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聊到新能源车补贴,或许大多数人都知道是”国家+地方”都会给予消费者补贴,但具体国家和地方政府分别补多少?以什么方式补贴?哪些新能源车型可以享受?可能就没多少人完全了解了。
第一层:国家补贴政策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补助标准是逐年递减的。这主要是考虑到了规模效应、技术进步等因素。按照2014年2月国家发布的通知,2014年在2013年补贴标准基础上下降5%,2015年在2013年补贴标准基础上下降10%。
第二层:地方政府补贴
国家牵头推广新能源车,地方政府自然需要落地执行。更何况在2013年9月发布的《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中已经明确点出了希望能立即”响应号召”的示范地区,即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细颗粒物治理任务较重的区域。
不得不说,地方政府的响应的确够快。在2013年11月,第一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或区域名单已经出炉,其中涵盖了之前被国家”点名”的区域城市。下面,编辑就以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为例,聊一聊新能源汽车地方补贴政策。
2014年1月,北京市政府出台了《北京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管理办法》,政策显示,在北京市购买新能源车的补贴与国家相一致,即按照国家和北京市1:1的比例确定补助标准,但需要注意的是,国家和北京市财政补助总额最高不超过车辆销售价格的60%。
另外,北京市仅对于小型、微型纯电动汽车及燃料电池汽车给予补贴,而国家补贴政策中的插电式混动车型不在其中。同时,只有纳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中的新能源汽车,并进入《北京市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生产企业和产品目录》的车型才能享有补贴,目前该目录尚未公布,因此,哪些新能源车可以入围,还不能确定。
除了价格补贴,在北京购买符合”条件”的新能源车,还可在专用新能源小客车配置指标中摇号。第一次摇号结果将于2014年2月26日公布,小客车指标办公布的数据显示,累计收到个人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配置指标申请和确认延期的超过1700个,按照今年本市小客车指标额度及配置比例粗略计算,每期分给个人的新能源车指标将有1666个。虽然目前第一批申请人数略高于指标配额,需要摇号,但相比于普通汽车摇号,新能源汽车98%的中签几率已经高出太多。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政策已于2012年年底到期,目前上海新的补贴标准尚未出台。不过,编辑从上海经销商处获悉,现在购买新能源车仍可按照老政策执行,而新政策也会在近期出台,可能补贴力度会有所缩减。
2012年,广州市发布了《广州市节能与新能源中小客车购置补贴试行办法》,其中显示,新能源中小客车和节油率超过20%的混合动力车型在办理车辆注册登记后,按每辆1万元的标准给予购置补贴。虽然补贴金额较少,且补贴车型也需要进入工信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但在车型方面包括了非插电式混动车型,理论上会有更多车型获补贴。
另外,据《广州市中小客车总量调控管理试行办法》显示,凡购买符合”条件”的新能源车型,也可以在广州1.2万个新能源车增量指标中进行摇号,相比于普通车摇号,中签几率更高。
据了解,《广州市节能与新能源中小客车购置补贴试行办法》即将于2014年3月31日到期,目前还没有延续性政策出台。不久前,广州市发改委主任潘建国曾透露,未来广州市民购买新能源车将按照中央和地方1∶1的比例进行补贴。此外,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市民还可以不用申请摇号,直接上牌。由此看来,广州很快就会对现有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摇号政策进行调整,以适配未来几年国家的补贴政策。
●夹杂在新能源汽车政策中的那些”黑盒子”
在大致了解了新能源汽车国家补贴和地方补贴政策后,大多数消费者会认为这些惠民政策是完美的,但在编辑调查后发现,其中还有一些关键性问题表述得很隐晦,它们就像是一个个”黑盒子”那样夹杂其中,若不一一打开,势必会让我们在新能源汽车购买环节中产生误区。
不是在任何区域都能购买新能源车
在国家发布的《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中已明确指出,将继续依托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如果满足示范城市或区域的条件,可编制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方案,提交四部委,择优确定示范城市名单。
也就是说,只有进入示范名单的城市,才能推广新能源汽车,当地消费者才能在本地购买新能源汽车,并享受补贴。目前,四部委已公布了两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或区域名单,其中包括北、上、广、深一线城市,也涵盖河北省、浙江省等城市群。据统计,两批名单共包含40个试点城市或区域。
不是所有的新能源车都能享受国家补贴
在了解国家补贴政策的时候,一定要仔细阅读补贴车型范围,因为不是所有的新能源车都可以获得补贴。
在我看来,国家新能源补贴政策将进口车拒之门外,那么消费者在选购车时范围会缩减一些;但从另一个方面看,如果给予进口新能源车补贴,很有可能提升其销量,那么对于自主品牌车型势必会有所冲击,且对于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实质提升起不到帮助。不过,补贴政策是救急不救穷的,若没有核心技术,仅凭借一味地政策补助,也无法为行业提速。因为,国家政策也给了跨国车企一个新的出口————国产。
享受”国家”补贴车型,未必能在”地方”获补贴
理论上,可以获得国家补贴的新能源车,也自然会得到地方政府补贴。但经过调查后发现,这种理论未必在哪里都行得通。
比如,在北京享受地方补贴的新能源车并不包括插电式混动车型,且只有进入北京市自己制定规则的《北京市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生产企业和产品目录》的纯电动车、燃料电池汽车才能享受政府补贴。
新能源汽车并非在所有4S店销售
有的车企官方网站上,并没有对旗下的电动汽车进行详细介绍。有的网站上甚至连销售地点也未进行公示。编辑连续拨打某品牌三个不同地区的4S店咨询新能源车,但都被告知不在此销售,而销售电动车的某4S店,对本地电动车补贴政策也介绍得含糊不清。
在此,希望厂家能够对于新能源车型快速建立一套完善的售前、售后体系。同时也建议新能源汽车潜在用户若看中一款车型,可以先咨询官方400,查明车辆在哪里销售,这样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做无用功。
●总结:
补贴政策本身是一针对推行新能源车发展的催化剂,国家与地方政府齐上阵,让消费者购买新能源车得到双重实惠,可以有效提升新能源车销量。此外,若能不分”国籍”、”户籍”,或至少打通了后者,使新能源车在更城市得到补贴,或许也能新能源汽车在中国更快速发展。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