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修订)》采用了“内容主线、内容主题、核心内容”的课程结构,从总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总体,充分体现了数学本身的系统和结构。在数学教学中,改变“以知识点为中心”的内容展示,强调“整体把握课程”,引导学生构建完整的认识,形成良好的体系,是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课程、提升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突破口。
一、研究的背景、意义与价值
随着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修订,“整体把握课程”的理念逐渐得到数学教育研究者和高中数学教师的广泛认同。在教学实施层面,“单元教学”“主题教学”“知识团”“整体设计”等概念在中学数学教育领域不断涌现。
单元设计是撬动课堂转型的一个支点。单元设计既是课程开发的基础单位,也是课时开发的背景条件。陕西省于2022年秋季使用新教材,开展新课标背景下单元教学设计研究,对于落实新课标理念,整体把握数学本质,提升核心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三维目标、核心素养的提出以及对教师整体把握课程能力的倡导等,都对单元教学设计的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单元教学设计在学生素养的生成、情感的培养以及思维习惯与方法的形成等方面正发挥其独特作用。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核心概念界定
单元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设计是以教材为基础,用系统论的方法对教材中“具有某种内在关联性”的内容进行分析、重组、整合并形成相对完整的教学单元,在教学整体观的指导下将教学诸要素有序规划,以优化教学效果的教学设计。它小仅包括教学要素分析、教学目标确定、教学流程设计,也包括教学流程的实施以及评价、反思与改进等。
四、主要结论
(一)厘清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关键环节
根据最新研究与实践结论,大单元教学设计至少应包含单元的课标要求、学情分析、单元教学目标、单元设计方案与课时安排、单元作业设计及单元学习评价等六个环节。
(二)把握单元教学设计的逻辑起点
“单元”是按学习的逻辑组织起来的、结构化的学习单位,是实现素养目标的一种微型课程计划,单元设计并不是固定的,它有多重线索。如何确定一个大单元,教师需要考虑以下几个要素:研读课标和教材、分析学生的认知与心理准备,整理可获得的资源等,按照课时确定单元数。厘清大单元逻辑的逻辑起点,是以大情境、大任务或大项目,还是以大概念或大问题或学科史来统率。
(三)凝练数学大概念,指导单元教学设计
(四)大单元教学设计的主线
五、存在的不足
虽然本课题实现了预期目标,但要更好的落实单元设计理念,必须与学校学科教研机制体制、单元作业等因素相结合,后期我们将继续实践,形成更实用的经验。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学会“单元设计”[N].中国教育报,2015-06-12.
[2]马兰.整体化有序设计单元教学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2012,(2):23-31.
[4]吕世虎.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5]章建跃.突出整体思想强化应用意识[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