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晴在保定一家耳鼻喉专科医院当了一辈子药剂师,退休后单位返聘,她本可以再回去继续上班,但她拒绝了。
她说,药剂师责任太大了,退休了总算可以睡个踏实觉了,再也不想操心了。
分化
一大家子变异地多家
郑晴的女儿把家安在北京后,实际上,就从一个大家庭分离出来有了自己的小家庭生活了。
“以前小时候,家里有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妈妈、舅舅,还有小表妹,经常一大桌子人吃饭。现在,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提前约好才能热闹那么一回。”郑晴的女儿说,以前一大家子一起居住,相互间图个照应。现在通讯发达、交通条件改善,京冀之间往来方便,他们的家庭自然由过去以保定为主的大家庭变成了保定老家、北京自己小家以及郑晴租的小公寓三个家庭。
研究
居住模式与“快乐老年”
根据“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大样本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与空巢老人相比,和子女同住或近邻居住的老人认知功能显著改善40%,自评健康良好可能性明显升高32.4%,生活满意的可能性大幅提高54.8%。
北京大学健康老龄与发展研究中心工作人员介绍,通过调研发现,老人多与子女沟通,从年轻一辈那里获取新鲜的信息,可以有效延缓记忆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的功能性衰退,并避免老人因孤独空虚引发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而显著改善心理和生理健康。
对于不少老年人而言,虽然现在物质条件好了,但说起“快乐老年”,依然是一种奢望。“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中发现,老年人“黄昏心理”“自卑心理”、孤独恐惧、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普遍存在,精神关爱是老年人最渴望解决的问题。为此,重视与大力发展社会养老的同时,应鼓励支持成年子女与老人同住或近邻居住。如果能这样,老人生病时能得到家庭照料,健康时向子女孙子女提供帮助,老人和子女达成“双赢”。
郑晴非常享受自己的退休生活,她说年轻时候尽忙着学习、工作带孩子了,退了休,身体不错,可要为自己好好活一把了。女儿也常常给她讲出差国外的各种见闻,鼓励她多出去走走。她喜欢旅游,喜欢看各种展览,计划先把北京的博物馆看个遍,再把公园逛个够。
背景资料
流动老人不断增长
国家卫生计生委10月19日发布《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6》显示,2015年,我国流动人口规模达2.47亿人,占总人口的18%,相当于每六个人中有一个是流动人口。流动老人规模不断增长,占流动人口总量的7.2%。
国家卫生计生委人口流动司司长王谦介绍,2015年我国流动老人约有8成低于70岁,70至79岁的占18%,80岁及以上的高龄流动老人不到5%。照顾晚辈、养老与就业构成老人流动的三大原因。
“我们在研究中发现,留守老人流动、迁移的原因不同于整体的流动人口。”王谦说,“流动老人到城市来给他们的孩子看孩子,照料晚辈所占比例很大,达到43%。为与子女团聚或自行异地养老的比例为25%。另外有一些老人到城里是为了工作,占比23%。”
大数据
“银发族”更爱出行
去哪儿网10月8日发布《2016年度“银发”出行大数据报告》显示,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出行目的地多在国内,今年超一半老人出游无子女随行。
哪些城市的老年人最喜欢出游?2016年最喜欢出游老年人所在城市排行榜当中,北京、上海、成都、海口、重庆、昆明、深圳、三亚、西安和广州这10个城市的老年人出行人数排名前列。除了以上城市外,二三线城市老年人也成了出行主力军。
老年人爱待在家?答案可能和你想象的不太一样。有关专家认为,老年人在退休之后选择旅游出行的人数不断攀升,出行的实际需求甚至比白领上班族更强烈。
(燕赵都市报综合)
19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6》,一组组数据的背后是中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给普通人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
方案要求,我省人口健康教育要面向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特点的流动人口有针对性地开展。
6月27日,石家庄市新华区天苑街道办事处与天苑卫生院联合举办流动人口计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集中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