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法院服务大局司法为民以高质量司法助力高质量发展调解案件

近日,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泽军在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作工作报告,全面回顾了2023年青海法院工作。

2023年全省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195811件,审结180798件,同比上升31.67%和39.49%,其中省高院受理案件3318件,审结2635件,同比上升27.41%和25.42%。全省法院50个集体、40名个人受到省部级以上表彰。为落实平安青海建设“十个一”部署要求,依法审结一审、二审等各类刑事案件7408件,判决6156人。

同时,认真落实最高人民法院一号、二号司法建议,依法审结建筑工程和房地产类纠纷案件8057件,与省住建厅签署《关于推进房地产及建设工程领域诉源治理工作合作框架协议》,为房地产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优质法治化营商环境;依法审结金融类纠纷案件3624件,制定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审判工作的通知》,切实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依法审结知识产权案件482件。明确8个基层法院集中管辖知识产权一审刑事案件,有力推动知识产权“三合一”审判机制体制改革。

青海法院妥善审结各类环境资源案件1827件,切实担负起依法保护青海生态环境的政治责任。把“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的要求贯穿涉木里矿区非法采矿系列案件审理的始终,把依法审理案件与治理修复木里矿区生态环境、提振市场主体投资信心有机结合起来,取得良好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坚持预防性、恢复性司法理念,构建“案件审理+司法宣传+生态修复+综合治理”的环境司法保护体系。妥善审理华鑫公司破产重整案,保障玛尔挡“水光风一体化”综合能源基地建设项目顺利投产,获评国家公园司法保护典型案例。

围绕保障人民群众多元司法需求,青海法院妥善审理各类民事案件,继续发扬“马背法庭”的经验做法,开展巡回审判2962次,努力打通诉讼服务“最后一公里”。玉树、果洛等地法院在虫草采挖季节加强巡回审判和矛盾化解,就地平息大量涉虫草交易纠纷;化隆回族自治县人民法院通过“拉面经济云端诉讼服务点”开展巡回审判。

“坚持能动司法,切实推动诉源治理。”张泽军说,全省法院坚持“抓前端、治未病”,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把诉调对接的“调”向前延伸,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设立诉调对接中心54个,值班律师工作站38个,聘请特邀调解组织366个、特邀调解员752名,诉前调处各类矛盾纠纷35809件。

同时,向全省53家“五合一”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派驻工作人员指导调解;与银保监局、银行等单位共同设立金融纠纷调解中心,成功调解案件698件。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乡贤、村干部等“地熟、人熟、事熟”的调解优势,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人民法院聘请全国人大代表、“和美调解室”负责人马世功担任白庄镇人民法庭特邀调解员,调解室先后接待群众2500余人次,调解各类纠纷85件,调解成功76件,调解成功率达89%,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了全国人大代表的表率作用。

青海法院还把依法调解的理念贯穿办案始终,加大立案、审判阶段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力度,从源头减少执行案件的数量、有效防范涉诉信访案件的发生,全省法院调解、撤诉民商事案件64922件,调解率和撤诉率均居全国前列。

2023年,青海高院在全省法院开展为期三年的“质效双优”竞赛活动,定期召开案件质效讲评分析会,进行数据会商,强化“三评查一审核”机制,促进审判权力规范行使,着力提升案件质效。全省法院在案件数量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办案质效稳步提升。

西宁两级法院收案数量占全省法院的52.6%,在收案数同比增长37.6%的压力下,广大干警加班加点、努力拼搏,法定审限内结案率超过90%;海北藏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开展“程序空转”专项治理,发回重审和改判率下降2.83%;果洛藏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推进“审前调解+简案快审”模式,全州法院案件平均审理期限仅为31.2天。

此外,青海法院不断强化信息化便民举措,全年网上立案9万余件、互联网开庭8000余次、发起电子送达68万余次,努力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省高院自主研发电子签名系统,在诉讼服务窗口、庭审、远程提讯等场景下完成电子签名2万余次,有效解决了当事人异地签名不便的问题。

对于2024年工作,张泽军表示,将依法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以高质量司法服务进一步推进青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THE END
1.青海政务服务网网上服务 司法公开 制度规范 使用说明 网上服务 案件查询 网上立案 网上缴费 电子送达 材料提交 网上阅卷 证据交换 对外委托平台 网上辩论 网上视频调解 开庭旁听 联系法官 申诉信访 庭审视频公开 裁判文书公开 执行信息公开 开庭公告公开 失信人员公开 诉讼引导 诉讼指南 文书样式 https://www.qhzwfw.gov.cn/qhszwfwcs/fyqjd/index.html
2.互助土族自治县人民法院互助土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官方网易号 发布法院重要司法信息 青海 更多信息 以“三步走”调解促婚姻稳定 2024-12-18 18:02 【媒体关注】把诉讼服务做到群众心坎里 2024-12-18 18:01 携手共育 赋能成长 —互助法院家庭教育指导讲座进行时 2024-12-06 18:18 https://www.163.com/dy/media/T1499759841557.html
3.媒体关注把诉讼服务做到群众心坎里调委会在立案庭及各法庭以“调解员+书记员+法官(助理)”的模式,以“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和“道交一体化平台”为依托,延伸诉讼服务中心职能,开展风险告知、法律咨询、诉前调解等“一揽子”诉前调解工作,形成了“六庭一队两中心”(即六个人民法庭、一个速裁审判团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xMjI3OTI2NQ==&mid=2247525946&idx=2&sn=9b4bf746be70d966218c50c5c477e5c3&chksm=f8aa81d66e66243405080535e749c56dd8525288aea4e0c13cdd8708fe47bdd726b9ab6dddb0&scene=27
4.青海高院举办全省律师和法官网上诉讼专题培训会为深入推进主题教育活动走深走实,不断提升青海法院网上诉讼应用率,充分发挥律师队伍在线参与案件立案、缴费、审理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在省律协的大力支持、全省法院的配合下,省高级法院审判管理和信息技术处通过网络云平台和法院专网视频会议的方式分别于6月10日、6月12日针对全省律师和法院干警举办了青海网上诉讼专题培训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3519840
5.平台累计接收网上立案申请逾3905万件全天候全流程诉讼服务2022年3月1日,《人民法院在线运行规则》正式施行,最高人民法院将“中国移动微法院”转型升级为“人民法院在线服务”,集成整合调解、立案、阅卷、送达、保全、鉴定等诉讼服务功能和智慧服务相关功能,实现人民法院在线服务“一网通办、一站全办”。截至2023年12月底,“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累计接收网上立案申请逾3905万https://www.qhlingwang.com/fazhi/2024-01/26/content_100039949.html
6.青海省法院推进全省法院互联网诉讼服务工作为进一步方便人民群众参与诉讼,减少当事人诉累,全省各级法院通过在诉讼服务中心立案窗口、人民法庭诉讼服务窗口安装部署互联网电脑、扫描仪、打印机等,借助青海网上法院平台,为当事人、律师提供就近网上立案申请、网上缴费、案件查询、文书电子签收等跨域诉讼服务。部分法院通过在市民中心、政务服务中心、调解委员会、居委会http://qh.people.com.cn/GB/n2/2021/1004/c182775-34943441.html
7.辽宁诉讼服务网?辽宁诉讼服务网公告2.“北京移动微法院”信息平台进行网上立案 3.不便网上立案的,可选择邮寄方式立案 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 通知所在网址: http:// tjfy.chinacourt.gov.cn/ article/detail/2020/02/id/4785547.shtml 主要内容: 即日起,我市三级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和群众来访 https://www.51zlaw.com/flzs/98749.html
8.掌上办案青海移动微法院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诉讼服务记者了解到,“移动微法院”是人民法院依托信息技术提升案件质效、促进司法透明、深化诉讼服务,支撑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新型案件审理模式的电子诉讼平台,当事人通过“一部手机+微信账号”便可实现网上立案、网上缴费、案件查询等全方位、全流程诉讼事项的“一站式”办理,无需多次往返法院,既节约了当事人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https://www.qhnews.com/newscenter/system/2021/08/13/013434174.shtml
9.“打造枫桥式人民法庭积极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案例点评: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人民法院雨金法庭不断探索标准化办案模式,通过诉讼调解前置化程序+“回头看”判后回访程序,搭建司法服务延伸法庭平台,实现矛盾化解模块化、诉讼理性化和司法关怀常态化,成为维护当地社会稳定的中坚力量。 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人民法院雨金法庭从2014年开始不断探索案件标准化办理模式,搭建司法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2/06/id/6721832.shtml
10.业务研究指导委员会2015年工作总结及2016年工作设想背景资料6月8日,市高院副院长顾伟强等到访上海律协,就本市立案登记制改革、网上立案平台等信息化手段的进一步完善等议题进行讨论。 8月12日,市高院副院长茆荣华等到访上海律协,围绕如何完善上海法院律师诉讼服务平台等议题交流座谈。 9月22日,市二中院院长顾伟强、副院长吴金水等到访上海律协,围绕司法改革大背景下如何加强诉https://www.lawyers.org.cn/info/4198259035a54a1581b3159a80e72889
11.山东达洋达洋律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第三十八条交易主体之间发生有关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的纠纷,可以自行协商解决,也可以向交易机构提出调解申请,还可以依法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交易机构与交易主体之间发生有关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的纠纷,可以自行协商解决,也可以依法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http://www.dydayang.com/News/Show.asp?id=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