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毕业论文答辩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硕士毕业论文答辩,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1、选题的重要性和意义阐述不清楚,让人听不出研究的价值所在。

3、对汇报内容不太熟悉,PPT文字描述太多。

4、过于强调细节,如数学公式的推导等,而忽视了介绍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案设计、实验步骤及结果的测试分析等。

5、汇报总结中,未直截了当地呈现本文的主要工作和贡献。

6、忽视取得的成果展示,如论文、专利、获奖情况等一带而过。

7、无致谢。

由于答辩委员会成员,研究方向各异,有偏实验科学的、有偏硬件设计的、有偏算法和软件设计的。如果不讲究答辩策略,可能会造成“做的好,不如讲得好”的结局,从而影响答辩成绩。我的建议(15分钟左右)如下:

3、课题总结(1-2分钟):1)直接以按序号形式列出所开展的工作;2)创新点与贡献,即提出了什么方法或理论?解决了什么问题?实现了什么功能?有创新的强调创新,无创新的强调工程应用价值。课题展望或存在问题可一带而过,如果评委需要追问,后续回答问题时阐述即可。——回答“做到了什么程度?”

4、成果展示:如论文、专利、获奖等。

MBA毕业论文主要采用对论文进行评审和答辩的两种工作,是对学生所撰写论文的两种不同的考核方法。前者是对MBA论文进行评审,只是对论文进行单向的、书面的、静态的考核。而MBA论文答辩,则是对论文进行双向的、口头的、动态的考核。MBA论文答辩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审査论文,包括鉴别真伪、考查知识运用能力、深化提髙和增长知识、展现学生自信和口才、评价论文成绩等方面,但MBA毕业论文可能更注重他的实用性,所以以实证研究为主,会比较容易过,但也有一部分MBA却完成不了或完成不好毕业论文。

第三,深化提高和增长知识。就是通过答辩对论文是否贴题(题目是否恰当)、布局篇章是否得当、运用材料是否恰到好处、论点是否准确、论据是否充分、论证是否有力等。一般说来,从学生所提交的论文中,巳能大致反映出各个学生对自己所写论文的认识程度和论证论题的能力。但由于种种原因,有些问题没有充分展开、细说,有的可能是限于全局结构不便展开,有的可能是受篇幅所限不能展开,有的可能是作者认为这个问题不重要或者以为没有必要展开、详细说明的;有的很可能是作者深不下去或者说不淸楚而故意回避了的薄弱环节,有的还可能是作者自己根本就没有认识到的不足之处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提问和答辩就可以进一步弄淸MBA是由于哪种情况而没有展开深人分析的,从而了解学生对自己所写的论文的认识程度、理解深度和当场论证论题的能力。在答辩过程中,答辩小组成员也会就论文中的某些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或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这样,学生又可以从答辩教师中获得新的知识。当然‘如果学生的论文有独创性见解或在答辩中提供最新的新鲜材料,也会使答辩老师得到启迪。

81岁的郑建阳毕业于台湾大学法律系,是一名定居在马来西亚的华裔,他做过报馆的翻译员,也做过英文教员……而他最重要身份之一,是做一名学生。2005年,70岁的他报名参加了上海市教委与上海大学合办的交流项目,成为上海大学传播学专业的一名高龄留学生。老人“对故土特别向往,他父亲原籍福建,所以他特别想拿到国内大学的学位”。郑建阳的导师郑涵教授说。

6月17日下午,郑建阳飞抵上海。由于中风后遗症,郑建阳“从大门到图书馆也就200多米的路程,要两个人搀扶着他走好久”。但直到答辩前一天,老人还坚持去图书馆查资料。郑涵形容他的材料已经“堆成山”了,论文前后已改了六稿,他仍嘟囔着“材料会不会有疏漏啊”,当晚还在这本16万字的论文上勾勾划划。

答辩那天,郑建阳是最后一个上台的学生,他为自己的拖延向答辩委员会致歉,泪洒现场。答辩过程中,“他每个问题都回答得特别认真,还引经据典地举例子。”答辩委员会主席杜友君说。经审核,答辩委员会一致同意当场授予郑建阳硕士学位。

“参加答辩并不是说我就是有学问了,而是可以提供一个学习的机会,继续深入下去。”老人说。

热议锐评:很难想象,这样一位耄耋老人,10多年求学路走过来,需要付出怎样的努力。或许有人会觉得,老人只是为了“拿到国内大学的学位”,但他的认真与执着,以及对学习成果的重视,早已超越了这个目的。诚如杜教授所言,他是将学习当成了一种生活方式,更有一种对知识的敬畏。这种纯粹的追求,才是老人最令人感佩的地方!(南亭)

关键词:图书馆学位论文管理再利用

1.学位论文管理和再利用的重要性

1.1学位论文的学术性质和学术价值决定了学位论文管理和再利用的必要性

学位论文通常指博士或硕士研究生为了获取学位资格,向学校或其它学术机构提交的学术研究论文。它是学位申请者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科学研究的总结,是具有一定独创性的一次文献。论文的选题一般都是结合导师的科研项目,所探讨的问题相对专一,对问题的阐述详细、系统且不乏新颖的学术思想和独到的见解,在一定程度上涉及本专业的前沿领域和重要问题。因此,学位论文与普通科研论文相比,具有文献分析面广、数据与图表量大、理论分析充分且深刻、参考文献大等特点。基于以上原因,学位论文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是进行学术研究等工作必不可少的文献资源[1][2]。

1.2山西师范大学的快速发展要求学位论文管理和再利用的进一步完善

山西师范大学创建于1958年,前身是晋南师范专科学校,1964年升格为山西师范学院本科院校,1984年更名为山西师范大学,1999年山西省职业师范专科学校和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并入,至今已经走过了50年的风雨历程。

随着该校博士点的申请成功,该校已经具备学士、硕士、博士三个层次的学位授予资格,未来还会迎来更好、更快的发展。学生人数的增加,学科的发展必然要求学位论文管理和再利用的进一步完善。

2.校图书馆学位论文的收藏、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山西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管理存在以下不足:

第一,校逸夫图书楼310室是博硕论文库,从中可以获取纸质版和电子版的硕士论文资料。其中电子版的硕士论文是从1994年至今的,并且大部分为Word格式。而历年的学士论文资料只能从各学院获得。

第二,学位论文的Word格式存放不仅占用内存空间大,并且安全性差。

第三,该校要求硕士毕业生在离校前必须将纸质版和电子版的学位论文直接提交给校研究生处存档。其中电子版的论文资料采用文件夹嵌套形式存放和管理,由于审核力度不够,因此提交的电子版论文在格式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很多学生把封面、摘要、正文等分别存放在多个Word文档中,给电子论文的管理和电子论文的入库带来了很多不便。而学士论文的存放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第四,校图书馆自建资源中提供了一个VF开发的博硕论文摘要查询系统,但它只提供了简单的论文摘要查询功能,没有实现论文全文在线阅读、论文提交和论文下载等功能,这样的系统不利于学位论文的再利用。

第五,校图书馆数字化文献资源中提供CNKI系列数据库(清华同方),但是CNKI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没有山西师范大学的论文资料。

第六,硕博论文库设在逸夫图书楼,属于新教学楼,很多学生不了解情况,此阅览室参阅人员相对较少,因此,本校学位论文的再利用率非常低。

3.加强学位论文管理和再利用的措施和建议

3.1加强对学位论文管理的重视

具体措施如下:

第三,对论文答辩为优的学士论文进行归档。

第四,一些技能性要求比较强的专业,如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以开发软件系统作为论文的支撑,除提交电子版的学位论文外,还需同步将另外两份文档提交。一是将所开发软件系统打包后提交;其次为一份日志文档,将系统使用说明做简要介绍。

第五,图书馆采用一些措施加强宣传,积极提倡大家利用本校学位论文资源进行学术研究和论文撰写等工作。

第六,开发一个基于山西师范大学,功能完整的学位论文检索系统。

3.2基于山西师范大学的学位论文检索系统

3.2.1开发检索系统益处

其次,硕士研究生在入学后,需要和学院沟通选择自己的导师并开展科研工作,但是很多人对各导师的研究方向及研究内容了解不足,所以检索系统的开发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最后,检索系统的开发让导师的指导作品和学生的学位论文公开化,论文的公开化是一种内在的激励机制,必然带来本校学位论文质量的显著提高。

因此,为了实现该校毕业论文,特别是硕士毕业论文的再利用,设计和开发一个基于山西师范大学,功能完备的学位论文检索系统是非常必要的。

3.2.2检索系统功能

第二,论文提交模块包括论文电子表单的提交和论文全文的上传。

第四,论文检索模块应具备初级检索和高级检索功能,并具备两种匹配方式即模糊匹配和精确匹配。

第五,学生登陆系统后可在线查看论文全文并免费提供全文下载功能。

第六,系统需收录山西师范大学1994年至今的硕士、博士学位论文2500余篇。

第七,论文表中的字段分为:基础检索字段、排序辅助字段、审核字段、上传字段、图书馆收录字段,其中论文编号是主键,学生学号是外键。基础检索字段还需包括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导师姓名、导师单位、学位级别(硕士或博士)、学位类别(全日制或教育硕士)、论文类型(应用型或基础型)、学科门类、一级学科、二级学科、学科专业备注、学位授予年度、中文题名、英文题名、中文副题名、英文副题名、中文关键词、英文关键词、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等。

采用非全文索引,即只对论文题名(caption)、关键词(keywords)、摘要(abstract)建立索引,然后用Lucene中文分词器对caption、keywords、abstract及用户输入的检索词进行分词处理。在分词处理的基础上实现检索和排序。

第二步,采用“检索项+caption+keywords+abstract”组合查询技术,并去除重复项,得到检索结果集。论文的关键词一般为四到六个,能有效地表征论文的主题。但是由于用户提取关键词的能力参差不齐,所以关键词不能很好地代表全文。本文提出“caption+keywords+abstract”组合能够更好地代表全文,能够很好地提高查全率。

新算法较原算法在查全率和查准率方面有较大改进,用于学位论文检索的效果明显,且实用性很强、易于工程实现,基本满足了高校学位论文检索的需求。随着各高校自主研潮的推进,开发和使用校本系统必将是一种趋势。

相信随着学校对学位论文管理的重视和学位论文检索系统的使用,该校学位论文的利用率会很快提高,并且一定会带来学位论文质量的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金春华.我国数字化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建设的现状与建议,省略.

[2]赵嘉朱.中国学位论文管理的历史回顾与前景展望.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4.

[3]袁铭蔚.基于本体的向量空间模型的压缩算法.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12.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1.06.056

护理学专业已提升为一级学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培养护理创新人才。我国颁布实施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护理学专业中要求护理本科毕业生“应具有基本的临床护理工作能力,初步的教学能力、管理能力及科研能力。”在倡导创新精神的今天,增强创新的意识,培养创新型护理人才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紧迫,而创新型护理人才培养的基础,就是学生在校期间创新意识的形成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提高护理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是护理教育的主要培养目标之一。我校地处经济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60%的学生来自基层及少数民族地区,毕业后绝大多数回到基层工作。近几年来随着国家新医改政策及新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基层医疗事业迅速发展,但高端护理人才缺乏,急需具有创新能力的护理人才充实到临床及护理管理的岗位。本着“加强基础、突出素质、注重能力、引导创新”的原则[1],为了更好地实践我校培养“精医术、懂人文、有理想、能创新”的办学定位,近年来实施护理本科生科研导师制教学改革实践,取得较满意效果。

对象与方法

1.对象以我校2004级、2005级、2006级五年制护理学本科(英语方向)共15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女生143名,男生7名,年龄19~23岁。

3.评价①科研立项:由护理学院组织科研开题报告,专家组从选题意义、科学性、实用性、可行性、创新性、译文、课题完成量等七方面评价,答辩通过给予立项,不能通过者由导师根据专家意见指导学生修改,合格后给予立项。②论文评价:毕业论文成绩由导师评分、专家评分、答辩小组评分三部分组成,比例为3∶2∶5;评价标准从学术价值、实用性、创新性、论点论据、语言文字、参考文献、答辩情况等七方面进行评分,总分90分以上为优秀、85~89分为优良、80~84分为良好、60~79为分合格、59分以下为不合格。

4.统计分析采用SPSS11.5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

1科研课题研究内容150项学生科研课题研究内容,前三位顺位依次为:调查分析、临床护理观察及健康教育。而新技术运用、护理管理和教学改革所占比重较低。见表1。

2.课题完成情况150名学生中有144名学生能按计划实施并如期完成,占96.0%。6名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无法实施或完成课题而要求更改研究内容,并在导师指导下调整,最终能完成课题。

3.论文评价论文评分优良率为42.0%,良好以上的达79.33%,无不合格论文。见表2。

讨论

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新世纪以知识创新为突出的特征,创新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创新离不开科研,科研是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的基本活动,是加强护理研究、推动护理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最重要的环节。张金萍等[2]认为21世纪的护理工作很大一部分内容将是以健康人而非病人为对象开展预防、保健、社会服务等工作,根据社会市场需求和卫生保健事业发展需要,护理学专业的学生应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备自然科学、社会人文科学、医学基础知识和先进的护理理论及技能,能在不同类型的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从事临床护理、预防保健、护理管理、护理科研工作的高级应用型护理人才。本科生导师制是近年来许多高校在借鉴国外高校办学经验的基础上,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需要,探索学生教育和管理的一种新的工作机制[3]。我们通过实施导师制针对性地培养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初步显现人才培养效果。

1.建立初步的科研意识护理本科生应具备初步的科研意识已是护理学界的共识,随着护理学科的提升,加快学科建设步伐成为重中之重,而科研意识淡薄、科研能力欠缺是护理队伍普遍存在的问题,除历史原因外与队伍学科氛围有密切关系,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从护理教育抓起。在国外,护理科研工作主要由博士、硕士毕业生承担,对本科及大专生未作要求[4],但美国的一些研究型大学为提高本科教育水平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而加强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提高其创新能力,培养学术后备人才则成为这些改革的中心环节[5]。当前我国护理博士生几乎是凤毛麟角,硕士生的教育也在起步发展阶段,护理科研的重任落到护理本科毕业生的肩上。我们通过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实施,三届护理学本科学生科研立项达150项,从结果看到,虽然学生科研立项的内容比较局限,新颖性不够,45.33%为调查分析,新技术应用仅占5.33%;论文撰写的优秀率仅为7.33%,质量有待提高,但重要的是学生有了实践机会,科研意识有明显的提高。

3.符合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及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人民群众对护理技术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的护理常规不能满足服务对象的需要,临床需要的护士是医学基础知识牢固,专业知识扎实,技能操作熟练,沟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独立思考及临床思维能力,在工作中不墨守陈规,能不断创新的新型高级护理人才。而在欠发达地区对上述新型高级护理人才更是求贤若渴,如我校所处地域是全市总人口382.63万人,有12个县区的少数民族地区,2010年底注册护士有4000多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注册护士只有1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本科毕业生充实到临床一线,对本地区护理学科的发展更是非常紧迫而具有战略性意义的。当前护理本科教育阶段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时明显不够,如我校的培养方案中《护理研究》理论课为仅18学时,为了弥补不足我们采取专题讲座,课外活动及假期的社会实践来补充,经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一定成效,既能节省学时,又能使学生在实践中学到知识提高能力。

总之,注重护理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将有力地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人才质量的提高,将为社会输送更多思维敏锐、素质全面的创新护理人才,从而促进护理专业人员学术和社会地位的提高[6]。培养护理本科生的科研能力,除了学校、学生重视外,与临床带教老师的科研能力和意识、实习医院的科研环境有紧密切的联系,需要参与护理教学的各机构、部门、人员多方共同努力才能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东玲,杨培常,李伟,等.护理本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2010,24(10B):2705-2706.

[2]张金萍,刘文庆,刘丽华,等.护理学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新体系的构建[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0,30(7):89-90.

[3]曾凡东.科学评价是本科生导师制健康发展的动力[J].当代教育论坛2005(3):30-31.

[4]仇瑶琴,陈晓英,沈园园,等.护理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与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3):214-215.

[5]ChapmanH.Towardseffectivegroup-workinnurseeducation[J].NurseEdueToday,2006,26(4):298-303.

关键词:学术焦虑;就业焦虑;疏导

经过调查了解,笔者认为目前研究生的心理焦虑主要表现为学术焦虑和就业焦虑。在研究生学业的不同阶段,其心理焦虑的侧重也有所不同。

一、学术焦虑

学术焦虑是指研究生在从事学术研究活动时产生的困惑、厌烦、不安、甚至恐惧的情绪体验。在入学和毕业阶段,不少研究生容易产生学术焦虑。

在入学阶段,研究生的学术焦虑主要表现为对自己将要从事学术研究的目标、过程、方法等不甚了解,对研究过程的茫然无措。很多研究生虽然在本科阶段已经参与过一些学术研究活动,但仅限于普通的调查和资料分析,主要目的是为了完成毕业论文或者毕业设计。而研究生阶段对学生的学术要求必然会有较大的提高。笔者召开研究生期中教学检查座谈会时发现,不少学生对自己的科研方向和科研途径感到很迷茫,不知道该如何读书,读哪些书,如何研究,如何写作。他们常常感到心理压力大,觉得自己目前硕士阶段的学习并未达到预想的效果。

在毕业阶段,研究生的学术焦虑主要表现为对学位论文写作的厌烦和恐惧。学位论文是衡量研究生学术水平最重要的成果,学生本该极为认真地对待,但实际上很多学生忙于在外地实习、赴各地参加招聘,很难静下心来完善自己的学位论文,往往在导师的多次催促之下才匆忙交稿。之后又对论文盲审忧心忡忡,对论文答辩忐忑不安。2011年南京某高校就有一位女研究生因为导师对学位论文提出严格修改要求不能按时答辩而跳楼自杀。

对于上述种种情况,如果我们不能及时给予引导,研究生会对学术研究失去兴趣和信心,还会引发各种学术不端行为。

(一)入学之初注重学术引导

(二)学期之中加强学术指导

(三)毕业之时善于学术疏导

二、就业焦虑

(一)改革“重理论、轻实践”的培养模式

(二)加强职业设计规划与就业指导服务

另外,各级就业指导部门应认真负责研究生的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及时联系用人单位了解用人需求,通过张贴公告、就业网站、手机短信等各类招聘信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就业资源。同时设立就业咨询热线,为研究生及时解答在择业、就业中遇到的种种困惑,热心提出建议供其参考,对于其产生的就业心理问题要耐心疏导,在政策、制度允许的范围内尽量为其提供方便。

(三)积极发挥导师的作用

不可否认,有些研究生在选择导师时主要看重其学术声望,也有些研究生选择名导师是为了给自己今后就业带来“便利”。笔者认为导师不仅要指导研究生完成学业过程,也要在平时的交流中对其就业观提出自己的意见。导师应当主动关心研究生的就业状况,督促学生通过不断努力提高自身实力,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就业活动中。对其遇到的就业困难提出合理建议,及时缓解他们的就业焦虑。如果研究生遇到各种挫折,导师还要鼓励学生不要轻言失败,应反思改进自身存在的不足,力争尽早达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要求。

事实表明,研究生这一群体相对于本科生而言心理焦虑的程度明显增大。学校管理部门和导师要认真分析当前研究生产生心理焦虑的原因,充分认识心理焦虑对其学习、生活和就业产生的负面影响甚至危害,通过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及时沟通交流,使研究生能正确认识自我,不断提高自我调节能力,努力走出心理困境,从而以积极、饱满的精神状态完成研究生阶段的各项任务。

参考文献:

[1]朱宝荣.现代心理学原理与应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关键词:职教硕士,内涵,现状,培养策略,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2000年和2002年,国务院分别颁发《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制定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等文件,旨在进一步提升职业学校师资队伍的学历水平,并促进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十多年来,全国已建设国家级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93个、地方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300多个、教师专业技能培训示范单位8个、教师企业实践单位10个,超过30所院校的113个专业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硕士毕业生,职业教育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职教人才的培养走进了更高的层次。但是职业技术教育领域的硕士培养作为一个还处于起步阶段的新生事物,在培养过程中出现了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矛盾。

二、职教硕士的内涵

(一)中职硕士与职教硕士

目前,国家并未对中职硕士与职教硕士有明确的定义,对于《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制定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中所提及的硕士类型,约定俗成叫做中职硕士;本文所讨论的硕士类型在中职硕士的基础上,扩充了其内涵,以下称做职教硕士。

(二)职教硕士的培养对象

随着国家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各类职教师资培养单位的建立,职教硕士的培养对象范围在逐渐发生着改变。从早期面向中职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人员,今后可能会逐步包含应届毕业生直接攻读硕士学位和往届毕业生继续攻读硕士学位人员。由此可见,职教硕士培养对象今后很可能有两类,一类是在中职学校或企业单位具备一定工作经验的往届毕业生,另一类是直接攻读职教硕士的应届生毕业生。在支持中职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同时也应该鼓励其他类型的对象参加培养,特别是在企业单位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在中职学校兼职教学的往届毕业生。

(三)职教硕士的定位

三、职教硕士培养的现状

尽管各个培养单位围绕职教硕士的培养要求做出了诸多尝试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由于暂无标准可依,在职教硕士培养过程中或多或少出现了一些问题与矛盾。

(一)没有创新的课程设置

由于人们对传统学术型硕士学位的青睐,现在各个培养单位主要沿用传统硕士学位的培养体系,在教学计划上基本采用学术型或专业型硕士所设课程加上几门教育学课程,于是就出现了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不相适应的问题,无法凸显职教硕士的培养目标和特色;特别是毕业论文设置情况,很多培养单位要求学员按照学术型硕士论文的标准完成。在这种传统思维的导向下,职教硕士培养就很容易走回学科培养的老路。

(二)缺乏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三)难以体现培养特色

(四)突出的工学矛盾

四、职教硕士培养策略探析

职教硕士教育的发展现状暴露出诸多问题和矛盾,因此培养单位在制定培养方案前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对应的策略,减轻甚至规避这些问题所带来的影响。

(一)重视专业化的技能水平

1、凸显课程的针对性和专业性

2、重视实际教学技能的提升

有相当一部分中职学校教师并非师范类专业毕业,造成教学理论、经验、技巧缺乏的现状。那么在职教硕士培养过程中,应当侧重提高学员的教学能力,丰富教学技巧。通过各类观摩实践的机会,引入先进的教学方法,并反复揣摩教育教学技巧,使学员能够正确了解自身教学工作的缺陷,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和研究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技巧,以充实自己的教学思想,培养注重教学研究的习惯。

3、设置实践性强的培养模式

(二)传授系统化的理论知识

1、提升理论知识水平的标准要依照研究生教育

2、理论知识的完整性要靠加强学科知识的学习

3、深度的研究保障理论知识的系统性

具备良好的教学创新和研究能力,是职教硕士培养的深层次目的,这要求学员在培养期间开展对本专业领域深度的研究,借此提升自身的理论层次和水平,形成用研究者的眼光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发现、解决问题的意识。

(三)实施实践化的学术要求

1、侧重应用型的学术培养目标

与传统硕士培养目标不同,作为职教硕士培养的重要任务,学术研究能力须向应用型方向发展。学员在培养过程中,不仅仅要学习职业教育的基本理论,更需要学会如何将这些理论应用于实践工作当中,深入企业调研,紧密围绕企业的需求展开教学活动,并善于利用理论知识研究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使所学的学科理论知识能够有效地包含在专业实践中,增强学员的学术研究能力。

2、坚持充分的学术实践

能否为专业领域的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创新、实用的设计和解决方法,是职教硕士学术能力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其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保证。学员在学习期间,需利用各类教育教学资源,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积极探索实际操作与学科理论之间的联系和规律,在实践中学习,在问题中思考,在矛盾中发展,进一步提高自身学术研究能力以及学术实践能力。

3、保证实践型的学术内容

职教硕士的培养在强调理论实践和技能实践的同时,还需注重以本专业应用性的知识为基础。培养单位根据相当一部分职教硕士学员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这一特点,制定突出应用性知识的教材和教学计划,提升其应用性知识水平,以实践性知识为核心基础,创新培养方式,并要求学员重视应用性知识的习得,促使其在日常教学中发现并解决应用性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学员的学术知识水平与实践技能。

五、职教硕士培养模式探析

(一)国际职教硕士基本培养模式

(二)我国职教硕士培养模式探析

基于前面对职教硕士内涵和现状的梳理以及培养策略的思考,参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职教硕士的定位和培养课程框架的要求,尝试构建职教硕士人才培养模式。

1、培养目标

2、培养对象

国务院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制定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文件中指出,中职硕士的主要培养对象为中职学校在岗专任教师或教育管理人员。在此基础之上,职教硕士培养对象的范围可进一步扩大,鼓励具备一定企业实践经验并在中职学校兼职的专业技术人员,甚至是毕业后有志投身职教事业的应届本科毕业生,采用推荐入学和培养单位自主招考相结合的方式筛选培养对象。

3、学制与学时

4、课程设置与学位授予

5、教学方式及质量监控机制

六、结束语

为了职业教育事业的深入发展,必须进一步定位职教硕士这种特殊学位的性质与名称并明确其培养目标,结合现存的学校、校企合作、中外合作等三种培养模式,建立多元化的职教硕士培养模式,在招生制度、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大胆的探索和创新,加强职教硕士培养的质量监控力度,加速完善评价体系,为中职学校培养更多优秀的“双师型”人才。

Thepreliminarystudyoncultureofvocationaleducationmaster

LiaoJing-jing,LiHong-bo,Li-ke,LianZhi-ping

(GuangXiNormalUniversityTeacherEducationCollegeofVocationalTechnology,GuangXiGuiLin541004)

Abstract:AhighlevelofTeachingStaffinVocationalschoolsisthekeytoimprovingvocationaleducationrunningCharacteristicsandQualityofRunning.Inrecentyears,thedevelopmentofvocationaleducationmastergrowsbetter,butrelatedworkisstillinitsinfancyasanewthing,someurgentproblemsandcontradictionsduringculturearises.Accordingtotheproblemsfacedatthisstageofvocationaleducationmaster,combedtheconnotationandCurrentStatusofCultivationofvocationaleducationmaster,attemptedtoputforwardthevocationaleducationmasterstrategyforthecultivationandformulatedthecultivationmodeforvocationaleducationmasterwhichlineswiththecharacteristicsofregionalsocialandeconomic.

Keywords:Themasterofvocationaleducation,connotation,presentsituation,cultivationmode.

[1]郁道银.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工作总结报告[R].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培养单位2009年工作会议,2009-6-11.

[2]李梦卿,张碧竹.中职硕士培养:技能专业化、理论系统化、学术实践化[J].职教论坛,2010.34:4-8.

[3]刘晓.论目前我国中职硕士培养的十大矛盾[J].职业技术教育,2007.25(28):57-59.

[4]董桂玲,黄旭升,周明星.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制度设计与模式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05.34(26):29-31.

[5]乔章凤,周志刚.中职硕士培养制度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3:23-25.

[6]祝士明,李宁,周明星.对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培养方案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7.26:19-20.

基金项目:2011年全国教育学科教育部重点课题(GJA114012)、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度职教专项重点课题(师政科技[2011]7号)、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青年专项项目(QNYB13039)。

THE END
1.护理晋级副高答辩.pptx护理晋级副高答辩汇报人:xxx20 xx0324CATALOGUE目录个人基本情况介绍护理实践与经验总结专业知识掌握与运用科研能力与成果展示职业素养提升及自我评价答辩总结与致谢个人基本情况介绍01123本科毕业于国内知名医学院护理学专业硕士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48243430.html
2.2023年卫生高级职称面审答辩(护理学·副高面审)模拟试题及答案五2023年卫生高级职称面审答辩(护理学·副高面审)模拟试题及答案五,更多相关资讯请继续查看易考吧高级职称评审1). 试述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护理措施。正确答案:(1)病情观察:定时测量生命体征,观察神志状态、瞳孔大小及肺部啰音、尿量及呼吸难、发绀情况,全血胆碱酯酶活力测定结果,以便及时了解治疗、护理效果,写出病情报告https://www.etest8.com/gjzc/fgms/9187777.html
3.妇产科护理副高答辩怎么准备妇产科护理副高答辩准备如下:熟练掌握妇产科护理的相关知识,包括但不限于:妇产科常见疾病及护理措施、孕产妇保健知识、产褥期护理、新生儿护理等。深入了解自己所在医院或科室的护理工作情况,包括护理流程、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等。针对自己的研究方向或专长,深入了解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和研究成果,以便在答辩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744788767984980707.html
4.2024护理学(副高)命题答辩指导课考试培训课程护理学(047)2024护理学(副高)-命题答辩指导课价格:¥599.00 1120人学习 加入学习 免费试听 在线咨询 主讲老师 金牌讲师 阿虎医考金牌讲师,深耕医考培训领域十余年,曾多次参与医考培训教材编写及题目编组、精研精析历年真题,对考情、考点的把握全面准确,讲课严谨细致,逻辑性较强,在无形中命中要害,切入重点,让学员在https://www.ahuyikao.com/course/courseinfo.html?courseId=5165
5.护理副高职称没过,好难过,怎么办?好好准备业绩材料,高级职称名额难求,大家都是很卷的 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咨询哦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789242975/answer/56420640535
6.护理副高答辩5分钟ppt范例.pptx护理副高答辩5分钟ppt范例2023REPORTING 自我介绍研究背景研究内容和方法研究结果和结论论文总结和展望目录CATALOGUE2023 PART01自我介绍2023REPORTING 姓名:张XX职称:副主任护师工作单位:XX医院护理部姓名、职称、工作单位 学历:本科专业:护理学毕业时间:XXXX年X月学历、专业、毕业时间 https://m.book118.com/html/2024/0402/7100152035006061.shtm
7.四川护理进副高职称的条件四川护理基层副高如何答辩四川护理进副高职称的条件在四川地区,护理人员想要获得副高职称,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以下是通常适四川地区护理人员申请副高职称的条件:1. 学历https://www.sctjedu.com/lqfs/1709880853757070.html
8.护理副高论文评审要求2. 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从事护理专业技术工作八年以上,取得主管护师 答:如果护士进副高的条件,除了年限限制以内利润,答辩有哪些要求?论文答辩一定要抓住精髓 答:主管护师进副高的条件,除了年限限制以外,论文答辩有哪些要求呢?我认为一般情况下,论文答辩当然需要跟他们的专业有很大关系的 https://www.igaichong.com/article/ccf7eb2f67ad0d1fa294ad73.html
9.申请晋升护理专业高级职称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企业动态1.3.2答辩的准备建议阅读的护理参考书: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三版《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等以满足命题考试的需求。 1.3.3心理准备 2、申请者在评审中存在的问题 2.1专业答辩方面 2.1.1基础知识欠缺如有一位考生在回答何谓清洁、消毒、灭菌的概念时,https://www.biomart.cn/news/16/64695.htm
10.[四川省]四川高级职称资料目录下载,四川省高级职称证书样本凡申报正高级职称、基层中医药高级职称、藏医药高级职称和符合申报条件但未达到规定申报年限的人员均须参加答辩。答辩主要考察申报人的基础知识、专业理论、临床实践能力等。 (五)评审结果公示 评审结果将在省中医药局网站()公示5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者,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审核后发文公布。 https://sc.nacaiwang.com/sczcps-6246.html
11.山西省职称评审12篇(全文)因此笔者建议希望借鉴公务员招考制度——通过“考”“评”结合的方式来对教师职称评审模式进行改革:首先, 应当设置一个资格考试, 其内容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教育学基本理论;第二部分为各学科专业考试。所有参与评审教师无论教龄、资历、学历, 还是在校行政职位均要参加资格考试, 并根据考试情况划定各学科分数线, 只有https://www.99xueshu.com/w/filepkaqrjvz.html
12.谁记得晋升副高的外科护理答辩内容护理职称考试我们这里进副高需要1、申报材料:包括论文、继续教育学分、整体护理病历。 2、答辩:(1)专业答辩:通过https://www.bkw.cn/zyysks/ask/4957895.html
13.广东省卫生降委员会门户网站,广东省卫生降委官方网站1、专业学组的设置和组建,需由来自3家二级(含二级)以上医院至少3名副高以上职称年龄不超过55岁的专家作为发起人向分会提出申请,由专科分会常委会研究决定。成立专业学组的,名单报省医学会备案,并在有关会议上公布。 2、专业学组设组长1人(由专科分会常务委员兼任),副组长1~2人,秘书1人,成员总数一般不超过11https://wsjkw.gd.gov.cn/zwgk_zwwgk_glgk/content/post_1944974.html
14.《2025年卫生高级职称面审答辩(外科护理)易考宝典软件(副高面审当当昌智恒胜教育培训专营店在线销售正版《2025年卫生高级职称面审答辩(外科护理)易考宝典软件(副高面审) (ID:7506)》。最新《2025年卫生高级职称面审答辩(外科护理)易考宝典软件(副高面审) (ID:7506)》简介、书评、试读、价格、图片等相关信息,尽在DangDang.com,http://product.dangdang.com/632790358.html
15.晋升副高职称工作总结(精选13篇)晋升副高职称工作总结 篇13 xx,女,xx岁,主管护师,xx年从单县卫校毕业,分配到单县黄岗中心卫生院工作,一直在外科室从事外科护理工作,通过几年的工作实践,深感自己知识不足,于20xx年至20xx年参加自学考试,分别取得了山东大学护理学专业专科毕业证书和潍坊医学院护理学专业本科毕业证书。 https://www.yuwenmi.com/fanwen/gongzuo/1822606.html
16.医院申报副高职称工作总结范文(精选12篇)在申报副高职称的过程中,我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准备材料,包括个人简历、教育背景、工作经历、研究成果、学术论文等。我认真整理了自己的工作成果和学术成就,展示了我在医疗领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经过初审、复审和答辩等环节,我最终成功获得了副高职称。这是对我过去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我未来工作的激励。我将以此为契机https://www.oh100.com/a/202210/5298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