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加强基层党组织特别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选好配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特别是带头人”。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逐步推进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稳步发展,乡村进步更需要培养一支有思想、善技术、懂管理的带头人队伍。为切实做好农村后继有人、振兴发展,要聚焦后备力量“选”“育”“用”三步走,为乡村振兴蓄好“源头活水”。
严格标准选人,下好培育储备“先手棋”。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新时代的村干部,不仅是村庄“领头雁”、村民“当家人”,还应当是本村发展引路人、产业带头人、政策明白人,村干部队伍建设直接决定了乡村治理水平与农民群众福祉。要着眼于下一次农村集中换届,坚持把政治过硬、素质过硬、能力过硬作为选拔村级后备力量的重要标准,全面摸排评估。整合多方资源,注重从乡村致富带头人、返乡毕业大学生、退役军人、巾帼力量等群体中选拔。常态化开展农村优秀人才回引活动,大力吸引在外优秀人才返乡创业、回村任职。
加强教育培训,练好干事创业“基本功”。欲事立,须是心立。农村带头人后备力量的培养,不能任其自然生长,要精耕细作,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施肥浇水、修枝剪叶、驱虫防病。要抓实培训强基,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县乡两级要制定年度培训计划,争取将全部后备力量纳入培训范围。要突出导师结对帮带,发挥镇街领导班子成员、包村干部、村两委成员作用,在尊重后备力量个人意愿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个人特点,帮助尽快适应乡村工作。
多方实践锻炼,打好培育储备“组合拳”。不经历非常之事,难以成非常之才。加强实践锻炼是提升后备力量能力素质的有效途径。只有多亲身接触农村工作,多碰到一些“烫手山芋”,多一些“磕磕绊绊”的历练和“惶恐不安”的挑战,才能进一步提升处理问题的能力。要积极引导后备力量参与村级事务,安排后备力量担任村党组织书记或主任助理、网格员、胡同长等,引导参与产业发展、矛盾调处等重点工作,实行跟岗锻炼;对流动在外的后备力量,可以赋予村级重大事务、重大项目参与权,实时听取村庄发展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