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数量+资料400题答案及解析(三)—陕西公务员考试网

行测_数量+资料400题答案及解析(三)—陕西公务员考试网

陕西公务员考试网|2020-01-2113:38

收藏

资料分析

1.【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增长率计算比较问题。

第二步,定位表格上半部分。

第三步,根据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1,若现期量÷基期量大,则增长率高。数据较多,分子分母整体截位舍相同,可得轻工业、城市居民、重工业、乡村居民用电量的现期量÷基期量分别为:70.1/69.1、14.1/11.8、227/221、14.5/13.1,显然只有14.1/11.8明显高于1,其他三个分数仅略大于1,故增速最快的是城市居民用电量。因此,选择B选项。

2.【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年均增长率比较问题。

第二步,定位表格中间部分,苏南、苏中、苏北2010年12月用电量分别为179.11、42.18、50.21亿千瓦时,2011年5月分别为184.42、42.75、51.20亿千瓦时。

因此,选择D选项。

3.【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两期比重比较问题。

第二步,定位表格上半部分最后一列。

第三步,根据两期比重比较口诀“部分增长率高于整体增长率,比重上升;反之下降”。重工业用电量:13.8%>13.5%,比重上升;乡村居民用电量:13.3%>12.6%,比重上升。

因此,选择A选项。

4.【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简单比较中的读数比较问题。

第二步,定位表格下半部分。

第三步,2011年前5个月月平均增量为负值,即2011年5月用电量低于2010年12月,直接读数可知南京市(23.02,24.78)、南通市(17.87,18.36)、连云港市(6.11,6.13)、扬州市(10.95,10.97)满足,共4个城市。

因此,选择C选项。

5.【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基期量比较问题。

第三步,结合选项,只需对苏州、南京、无锡、常州这四个城市进行比较。根据基期量=现期量÷(1+增长率),苏州与无锡相比,1+增长率差别不大,根据“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原则,现期量明显大的基期量大,故苏州(数据取整:365-81)高于无锡(数据取整:190-43),排除C、D选项,余下选项只需比较南京和常州即可;分数比较,分子取整,分母从左向右截位前三位并保持量级不变,可得2010年前4个月南京、常州用电量分别为(104/1.08)-(23/1.12)>(104-23)/1.08=75(亿千瓦时)、(107/1.19)-(24/1.18)<(107-24)/1.18≈70(亿千瓦时),南京多于常州,排除A选项。

因此,选择B选项。

6.【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两期平均数比较问题。

第二步,定位第一、二、三段,“2011年全国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1057万公顷,比上年增加70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504万公顷,增加19万公顷。全年粮食产量增产4.5%。全年棉花产量增产10.7%”。

第三步,平均亩产量=产量÷面积,根据两期平均数比较口诀,“分子增速大于分母增速,则平均数上升,反之降低”。

粮食:分子增速(4.5%)大于分母增速(70/(11057-70)<1%),平均数上升;

棉花:分子增速(10.7%)大于分母增速(19/(504-19)<10%),平均数上升。

7.【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已知现期量与增长率求增长量的问题。

第二步,定位第四段,“2011年末生猪存栏46767万头,增长0.7%”。

第三步,观察选项较为接近,需要精确计算,利用增长量=现期量-现期量÷(1+增长率),可得2011年末全国生猪存栏比2010年末多46767-46767/(1+0.7%)≈46767-46442=325(万头)。

8.【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混合增长率计算。

第二步,定位第二段,“2011年夏粮产量12627万吨,增产2.5%,秋粮产量41218万吨,增产5.1%”。

第三步,根据混合增长率性质“整体增长率介于部分增长率之间,且偏向基数较大部分的增长率”,可得平均增产应介于夏粮(2.5%)与秋粮(5.1%)的增长率之间,且偏向于量大的,故介于中间值(2.5%+5.1%)÷2=3.8%和5.1%之间。

9.【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增长量公式比较。

第二步,定位第四段,“2011年全年肉类总产量7957万吨,比上年增长0.4%。其中,猪肉产量5053万吨,下降0.4%;牛肉产量648万吨,下降0.9%;羊肉产量393万吨,下降1.4%”。

10.【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综合分析问题,且需选出不正确的选项。

第二步,(1),两期比重比较,定位第五段,部分(养殖水产品产量)增长率(5.2%)大于整体(全年水产品产量)增长率(4.2%),则所占比重上升,正确。

(2),增长率计算,定位第四段,其他肉类的现期量为7957-5053-648-393=1863(万吨),基期量为≈(7957-7957×0.4%)-(5053+5053×0.4%)-(648+648×0.9%)-(393+393×1.4%)≈1800(万吨),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故其他肉类的增长率约为(1863-1800)/1800<4%,错误。

(3),基期量计算,定位第四段,根据基期量=现期量÷(1+增长率),代入数据得2010年牛奶产量为3656/(1+2.2%)=3577(万吨),正确。

故不正确的有1个。

11.【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增长率计算。

第二步,定位材料第一段,“‘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3255元提高到2010年的5919元,增加2664元。”。

第三步,根据公式,增长率=增长量/基期量,观察选项,首位不同,分母从左向右截前两位计算,代入数据,可得增长率≈2664/33,直除首位商8。

12.【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已知现期量与增长率的增长量计算。

第二步,定位表格。2005年农村居民纯收入为3255元/人,比上年名义增长率为10.8%。

第三步,根据公式,增长量=现期量×增长率/(1+增长率),10.8%≈1/9,根据增长量计算n+1原则,代入数据得3255/(9+1)=325.5(元),与B选项最为接近。

13.【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其他计算。

第二步,定位第一、二段,“‘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加2664元”,“2010年工资性收入比2005年增加1257元”。

第三步,根据公式,贡献率=部分增长量/整体增长量,选项首位相同,分母从左向右截取前三位,代入数据得1257/266,直除首两位商47。

14.【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基期量和差计算。

第二步,定位材料第三段,“2010年农村居民家庭从事第二产业生产经营得到的纯收入人均182元,比2005年增加74元,从事第三产业经营得到的纯收入人均420,比2005年增加153元”。

第三步,根据公式,基期量=现期量-增长量,可得2005年从事二、三产业的纯收入为(182-74)+(420-153),计算尾数为5。

15.【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用代入法求年均增长率计算。

第二步,定位第四段,“2010年农村居民得到的转移性收入比2005年增长2.1倍”。

16.【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现期比重计算中的求部分量。

第二步,定位柱状图和饼状图,2010年生产总值为27227亿元,第一产业占5%。

第三步,根据公式,部分量=整体量×比重,得第一产业的增加值为:27227×5%≈27200×5%=1360(亿元)。

17.【答案】B

第二步,定位柱状图和饼状图,2008年生产总值为21463亿元,第一、三产业分别占5.1%、41%。

第三步,选项首两位相同,精确计算。根据公式,部分量=整体量×比重,可得第三产业与第一产业增加值的差值=整体量×比重差值=21463×(41%-5.1%)=21463×(41%-35.9%=21463×(36%-0.1%)≈7727-21=7706(亿元)。

18.【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现期倍数计算。

第二步,定位柱状图和饼状图,2007年生产总值为18754亿元,第二产业占比54.1%;2010年生产总值为27227亿元,第二产业占比51.9%。

19.【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现期比重计算中求部分量。

第二步,定位柱状图和饼状图,2007年至2010年生产总值和第一产业占比分别为(18754亿元,5.5%)、(21463亿元,5.1%)、(22990亿元,5.1%)、(27227亿元,5.0%)。

第三步,根据公式,部分量=整体量×比重,5.5%≈1/18,5.1%>5.0%=1/20,代入数据得2007年第一产业增加值=18754×1/18>1000,2008年第一产业增加值>21463×1/20>1000,2009年第一产业增加值>24990×1/20>1000,2010年第一产业增加值=27227×1/20>1000。故2007年至2010年浙江省第一产业的增加值均大于1000亿元,共4个。

因此,选择D选项

20.【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综合分析问题,且需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第二步,A选项,求部分量,定位柱状图和饼状图,2007年至2010年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分别为18754×40.4%≈7600(亿元),21463×41%≈8815(亿元),22990×43%≈9890(亿元),27227×43.1%≈11701(亿元),只有2010年超过1万亿元,正确。

B选项,求部分量,定位柱状图和饼状图,2009年,第二产业增加值与第一产业增加值之差=22990×(51.9%-5.1%)>22000×46%=10120(亿元),正确。

C选项,求部分量,定位柱状图和饼状图,2010年,第三产业与第一产业增加值之差=27227×(43.1%-5%)>27000×38%=10260(亿元),错误。

D选项,求部分量,定位柱状图和饼状图,2008年,第一产业增加值与第三产业增加值之和=21463×(41%+5.1%)≈21500×46%≈9890(亿元),正确。

——推荐阅读——:

21.【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基期量计算。

第二步,定位第一段,“2010年,我国共投入R&D经费7062.6亿元,比上年增长21.7%”。

第三步,根据公式,基期量=现期量/(1+增长率),观察选项,出现首两位相同的选项,需要精确计算,代入公式,可得2009年我国共投入R&D经费约≈7062.6/1.217,直除首三位商约为580。

22.【答案】A

第二步,定位材料第三段,“2010年企业、政府属研究机构、高等学校经费所占比重分别为73.4%、16.8%和8.5%”。

第三步,根据公式,部分量=整体量×比重,企业是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经费综合的倍数=企业/(研究机构+高等学校),整体量一致,可直接用比重替代,倍数=73.4%/(16.8%+8.5%)=734.4%/25.3%≈2.9倍。

23.【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现期比重计算中的求比重。

第二步,定位材料中的第一段和第二段,“2010年,我过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以下简称R&D)经费7062.6亿元”,“试验发展经费5844.3亿元”。

第三步,根据公式,比重=部分量/整体量,选项首位相同,分子取整,分母从左至右截取前三位计算,代入公式,可得2010年全国用于试验发展的经费约占全国R&D经费=5844/706,直除首两位商82。

24.【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读数比较。

第二步,定位材料第五段,“2010年,分地区看,R&D经费超过300亿元的有江苏、北京、广东、山东、浙江和上海6个省(市),共投入经费4136.5亿元,占全国经费投入总量的58.6%,R&D经费投入强度(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达到或超过全国水平的有北京、上海、天津、陕西、江苏、浙江和广东7个省(市)。”。

第三步,同时满足两个条件的有江苏、北京、广东、浙江和上海共5个。

25.【答案】C

第二步,A选项,基期量计算,定位材料第二段,“2010年,分活动类型看,全国用于基础研究的经费投入为324.5亿元,比上年增长20.1%”,根据公式,基期量=现期量/(1+增长率),分子取整,分母从左至右截取前两位,代入得325/1.2>265(亿元),正确。

B选项,读数比较,定位材料第四段,“2010年,分产业部门看,R&D经费投入强度(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最高的行业是专用设备制造业,为2.04%;投入强度在1.5%—2%的4个行业,分别是医药制造业(1.82%)、通用设备制造业(1.59%)、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1.59%)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1.50%)”,可知最高为专业设备制造业(2.04%),第二高为医药制造业(1.82%),正确。

C选项,基期量计算,定位材料第三段,“2010年,高等学校投入597.3亿元,增长27.6%”,根据公式,基期量=现期量/(1+增长率),代入公式,597.3/1.276<480(亿元),错误。

D选项,简单计算中和差类,定位材料第五段,“分地区看,R&D经费超过300亿元的有江苏、北京、广东、山东、浙江和上海6个省(市),共投入经费4136.5亿元,占全国经费投入总量的58.6%”。2010年R&D经费未超过300亿元的省(市)投入经费之和的比重=1-超过300亿元的比重=1-58.6%=41.4%<45%,正确。

26.【答案】D

第二步,定位一、二段,“2012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0%。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4%,集体企业增长7.1%,股份制企业增长11.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6.7%”。

第三步,简单比较,只有2012年全国股份制企业增长幅度(11.8%)高于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0%)。

27.【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简单增长率读数比较问题。

第二步,定位第二段中间部分,“2012年钢材增长7.7%,集成电路增长9.3%,汽车增长6.3%”。

第三步,2012年全国钢材增速V1=7.7%,集成电路V2=9.3%,汽车V3=6.3%,即V2>V1>V3。

28.【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现期比值计算问题。

第二步,定位第一段,“2012年全国第一产业增加值52377亿元;第二产业235319亿元”。

第三步,观察选项首位相同但第二位不同,分母从左向右截取前三位,可得2012年全国第一产业增加值与第二产业的比值为52377/235,直除首两位商22。

29.【答案】B

第二步,定位第二段后半部分,“2012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8.0%。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

第三步,2011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为98%+0.5%=98.5%。根据销量=产量×产销率,当产量相等时,销量之比等价于产销率之比,则该公司2012年与2011年的产品销售量之比是98%/98.5%=196/197。

30.【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综合分析问题,且需选出正确的项数。

第二步,(1)直接读数,定位第二段后半部分,“2012年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3%”,错误。

(2)直接读数,定位第一段,“2012年全国第三产业增加值231626亿元”,错误。

(3)材料中只给出2012年部分工业产品的增长率,无法推出471种工业产品中产量下降幅度最大的产品,错误。正确的共0个。

31.【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读数比较问题。

第二步,定位表格“死亡率”所在列和第一段(2012年死亡率为7.15‰)。

第三步,2012年死亡率(7.15‰)1991年死亡率(6.70‰),最后一点高度应高于初始点,排除A、C选项;1991年—1994年死亡率分别为6.70‰、6.64‰、6.64‰、6.49‰,即头几年呈现略有下降趋势,排除B选项。

32.【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减少率计算问题。

第二步,定位文字材料,“2012年我国人口出生率为12.10‰”,定位表格,1990年我国人口出生率为21.06‰。

第三步,根据减少率=(基期量-现期量)÷基期量,与1990年相比,2012年我国人口出生率下降的幅度为(21.06‰-12.1‰)÷21.06‰≈8.96/21.1,直除首两位商42。

33.【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现期比重计算中求部分量问题。

第二步,定位文字材料,“2012年出生人口为1635万人……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7.70(女性=100)”。

第三步,根据部分量=整体量×比重,2012年我国新出生女性人口数为1635×(100/117.7+100),首两位商75。

34.【答案】C

第二步,定位表格“出生率”所在列和第一段(2012年出生率为12.10‰)。

第三步,1991—2012年二十二年,我国人口出生率高于上年的年份有:2005年、2007年、2008年、2011年、2012年,共5个。

35.【答案】C

第二步,(1)读数比较,定位表格“自然增长率”所在列,2005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5.89‰)高于2004年(5.87‰),并非逐年下降,错误。

(3)和差类简单计算,定位第一段,2011年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1-(52.6%-1.3%)=48.7%,正确。

共2个正确。

36.【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增长量比较中的增长量做差比较问题。

第二步,定位表格“金融业增加值绝对额(亿元)”一列。

37.【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比重比较问题。

第二步,定位表格“第三产业增加值”、“地区国内生产总值”这几列的数值。

第三步,根据两期比重比较口诀“部分增长率高于整体增长率,比重上升;反之下降”,2003~2004年部分(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率均小于整体(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比重均下降,2005年~2011年部分(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率均大于整体(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比重均上升,故2002~2011年比重先下降后上升,只需比较2002年与2011年比重寻找最大值即可,数据较长,分子分母整体考虑截位舍相同,2002年、2011年比重分别为39/106、208/491,量级相同,首位分别为3、4,比重最大值为2011年(208/491≈42.4%)。

38.【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增长率计算问题。

第二步,定位表格,“2003年、2011年江苏金融业增加值分别为392.1亿元、2600.1亿元”。

第三步,根据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选项首位不同,分母从左向右截取前两位,分子做减法截位舍相同,(260-39)/39,首位商5。

因此,选择A选项

39.【答案】B

第二步,定位表格,“2006年、2005年、2004年、2003年江苏金融业增加值分别为653.3、492.4、440.5、392.1亿元,2006年、2005年、2004年、2003年江苏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7914.1、6612.2、5198.0、4493.3亿元”。

第三步,根据比重=部分量÷整体量,观察分母量级相同,分母从左向右截取前三位,分子取整,则2006年、2005年、2004年、2003年江苏金融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653/791,492/661,441/520,392/449量级相同,首位分别为8、7、8、8,故2005年比重最小。

40.【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年均增长率比较的问题。

第二步,定位表格“2002年”及“2011年”两行。

41.【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增长量比较中的增长量公式比较问题。

第二步,定位第一段,“2003大中型拖拉机441万台,比2002年增长3.8倍;小型拖拉机1811万台,比2002年增长35.2%;联合收割机111万台,比2002年增长2.6倍”。

42.【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基期量计算问题。

第二步,定位第二段后半部分,“2011年,玉米亩产量383公斤,(比2002年)增长16.7%”。

第三步,根据基期量=现期量÷(1+增长率),选项出现首位相同但第二位不同,分母从左向右截取前三位,可得2002年全国玉米亩产量是383/1.17,直除首位商3。

43.【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现期量计算问题。

第二步,定位第二段,“2011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54.5%,比2005年提高18.6个百分点”。

第三步,根据年均增长量=(末期量-初期量)÷相差年份(江苏省考年均增长类计算大多需要“翻旧账”),2006~2011年六年年平均提高3.1个百分点(18.6%/6=3.1%),则2015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将达到54.5%+3.1%×4=66.9%。

44.【答案】A

第二步,定位第二段,“2011年比2002年,人均牛奶增幅为166.8%,棉花为27.7%,水产品为35.0%,油料为8.8%”。

第三步,简单比较,与2002年相比,2011年人均产量增幅最大的是牛奶(166.8%)。

45.【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综合分析问题,且需选出错误的一项。

第二步,A选项,基期倍数计算,定位第二段后半部分,2002年全国稻谷亩产量约为小麦的(446-33)/(322-71)≈1.6(倍),正确。

B选项,简单计算和差类,定位第二段上半部分,2011年国家粮食安全标准为425-25=400(公斤),正确。

C选项,基期量计算,定位第二段最后一句,根据基期量=现期量÷(1+增长率),分母从左向右截取前三位并保持量级不变,2002年全国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的粮食产量约为21.48/1.72>1200(公斤),错误。

46.【答案】C

第二步,定位表格“人口密度”所在列。

第三步,2010年末每平方公里人口少于700人的市有:连云港(586人)、淮安(477人)、盐城(428人)、扬州(677人)、宿迁(552人),共5个。

47.【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现期平均数比较问题。

第二步,定位表格“人口”和“人口密度”所在列,宿迁、淮安、盐城、徐州的人口依次为471.56、479.99、726.02、858.05万人,人口密度依次为552、477、428、762人/平方公里。

第三步,根据面积=人口÷人口密度,数据取整,可得宿迁、淮安、盐城、徐州面积分别为:472/552,480/477,726/428,858/762只有726/428更接近2,其他分数均小于或略大于1,故面积最大的是盐城。

48.【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现期比重计算中求整体量问题。

第二步,定位表格“占全省人口比重”,发现“无锡”占比8.1%数据较为简单,故选取“无锡”所在行,2010年无锡人口637.26万人,占全省人口比重8.1%(此处也可任选一个城市的数据)。

第三步,根据整体量=部分量÷比重,选项出现首两位相同,精确计算,2010年末江苏省总人口为637.26/8.1%,直除前三位商786。

49.【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和差类简单计算问题。

第二步,定位表格“占全省人口比重”所在列。

第三步,观察34.39%(尾数为9)精确度与材料数据一致,可考虑结合尾数法进行计算。

A项:南京、苏州、无锡人口之和占全省人口比重10.18%+13.30%+8.10%,8+0+0,尾数为8,排除A选项;

B项:苏州、徐州、南通人口之和占全省人口比重13.30%+10.91%+9.26%,0+1+6,尾数为7,排除B选项;

C项:徐州、南京、南通人口之和占全省人口比重10.91%+10.18%+9.26%,1+8+6,尾数为5,排除C选项。

50.【答案】B

第二步,(1)读数比较,定位表格“人口”所在列,2010年末镇江人口(311.34万人)最少,正确。

(3)读数比较,定位表格第四列,无锡的人口密度(1377人/平方公里)大于苏州(1233人/平方公里),错误。

故正确的有1个。

51.【答案】C

【解析】观察图中柱状的变化,显然2007年变化最小。故正确答案为C。

52.【答案】C

【解析】如果增长率不变,则每一个五年计划末的税收收入应成等比数列,这样才能保证稳固增长。则可得3313÷1107×3313≈3300÷1100×3300=9900亿元,C最接近。故正确答案为C。

53.【答案】A

【解析】观察这四年数据,直除得到前两位依次为85、83、82、82,显然2007年最大。故正确答案为A。

54.【答案】D

【解析】比较这三个数值大小,只需要比较三个数据2011年与2005年的比值即可,分别如下:税收收入:4125/1107,一般预算收入:5149/1323,一般预算支出:6222/1673,直除得到前两位依次为37、39、37,V预算收入最大,排除A.B;比较税收收入和一般预算支出,采用差分法,(6222-4125)/(1673-1107)=2097/566=4194/1132,(4194-4125)/(1132-1107)=69/25=3036/1100<4125/1107,即V预算支出

55.【答案】D

【解析】(1)2011年缺口为6222-5149=1073,2005年缺口为1673-1323=350,1073÷350>1050÷350=3,即大于3倍,说法正确;(2)三者均逐年增加,说法正确;(3)一般预算支出平均增量为(4914-1673)÷5,税收收入平均增量为(3313-1107)÷5,可得(4914-1673-3313+1107)÷5=(6021-4986)÷5=1035÷5=207亿元,说法正确。综上,说法正确的有3个,故正确答案为D。

56.【答案】C

【解析】观察图中柱状变化,显然2010和2011年最高,2010年为30355-21987>30300-22000=8300,2011年为38378-30355=8023,2010年最高。故正确答案为C。

57.【答案】A

【解析】由图中数据可得,2008年工业产值为18402÷28%,所以江苏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工业产值中非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少18402÷28%-18402-18402=18402×44÷28≈18200×45÷28=650×45=29250亿元,A最接近。故正确答案为A。

58.【答案】A

【解析】由图中数据额可得(38378-2528)÷9=35850÷9=36000÷9-150÷9≈4000-17=3983亿元。故正确答案为A。

59.【答案】B

【解析】由图中数据可得,2006年江苏工业产值为10370÷25%=10370×4=41480亿元。故正确答案为B。

60.【答案】C

【解析】35.3-18.2=17.1个百分点,(1)正确;2003—2011年九年,江苏高新技术产业产量占工业产值的比重逐年增加,故非高新技术产业产量占工业产值的比重逐年降低,(2)正确;2010年增加33-30.1=2.9个百分点,2003年增加21.2-18.2=3个百分点,高于2010年,(3)错误。综上,(1)、(2)正确,故正确答案为C。

61.【答案】C

第二步,定位文字材料第一段,“2010年9月上海市签订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295项,比上年同月增长4.6%”。

第三步,根据公式基期量=现期量/(1+增长率),因增长率<5%,使用化除为乘方法,即295×(1-4.6%)≈295-295×5%≈280.3(项),与C选项最接近。

62.【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现期平均数中求单平均数。

第二步,定位文字材料第二段“2010年9月,上海市第二产业签订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22个;吸收合同外资金额1.13亿美元”。

第三步,根据公式平均数=总数/总个数,由于单位换算仅影响最终结果量级的情况,且选项量级一致,故无需考虑单位换算过程,则平均每个项目大约吸收合同金额为1.13/22,直除首两位商51。

63.【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现期比重计算中求比重。

第二步,定位文字材料第二段“2010年9月,上海市签订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13.19亿美元,第二产业签订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22个;吸收合同外资金额1.13亿美元。第三产业签订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272个;吸收合同外资金额12.08亿美元,占签订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的91.6%,比重高出第二产业83个百分点”。

第三步,解法一:根据公式比重=部分量/整体量,选项首位不同,分母从左向右截取前两位,则比重为1.13/13,直除首位商8。

64.【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基期比重计算。

第二步,定位文字材料第一段和第二段“2010年9月,上海市签订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13.19亿美元,增长19.8%。第三产业签订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272个,增长9.2%;吸收合同外资金额12.08亿美元,增长22.8%,占91.6%”。

解法二:根据两期比重比较口诀:部分增长率(a)>整体增长率(b),比重上升,反之下降,且两期比重差值<丨a-b丨,22.8%>19.8%,比重上升,且上升值<3个百分点(22.8%-19.8%=3%),则2009年比重应介于88.6%和91.6%之间,只有C符合。

65.【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现期比重计算里求部分量。

第二步,定位图1和图3“2008年我国PCT申请共6089份,大专院校占15.3%”。

第三步,根据部分量=整体量×比重,故大专院校提交的PCT申请为6089×15.3%≈937(份)(15.3%≈1/6.5),与C选项最接近。

66.【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年均增长率计算。

第二步,定位图1,“2004年我国PCT申请量为1706份,2009年为7916份”。

67.【答案】B

第二步,定位图2。

第三步,根据部分量=整体量×比重,整体量固定时部分量可由比重代替,则在个人申请中应按企业申请的人数占比为57.9%×53%,选项差距大考虑放缩法,即60%×50%=30%,则企业实际占比约为36.8%+30%=66.8%,与B选项最接近。

68.【答案】D

第二步,A选项,增长率计算,定位图1折线“2008年PCT申请量是6089份,2009年是7916份”,根据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分子分母截位舍相同处理,即(792-609)/609≈30%,正确。

B选项,读数比较,定位图3,“2008年提交PCT申请的数量中,企业占60.6%”,故企业是主力军,正确。

C选项,现期倍数计算,定位图3,“2008年提交PCT申请的数量中,企业占60.6%,个人占22%”,前者约是后者的3倍,正确。

D选项,读数比较,定位图3,“2008年提交PCT申请的数量中大专院校占15.3%,科研单位占2.2%”,差距较大,错误。

69.【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现期比重中求比重。

第二步,定位文字材料“2007年4月18日,中国既有铁路时速120公里及以上线路延展里程达到2.2万公里,其中时速200公里以及上线路6227公里”。

第三步,根据比重=部分量/整体量,由于单位换算仅影响最终结果的量级情况,而选项中数据数量级一致,故无需考虑单位换算过程,则占比约为6227/2.2,直除首两位商28。

70.【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减少率计算。

第三步,换算单位5小时08分=308分,10小时41分=641分,根据减少率=减少量/(现期量+减少量),选项首位不同,分母从左往右截取前两位,即641/(31+64)=641/95,直除首位商6。

71.【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简单比较中和差比较。

第二步,定位表格材料。

B选项,“北京—汉口”8小时22分+8小时20分=16小时42分;“北京—哈尔滨”7小时50分+9小时12分=17小时02分,相差20分钟。

C选项,“上海—南昌”5小时08分+10小时41分=15小时49分;北京—汉口”8小时22分+8小时20分=16小时42分,相差53分钟。

相差最小的是B选项。

72.【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简单计算中和差类。

第二步,定位图形材料。

第三步,各部分加和,12+8+6+4+6+8+4+2=50(个)。

73.【答案】C

第二步,定位柱状图。

第三步,观察柱状图发现总人数为12+8+6+4+6+8+4+2=50(个),37岁以下的有12+8+6=26(个),根据公式比重=部分量/整体量,可得26/50=52%。

74.【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比重计算中求比重。

第三步,读图可知单位职工人数最多的年龄段为25—29岁,共有12个;单位职工人数最少的年龄段为53—55岁,共有2个。总人数50个(之前题目结果),根据比重=部分量/整体量,即(2+12)/50=28%。

75.【答案】A

第三步,读图可知45—55岁的职工一共有8+4+2=14(个),如果45岁有3人,则45岁以上有14-3=11(个)。

76.【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现期平均数计算中求单平均数。

第二步,定位表格“合计”一列。

第三步,分子加法计算截位舍相同处理,2011年一季度华东六省一市建筑业产值的平均值约为(74+177+238+63+58+33+84)/7,首两位商10。

77.【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现期比重计算中求比重问题。

第二步,定位文段和表格“江苏省”一行数据,2011年一季度我国建筑业产值为16096.4亿元,江苏为1773.2亿元。

第三步,比重=部分量÷整体量,选项首位相同,分母从左向右截取前三位,分子取整,可得江苏省建筑业产值占我国建筑业产值的比重表示为1773/161,首两位商11。

78.【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现期平均数比较。

第二步,定位表格“安装工程”一列。

第三步,根据平均数=总数÷总个数,分子数据取整,取中间值100计算,可得2011年一季度安装工程平均产值为100+(5+39+72-47-57-80+29)/7=100-39/7+≈94(亿元),故高于平均产值的有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共4个。

79.【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现期比值比较。

第二步,定位表格“建筑工程”,“安装工程”两列数据。

第三步,定位六省一市的建筑工程产值与安装工程产值数据,观察量级,发现上海、山东比值显然远<10,而其他均>10,故上海、山东比值相对较小,排除B、D选项;余下选项只需比较浙江和安徽,数据取整,浙江2134/172远大于10,而安徽545/53仅略大于10,排除C选项。

80.【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综合分析问题,且需选出错误条数的选项。

第二步,(1),读数比较,江西省其他产值(12.4亿元)高于福建省其他产值(6.9亿元),错误。

(2),增长率计算,定位表格数据,根据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2011年一季度,江苏建筑业产值比上海高约(1773-739)/739≈139.9%,正确。

(3),比重比较,定位表格数据,数据取整,华东六省一市建筑工程产值占其建筑业产值的比重依次为:上海610/739>80%,江苏1621/1773>80%,浙江2134/2381>80%,安徽545/626>80%,福建534/584>80%,江西302/334>80%,山东683/839>80%,正确。故不正确的有1个。

81.【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现期平均数中单平均数计算问题。

第二步,定位柱状图,2011年第三季度江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796元。

第三步,根据平均数=总数÷总个数,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月平均数为6796/3,直除首两位商22。

82.【答案】C

第二步,定位柱状图,2010年一、二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3775元、1651元,2011年分别为4460元、1961元。

第三步,根据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观察选项出现首两位相同的情况,故不再处理数据,精确计算,代入数据得2011年上半年江苏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4460+1961=6421(元),2010年上半年为3775+1651=5426(元),则增长率为(6421-5426)/5426,首三位商183。

83.【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比重比较。

第三步,根据比重=部分量÷整体量,得2010年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3740/7444,二季度为3350/5713,三季度为3643/5883,根据分数性质比较,三个分数分子差不多,分母一季度最大,则一季度比重最小。2011年一季度比重为4211/8431,二季度为3845/6586,三季度为4370/6796,三个分数分子差不多,分母一季度最大,则一季度比重最小。故两年中比重都最低的是一季度。

84.【答案】B

第二步,定位柱状图2010年二季度、2011年二季度数据。

第三步,根据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分母从左向右截取前三位,分子截位舍相同,代入数据得2011年二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为(196-165)/165<20%,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25-100)/100>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59-571)/571<20%,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385-335)/335<20%,即同比增长最快的是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因此,选项B选项。

85.【答案】D

第二步,定位材料2011年前三季度江苏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数据。

第三步,观察选项差距较小,不再处理数据,精确计算,得2011年前三季度江苏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4460+1961+3006)/(1955+1250+1526)(倍),直除首三位商199。

86.【答案】A

第二步,定位文字材料“2010年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68.1亿元,同比增长24%”以及柱状图数据“2006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612.59亿元”。

第三步,根据比重=部分量/整体量及基期量=现期量/(1+增长率),数据简单取整,则2009年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所占比重约为68/(1+24%)/÷613,直除首位商8。

87.【答案】B

第二步,定位文字材料“2010年某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9.48亿元,按新的城乡标准划分,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673.3亿元”。

第三步,根据社会消费总额=城镇+乡村,数据本身不大,简单取整,则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与乡村间的倍数约是673/(719-673)=673/46,直除首两位商14。

88.【答案】D

第二步,定位文字材料“2010年某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9.48亿元……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实现零售额169.5亿元”以及饼图“汽车、化妆品和金银珠宝占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的比重分别是44%、2%和4%”。

第三步,根据部分量=整体量×比重以及比重=部分量/整体量,数据简单取整,则这三种消费品占比170(44%+2%+4%)/719,直除首两位11。

89.【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综合分析,且需选出其中正确的一项。

第二步,A选项,倍数计算,定位柱状图“200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8.1亿元,2010年为719.48亿元”,其倍数约是719/358=2,翻了一番而非两番,错误。

B选项,读数比较,定位饼图,观察可知金银珠宝所实现的零售额并非仅次于汽车类,错误。

C选项,其他计算,定位文字材料“2010年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651.38亿元,同比增长18.2%;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68.1亿元,同比增长24%”,可知前半句是对的,但是根据增长贡献率=部分增长量/整体增长量,整体增长量一定,只比较增长量即可比较贡献率,根据增长量比较口诀:大大则大,一大一小看乘积,653.18×18.2%明显大于68.1×24%,故批发和零售业对该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贡献大于住宿和餐饮业,错误。

D选项,求比重,定位文字材料“2010年某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9.48亿元,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673.3亿元。全市“家电下乡”活动累计销量家电36万台,实现销售额8亿元”根据比重=部分量/整体量,数据简单取整,则占比8/(719-673)=17.4%,与17.3%非常接近,正确。

90.【答案】C

第二步,定位表格中最后一列“人口密度2009数据”。

第三步,人口密度最大的是黄浦区(42869人/平方公里),最小的是崇明县(584人/平方公里),前者与后者的倍数关系是42869/584,直除首两位商73。

91.【答案】C

第二步,定位表格数据“2008年末常住人口是1888.46万人,2009年是1921.32万人”。

第三步,根据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选项首位相同但第二位不同,对分母从左向右截取前三位,分子减法计算截位舍相同处理,即(192-189)/189=1.59%,与C选项最接近。

92.【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增长量做差比较。

第二步,定位松江区、嘉定区、金山区和普陀区的“常住人口一列”。

第三步,根据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简单取整,则2009年常住人口增长量松江区为119-107=12(万人),嘉定区111-103=8(万人),金山区69-65=4(万人),普陀区114-109=5(万人),最多的是松江区。

93.【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综合分析,且需选出其中错误的一项。

第二步,A选项,读数比较,定位表格中“土地面积”一列,观察发现最小的均是静安区(7.62平方公里),正确。

B选项,和差比较,定位表格中“2009年年末常住人口”一列,观察发现金山区(69.1万人)与崇明县(69.24万人),差值为0.14万人,青浦区(81.55万人)和奉贤区(81.9万人)差值为0.35万人,故金山区与崇明县更接近,错误。

C选项,增长率计算,定位表格中“2008年末普陀区常住人口为108.71万人,2009年年末为113.59万人”,根据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数据简单取整,则增长率约为(114-109)/109,与4.5%非常接近,正确。

D选项,和差比较,定位表格数据“常住人口数量2009年年末浦东新区是419.05万人,2008年末浦东新区是305.7万人,南汇区是106.21万人”,419.05>305.7+106.21,正确。

94.【答案】C

第二步,定位文字材料“1985年户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15元,2009年该市户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9245元”。

第三步,根据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选项首位相同,但第二位不同,对分母从左向右截取前三位,分子减法截位舍相同,则两者倍数约是(2925-192)/192,直除首两位商14。

95.【答案】D

第二步,定位文字材料“至2004年户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596元,2009年该市户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9245元”。

第三步,根据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选项首位各不相同,对分母从左向右截取前两位,分子减法截位舍相同,则增长率约为(29-28)/28=1/28<10%,只有D选项符合。

96.【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年均增长率比较。

第三步,根据末期量=初期量(1+年均增长率)^n,n相同时,比较年均增长率可以转化为比较(末期量/初期量),分数比较,分子分母截位舍相同处理,则比值分别是413/192、1277/413、209/128和215/209,数量级一致,直除首位分别商2、3、1和1,最快的是1990—1995年。

97.【答案】A

B选项,读数比较,文字材料“至2004年户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596元,比1985年增长13.4倍,年均增长15.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年均增长7.0%”,扣除价格因素增长率下降,则价格因素对居民人均收入的增长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正确。

C选项,已知现期量与基期量的增长量计算,定位柱状图“2000年户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906元,2005年为21494元”,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即21494-20906=588(元),正确。

98.【答案】A

第二步,定位饼图。

第三步,观察图形,持“反对”态度的占绝大多数(即大于50%),且小于80%,结合选项,只有A选项符合。

99.【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现期比重计算中求整体。

第二步,定位表格数据与饼图。

第三步,根据整体量=部分量/比重,持“无所谓”态度的家长有20人,占比为20%,则家长总人数为20/20%=100(人),学生和家长共有100+50+80+70=300(人)。

100.【答案】D

【解析】第一步,考查其他计算。

第二步,定位表格数据。

第三步,根据概率=满足条件的情况数/情况总数,则随机抽查一个学生恰好持“无所谓”态度的概率约为80/(50+80+70)=2/5。

THE END
1.势技厅陕西科技创新多项指标位居全国前列“‘三项改革’及其相关政策构建了全方位、全周期、全链条的技术转移转化体系,显著激发了全省创新创造创业活力。”省科技厅副厅长冀峰介绍,今年以来,陕西出台“三项改革”新20条措施,认定新型研发机构36家,新建28家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基地。截至目前,参与改革单位达到201家,10.6万项职务科技成果实施单列管理,3.6万项https://www.shaanxi.gov.cn/xw/ldx/bm/202412/t20241220_3253025.html
2.陕西省国考10市优良天数1至10月同比增加8.1天2023年,陕西省科学划定1576个生态环境管控单元,完成分区管控动态更新,建成“三线一单”数据管理平台,为规划与项目选址提供精准服务。自平台运行以来,该系统已开展规划环评对照分析1800余次,建设项目环评对照分析14700余次,系统点击量超过30万次,有效降低项目前期政府决策和企业投资风险。同时,陕西连续5年征集各市(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8768689877645139&wfr=spider&for=pc
3.985的录取比例(泗洪中学高考985211录取人数)1、2021年各省省考报名总人数超537万 较2020年同比上涨4.6% 首先从近两年数据来看,2021年各省省考招录总人数达到152,358人,报名人数为5,371,491人,较于2020年招录人数相比,招录人数同比下跌6.3%,减少招录人数10,264人;相较之下,报名人数2021年则是增长近24万人!同比上涨4.6%。 https://www.23magic.com/125714.html
4.一年一次!陕西始招录趋势而公务员考试的最佳备考时间至少为半年以上,所以,有意向参加2025陕西省考的考生,也该将备考尽快提上日程了! 陕西省考职位查询系统 你的专业&学历有哪些岗位可以报考 历年职位查询系统 点击下方卡片一键查询 2024陕西省考各地区招录人数及岗位数 2024年陕西省考招录涵盖各个地市以及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zODU2NjYyMQ==&mid=2247772479&idx=2&sn=3ed7506c446f5563c1284790571db566&chksm=e84d6b8ac49469a2ea7a276e32546a619ab665d6fd2839a402dfc1be31c7fe581be870b3071a&scene=27
5.强基计划河南录取人数强基计划各省录取人数大学科目网(https://www.whdxky.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强基计划各省录取人数的相关内容。 1、2021年各省省考报名总人数超537万 较2020年同比上涨4.6% 首先从近两年数据来看,2021年各省省考招录总人数达到152,358人,报名人数为5,371,491人,较于2020年招录人数相比,招录人数同比下跌6.3%,减少招录人数10,264人;相较https://www.whdxky.com/69368.html
6.www.hjclean.com/mokieo/32529.html这样的培训环翠区妇联已经连续举办了4年,培育了一批懂网络、会直播、能创业的女性人才,进一步提升了妇女的自主创新创业能力。“下一步,我们将根据辖区妇女的需求,持续优化技能培训平台服务,提供更加精准的技能培训,带动广大妇女群众增收致富,推动‘创新创业巾帼行动’再升级。”环翠区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挂职)桑盛娜表https://www.hjclean.com/mokieo/32529.html
7.综合新闻中心国考报名首日“冷冷清清” (2012年10月15日 20:52) 四川盐亭农民非法集资1200余万自首 (2012年陕西中铁十八局工地宿舍火灾遇难人数升至13人 (2012年10月15日 18:12) 第43届药交会医药化工产业荔湾教育今天迎省考 (2012年10月15日 07:19) 随手拍最美环卫工人 (2012年10月15日 07:19) 大https://news.sina.com.cn/2012-10-15/index.shtml
8.2022年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集团集团系统内招聘公告(100人)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集团2022年集团系统内招聘公告已公布,网上报名:4月26日—5月11日。陕西公务员考试网现将其发布如下: 更多招聘公告获取 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集团2022年集团系统内招聘公告正文 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集团2022年集团系统内招聘公告 神东煤炭集团是国家能源集团的骨干煤炭生产企业,地处蒙、陕、晋三省区能http://m.shanxigwy.org/2022/0427/29835.html
9.始高分专项班请列式。【练一练】1.2012年陕西省高考报名总人数375268人,2013年为366637人。问题:2013年陕西 省高考报名总人数比2012年减少了多少人?2.2017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8652万人,2018年比上年增长0.6%。 问题:2018年全国农民工总量比上年增加多少万人?3.2013年6月份伊拉克原油出口量为232.8万桶/天,环比下降 http://www.360doc.com/document/21/0529/18/68630570_979570144.shtml
10.2020.04.19+第十八季【第十八季-数资】2020 上半年省考行测 模考大赛第十八季解析课-数资 (讲义+笔记) 主讲教师:张小飞 授课时间:2020.04.19 粉笔公考·官方微信 【第十八季-数资】2020 上半年省考行测模考大赛 第十八季解析课-数资 (讲义) 数量关系 1.水果店准备将新采购来的100多个苹果装在礼盒中出售,若每盒装13个, 则剩余5https://m.book118.com/html/2021/1209/8052045073004054.shtm
11.www.lwlocks.com/mokaka32677.html仁怀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王小西表示:“未来,仁怀市委组织部(老干部局)将继续努力,为离退休干部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同时让更多退休干部参与到民族文化的传承中来,积极推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幸志容 编辑 蔡义桂 二审 凌洁 三审 杨艳 至于灾损的救助标准及金额,高雄市府尚未公布;有灾民抱怨市府未发布如何存证或登https://www.lwlocks.com/mokaka32677.html
12.2022年重庆大学高校专项计划招生分析:新增环化降类工科试验班招生2022年高校专项计划招生名额共有130人,总计划人数与上年一致,总报录比大约为87:1(初审合格人数:招生计划,下同),各省市报录比差异较大。广东、黑龙江、辽宁、陕西、新疆的报录比高于100:1,这五个省的考生考取重大的难度相对较高。 表3 2022年重庆大学高校专项计划招生人数及初审合格人数对比 https://zhuanlan.zhihu.com/p/532772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