.ilawpress.com/material/detail/613652798264836608
13.申请证人出庭申请书可以由律师代签吗证人在诉讼程序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有时候,证人的出庭作证可以为当事人减少不必要的麻烦。那么申请证人出庭申请书可以由律师代签吗?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找法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 请证人出庭申请书可以由律师代签吗 https://china.findlaw.cn/zhishi/a1656117.html
14.广州仲裁委员会(六)本会或者本会授权的仲裁庭作出无管辖权决定的,应当驳回仲裁申请;作出有管辖权决定的,仲裁程序继续进行。 第三章申请与受理 第十四条申请仲裁 (一)当事人申请仲裁时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1.仲裁协议; 2.仲裁申请书,应当包含下列内容: (1)当事人的姓名(名称)、住所、邮政编码、电话号码、传真号码、电子邮箱或https://www.gzac.org/zcgz/4657
15.证人出庭申请书(精选15篇)证人出庭申请书5 申请人:xx,联系电话:xxxx 案号:xx 案由:xxxx 申请事项: 贵会受理申诉人xxxx诉被诉人xxxx仲裁案件。为查清本案事实,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特向贵会申请证人xx、xx出庭作证,证明如下事实:1、xxxx;2、xxxx 申请人(签名或者盖章) 申请日期:xx年xx月xx日 https://www.yjbys.com/shenqingshu/qita/1953724.html
16.证人出庭作证申请书范文第七十条 人民法院准许证人出庭作证申请的,应当向证人送达通知书并告知双方当事人。通知书中应当载明证人作证的时间、地点,作证的事项、要求以及作伪证的法律后果等内容。 当事人申请证人出庭作证的事项与待证事实无关,或者没有通知证人出庭作证必要的,人民法院不予准许当事人的申请。 https://www.huanbaike.com/changshi/MOdM27PvEm.html
17.申请书(申请通知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用)因(×××)……号……(写明当事人和案由)一案,申请通知有专门知识的人×××,男/女,……(写明工作单位和职务或者职业),……(写明专业资质等信息)出庭,就鉴定人作出的鉴定意见或者专业问题提出意见。 事实和理由: ……(写明申请通知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的事实和理由)。 此致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18/07/id/3399334.shtml
18.申请书(申请通知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用))的其他基本信息,如不。。。(详细说明当事人和诉讼原因),申请通知具有专业知识的人,男/女,。。。(注明工作单位、职位或职业),。。。(注明专业资格和其他信息)出庭并就专家的专家意见或专业问题发表意见。 事实和原因: 。。。(说明申请通知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出庭的事实和理由)。 https://www.04oo.com/m1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