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习的2016届全日制护理本科毕业生46人,均为女性,年龄在20-25岁,学制4年,已修完规定课程,包括《护理研究》,《医用高等数学》《医学统计学》等,教授方式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
1.2方法
1.2.2调查方法:向46名护理本科毕业生发放问卷,采用现场发放与现场回收无记名方式,调查前向学生说明调查目的、填写要求和注意事项,要求认真如实填写。共发放问卷46份,回收46份,问卷回收率100%。
1.3统计学方法:描述性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
2结果
3讨论
“选题”是开展毕业论文撰写的第一步,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毕业论文能否顺利进行和完成。通过对以上调查结果的分析,认为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理本科毕业生论文选题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3.2缺乏论文题目的拓展材料。在论文选题时学生因求资料好找,容易写等原因,极易使得选题内容陈旧、选题不到位,甚至出现抄袭现象。因此在选题时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作为毕业论文选题的主体,并与学生的专业兴趣相结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查阅大量文献,提炼选题,形成自己的见解,这本身就是一种能力的训练和基本功的培养[4]。
4结论
参考文献
[1]石燕燕.丁雪梅.钱英.护理本科生毕业论文认知和撰写能力的调查.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35);4306-4307.
[2]肖顺真.护理研究.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6.
[3]谢伦芳.关于护理本科生毕业论文撰写障碍的原因分析与思考[J].护理研究,2009.23(2);357-359.
[4]赵国玲,哈斯.本科学生毕业论文选题探讨[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7,5(2);45-46.
[5]马芳,宋建华.护理本科生毕业论文撰写的分析与思索[J].中国护理管理,2009,9(4);64-66.
[6]段明娟,张晓勤.护理本科生毕业论文选题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2);220-221.
1.2护生对护理专业的认识选择护理专业主要原因是个人兴趣者占45.31%,选择好就业者占28.13%,选择父母意愿者占17.97%;对护理专业的满意度中现在比较满意的占52.34%,不满意的占25.50%;认为护理工作中比较难实现自己的价值者占39.06%;认为护士的工作压力是担心出现错误者占60.15%;若允许重新选择专业,选择护理专业者占35.16%,坚决不选者占20.31%;认为不愿意从事护理工作的原因是辛苦者占45.31%,是医护地位不等者占27.34%,是不受人尊重者占18.75%;对就业态度教育的看法中认为有必要者占46.88%,很有必要者39.84%,没必要者占7.81%,见表2。
1.3护生今后对待工作的态度在医院你对病人有无一种温柔友善的感觉中完全可以者占51.56%;护生与医生及其他工作人员合作是否愉快中一般者占52.34%,很愉快者占37.50%;有79.69%的护士在出现工作差错时可完善自己,迎难而上。
2讨论
2.2护生对护理专业的认识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生选择护理专业时带有一定的盲目性,遵从父母意愿而选择护理专业者,多是考虑到护理专业就业机会多,工资相对较高,这对护生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是与自愿者相比,她们的职业态度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摇动,部分护生还存在对护理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的问题。本调查显示,学校对护生就业态度教育方面认为很有必要和有必要的护生分别占39.84%、46.88%,对护理专业非常满意的护生占25.78%,比较满意的护生占52.34%,不满意的护生占25.50%,说明护生的专业思想不牢固,对专业不够了解,需要持续地进行专业指导和教育,学校和护理教育者应充分认识到护生对护理专业重视的程度对培养护生积极的专业态度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2]。本研究显示45.31%的护生是因为辛苦而不愿意从事护理工作,而且20.31%的护生坚决不会再重新选择护理专业,原因是认为护理工作中比较难实现自己的价值的护生占39.06%。65.63%的护生认为就业的主要途径还是继续进行学习,增加知识提高综合素质,这比其他因素都高得多,因此应重点加强护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包括心理因素、专业知识技能、沟通能力和自信心等。
一、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和本科教学改革的深化,专业课程学时相对压缩,使学生在横向知识体系加宽的同时减少了专业知识的深度,加上毕业生就业压力的逐年增大,使毕业论文工作面临着很多困难[7]。其突出的问题有3个:
1.思想重视不够
而对于学生方面,有的学生平时课程学得不扎实,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刻,容易造成对论文写作的无从下手。有的学生对指导老师的依赖性太强,不能正确、灵活地利用论文检索工具。有的学生思想上不重视,在要上交时随便从网上东拼西凑地抄袭,敷衍了事。这些学生都是从思想上没有能认清毕业论文的重要性,浪费了毕业前的一次综合训练机会。
3.格式欠规范
二、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举措
针对以上几点问题,护理学系结合本院系的特点,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规范要求,严格把关,以保证毕业论文质量和水平。
1.充分认识毕业论文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作好组织动员总结工作
2.严格制定毕业论文写作规范和程序,确保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3.加强系部与临床教学医院联系,监控毕业论文工作全过程
为进一步完善论文管理工作,在2005年福建中医学院护理学专业临床教学工作会议上,我系与福州、厦门、漳州、泉州地区各临床教学医院的护理部主任、临床教学负责人一起,讨论了此次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工作改革的情况,听取各方意见。2006年5月,我系在2001级学生毕业论文工作完成以后,也专门召开了毕业论文工作总结会议,与福州地区部分医院的护理部主任一起评选优秀论文、探讨改进工作的方法。2007年1月,举办2006年临床护理学师资培训班,对全省十五所医院护理人员代表进行为期三天的培训,介绍“护理临床教学与毕业论文工作”、“护理科研基本程序”等知识。此外,考虑到我系的毕业论文工作尚处于试验探索阶段,又专门安排了系部老师参加指导,负责与各临床医院护理部联络协调及为学生答疑释惑。并自2006年起,系部安排教师作为联络员,下到福州各临床教学医院,参加论文开题、论文答辩,并加强中期检查。
4.临床教学医院密切配合,保证毕业论文工作顺利完成
三、取得的成效
中药学专业毕业生毕业实习主要包括选题、文献研读、实验设计、实验过程、数据处理、结果分析、撰写毕业论文等几个环节,富有成效的实习带教方法会使毕业生从毕业实习的各个环节中受益匪浅,可极大提高中药学专业毕业生的专业素质。
PBL是从国外引进的教学理念,是时刻不离问题的教学模式,具有有的放矢、高效率等优势。通过PBL可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1]。笔者结合毕业生实习带教实际,首次将PBL教学模式应用于毕业生实习带教的选题、文献研读、实验设计、实验过程、数据处理、结果分析、撰写毕业论文等多个环节,提出基于PBL的中药学毕业实习带教模式。本文提出的PBL毕业实习带教模式,将为中药学及其他学科实习生带教方法的教学改革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1基于PBL的选题指导
当前中药学专业毕业生实习期间主要从事偏向于中药药理或化学的实验研究,往往是对具体中药或复方的研究。因此,在实习之初,带教老师可多通过PBL启发学生思考。比如,引导学生首先选取待研究的中药,接着启发学生思考研究选用药物的哪方面内容,是偏向于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质量控制还是药理研究,若是药理研究,是研究抗癌、保肝、抗抑郁还是其他等问题。
2基于PBL的文献检索、研读指导
在选好题之后,文献查阅就显得非常重要。教师基于PBL启发学生搜索、思考当前常用的中文数据库、外文数据库有哪些,通过哪些数据库能下载到全文而哪些只能看到摘要等;在清楚了文献数据库之后,就要启发学生思考通过数据库搜索文献的方法和技巧。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掌握文献查阅方法之后,需要对所下载的文献进行系统的研读。此时,可以通过开展让学生讲解文献的方式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问题,并在纠正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文献研读的能力。
3基于PBL的实验设计指导
4基于PBL的实验过程指导
5基于PBL的数据处理、结果分析指导
在实验操作阶段完成之后,即进入了实验数据的处理、结果分析阶段。此时,基于PBL启发学生思考选择何种统计软件、利用所选统计软件中的何种检验方法来分析、如何分析、何时有统计意义、如果需要用图表来呈现结果如何来制作图表等问题。通过基于PBL带教,学生掌握了统计数据、分析数据、呈现结果的方法,不仅使学生独立完成了对实习期间获得实验数据的处理、分析、呈现,而且为毕业后科研生涯的数据处理结果分析奠定了扎实的科研素质基础。
6基于PBL的论文撰写指导
7结语
当前,实习带教方法的优化改革已成为高等院校从事毕业实习带教同仁共同关心的话题。PBL作为从国外引进的优秀教学方法,在国内已有广泛的应用,目前已渗透到普外科[2]、肿瘤[3]、麻醉[4]、神经外科[5]、护理[6-7]、急诊科[8]、血液科[9]、中医内科[10]、检验科[11]、医学影像学[12]、乳腺病科[13]、病理学[14]等多个学科。本文结合中药学实习带教实际,首次将PBL教学模式应用于中药学毕业生实习带教的选题、文献研读、实验设计、实验过程、数据处理、结果分析、撰写毕业论文等多个环节,提出基于PBL的中药学毕业生实习带教模式,以期为中药学及其他学科实习生带教方法的教学改革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周芳明,王振钺.PBL在美国药学教育中的研究现状[J].药学教育,2003,19(1):58-60.
[2]于爱军,张学军,刘金龙,等.PBL教学方法在普外科教学查房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1,8(5):100-101.
[3]蒋亦燕,杨晓蕾,全世超.PBL教学法在临床肿瘤学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探讨[J].健康研究,2011,31(2):149-151.
[4]蓝鹏.PBL教学法在口腔外科麻醉实习带教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4):75-76.
[5]隋宇玲,王文军,周玉琛.PBL教学法在神经外科课间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0,7(28):110-111.
[6]施华.PBL教学法在外科护理临床实习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7):100-101.
[7]王佳琳.护理专业PBL教学法示范课程的建设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0,8(24):147-148.
[8]王丽,杨辉,宋丹,等.急诊科高护实习生应用PBL教学效果评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0,7(7):98-99.
[9]孙士玲.PBL教学法在血液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3):65-66.
[10]孙晓敏,余克强,赵晓山,等.中医内科临床带教中应用PBL教学模式的探索[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9):54-55.
[11]张苏,唐先平,沈朝辉.PBL教学法在医院检验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09,4(12):248-249.
二)方法
以自然年为节点,将人员的基本信息与、影响因子、职称、学历等应用excel表进行分类统计。
二、结果
一)学历
截至2013年底,护理人员中具有大学学历的人员占护理人员总数的44.34%,比2006年增加10.7倍。
二)职称比例
2006年工资制度改革及2008年实行岗位等级设置后,护理人员高级职称的数量有了一定变化,2013年护理人员高级职称占全院专业技术人员高级职称总数已接近6%,高级职称的人数较2006年增加了近1倍。
三)用工结构
2006年起,医院使用派遣制护士逐年增加。2006-2013年派遣制护士人数及其占在编护理人员的比例依次为24人、5.4%,34人、7.7%,39人、8.8%,41人、9.5%,84人、20.0%,118人、27.1%,189人、51.2%,217人、55.4%。
四)情况
2006-2013年护理人员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的数量呈上升趋势。
3.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内蒙古通辽028043)
摘要:目的:了解我院护理学蒙授本科毕业生的质量,以指导护理学蒙授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和教学改革.方法:采用自编问卷,对录用我院护理学蒙授本科毕业生9人以上的7所医院的护理部主任和护士长共48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对我院护理学蒙授本科毕业生的基本素质评价中,认为我院护理学蒙授本科毕业生的基本素质较好;在对我院护理学蒙授本科毕业生的能力评价中,认为我院护理学蒙授本科毕业生的护理管理能力、计算机能力、临床工作能力、蒙医基础理论能力较强,但科研与创新能力、英语能力和沟通能力存在明显不足.总之,用人单位对我校护理学蒙授本科毕业生总体评价较高,非常满意和满意占95.83%.结论:进一步调整护理学蒙授本科生培养方案,完善课程设置,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沟通能力,进而使学校得到更好的发展,使学生得到更高质量的教育服务.
关键词:护理学蒙授本科;毕业生;质量
基金项目: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蒙授护理毕业生质量追踪的研究”(10136201404)
教育的质量包括教育服务的质量,教育服务的质量包括所培养的产品质量—通过毕业生来反映,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学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思想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同时,这些可以为高校进行课程设置或教学模式等改革提供方向,进而促进高校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1].我校于2003年开始招收五年制护理学蒙授本科生,现已有6届学生毕业,共363人.为了培养高质量的蒙西医结合护理人才、深化教学改革,对我院护理学蒙授本科毕业生的质量进行调查.
1对象和方法
1.1调查对象
调查录用我院护理学蒙授本科毕业生9人以上的7所医院的分管院长、护理部主任14人,护士长34人,共48人.其中三级甲等医院5所,三级乙等医院2所.三级甲等医院为:医院、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通辽市医院、兴安盟医院;三级乙等医院为:辽宁阜新蒙医医院、呼伦贝尔中蒙医医院.
1.2调查方法
根据我院护理学蒙授本科生的培养方案,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所有问卷由课题组的成员及毕业生发放到每位调查者,共发放50份,回收有效问卷48份,有效回收率96%.
1.3数据处理
应用计量学和数理统计学方法,分别对5人以上用人单位分布、毕业生基本素质评价、毕业生能力评价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总体评价等进行统计分析,数据录入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分析
2.1用人单位分布
据调查,护理学蒙授毕业生就业率相对乐观.其中211名就业于市级或市级以上单位,15名毕业生从事医生或教师职业,其余的主要分布在各旗县级医院.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是目前我校护理学蒙授毕业生就业率最好的医院,近三年内毕业生就业人数为72人,占总毕业人数的19.83%.具体情况见表1.
2.2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质量的评价
2.2.1用人单位对我院护理学蒙授本科毕业生基本素质的评价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基本素质评价主要从综合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身心素质、职业素质、工作态度和团队意识等6项指标进行了评价.其中思想道德素质、身心素质、工作态度等3项指标的非常满意的分别占50%、70.83%和50%,满意的分别占50%、29.17%、50%,无存在基本满意和不满意情况.同时,我们也能看出综合素质和团队意识2项指标都存在不满意现象,比例均为4.17%,这就说明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还有待于提高,并加强学生团队意识.
2.2.2用人单位对我院护理蒙授本科毕业生能力的评价
从毕业生能力评价表中可以看出,组织管理能力、计算机能力、蒙医基础理论能力等指标评价高.科研创新能力是用人单位评价较差的项目,良好以上占41.67%,所占比例最多的是一般,占58.33%.说明我校护理学蒙授本科毕业生科研创新能力相对薄弱,应从低年级开始灌输科学思维,使学生掌握查阅文献、数据处理等基本技能.英语能力优秀占20.83%,良好占33.34%,一般占43.75%,还有2.08%的差评,根据表-3所反映的情况,学院应高度重视蒙授生英语能力和沟通能力,优秀占25%,良好占35.42%,一般占37.50%,差占2.08%,其中一般占的比例最为高,需要进行有意识的培养和锻炼.
2.2.3用人单位对我院护理学蒙授本科毕业生总体评价
从调查结果来看,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质量的总体评价较高,非常满意率77.08%,满意率18.75%,基本满意率4.16%,无存在不满意情况.具体情况见图1.
这些数据能反映出用人单位对护理蒙授本科毕业生质量较为满意,总的来说,这是对我校护理蒙授本科教育质量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有力地反映出我校培养出的毕业生能满足当今市场的需求.而其中的基本满意与不满意,虽然占的比例很低,但也不能忽视.
护理学蒙授本科教育起步较晚,无论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管理等方面还有不足之处[2].护理本科生是目前护理行业中学历较高的一群社会精英,她们不仅承担着临床实践的重要任务,还承担着护理行业的科研任务.因此,培养专家型和科研型护理本科生是加强护理本科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3].从调查结果看,我院护理学蒙授本科生各种能力中科研创新能力最为弱,理应被重视.科研创新能力作为衡量高质量优秀专业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志越来越受到重视.培养护理学蒙授本科生具备护理研究的基本能力是高等护理教育的目标之一[4].学院应加强本科生导师制管,让导师培养本科生科研意识,促进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开展护理新技术,撰写高质量护理论文.
护理教育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适应护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各项能力的培养,努力满足护理岗位的实际需要,加强护理本科生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为民族地区提供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实用型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LS,JT,DG.Fromschooltowork:employerperceptionsofnursingskills[J].JournalforNursesinStaffDevelopment,2000,16(2):80~85.
护理实习是教学医院工作的重点,如何通过临床护理实习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很多教学医院面临的重要任务。为了培养出更多工作能力强、工作热情高、业务素质过硬的护理实习生[1.2],我院通过多年探索和总结,现就护理实习生带教的方法及管理进行分析探讨,具体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09年1月-2011年1月我院共接受200名护理实习生,其中男10名,占5%,女190名,占95%,年龄18-24岁,平均年龄(20.4±2.0)岁,其中130名为本科毕业生,40名为大专毕业生,30名为中专毕业生。
1.2带教方法
1.2.1构建好的人文环境:
构建好的人文环境让实习护理人员身心愉悦、热情饱满的投入到工作实习中,选取临床经验丰富的人员作为带教的主力,形成学术氛围浓厚的带教队伍,提高整体护理实习人员的责任素质、降低差错的发生率、团结友好、和谐融洽的完成整体实习任务。
1.2.2执行完整的带教体系:
整体实习团队均受护理部领导,并成立质量考核小组,人员组成如下:护理部技术过硬能手、护士长、科护士长及护理部干事等。并对每个护理实习人员进行技术考核,具体包括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两个方面。考核的具体方法为每月进行1次技术考核,2次理论知识考核,对于考试不合格的实习护理人员应加大考核力度。
1.2.3规范整体带教人员素质:
在进行护理实习前对整个实习队伍进人员素质由带教教师进行整体的集中培训,包括护理的礼仪规范、护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等,同时对护理安全知识和法律意识等进行强化学习,让每位实习护理人员树立“患者第一,安全为首”的护理理念。此外,带教教师应对医院的整体环境、规章制度、科室人员设置及配置、对实习生要求等进行详细讲述,严格规范实习护理人员的组织纪律,让他们养成严格要求自己的习惯。通过在实习期间对护理人员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的双从培养,培养出更多操作技术规范、理论水平过硬的护理人员。
1.2.4采取集中带教的模式:
对初次进入临床科室的实习生由带教教师采取集中带教的模式。鉴于临床带教老师能力、素质层次不齐,因此由带教组长进行集中带教。我院集中带教采取小组学习的方法,每组5-10人不等。在介绍过病区环境及床位分配后,每天传授一个操作技术,从最基本的生命体征测量开始,老师在进行理论操作知识讲解后,以实习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批次练习系,互相学习,发挥主观能动性。对于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带教教师应及时知道,规范每一步操作步骤。而且每周对理论知识进行系统化的考核,使一名实习护理人员在真正意义上达到理论知识熟练、操作水平的过硬的程度。
1.2.5一对一带教:
在首次进行护理实习的人员进如科室后,采取一对一的带教方式,由一名带教老师负责学生的理论、操作、病历书写、护理查房等带教工作,同时,还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心理状况等。本着带教期间放手不放眼的原则,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语言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带教结果由带教组长进行检查,通过这种一对一的带教模式,既提高了实习生学习和带教老师带教的积极性,同时促进了实行师生互评双向教学评价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整体的主观能动性。
1.2.6带教效果的终末评价:
通过对实习护理人员带教管理,充分调动了全体实习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了学生的主管能动性,加强护生的责任感,取得了满意的带教效果。
我院共培养出优秀实习生120名,书写护理教学查房病例902份,撰写论文9篇。
[1]王琦,沈咏芳.提高ICU护理实习生带教质量的探讨[J].临床医药实践,2012,10:772-773.
1.2教学管理质量有待避一步提高
1.3拍导教师投入精力有限
由于学生数量猛增,师生比例存在着严重的失调现象。就我院医学护理专业而言,每位指导教师带有十多个毕业学生,而且多数教师都承担有大量的科研和教学任务,投入指导毕业设计的精力明显不足。个别教师对工作相当不负责,甚至有的教师连学生的毕业论文都没有仔细地审阅,致使论文中出现大量的低级错误。在开题和答辩时,一些教师既不提问也不指正,或者教师自身的知识面较窄、知识层次较低,这些问题的出现也造成了毕业论文质量的严重下滑。
1.4部分学生缺乏蛙取精神
2论文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2.1建立全过程动态监管体系
为确保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加强对毕业论文设计的规范管理,笔者设想构建出一套包括4个层次(教师—专业系—学院—专家组)的动态管理模式,并从我院医学护理本科毕业设计开始实施,可以较好地解决学生、指导教师及院系之间的协调与监管问题,从而取得良好的效果。体系流程详见图1。从图中可见,监控体系主要包括论文选题与设计、设计的实施与督查、成果评估3个核心环节,过程严谨,工作量饱和。各环节的具体特征如下。
2.2建立学生论文意见反馈统计戡据库
选择2011年9月-2012年4月在4所二级甲等以上医院实习的本科生52人作为调查对象。纳入标准:(1)在医学院校学习医学知识3年或者4年,最后一年在临床实习中需撰写毕业论文的本科生;(2)被调查时正在从事医学院校临床实习;(3)愿意参与本项调查。其中男2人,女50人;年龄22-25(23.2±0.8)岁。专业:护理专业33人,占63.5%,其他专业19人,占36.5%。实习医院等级:三级医院42人,占80.1%,二级医院10人,占19.2%。
1.2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
1.2.1通过参考有关文献及与本科生座谈资料自行设计问卷。问卷包括四个部分:①本科生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专业及实习医院。②学生所属院校在毕业论文撰写方面所做工作、实际效果与学生对学校的期盼。③实习医院对毕业生论文撰写的影响以及实习生对医院的期盼。④学生对撰写论文的认识以及实际撰写论文的能力。问题以单项选择题为主,多选题2题,有专门标注。
1.2.2由调查者向被调查者说明调查的目的,并逐条讲解调查内容,让他们在充分理解后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行填写,填写完毕后调查者逐项检查,确认没有遗漏后回收。共发放调查问卷52份,回收52份,有效问卷52份,有效回收率100%。
1.2.3统计学方法
调查所得资料用Microsoft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描述。
2结果与讨论
通过本次调查得知,影响医学院校临床实习本科生毕业论文撰写的因素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
2.1学校方面本次调查显示:①82.7%的医学院校虽然开设了论文撰写方面的课程,但有63.5%的学生认为院校开设的此类课程少。②在实用性方面,有65.4%的学生认为这些课程对实际论文撰写的帮助不大,只是知道了论文的撰写格式。③只有7.7%的学生掌握了数据资料收集、统计分析方面的知识。因此,学生希望学校做如下改进工作:①学校在优化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建议提高教师授课技巧。如在学习统计学课程时,老师应侧重实际应用方面的讲解,教会学生不同的数据资料该用哪种相对应的统计方法?具体意义是什么?②在撰写论文实际需要的能力方面,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论文选题的指导,以纠正在以往毕业论文中存在的选题过大、查新不准、设计不够科学等问题[2]。③笔者建议学校安排学生参加论文撰写讲座和模拟演练。
2.2实习医院方面
2.3学生个人方面调查显示:①只有26.9%对撰写论文感兴趣。②53.8%觉得撰写论文非常难,30.8%不知道论文的选题,觉得无从下手。③有40.4%的本科生不知道如何进行数据资料的收集与统计分析。笔者建议:学生在大学三年级起可以梳理并确定自己感兴趣的专科,着重了解和掌握该专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以便为最后一年临床实习毕业论文定题做好充分的准备。最后,学生进入临床实习早期就应勤观察、勤思考,理论联系实际,以便早日选好、选对论文题目;并充分利用实习医院现有的资源,例如临床指导老师、医院的图书馆等,要积极主动与论文指导老师沟通、交流,得到老师的指导,使大家不再感到撰写论文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3小结
通过对52例医学院校临床实习本科生毕业论文撰写影响因素的调查,发现医学院校临床实习本科生在毕业论文撰写上,学校、实习医院、学生个人还有很多工作需要改进,实习医院、学校应该为临床实习本科生毕业论文撰写提供更多的帮助,如实习医院可以允许学生自选专科实习2-4周来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学生个人应该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努力提高与撰写论文有关的各种能力,如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等。
参考文献
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以下简称clen)目的是评价护士是否具备护士执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2009年起,国家卫生部对glen进行了重大改革,考试对象由原先从业一年在职人员改为在教学、综合医院完成8个月以上护理临床实习的毕业生。在2010年再次改革,将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和职称考试分开。此项工作落实推进的主体单位改为培养护理专业人才的各级卫生职业院校。由于clen的通过率不仅影响到学生的就业率,也反映了学校的办学水平、教学质量,这次改革不仅给中职卫校在校毕业生带来更大的压力,而且促使学校专业教师对教学方法改革进行思考。
1中职卫生学校生源质量下降的原因分析
1.1招生规模的扩大
随着高校的扩招,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专学校也逐步开始扩招,2006年,我国新人学中职生达650万,到2010年中职学校招生规模达到800万。一些学校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无限度招生,在扩招的同时,学校的各种资源配置又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导致教学质量下降。
1.2招生标准下降
由于生源数量不足,大部分中等卫校护理专业的招生已取消了分数限制,部分学校十年前学生的人学分数为中考成绩550分左右,而现在只要参加了中考,不考虑分数就可以人学,导致生源质量进一步下降。
1.3毕业生就业困难
随着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制度。中等卫校护理专业被选择的机会减少,以目前我国的三级甲等医院招工为例,用工单位对学历的基本要求是专科及本科,使中等卫校毕业生的就业难度进一步加大。
1.4执业护士认证制度加大了学生的就业难度
以往我国没有执业护士认证制度,只要是护理专业的毕业生就可以从事护理工作。自从我国实施执业护士认证制度以来,卫校学生毕业后必须通过执业护士认证考试才能从事护理一线工作,而部分学生对执业护士认证考试望而却步,他们担心不通过就无法就业,从而放弃选择中等卫校护理专业。
2变革措施
2.1因材施教,量力而行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曾提出多元智力理论,他认为人的各种智力只有认知领域的不同,而没有优劣、主次和轻重之分圈。因此,对于同一班的学生应进行分层教学。对于层次较高的学生,在课堂上,利用临床实际护理问题引导他们提出自己的看法,培养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神经外科病房发现病人突然出现神志昏迷,呼之不应,该如何处理存在什么问题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更能增加其对护理课的兴趣。对于层次较低的学生,应依据他们不同的智力特点、求知态度和学习心理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立足于用,即引导学生在一个新的结构中运用旧知识去解决新问题,重点培养其动手能力,使其成为技能型人才,这点在实验课中尤其重要。
2.2以学生为本,注重自主性培养
为使中职在校毕业生能够顺利通过clen,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教学上必须注意以下方面。
2.2.1鼓励学生勇于创新
和谐的师生关系应是平等、合作、朋友式的关系,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应是既合作、又竞争的讨论式气氛。可采用开放型的研讨式教学法,让学生通过查资料、体验备课、讲课、课堂讨论、演讲、辩论等课堂互动活动。在讨论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独特见解,并加以表扬,鼓励他们勇于创新,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