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高等教育

1978~2005学年驻青岛高等教育学校基本情况表

表1-23

学年度

学校数

(所)

毕业生数

(人)

招生数

在校生数

教职工数(人)

总数

专任教师

1978

4

739

1782

3465

2829

1176

1979

5

866

1340

4283

3592

1392

1980

6

431

1717

6783

4182

1606

1981

39

1545

7164

4243

1517

1982

2348

1701

6646

4738

1761

1983

7

1915

2304

7400

5985

2006

1984

1504

2969

8483

5216

1990

1985

1828

3823

10631

5561

2181

1986

2425

3838

12124

6006

2325

1987

3169

4433

13325

6437

2432

1988

3496

4687

14408

6875

2499

1989

3891

4567

15183

7174

2554

4495

4745

15433

7305

2624

1991

4880

4954

15491

7282

2489

1992

4458

5428

16470

7344

2523

1993

4340

9449

23858

7366

2520

1994

7059

8042

25018

7466

2650

1995

7828

7978

24908

7545

2682

1996

6691

7956

26076

7606

2745

1997

7091

8503

27434

7790

2813

1998

6922

8849

29507

7662

2907

1999

7202

11584

33681

2928

2000

7128

18427

46131

8030

3278

2001

8991

22787

60728

8706

4058

2002

13053

29731

82539

9517

4723

2003

25

25747

61975

168439

18911

10293

2004

34860

70022

201739

21437

12347

2005

46114

79725

239761

23078

13894

说明:不包括军事院校。

2005年驻青岛部分高等学校一览表

表1-24

学校

办学性质

隶属

在校本

、专科学

生数

在校研

究生数

教职工数

中国海洋大学

普通本科

教育部

2988

2513

10992

4584

2262

1044

青岛大学

山东省人民政府

7450

7894

31115

1952

2019

1752

青岛科技大学

5798

4775

19985

898

1870

1172

青岛理工大学

4729

4492

15909

496

1771

985

莱阳农学院青岛校区

5719

3379

20960

417

1693

1103

山东科技大学青岛校区

6239

7889

25617

1421

2995

1934

中国石油大学青岛校区

2200

1531

4902

1007

488

314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普通高职

青岛市政府

2504

2473

7987

-

688

441

山东外贸职业学院

山东省

外经贸厅

2377

318

6482

374

298

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省商业

集团总公司

3211

409

6680

351

248

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

青岛港务局

2398

5806

361

290

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学院

独立学院

民办

867

0

104

62

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

2971

208

6354

620

297

青岛滨海学院

4120

2173

12011

1159

788

青岛飞洋职业技术学院

5124

429

14828

1260

990

青岛恒星职业技术学院

5250

408

10380

1167

713

青岛求实职业技术学院

4224

482

315

青岛黄海职业学院

3044

5663

547

青岛远洋船员学院

成人

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

1892

459

4322

青岛广播电视大学

2273

1444

6402

海军潜艇学院

军事

海军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青岛分院

青岛海川商务专修学院

专修学院

140

74

青岛华侨理工专修学院

234

138

青岛海达科技专修学院

64

44

第一节普通高等学校教育

1978年前,驻青岛普通高等院校恢复招生,仅有在校生2629人,专任教师不足1000人。1978年,山东纺织工业学校升格为山东纺织工学院,山东省冶金学校升格为山东冶金工业学院。1979年,青岛师范专科学校成立。1984年,创建青岛职业大学。至此,全市普通高等学校增至7所,在校生7400人,专任教师2006人。

1984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创建青岛大学,面向青岛市培养高级人才。翌年,青岛大学正式招生。1993年,青岛大学、山东纺织工学院、青岛医学院和青岛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为多学科综合性的新青岛大学。当年,普通专科以上在校生达13839人。全市高等学校数减至4所,但招生数、在校生数和教职工数均有较大增长。同年,青岛海洋大学、青岛大学被确定为全省7所准备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1996年,青岛海洋大学通过国家“211工程”部门预审,翌年,启动“211工程”建设。青岛大学加大对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部分重点项目投入,综合办学实力明显提升。

2001年起,教育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国家海洋局、青岛市政府重点共建青岛海洋大学。当年,该校成为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经教育部批准,2002年10月,青岛海洋大学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占地近133.34万平方米的崂山校区奠基,2006年启用。2002年,青岛化工学院更名为青岛科技大学,并在崂山区建新校区。2004年5月,青岛建筑工程学院更名为青岛理工大学。2002年起,莱阳农学院、山东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相继在青岛建立校区。至2005年,莱阳农学院、山东科技大学校本部迁至青岛。

自2001年起,教育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国家海洋局、青岛市政府重点共建青岛海洋大学,2002年10月,青岛海洋大学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

第二节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

在发展普通高等学校教育同时,青岛市通过业余大学、普通大学成人教育班、广播电视大学等途径,对在职职工和成人进行高等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

成人高等教育

1978年,创建青岛市职工业余大学和山东广播电视大学青岛工作站。1986年,山东广播电视大学青岛工作站更名为青岛广播电视大学。至1986年,全市以成人教育为主的高等院校有7所,分别是青岛冶金矿山职工大学、铁道部四方机车车辆厂职工大学、青岛教育学院、青岛市职工业余大学、青岛远洋船员学院、青岛广播电视大学、中共青岛市委党校。1989年,增设山东省对外经济贸易职工大学。1991年,青岛市职工业余大学更名为青岛市职工大学。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部分成人高等学校相继转制为普通高等学校或合并于其他高等学校,但仍招收成人学生。至2003年,成人高等教育院校缩减至2所。

高等职业教育

1994年9月,国家教委批准青岛市在青岛市职工大学和青岛冶金矿山职工大学试办成人高等职业教育,开设商品经营与管理、商业银行管理与经营、餐旅管理、电子技术及仪器仪表和建筑施工共5个专业,计划1995年招生250名。至2000年,全市高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达到7300多人。同年,青岛市职工大学改建为青岛职业技术学院。2002年,与青岛教育学院合并为新的青岛职业技术学院。至2005年底,驻青岛各高校共有普通高职高专在校生9.7万人,占普通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43.1%。

1984年,青岛市开始面向社会举办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至2005年累计报考150余万人次、310余万科次。图为80年代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咨询现场。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1984年,青岛市开始面向社会举办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当年报考8845人、13773科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每年举办2~4次,先后开设汉语言文学、英语、法律、会计等70多个专科、本科专业。至1999年,报考人数达到高峰,为132499人、277775科次。至2005年,累计报考150余万人次、310余万科次。此外,部分社会人员通过函授、远程教育等多种形式接受高等教育。

民办高等教育

90年代末,民办高等教育开始出现并迅速发展。1999年,青岛市第一所民办学历高等学校——青岛滨海职业学院获教育部批准建立。2004年、2005年,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学院相继成立。至2005年,全市共有具有独立颁发学历证书资格的民办高校5所,普通高校独立学院2所,共有专科以上在校生5.5万人。

1986~2005学年青岛市成人高等教育基本情况表

表1-25

3541

3857

11462

1251

549

1189

4771

1201

563

1388

2249

5601

1307

570

3902

3697

11361

1591

689

3456

2970

10078

1542

639

3701

2531

8560

1586

647

3382

5262

10202

1506

655

2697

4682

12567

1587

648

3888

4827

12770

1644

672

4489

5167

12249

1884

754

5038

4168

11527

1620

703

4556

5298

12993

1751

803

3530

5522

13127

1478

729

3969

5783

14630

1494

745

8244

9110

26953

1370

771

6394

12201

27704

868

2

6733

9526

30884

1119

603

1342

3950

9345

1212

698

2154

4611

11638

1266

711

第三节高等教育学校选介

前身为建于1924年的私立青岛大学,后经历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等几个时期的变迁,于1959年发展成为山东海洋学院,隶属国家高等教育部。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13所重点综合大学之一。1988年更名为青岛海洋大学。1994年改由国家教委与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建,被确定为准备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1年,改由教育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国家海洋局、青岛市政府重点共建,成为“985工程”高校。2002年10月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

2005年,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比例达到43.5%,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比例达到54.7%,45岁以下教师占教师总数的比例达到84%。共有外聘教授316人、双聘院士4人,形成包括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140多位教授组成的海外教授团。共有在册生19719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4584人,本、专科生10992人,外国留学生534人),专任教师与专职科研人员1096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博士生导师200余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6人,讲座教授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0人,教授315人、副教授284人,重点学科中具有博士学位者占70%以上)。

1978~2005年,共与22个国家和地区的124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构建和参与国际涉海大学协会、中德海洋科技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心、中美10+10大学联盟等多个合作平台。共聘请近5000名境外长期、短期专家讲学及合作研究,派出各类人员3900余人次到境外攻读学位、进修、访问、合作研究、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参观考察等,接受5800余名外国留学生学习。2000年成立国际教育交流中心后,每年有近1000名留学生留学。至2005年,留学生数达到1314人,其中攻读学士、硕士、博士的学历生占11%。

中国海洋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以海洋和水产学科为特色,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为教育部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

1984年,国务院和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在青岛职业大学的基础上筹建青岛大学。1993年,国家教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将驻青四所高校合并组建新的青岛大学的通知》,同意将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山东纺织工学院、青岛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新的青岛大学。1998年,山东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和省教委联合印发《关于青岛大学实施四校合并体制及机构编制等有关问题的通知》,实行校、院、系三级管理和校园两级管理并存的体制,下设文学院、理工学院、医学院、纺织服装学院、国际商学院、师范学院等6个学院。1999年、2001年、2002年,山东省纺织工业干部学校、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青岛疗养院与青岛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先后并入青岛大学。

学校中心校区位于宁夏路308号,另有抚顺路校区、松山路校区、黄台路校区、东部校区等,共占地170.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0万平方米。有山东省建筑面积最大的图书馆,以及田径场、运动馆、青大剧场、科技馆、国际学术交流中心等风格各异的建筑。学校藏书200多万册,各类期刊4700余种。

青岛大学筹建于1984年,是青岛第一所地方综合性大学。1993年5月,山东纺织工学院、青岛医学院、青岛师范学院并入新组建的青岛大学。图为1985年7月举行的青岛大学奠基典礼及胡耀邦题写的校名。

前身为1950年成立的沈阳轻工业高级职业学校。1956年迁至青岛,更名为青岛橡胶工业学校,隶属国务院化工部。1958年归山东省领导,升格为山东化工学院,设大学部、中专部。1962年复归国务院化工部管理,1969年又归山东省管理,1979年再归化工部,1984年改名青岛化工学院。1998年,再度归山东省管理,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01年,原青岛工艺美术学校并入该校。2002年3月更名为青岛科技大学。

1978年后,该校逐步发展成以工学、理学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性大学。1982年成为全国首批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的学校,1983年开始与沈阳橡胶工业制品研究所和西北橡胶工业制品研究所联合培养研究生,1986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96年始与其他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2003年被批准为博士授予权单位。该校先后吸纳国内外300余家企事业单位成立学校董事会和7个院系董事会。2002年与德国帕德博恩大学共同组建中德科技学院。1990~2004年,该校科研立项699项,鉴定科研成果250多项,其中100余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该校分四方校区和崂山校区,总占地面积170.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7.4万平方米,固定资产70435万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0747万元。有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6个省级重点学科(实验室),5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强化建设的重中之重省级重点学科(实验室),3个市级重点实验室,3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市级行业技术依托中心,1个市级新材料工业园。2005年,共有全日制在校生20883人,其中博士生27人,硕士生871人,本专科生19985人。有教职工1870人,其中专任教师1172人,内含高级职称者575人,硕士以上学位者654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36人,国家和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以及省部市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50余人,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人员42人,全国优秀教师11人,并聘请了100余名顾问或兼职教授,其中有20余名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

青岛科技大学是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在国内最早开设橡胶专业,拥有“国家大学科技园”,该校分四方校区和崂山校区,总占地17.0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7.4万平方米。图为青岛科技大学崂山校区。

前身为山东省青岛建筑工程学校,始建于1952年12月,隶属国家重工业部;1960年6月,更名为山东冶金学院,开始招收本科生。1985年9月,更名为青岛建筑工程学院,隶属冶金工业部。1993年,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8年11月,划转山东省管理,由山东省教育厅主管。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青岛理工大学。2005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

至2005年,共与美国、德国、英国、俄罗斯、瑞典、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等国家高校及科研机构保持学术交流和科技合作关系,与近20所国外大学签订了学术交流与人才培养合作协议,建立起校际科技合作关系。

青岛理工大学前身为青岛建筑工程学院,是山东省最早设立土木工程专业的学校,2005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图为2004年5月青岛理工大学揭牌仪式。

莱阳农学院(青岛校区)

2001年,莱阳农学院在青岛市城阳区建新校区,翌年7月,办学主体移至青岛。至2005年,青岛校区占地88.1万平方米,共投入建设经费5.94亿元,教学及行政用房25.66万平方米,各项配套设施基本完善。

2005年,共设21个二级学院和教学部,本科专业47个、专科专业14个、硕士点29个,涉及农、工、理、经、管、文6个学科门类。有旱作技术实验室、农业传播学实验室、应用真菌实验室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青岛市重点实验室(现代农业质量与安全实验室),预防兽医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农药学3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农业仿生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25个研究所。共有全日制在校本、专科学生20960人,在校硕士生416人,函授在籍生5594人。至2005年,有教职工1693人。其中,专任教师1103人,正高级职称142人,副高级职称396人,博士学位180人,硕士455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者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为57.57%。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8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6人,省级中青年学术骨干、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15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山东省教学名师1人,省级优秀教师2人,博士生导师14人。

山东科技大学(青岛校区)

1999年8月,山东矿业学院与山东煤炭教育学院合并组建山东科技大学。2001年3月,山东省财政学校并入山东科技大学。2001年10月,学校在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新校区。2002年8月,5000余名师生迁至青岛校区。2004年8月,进行大规模院系调整、学科整合及校区管理体制改革,学校主要管理机构、研究生和普通本科教育教学迁至青岛校区。至2005年,青岛校区建筑面积74.4万平方米,占地面积185.3万平方米。

学校与美国、日本、德国、俄罗斯、法国等15个国家的50多所高校和研究院所建立交流与合作关系,有6个中外联合实验室,开展国际科技合作项目40余项,与法国巴黎高等计算机学院开展合作办学项目,与德国安斯巴赫技术大学开展学生交流项目。接收日本、俄罗斯、美国、法国、韩国、德国等国留学生,其中,研究生810人、本科生3056人。

前身为青岛市职工大学。2000年10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改建为青岛职业技术学院。2002年4月,与青岛教育学院合并为新的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为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

该院总占地面积52.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7.7万平方米。西校区在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钱塘江路369号,占地面积50.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南校区(原教育学院部分)在市南区金坛路6号,占地面积1.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市北校区(原职工大学部分)在市北区郭口路2号,占地面积2267平方米,建筑面积7600平方米。

该院主要施行综合性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同时兼顾成人本、专科学历教育,中小学校长、教师培训及岗位技能培训。至2005年底,共开设全日制和成人教育各类专业64个,其中全日制高职专业42个,成人教育专业中有本科专业7个;有教职工755人,其中专任教师428人(享受国务院津贴1人,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148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96人);有在校生24000人,其中全日制高职生7979人,成人本科、专科生4884人,在职培训生11137人。2001~2005年,共毕业全日制高等职业专业生6724人,成人本专科生10992人。

2002年11月,该院被教育部和财政部审定为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的全国示范性职业院校,2005年3月被评为山东省骨干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同年11月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该院是青岛市第一所民办学历高等学院。前身为始建于1992年的青岛自立职业中专。1995年,改建为私立青岛远东职业技术专修学院。1998年,被确定为山东省首批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试点院校。1999年7月,被教育部批准为具有颁发专科学历文凭资格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2001年,被山东省教育厅批准为具有接受留学生资格的普通高校。2005年3月,被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具有颁发本科学历文凭资格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改称青岛滨海学院。以实施本科教育为主,同时举办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兼顾成人本科、专科学历教育。

学校位于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地31万余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至2005年底,有全日制学生17000余人,教师788人。其中,中高级职称者占70%,具有博士学位者5名,具有硕士研究生学位者166名,另有兼职教师57名。还聘任日本、韩国、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的外籍教师32人。有多媒体教室49个,语音室25个,学术报告厅4个和1600座的会堂1个;有计算机3600台,纸质藏书90万册;建有39个实验室、28个校内实训基地、25个校外实习基地和400米塑胶跑道运动场、体育馆、游泳馆、博物馆、形体训练房、“大学生创业园”各1个。设有本科、专科、成教和国际合作4个部,15个院系,开设60多个专业。其中,会计电算化、经贸日语、经贸韩语、计算机应用与维护、数控技术与应用、旅游与酒店管理、市场营销7个专业为学院品牌专业,会计电算化被确定为山东省改革试点专业,经贸日语、计算机应用与维护被评为山东省高职高专骨干示范专业。2002~2005年,该院“民办高等教育研究”被列为青岛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与日本豪雅光电子有限公司、青岛中集集团等7家大型企业签订定向培养学生协议书,开发出3种企业节能改造新产品,正式出版教材15部,自编教材12部。

青岛滨海学院建于1992年,1998年被确定为山东省首批高考教育学历文凭考试试点院校,是青岛市第一所民办学历高等学院。2005年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签约率居全省高等职业院校第一位,居全国同类院校前列。

该院先后与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俄罗斯、德国等20余所院校和机构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与国外10所院校签订互派教师和留学生的协议,先后派出42名管理干部和骨干教师出国进修访问。1992~2005年,共接纳近1000名外国留学生,并外派600余名学生出国学习,聘请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爱尔兰、韩国等国家专家学者数十人次到校讲学。

2005年,该院先后被山东省教育厅评定为“高职高专骨干性示范学校”,被教育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评定为“全国学生就业示范民办高校”。

THE END
1.山东自考网最新推荐山东省2025年0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报名通知 [山东省2022年4月自学考试报名公告][山东2020年10月自学考试工作通知] [山东调整自考公共政治课课程设置][山东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公告] 最新资讯山东省2025年0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试计划 [山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目录][关于山东自考考试计划调整事项的通知https://sd.exam100.net/
2.山东自考网—山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门户山东自考网是山东省专业的自学考试报名服务平台,提供山东自考报名,山东自考成绩查询,山东自考考场查询,山东自考课程考试安排,山东省自考管理系统入口等信息,山东省自学考试信息实时更新。帮助山东自考生更方便快捷的查询信息,顺利获取自考文凭。http://www.zk.sd.cn/index.html
3.山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上报名系统山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上报名系统 用户登录 准考证号 密码 短信验证码获取短信验证码 登录 注册 准考证号找回重置手机号忘记密码 用户手册 报考期间有何疑问请反馈电子邮件至邮箱:zkkw@sdzk.cnhttps://zk.sdzk.cn/
4.山东自考报名山东省2025年4月自学考试开考53个专业,其中43个本科专业更多 · 山东自学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调整12-02 · 致山东省202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生10-15 · 2024年10月山东自考开考“习近平新时代中09-10 · ?山东省2024年下半年自学考试跨省转考须知08-06 https://www.sdzk.co/
5.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日制助学机构考核评估实施意见(试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日制助学机构是自学考试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规范我省自学考试全日制助学机构办学行为,确保全日制助学活动依法、规范、有序开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管理试行办法》和《山东省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管理规程》制定本https://www.jnzyjsxy.cn/jxjyzx/info/1005/1137.htm
6.山东202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成绩查询入口考生在规定时间内登陆山东省教育考试院进行查询,只需要点击自学考试,成绩查询,输入准考证和密码就可以了,如果对成绩有异议,也是可以申请复核的。 山东10月自学考试成绩查询入口 点击链接:进入山东自学考试成绩查询入口 自考成绩申请复查的程序 考生如对本人某科成绩有异议的,须持本人身份证、准考证,向参加考试所在市自学http://www.xueti.com/zikao/98662.html
7.山东省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报考简章(考试时考生必须带黑色签字笔、2B铅笔、橡皮等文具,严禁携带手机等通讯工具进入考场) 五、考生参加自学考试必须自觉遵守国家教育考试的各项规定,自觉遵守考试纪律,诚信应考。 六、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网址:HTTP://WWW.SDZK.CN 自考查分热线:16889266 附表:山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2015年10月考试专业科目一览表https://www.oh100.com/kaoshi/zikao/baoming/200794.html
8.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关于做好山东省202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一)首次报考自学考试的考生必须凭有效居民身份证办理注册手续,经过网上注册、信息审核、网上报名 3 个环节。 1.网上注册。 2023年6月18日至21日(每天 8:30至17:00),考生登录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官网注册,填写考生个人信息,选择报考专业,打印注册确认单。报考公安管理学(专升本)、护理学(专升本) 专业的新考生需http://www.sdlcjyjt.com/h-nd-6882.html
9.山东省2025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招生学校共4条点击列标题可重排序1.中央机构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简称“全国考委”):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的领导机构,负责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全国考委委员是由教育部、发改委、中组部、中宣部、财政部、劳动部、人事部等部门的负责人,军队和有关人民团体的负责人,部分高等学校的校(院)长、专家、学者组成。 http://zibo.ckbm.cn/gaoqing/1009/zk.html
10.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自学考试考场规则2016年10月山东省自学考试时间为10月22、23日,以下是YJBYS小编搜索整理的关于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自学考试考场规则,供参考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培训网! 山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监考守则 一、监考人员应充分认识自学考试属国家学历考试的严肃性。要认真做好监考工作,考前https://www.yjbys.com/edu/zixue/86231.html
11.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2024年4月山东自学考试网上报名入口开通【#自考# #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2024年4月山东自学考试网上报名入口开通#】?无忧考网自学考试频道根据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公布的《山东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报名工作的通知》了解到,2024年4月山东自学考试网上报名入口开通,考生可在规定的时间内点击以下链接进行报名。具体如下: https://www.51test.net/show/10999820.html
12.阳光高考12月 艺术类省统考 特殊类招生政策 1月 省统考成绩公布 特殊类招生简章 关注校考报名 2月 艺术类专业校考 警惕招生诈骗 高考举报电话 专题汇总 中学版招生全国高等学校名单 “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学科名单 考试科目 “3+3”模式 “3+1+2”模式 专业目录 本科(普通教育)专业 本科(职业教育)专业 高职(专科)https://gaokao.chsi.com.cn/
13.自学考试济南市教育招生考试院成立于2014年8月,为济南市教育局所属财政拨款正处级事业单位。负责初中(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各类考试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内设综合科、普通高校与研究生招生考试科、学业水平考试科、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科、成人高校招生与社会证书考试科等科室。https://www.jnzk.net/NewsList.aspx?BID=4
14.山东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中心学校济宁市任城区博衍教育培训学校汶上县高级职业技术学校泰安市泰山区零距离培训学校日照光华教育培训学校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临沂育杰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德州云天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鲁北技师学院聊城市东昌府区轻纺教育培训学校菏泽职业学院--其他网站--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http://www.ssjxjy.sdcen.cn/
15.打印准考证!致山东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生的一封信考情速递刚刚,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发布了《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生的一封信》,提醒考生于10月10日至21日(每天7:00至20:00)登录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官网(https://www.sdzk.cn/)打印准考证。提醒考生按规定做好核酸检测并及时做好个人防疫。 具体内容一起来看~ https://m.binzhouw.com/detail/503141
16.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官微的微博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官微 10月14日 11:00 来自微博网页版 已编辑 致山东省202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生的一封信各位考生: 山东省202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将于10月26日至27日进行。为确保考生平安顺利参加考试,现将有关事项提醒如下:一、做好考试准备,从容应考(一)及时打印准考证。请于10月16日至27https://www.weibo.com/u/5592860591
17.山东省成人教育考试网山东成人学历教育第一品牌山东省成人教育考试网是山东省尤其是济南市,最重要最权威的成人高考报名和成人高考辅导资讯和交流网站http://www.sdck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