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在所有选择性考试科目中,物理、历史2门科目成绩以原始分呈现,满分值均为100分。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等4门科目成绩以原始分转换后的等级分呈现,由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这4门科目试题难度差异和报考相应学科的考生群体不同,考生选考科目的原始分不具有可比性。若简单将各科成绩相加计入考生总成绩并进行比较,既不科学也不公平。因此,需要将不同科目的原始分按照一定规则通过转换得到等级分(转换后考生选考科目成绩位次不变),以解决选考科目的原始分不具有可比性、可加性的问题。等级赋分能够较好解决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再选科目之间分数不等值、学生选考科目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参加高校招生录取的问题;同时等级区间比例依据我省考生的实际状况划定,符合我省省情;此外,等级赋分还能够保持考生每门学科成绩排名顺序不变,确保成绩转换的公平公正,并能够最大限度保证考生的成绩具有良好的区分度,满足普通高校人才选拔需要。
【关于“选课走班教学”】
答:按照我省“3+1+2”考试模式,理论上有12种选科组合。面对学生多种选科组合,按文、理科现有模式编班,或按12种选科组合编班,均不可行,只能实施选课走班,即学生的日常管理在一个固定的班级(行政班),同时,学生按照自主选择的科目到不同的教室(教学班)上课。
实施选课走班教学是实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推进普通高中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是适应高考综合改革的举措之一,是一项旨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扩大学生学习自主选择权、满足不同潜质学生学习需要的重要举措,是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教学方式。
在选课之前,学生们要认真评估自身的兴趣爱好、学习优势和职业倾向,充分分析自身特长,为今后的学术兴趣和专业选择奠定基础;要广泛了解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分析当前社会就业现状和需求,合理确定1门首选科目和2门再选科目作为选考科目;还要主动听取专家、老师和家长的指导及建议,综合考虑各方因素,科学选择,尽量避免更换选考科目。
学校要统筹开设好各类必修及选修课程,学校要指导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志向、优势、职业倾向和普通高校本科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开展多轮次模拟选科。学校最终选科确定工作原则上应在高一第二学期结束前完成。
对于用户“海的雕像”提出的“高三现阶段是否可以更改自己的选考科目”回答如下:
【关于“志愿填报”】
答:按目前我省公布的改革方案来看,自2025年起,招生院校依据考生的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成绩(含1门首选科目成绩和2门再选科目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采用“院校专业组”方式实行平行志愿录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按物理科目组合、历史科目组合两类分列招生计划、分别划线、分别投档。考生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填报志愿,一个院校专业组即为一个独立的志愿。
自2025年起,除提前批次外,分本、专科两个批次录取。
高校结合自身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研究本校专业人才培养对高中学生学科基础的需要,对每个具体专业提出选考科目要求。比如,某高校的某专业要求考生必选“物理”,对其余科目不做要求,则表示考生3门选考科目中只要有物理科目就可报考该专业。如果某高校的某专业要求考生除了“物理”之外,还要选择“化学”,那么考生3门选考科目中就需要同时有“物理”和“化学”科目,才可以报考该专业。我省将汇总各招生高校所报送的选考科目要求后,提前提供考生参考。
“院校专业组”指的是普通高校对考生选择性考试科目要求相同专业(类)的组合。一所院校可设置一个或多个“院校专业组”,每个“院校专业组”内可包含数量不等的专业(类)。同一“院校专业组”内各专业(类)对考生的选考科目要求相同,是志愿填报与投档录取的基本单位。同一高校的不同“院校专业组”之间互无关联,符合填报资格的考生可以填报某所高校的1个“院校专业组”,也可以填报同一所高校的多个不同的“院校专业组”;既可以连续填报同一所高校的不同“院校专业组”,也可以间隔填报同一所高校的不同“院校专业组”。
对于“天山一哥”等3位用户提出的“职业高中学生能参加高考吗社会人员就读高等职业院校有哪些途径”现回答如下:
答: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升学途径有以下三种方式:
一是参加高等职业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参加文化基础与职业技能相结合的测试。文化基础重点考查中职学校学生公共基础知识,职业技能包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基本技能。
二是参加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职业教育单独招生或统一高考。未选择分类考试招生以及选择分类考试招生但未被录取的考生,可参加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职业教育单独招生或统一高考进入高等职业院校学习。
三是五年制“中高职贯通”招生。主要以“三二分段制”为主,由高等职业院校与中等职业学校联合举办,前三年在中职学校、后两年在高职院校培养。“五年一贯制”由高等职业院校独立举办,并在校内办学。
具有高中同等学力社会人员就读高等职业院校有以下两种方式:
一是参加高等职业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录取,文化素质成绩以考生在普通高中阶段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成绩为准;职业技能成绩由招生的高等职业院校组织实施职业能力适应性测试。
二是参加统一高考。未选择分类考试招生以及选择分类考试招生但未被录取的考生,可参加统一高考进入高等职业院校学习。
我们邀请到陕西省高考综合改革专家库成员、西安市临潼区华清中学校长李东京,就其余问题予以回答。
用户“琪”提问:能不能具体解读一下“赋分制”?
答:赋分制是新高考改革中的一项重要措施,旨在解决不同科目之间分数不等值的问题,确保高考的公平性。在新高考模式下,考生可以选择不同的科目组合参加考试,而不同科目的难度和考试内容可能存在差异,如果仅以原始分数作为评价标准,可能会导致不公平。因此,赋分制根据考生在所选科目中的排名百分比来计算成绩,而不是直接使用卷面分数。
再选科目等级赋分办法:
(一)等级划分。每门科目按照考生的原始分数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E共五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约为15%、35%、35%、13%和2%,将考生的原始分数转换成等级。转换基数为我省当年实际参加该科目考试并取得有效成绩的人数,缺考、零分考生人数不计入转换基数。
(二)等级赋分。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每科原始分数满分为100分,等级赋分以30分作为赋分起点,满分为100分。将A、B、C、D、E五个等级内的考生原始分数,依照等级比例转换方法,分别对应转换到100~86、85~71、70~56、55~41和40~30五个分数区间,得到考生以等级赋分转换后的分数。等级赋分计算结果按“四舍五入”进行处理,以整数呈现。
1、等级比例和赋分区间对应关系表。各等级及其所占人数比例、赋分区间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
等级比例和赋分区间表:
2、等级赋分公式。根据等级比例转换方法计算每个考生等级赋分的公式为:
其中:Y1、Y2分别表示某等级所对应原始分数区间的下限和上限;Y表示某考生的原始分数;
F1、F2分别表示相应等级赋分区间的下限和上限;F表示相应等级内某考生以等级赋分转换后的分数。
举例:化学选择性考试,A等级87—82分,某生原始分85分,Y=85,Y1=82,Y2=87,F2=100,F1=86
则(87-85)/(85-82)=(100-F)/(F-86)
解得:F=94
赋分制的优点在于它能够更好地反映考生在所选科目中的相对表现,而不是仅仅依赖于原始分数。这种方法有助于确保不同科目之间的成绩具有可比性,并且可以减少由于科目难度不同而带来的不公平。
此外,赋分制也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长选择科目,而不是仅仅为了获得高分而选择某些科目。这有助于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和才能,同时也有助于高校选拔到更适合自己专业的学生。
用户“桃子”提问:如果孩子选择科目是冷门,参选的孩子比较少,学校还会开班吗
答:学校是否开班主要取决于学校的教学资源和安排。学校会尽力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当的教学资源和指导。因此,如果担心孩子因为选择了冷门科目而受到影响,可以与学校的教务处或班主任进行沟通,了解学校的具体安排和建议。
用户“水晶海”提问:在生物和政治分数相差不大的前提下,物化政和物化生的组合哪一个组合的口径更宽呢
答:从专业选择的角度来看,物化政组合可能在人文社科方向有更多的选择,而物化生组合则在理工农医方向有更广的专业覆盖。如果考生对未来的职业规划有明确的方向,比如希望从事医学类工作,物化生可能是更合适的选择;如果考生对人文社科类专业也感兴趣,或者有意向报考警校、外交学等专业,物化政可能更有优势。物化政和物化生这两个组合的专业口径都很宽,但具体哪个组合更适合自己的规划,考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优势和未来发展方向来决定。
用户“双龙”提问:选哪个组合,有优势
答:在新高考“3+1+2”模式下,选择科目组合时,学生和家长通常会考虑几个关键因素:专业覆盖率、学习难度、竞争压力,以及个人兴趣和未来职业规划。如果只考虑专业覆盖率,物理+化学类专业覆盖率在95%左右,其他组合专业覆盖率在50%左右。如今高考政策已经尽可能在避免田忌赛马思维,所以不必过于纠结哪个组合有优势,而是尽可能选适合自己的组合。
用户“上善若水”提问:填志愿和老高考有什么区别“物化+”和“物+不限”的排位是排在一起吗
答:(一)新高考改革后,填报志愿的方式与传统高考(老高考)有显著区别。以下是主要的变化:
⑴志愿填报单位的变化:改革前以“院校”为志愿填报单位,1所院校即为1个志愿,按“1所院校+多个专业”的方式进行志愿填报。改革后以“院校专业组”为志愿填报单位,1个院校专业组即为1个志愿,按“1个院校专业组+多个专业”的方式进行志愿填报。
⑵志愿填报要求的变化:改革前,考生按照自己所报考的科类(理工类、文史类)填报相应的院校志愿。改革后,在填报志愿时,由于增加了高校选择性考试科目要求,考生须按照院校专业组对应的选择性考试科目要求填报。
(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按物理科目组合、历史科目组合两类分列招生计划、分别划线、分别投档。即物化生、物化政、物化地、物生政、物生地、物政地按一个类别排队。
用户“媚波”提问:新高考对复读生有什么影响复读生在报考时需注意什么
答:高考改革对复读生有一定影响,以下是复读生在新高考改革后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⑴考试科目和形式的变化:复读生需要适应新的考试科目组合和考试形式。
⑵志愿填报的变化:新高考改革后,志愿填报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不再是单一院校。复读生在填报志愿时,需要根据自己选择的科目组合,填报符合要求的院校专业组。
⑶录取政策的变化:一些特殊类型的院校或专业,如军事类院校,可能明确规定不招收复读生。因此,复读生在填报志愿时,需要仔细阅读目标院校的招生章程,确保自己符合录取条件。
⑷学习策略的调整:新高考更注重能力的培养,复读生需要调整学习策略,从死记硬背转向理解和应用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的来说,及时了解新政策、调整学习策略,并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依然会在新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用户“一看就是个小号嘛”提问:各大高校在陕西省的招生计划要求的选科组合是什么样
答:建议查看2025年拟在陕西省招生普通高校专业选考科目要求。
用户“等风来”提问:外省户口能在西安报名高考不
答:原则上要求在陕三年户籍、三年学籍,详情建议咨询招生部门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