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是浙江省高校中较早成立的外国语学院之一,1979年招收英语本科生、2002年招收硕士研究生,是浙江省外文学会、杭州市外文学会会长单位。学院下设英语系、日语系、朝鲜语系和大学外语部,其中,英语专业是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优势专业,日语专业是杭州市重点专业;英语语言文学是省级重点学科,日语语言文学是市级重点学科,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是校级重点学科。
学院注重培养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鼓励教师参与省、市和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目前已经建成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一门。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各类教学大赛,目前已经在“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全国高校微课大赛、中国外语微课大赛等赛事中获得国家级奖项。
学院十分重视本科教学工作,注重学科的交叉性和课程的层级性,基础课程为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基础,专业核心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文学文化视野,方便课程为学生毕业后进一步深造、就业提供理论与实践上的支撑。近年来,学生在全国各类外语竞赛中斩获佳绩,曾获浙江省大学生英语演讲赛、“21世纪杯”英语演讲赛一等奖、中华杯日语演讲比赛和在杭高校卡西欧日语演讲比赛一等奖、浙江省三井杯日语作文大赛连续两年均一等奖。
在全校公共英语课程教学中,在国际先进理念和国家教学导向的引领下,外国语学院大外部的老师们勇于创新,勤于为学生的需求创设优质的学习环境,为他们提供立体化的辅导,以协助各个学院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并能熟练运用外语资源的人才。
杭州师范大学于2013年更新了外语实验教学中心,随即开始实行“咨询导师”制度,逐步培养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从而达到自主管理学习的能力。具体方法主要包括:咨询导师值班日、在线答疑和周末趣味学习沙龙。
中心设定了每周二、四、六为咨询导师值班日,全天有教师在场指导学生的外语能力训练及学习策略引导等。部分学生在中心找到了合适的资源,并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语言学习习惯。根据咨询导师的观察,前来中心学习的学生主要有以下几类:
1)来完成课后任务的学生。这部分学生较少主动联系咨询导师,他们的目的性非常明确,完成作业是他们的唯一目标。2)希望通过自主学习得到提高的学生。这部分学生非常积极地利用平台资源,例如模拟四六级练习,对照音频练习发音等。有些学生会主动找咨询导师,探讨的内容很广泛,例如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会询问英语专业的学生通常学习哪些内容?参加竞赛需要怎样模拟练习?出国留学需要怎样的英语水平?3)参与周末趣味学习沙龙后来做尝试的学生。这部分学生会比较好奇,与导师交流的问题也比较多。
当学习者带着各自不同的目的来到中心,咨询导师需要有较好的观察力,体会他们的意图以及想问而不敢问的问题。与课堂教学相比,导师最主要的任务有三个方面:首先是让学习者熟悉中心所有的在库资源和在线资源,帮助学习者梳理学习资料的难易度以及适合度;其次是在学习方面给予一对一的指导,例如协助他们制定学习计划,选择辅修课程,协助结对合作学习等;第三是根据学生的需求以及中心资源库的使用情况调整各类学习资源,例如增加模拟机考让学生熟悉专业及社会外语考试(雅思、托福、大学英语四六级、英语专业四八级等)。
自中心建成以来,外国语学院特别是大外部的老师们,不断探索如何更充分地利用中心先进的软件硬件设备在课内外有效地提高学生英语语言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个性化教学真正将“因材施教”落到实处,学生与教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大大增加,因此学生喜欢个性化教学,对这种教学模式持欢迎态度。以下是部分学生在“个性化教学”座谈会上的反馈,体现了他们对该教学效果的肯定:
“这种教学方式很有针对性”
“希望能多增加个性化教学的次数”
“个别的语音辅导让我受益匪浅”
“作文的面批使我对写作更有信心了”
在每学期的个性化教学实施过程中,各位教师都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并对成效展开了自评与反思:
“通过这次面谈,加深了我对学生的了解。”
“教师在学生翻译练习的同时进行走动式的个别指导是翻译个性化教学一种很好方式。”
“在与学生进行阅读困难的个别交流中,学生反映了难以掌握词汇的词性,教师对词汇的讲解是否不够透彻?”
以上都是各位老师对个性化教学的积极思考,这种对教学方式方法的自我肯定和否定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
个性化教学是我校大学英语教学的创新性改革,反映了我院教师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校学生所做出的努力,体现了我院教师“以学生为本”的职业素质和积极的教学态度,我们将积极努力推广本学期较好的个性化教学案例,让我校更多的学生和老师受益于这项改革措施。
青年教师在建设微课、视频课等教学资源的同时,不仅自身的教学视野发生了变化,也为他们更自信地展示自己提供了契机。近几年来,教师们获得的奖项包括:
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大学全国总决赛三等奖(浙江省一等奖)
首届中国外语微课大赛全国总决赛二等奖(浙江省一等奖)
第二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大赛浙江省一等奖
第四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浙江赛区一等奖
第六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浙江赛区一等奖
教学资源建设
课程着重介绍了中华传统文化中最具特色的八个要素:以一文一武的“仁、侠”领衔,兼顾诗、书、画、茶、园,最后以展望技术的发展完成系列讲座。授课中注重话题的叙
事性及故事性,将知识点融入典故,用音乐与画面诠释主题,展示了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
我院一直致力于创新性与经典性同步发展的课程建设,以微课、慕课课程群的形式丰富网络学习资源,积极适应世界范围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发展的新趋势。
第一个课程群为《印象英美:穿越时空之旅》,由四位年轻的老师设计并主讲,她们以独到的视角演示英美文化与文学作品,以第一章为例“讲述英语的故事”:引言:英语:当今的世界语言(English:aGlobalLinguaFranca)
第一节:英语的传奇:起源与发展(TheOriginandDevelopmentoftheEnglishLanguage)
第二节:现代英语:向世界语言起航(ModernEnglish:aVoyagetotheGlobalLanguage)
第三节:莎士比亚—最伟大的英语作家(Shakespeare:theGreatestWriterintheEnglishLanguage)
第四节:英式英语与美式英语(BritishEnglishandAmericanEnglish)
第五节:新英语变体:英语的国际化(NewEnglishesunderGlobalization)
第二个课程群为《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技能》,其特色是走进中小学,以英语课堂实录为特色,教师的点评与建议贯穿整套课程,其教学安排为八章:教学技能总介;导入技能;呈现技能;活动技能(一);活动技能(二);结课技能;语音教学技能;学习指导。
大外部的老师们经过调研,学生们最希望能随时学习的是四六级考试的辅导。他们从零开始,组织团队设计主题,讨论如何教学、如何制作视频,结合多年改卷和辅导的经历完成了听、读、译、写四个模块的近20个微课视频,初步尝试了微课上线的自主学习模式。虽然第一阶段的小视频较为简单,但是成功的开启了教学改革的一幕,全力为学生们创造学习的良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