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居民口中的“老季”“季叔”,是靠谱“管事儿”的大家长,是单元楼的“守护者”,他就是梨园东里社区楼门长——季连义。在通州玉桥街道,有一群“玉见之星”,默默无闻地服务着邻里。今天一起去看看季连义的故事。
化身“收费员”
传递邻里信任之光
季连义今年73岁,家住梨园东里社区光明小区48号楼,在玉桥居住了十余年,2018年正式被社区志愿服务队“收编”,但早在2018年之前,季连义的热心肠就“有迹可循”,他默默无闻地做着为人民服务的暖心事。
“这是我们48号楼12户居民交的电费,您看看。”一天,季连义一大早就来到小区物业缴费。原来,2017年光明小区更换新物业,需要收缴楼道灯电费,由于“初来乍到”,物业工作人员征收几次都未能成功收缴,导致楼道灯停电。“我来!”在和物业工作人员攀谈得知情况后,季连义主动揽下这个“收费员”的工作。
“谁啊?”“一楼的。”6层12户,季连义挨家挨户敲门,就算独居的女邻居一看是季连义,也安心地把门打开。收取过程中,有的居民外出不在家,季连义就会耐心地多次爬楼上门。对于新搬来的租户,季连义也会主动前去介绍情况,详细说明楼道灯电费的用途和收缴标准,让居民心里明明白白。无论是业主还是租户,大家都很放心把钱交到季连义手中。
季连义(左四)
“麻烦您了,您费心了。”“这都是力所能及的小事。”六层一户业主因为去闺女家照顾外孙,不在小区,就请季连义帮忙交上电费,等他回来再还,季连义二话不说就帮邻居垫付了电费。“楼道灯要是不亮,晚上回来黑灯瞎火的,大家出行不安全。”季连义说道,“街坊邻里的,这点小事都是应该的。”
季连义的热心不仅点亮了楼道的灯,更点燃了居民守望相助的邻里情。
靠谱“楼门长”
楼道有了“文艺范”
谈起加入志愿服务的契机,季连义回忆道,在2018年时,梨园东里社区在党支部书记王月琦的带领下,组织开展垃圾分类活动,由于活动就在季连义家楼前,“爱凑热闹”的他就去参加活动当起了志愿者,组织力强、热心、积极的季连义也被社区发现,“季叔就是我们社区的一块宝!”社工们纷纷说道。自此之后,社区各种活动都有季连义的身影。
2022年,季连义又多了一个身份——楼门长,他代表社区参加街道楼门文化建设提案大赛,“国韵凝心牡丹满园”主题楼门方案从中脱颖而出,获得街道资金支持。
在梨园东里社区的统筹协助下,季连义作为楼门文化项目“带头人”,积极动员居民参与楼门文化建设,带领居民清扫楼道,邀请绘画达人为楼道作画装裱上墙。除了撸起袖子“干活”的,行动不便的居民也不闲着,纷纷把自己家里的水果、零食分给邻居及志愿者。
在大家的默契、积极配合下,48号楼二单元楼道焕然一新,有了“文艺范”,楼层间流淌着浓浓邻里情,楼门更是获得“文化凝聚楼门”的荣誉称号。今年,季连义除了在楼门文化建设中继续发光发热,又“解锁”了“社区共治合伙人”的身份,他将满怀热忱,为基层治理添砖加瓦。
你帮我我帮你
最真实的邻里守望相助
在这方小小单元楼间,季连义和老伴以长辈之姿,悉心守护着楼内的每一户人家,因为有他们,单元楼不再是砖石水泥的堆砌,而是一个有温度、有故事、有归属感的港湾。
每当赞扬季连义的“但行好事,无患得失”,他没有自谦也不骄傲,反而会向邻居竖起大拇指。他说,当老伴从轮椅上摔下来、自己力不从心时,是邻居的援手,将老伴安全送回家;在楼门文化项目推进时,是87岁居民提笔作画为楼道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