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特殊教育学院组织开展了围绕“教育关爱、爱心医疗、阳光助残、情暖童心”的教育康复阳光计划主题活动,我院党组织副书记巩雪梅、辅导员司培培老师带队,特殊教育专业及听力与言语康复学专业一行17人参与实践活动。
肩负使命,为爱出发
近几年,在残障群体对教育、康复等多元化发展的需求下,一方面提高了对特殊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性要求,另一方面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转化为特殊儿童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与不充分、不平衡的特殊教育供给之间的矛盾。据调查显示,当前“医教康”复合型特殊教育人才依然处在相对缺乏的状态,就我国特殊教育学校这一安置场所来说,未来最紧缺的人才将是康复训练师和医教结合教师,二者分别达到80.3%和72%。
作为全国唯一一个在医学院校开办的特殊教育专业,在“以医学学科为优势,康复医学、特殊教育为特色”的学科发展战略的人才模式培养下,滨州医学院特殊教育学院15名学子在学院和老师的支持下,明确使命、肩负责任,组建起了一支专业使命崇高、专业本领过硬、专业素质优良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秉持“医教结合”、“教康结合”、“普特融合”的“医教康”三位一体教育康复理念,以及“共融成长,为爱出发”的实践理念,以健康检查、障碍评估、干预治疗、亲职教育为主要内容,走进烟台市智愈康复医疗中心。
▲实践团队合照
共创共融,为爱交流
实践活动之初,中心负责人周金刚、刘杨带领队员参观介绍。中心于2022年建成投入使用,目前约有50余名特殊儿童正在接受康复治疗,设有个训室、音乐治疗室、感统训练室、情景模拟室、心理咨询室。智愈康复医疗中心自成立以来,专注于儿童康复治疗,聚焦儿童发育力的全面康复系统服务,运用中医学方式让儿童从心理、身体多方位进行康复,探索全面系统的中医康复体系,多方面促进发育康复训练和教育培训,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尽快成功回归社会,回归学校。
▲在机构老师带领下参观实践地
为使团队更好的开展本次实践活动,中心的老师们与队员们分别从机构办学条件、教学设施基本情况、学生学习情况、教师教学情况机构以及实践团队专业知识水平、主要实践活动任务等多个方面展开深入交流,并提出了专业指导建议。
▲实践交流座谈会
医路“童”行,为爱而生
为帮助实践队员了解中心特殊学生情况,与其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15名队员与“智愈”的孩子们共同上了一堂别有生趣的集训课。课堂上,队员们与孩子们一对一交流,通过绘画的方式与孩子们建立信任关系,辅助家长科学伴读,配合老师完成授课指令。
通过集训课一对一的教学辅助,团队成员对每个孩子的身心特征和问题行为有了初步了解,也在教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与家长们建立了愉快的相处模式。
集训课后,中心根据每名儿童的个别化的康复教育计划,将15名队员分成3个小组,分别协助授课教师开展以认知教学、音乐治疗、感觉统合训练、舞蹈课、情景模拟课程、学业辅导等课程内容的个训课。
▲音乐治疗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走进了智愈康复医疗机构。在感统室中,我们看到了这群可爱的天使们无忧无虑的玩耍,他们开心的沉浸于自己的世界中,让我们看到了别样的童趣。设备齐全,环镜舒适评估室,以及集训室中老师的激情昂扬、家长们的积极参与以及热情配合,都让我们深深的感受到了这份“爱”的不同寻常。
——徐灵芝
对于自闭症的了解,我们大多来自书本,在课堂上真正接触之后才发现并没有想象中的轻松美好,集体课堂上有着不同障碍类型、不同障碍程度的孩子。我帮助的小朋友,有的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眼神飘忽不定,容易被感兴趣的事物所打扰;有的动作发育迟缓,简单的握拳动作都无法实现;有的情绪控制能力比较差,在课堂过程中会出现尖叫现象。过程中我会不知所措,但是在老师的提醒下,我逐渐尝试和小朋友进行交流,与其建立信任关系。最令我佩服得是他们的家长,集体课家长们可以淡定从容地面对孩子的情况。在儿童的教育康复过程中家长的陪伴很重要,耐心的帮助孩子,促进孩子康复!每个孩子都是可爱美好的存在,很开心有这个机会去机构里参与到课堂!
——张语丽
今天接触的三个个案情况都有所不同,带给我的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书本里经常讲到的个别化教育。对于我的第一个小伙伴——冉冉,当我庆幸她的认知能力高于其他孩子时,也发现了她的问题是言语发展和动作上的迟缓。她能够跟着老师较好的完成一连串的动作,但总是慢一拍。在这一个过程中,我也感受到了特殊教育的必要性以及特殊教育教师的独特性。一个伴有较强攻击性行为的“破坏大王”也在慢慢的学会数数、学着定位坐好。对于特殊学生的教育,我们不能本着听之任之、置之不理的态度和强硬的教育方法,我们要用爱去感化他们,抓住他们的闪光点和点滴进步,对他们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使他们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王慧
通过这次活动我也了解到,社会缺乏特教专业的高素质人才,家长对孩子的重视程度呈现上升趋势。我相信,特殊教育会有更清晰的发展,特殊儿童会有更美好的未来!
——张梓萌
此次活动,老师的一句话让我感触很深:你要把他当作一个正常儿童,而不要觉得他们是特殊儿童就产生一种不对等的想法,不要将自己的想法施加在他身上,你要看到并顺着他的想法去引导,你越想控制他,他就会越反抗。我们要有耐心,帮助他们成为更好的人!
——牟淑芳
本次社会实践,我真正体会到特教人的魅力及面对的重重困难,也因此增添了对专业的敬畏。我接触的是一位轻度智力发展迟缓的儿童,在个训课上老师教他数数字。数物品从一数到二,在孩子多次犯错后,坐在后面的我们感到焦急,但个训老师仍十分耐心的教导他。当教到第五遍时,他才说出与自己数数所匹配的两个物体。过程中,教师并没有给他灌输一定要数出来的思想。而是在儿童拿到相应玩具时,借机询问有几个物品再加以纠正。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学,除了对老师专业素质的高要求之外,对个人的心性更是一种巨大的考验。
这个过程何尝不是一种双向奔赴,教师润物细无声引导,儿童也给予学会知识的回报。想要学好特殊教育,我们不仅要扎实的掌握书本上的知识,更要通过不断的实践磨练自己,提升自己的专业度,更好的为有需要的特殊儿童服务。
——马伟佳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一位具备书本上某些唐氏儿童面容特征的自闭症儿童。初次见面,他主动向我们打招呼,他说,我们现在是好朋友了,希望我们能好好相处。他可以清晰而又洪亮的声音读出:“滨州医学院,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的字样,我整人愣愣的站在原地。后来在老师的介绍中,我才知道,他在刚来机构时,沉默寡言,不爱理人。但经过老师专业的干预,突然有一天他的话匣子就被打开了。老师说,“上帝为他关上一扇门,同时为他打开一扇窗”在他身上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我也遇到了症状较为严重的自闭症儿童,他不理睬我们与他的交流,甚至抓我们的头发和衣服,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是恐慌的,后来才知道他只是缺少和你相处的安全感。在机构里,每位教师都做到了理解他们,把他们当成正常的孩子去交流,最大程度减轻因缺陷认知定势而导致的控制,从而使儿童产生消极体验的情况。此次活动让我对自己以后即将从事的职业更加敬畏。
——赵江涛
活动中首先院长和老师带领我们参观医疗中心的整体布局结构,教室分类和教室用途并做出了详尽的讲解。随后进入已授课的班级,初步与特殊儿童建立良好的关系,绘画课上,教师利用小步子教学的方式带领孩子绘制大、小菠萝。我接触的孩子是一个九岁的智力障碍儿童,有时注意力不集中但可以听懂指令并独立完成。在音乐课上老师根据儿童的障碍类型和程度,采用了不同的管理方式和教学方式,满足孩子个别化的需求。在个训室观摩了老师针对一名轻度自闭症儿童进行的言语康复训练,在康复治疗过程中老师采用多鼓励机制,情境教学等灵活有趣的教学方式,提高孩子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此次活动,我们更深入的了解到特殊教育工作者在残疾儿童的教育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特殊教育教师的工作品质将直接影响特殊教育的质量。一名优秀的特殊教育老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也要有一颗真诚心去对待学生,宽容地对待学生的错误并耐心地进行改正。
——田薪钰
“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暑期社会实践的团队仍然在路上,属于特教学子的青春实践故事仍在继续。今后,实践团队将持续为每名特殊儿童家庭开展“智慧居家云课堂”、一对一追踪的公益服务,为家长教育康复能力的提升以及科学养育观念的提高,提供系统的亲职教育课程,进行专业赋能,帮助特殊儿童家庭提升生活幸福感。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素养,深化了专业认识和思考,进一步明确了特殊群体需求,锻炼了专业实操技能,达到以实践促学习、促发展的目的。
未来,实践团队还将继续将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提升专业技能,领悟专业知识,寻找专业价值,强化专业认同;在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制度化、专业化、智慧化的过程中,深化对社会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等志愿精神的理解,鼓励更多青年同学在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向党的二十大献礼,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勇当时代先锋,绽放青春力量!
护理学院
2022年7月1日-10日,我来到青州中都的十字路口,开展交通志愿者活动,维护交通秩序。我们的任务是协管自行车、行人闯红灯的违章行为。同学们大胆行动,逐渐进入了自己的角色。
——刘晓乐
很荣幸有机会可以进入医院见习,我第一次接触急诊科,见到了各种各样的病人。急诊科是一个比较全能的科室,看着各位老师每天忙碌的身影,见证着他们一天的劳累。与病人讲解着注意事项。无处不透露着他们的认真。
——来君豪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敬老院义工服务活动之行,旨在慰问敬老院的孤寡老人。通过这次志愿活动,我更理解了老人们的孤独感,我们应更加珍惜与父母相处的时光,孝敬父母,努力变得优秀来回报父母。
——曹冉
通过参加这次志愿服务的社会实践,让我觉得我们作为一名大学生更有义务投身到防疫防控工作当中,这是对社会的一种责任与担当,体现我们大学生的奉献精神;我们既是一种自己能力的锻炼,又是能力的提升。
——宋志颖
在本次假期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体验了在便利店做收银员的工作,每天早上起来要装卸货物水果蔬菜,整理摆放物品,耐心为顾客解答疑惑,结账。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我体会到了在社会中工作的辛苦。
——闫舒欣
防护疫情,我们当代青年大学生理应一马当先,我认为我有责任和义务为我的家乡去我家社区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主要负责事项是:维持核酸检测队伍的秩序,检查抗原。
——陈晗
——栾海琪
本次疫情我很荣幸能够作为志愿者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此次志愿工作主要是在小区门口执勤,对来往人员进行登记,并且测量体温。参加这次活动,我受益良多。我将始终以这种职责感来严格要求自我、鞭策自我。
——张璐
我在我的家乡禹城的一个艺术辅导机构-清大教育任职助教,在2022年7月12-19号在街道、各中学学校门口宣传清大教育这一艺术辅导机构,让更多的学生和家长了解这一艺术辅导班。
——庞雅琪
在疫情工作中,为了保障居民的身体健康,协助其他工作人员在卡点负责扫码测温,做好进出登记,为防疫斗争的胜利提供强有力的基础。
——陈铭凯
最近烟台地区出现疫情,我所在的社区的疫情防控更加严格,防疫工作人员也紧缺,作为医学生的我积极报了名,参加了核酸检测的工作,早上5点到8点,我在我的“岗位”上为大家服务,虽然很疲惫,但也为此感到高兴。
——高尚男
这次暑期实践活动我走进了村庄,去看望村庄里面的留守儿童,给他们讲述大学趣事并为他们解答了一些知识问题和心理困惑。这次活动对我来说很有意义,让我尽自己所能帮助到了有困难的人并交到了很多朋友。
——孙宁馨
怀着激动的心情参加了家乡的防疫志愿工作,早早来到家乡的防疫站点做好提前工作,与大家一同防疫。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同舟共济参与防疫,相信未来一定美好。
——刘宁
中西医结合学院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实施“青鸟计划”实习实践专题,紧紧围绕“青春献礼二十大社区实践志愿行”主题,学院引导青年学子在暑假期间,集中到家乡社区报到,走进社会基层,用青春之力助力基层社区治理。
2020级中医4班于润琪
实践地点
山东省淄博市高清县中医院
在高青县中医院当志愿者期间,我帮助核酸检测人员登陆个人信息以及为试管贴纸,积极投身于医院志愿活动中去,为疫情防控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虽然录入个人信息的工作内容比较简单,但是我也体会到助人为乐的快乐,比如有些老人或者小朋友操作手机不太熟练,我会耐心在旁边帮助他们完成。虽然每天工作重复单调,但我仍为自己能为他人为医院为疫情防控献出自己一份力而感到幸福。
收获和感受:本次志愿活动中我主动为医院分担责任,主动帮助一些年长或外地做核酸的人员解决困难,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帮助他人的同时也升华了自己。“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不仅从中收获到了朴实无华的快乐,还丰富了我个人阅历。价值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我认为传承志愿者无私服务的精神是我们每个大学生志愿者应尽的义务,我们应该让这种精神像阳光一样洒满社会的各个角落!
2021级中医1班尹凯悦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市黛西街道办事处
大一暑假有幸参与了“青鸟计划”社会实践活动,来到滨州市邹平市黛溪街道办事处实践实习。我在黛溪街道疫情防控指挥部主要负责省外及中高风险地区入邹返邹人员的信息推送及办公室的日常工作。还有机会去到社区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给小朋友们讲解预防中暑的小常识。在学校我们主要以课本知识为主,但在实践活动中可以学到很多课外的知识来提高自己。此次实践是我第一次真正融入到社会工作中,用自己的绵薄之力投入到家乡的疫情防控当中;也是这次实践,拉进了我与社会的距离,真切感受到了疫情防控的重任。生逢其时,当不负盛世。
2021级中医2班房位佳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金口镇三村社区
21级中医3班王鑫瑜
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北效镇中心卫生院
很荣幸能够成为暑期返家乡志愿服务团队的成员之一。作为大学生,我认为我们应该尽我们最大的力量,走入基层,履行时代义务,肩负青年责任。
志愿服务的意义也就在此,不仅能够锻炼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更能够明白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培养自己的意志力、细心和耐心。
2021级中医康复学赵雨含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崮云湖街道社区医院
“世界上并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为响应社区医院疫情防控的号召,很荣幸我成为疫情监控的一员。测量体温、查验健康码,看似简单的小事,却是对医生、护士以及普通人最大的保护。不遗漏任何一个没有测量体温、查验健康码的患者,不拿医院所有医护人员、患者的安全开玩笑。传递爱心、志愿服务、乐于奉献,是我这次志愿活动的宗旨。作为一名志愿者,看着一张张绿码的图片、一双双配合测温的双手,我深受感触。疫情防控的围墙,不仅仅是医护人员的付出筑成的,也是广大公民的配合围成的。
疫情,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有一份热,发一份光,即使隐隐微光,也可在黑暗里发亮,不必等待火炬。”作为一名共青团员,把青春融入志愿服务,增强中国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希望,一定能谱写更加壮美的青春华章。愿疫情早日结束,愿山河无恙,山东加油!中国加油!
2020级中医5班张明宇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鹭源诊所
在鹭源中医诊所的实践活动期间,我跟着诊所的老师们参加了社区的义诊活动,成功帮助一位肺大泡病人治疗。同时也参加了诊所的三伏贴免费贴活动,帮助社区居民免费贴敷三伏贴,实现冬病夏治,未病先防。在诊所的实践活动期间,我第一次实现了在临床中为病人扎针取针,虽然都只是一些简单的穴位治疗,但也让我切实感受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同时我也认识到了实践的重要性,知行结合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实现大医精诚的传承。
医学影像学院
青少年脊柱侧弯科普宣讲调研
活动前期·实践筹备
活动中期·爱心医疗
在实践活动中,队员们严格按照当地疫情防控要求进行宣讲和调研,为提高脊柱侧弯知识的社会认知度,扩大青少年脊柱侧弯筛查范围,带给更多居民健康服务,我们在社区街道上、在兴趣班门口、在社区会议室里为家长们义务宣讲,主要讲解脊柱侧弯的原因、危害等知识,让家长们对脊柱侧弯有进一步的认识,从而达到预防大于治疗,防范于未然的目的。
活动后期·收尾总结
团队成员·实践感悟
在本次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深入社区,深入乡村,为中学生家长做脊柱侧弯宣讲,让家人们重视孩子的脊柱侧弯情况,提高基层百姓对青少年脊柱侧凸知识的认知度,我们也希望通过此次宣讲活动让更多的孩子挺起脊梁,做到早筛查,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贡献青春力量。
——队长韩雪梅
——队员韩克萍
一个酷暑的季节,一次难忘的经历,一份无闻的付出,在这骄阳似火的七月,为这片灼热的土地浇灌了温情的甘霖。本次脊柱侧弯知识普及活动,深深唤起了我作为一名医学生对卫生事业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如果家长们在早期未能深刻认识到青少年脊柱侧弯的严重性,在疾病发生后再去治疗,将会是对家庭、对国家医疗的巨大压力。作为未来“医者”的我们,更应明白了自己以后应该为了什么去努力。我也将牢牢的记住作为一名医学生的责任,不断的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并将我所学健康知识大众化、普及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为祖国的健康中国战略添砖加瓦,为广大人民服务。
——队员张炫宇
——队员孙骏喆
通过本次“脊柱侧弯”宣传调研活动,我了解到了当前家长对“脊柱侧弯”的认知度,也深刻地认识到向家长宣传“脊柱侧弯”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国家未来的希望,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脊柱强,中国脊梁壮”。经历了这次实践后,我明白医者仁心是指以一颗善良、仁爱的正义之心为人民服务,今后我将更加坚定学好专业知识的决心,努力成为一名有灵魂、有本事、有品德的医学生,以奋斗之姿为实现“全民健康”的目标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