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使患者走向康复,走向健康的必要措施。中医学认为胸痹(冠心病)多由痰邪引起,如果患者嗜食肥甘厚腻,日久酿湿成痰,痰阻神窍,致使病情加重。因此饮食上要注意清淡、合理营养,定时规律,忌浓茶、咖啡、酒等兴奋、刺激性食品。创造一个安静、清洁、温馨的休息睡眠环境,注意气候变化,加减衣被,避免感冒等诱发病情加重。患者病情稳定时,应带患者进行适当的户外运动,增强体质。
1.2环境护理
冠心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关,而外界环境等刺激也容易诱发疾病,避免各种刺激,给患者以一种浓浓的家庭气息,使其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增强患者对疾病康复的信心。
1.3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对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来说尤为重要,护理人员在与患者接触过程中,要温和亲切、语言委婉,给患者安全感和信任感,消除其防范心理,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让患者认识到住院治疗的必要性,消除不合作或对立情绪,安心住院。经常给患者播放柔缓的音乐。
1.4给药护理
护理人员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临床技能,还得有更强的敬业精神。有些患者不配合服药,患者应耐心给其讲解药物的作用,进行劝导,服药后注意观察治疗反应,给予中药与西药结合进行治疗,降低了药物的不良反应,减少了副作用带来的痛苦,有利于提高病人的治疗依从性,疗效确切。
2康复指导
冠心病的康复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康复指导对其社会功能的恢复,回归社会,正常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2.1服用药物的康复指导
护理人员应指导家属给病人正确的服用药物,让其了解患者出院后虽然病情稳定,并非全愈,仍需长期的巩固治疗,不可随意停药。并且要注意观察病人用药后反应,及时与医生沟通。
2.2生活自理能力的康复指导
在疾病恢复过程中,家属要指导患者进行家庭生活技能训练,重点进行个人卫生,饮食,衣着等方面的训练,以提高患者的个人生活质量,同时增强了对环境的适应,使患者建立起对生活的信心。
2.3行为技能的康复指导
对于有躯体活动行为障碍及大脑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可进行中医针灸、按摩等康复治疗,可疏通经络,增强血液循环,促进肢体等功能的恢复,还具有提神的功效。家属要鼓励康复期患者多参与一些户外团体活动,如亲友往来和文体活动,主要应训练患者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感受,训练患者的沟通能力、交往能力,经常鼓励和培养患者在训练活动中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提高社会活动技能。
2.4心理康复指导
家人应给患者多的关心和理解,多与患者沟通,给予多的引导,家庭的关怀和支持不但可使病人享受到亲情的温暖,同时可获得精神上的安慰,这些都是病人心理、生理和社会康复中重要的因素。
2.5定期复查指导
指导家属在病人出院后应定期带病人复查以使医生及时了解出院病人在家里病情恢复情况,并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能适时调整用药剂量,指导病人的日常生活,同时能及时发现病情波动的早期症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免因复发而再次住院。这既减少了病人的痛苦又减轻了病人不必要的经济负担。
3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给予中医康复指导和综合护理干预对其病情的稳定、康复及对其家庭和社会稳定性的影响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有效的护理措施及中医康复指导在配合临床治疗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对患者生存期的延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董桂霞.脑血栓患者的康复指导及护理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9):263.
[2]内科护理学[M].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59.
[3]尤黎明,吴敏.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4]羊晓丽.急性心肌梗塞病人院前急救中的焦虑情绪分析及心理护理[J].当代护士,2007,4:87-88.
[5]周英,尤黎明.冠心病病人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1):836-838.
[7]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护理部.心血管病护理手册[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