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研修中期总结(精选5篇)

关键词:教师教学工作模式四项捆绑两条主线

为改变教师忙碌无秩序,盲目无规律的状态,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作压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学生学业进步,学校内涵发展,由北湖学校校长提出,经学校二届一次职代会讨论通过,进行教师教学工作模式研究。

一、为什么建立教师教学工作模式

为什么要建立教师教学工作模式,主要基于以下几点思考。

1.反思教师的主要工作

一方面,教师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学生,主要工作任务是围绕学生这个中心,很好地完成教育教学目标和任务。具体地说,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实现学生学业进步,健康成长。另一方面,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教师团队是学校发展的主力,因此教师个人素质和教师团队素质是否过硬是学生成长和学校发展的决定因素。

2.教师因素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教师对学生发展的影响,一是教育态度,这是教师“想教”和“要教”的问题,教师有事业心和责任感才能热爱教育和热爱学生,这是教师热爱工作的动力保障;二是教育内容,这是教师“有内容教”的问题,教师掌握了相对充足、结构合理的人类文明成果,才有内容教给学生;三是教育能力,这是教师“会教”和“善教”的问题,教师掌握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娴熟的教育技术,才有能力教会学生。因此,要对教师的专业标准提出具体要求:一是拥有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二是强调服务的理念和职业道德;三是有长期的培养和训练经历;四是需要不断地学习和进修;五是享有有效的专业自主性;六是形成坚强的专业团队。

3.建立教师教学工作模式的必要性

二、建立怎样的教师教学工作模式

建立一个怎样的教师教学工作模式,主要基于学校教学工作要求。

1.教学工作的主要途径

北湖学校教学工作的主要途径有常规课堂教学和社团拓展教学。常规课堂教学主要完成国家和地方课程教学任务,完成国家和地方课程的二次开发任务;社团拓展教学主要完成自主校本课程内容和校本教材开发的任务。

2.校本教研的主要途径

北湖学校校本教研的主要途径是集体备课、听课议课。通过分析教材、分析学生进行教学设计,通过听课、观察学生进行集体反思。

3.校本培训的主要途径

4.校本科研的主要途径

北湖学校校本科研的主要途径是基于教学的小问题、小课题研究,解决问题进行有效教学。

5.建立“四项捆绑,两条主线”教师教学工作模式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得出,校本教研、培训和科研离不开教学,围绕教学来开展才会更有效,教学涵盖了校本三项工作,教学、教研、培训和科研四项工作完全可以捆绑式高效率协同进行,那就是校本研修,主要是岗位研修和团队研修。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得出,教师的工作无外乎两条主线。一是岗位研修,具体地说就是“源于教学任务——个体备课——课堂教学——课后反思——完成教学任务”;二是团队研修,具体地说就是“源于教学问题——集体备课——听课感悟——议课反思——解决教学问题”。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得出,北湖学校“四项捆绑,两条主线”教师教学工作模式。具体含义是围绕常规课堂教学和社团拓展教学这个中心,捆绑式开展课堂教学、校本教研、校本培训和校本科研四项工作,教师运行岗位研修和团队研修两条工作主线,达到简化工作、有效展开工作的实际效果。“四项捆绑,两条主线”教师教学工作模式,可以使教师的教学工作有章法、有规律可循,做到有的放矢,有机整合,也是对北湖学校“在圣贤的光芒下成长”教育思想的具体实践。

三、怎样建立教师教学工作模式

怎样建立“四项捆绑,两条主线”教师教学工作模式,主要是进行行动研究。北湖学校《教师教学工作模式研究》是大庆市“十二五时期”重点课题。

1.研究的具体问题

研究的具体问题是构建“四项捆绑,两条主线”教师教学工作模式研究。围绕课堂教学这个中心,捆绑式开展课堂教学、校本教研、校本培训和校本科研四项工作,教师运行岗位研修和团队研修两条工作主线,达到简化和有效开展工作的实际效果。

2.选题的意义和研究价值

选题意义在于探索研究一种有效工作模式,使教师从工作忙碌无秩序、盲目无规律、工作效率低、职业压力大的环境中解脱出来,使教师的教学工作有章法、有规律可循,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研究价值在于课题组通过对“四项捆绑,两条主线”教师教学工作模式的实验研究,一是践行“学生个性化培养,教师个性化教学,学校个性化发展”的新理念,丰富学校发展内涵;二是探索教师工作规律,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三是使教师在研究中得到锻炼和成长,把在学校教学工作中的工作方法、方式、经验和体会进行提炼总结;四是使教师改变机械地服从学校和上级安排的工作状态,变被动工作为主动进取,克服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五是为同类型学校提供可供参考的教师工作模式实践案例。

3.核心概念的界定

模式其实就是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论。把解决某类问题的方法总结归纳到理论高度,那就是模式。模式是一种指导,有助于完成任务,有助于作出一个优良的设计方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会得到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教师教学工作模式是指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总结出解决教师工作中忙碌无秩序、盲目无规律、工作效率低、职业压力大这一问题所遵循的方法论。“四项捆绑,两条主线”是围绕课堂教学这个中心,捆绑式开展课堂教学、校本教研、校本培训和校本科研四项工作,教师运行岗位研修和团队研修两条工作主线。

4.研究范围的界定

本课题研究的范围是我校教师教学工作模式,围绕课堂教学这个中心,捆绑式开展课堂教学校本教研、校本培训和校本科研四项工作,教师运行岗位研修和团队研修两条工作主线。即“四项捆绑,两条主线”教师教学工作模式。

5.研究目标

通过课题研究,形成适合我校实际需要的教师教学工作模式。即围绕课堂教学这个中心,捆绑式开展教学、教研、培训和科研工作,促进教师能力提升和专业发展;教师运行岗位研修和团队研修两条工作主线,达到简化工作、有效工作的实际效果,解决教师职业倦怠问题。

6.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工作的基本表现、特征和现状研究;

(2)教师课堂教学工作在教师工作中所占地位和作用研究;

(3)教师课堂教学、校本教研、校本培训和校本科研四项工作协同关系的分析和问题解决策略研究;

(4)教师岗位研修和团队研修关系的分析和问题解决策略研究;

(5)“四项捆绑,两条主线”对教师教学工作模式“影响度”研究。

7.创新与突破

基于假设和经验,“四项捆绑,两条主线”教师教学工作模式是针对我校教师的工作从不断重复出现的事件中发现和总结出规律,是解决问题形成经验的高度归纳总结。我校教学工作的主要途径有常规课堂教学和社团拓展教学。常规课堂教学主要完成国家和地方课程教学任务,完成国家和地方课程的二次开发任务;社团拓展教学主要完成自主校本课程内容和校本教材开发的任务,实现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延伸和拓展。不难看出,校本教研、培训和科研离不开教学,围绕教学来开展才会更有效,教学涵盖了校本三项工作,捆绑式开展教学、教研、培训和科研四项工作,提高教师工作效率。不难看出,教师的工作无外乎两条主线,第一条是岗位研修,具体地说就是“个体备课—课堂教学—课后反思—解决问题”。第二条是团队研修,具体地说就是“集体备课—听课感悟—议课反思—解决问题”。可以使教师在研究和研修中实现专业成长,这些就是我校教师教学工作模式的重要创新和突破。

8.研究方法

教师教学工作模式主要研究方法。

(1)课题研究前期,通过文献法、调查法,摸清教师教学工作现状,确定研究课题的目标和内容、意义和价值,界定研究课题的概念和范围,选准研究课题的创新和突破点,对研究课题进行假设和总体设计,对研究课题成果进行预期,为下步研究行动和解决问题创造条件。

9.实施步骤和具体措施

教师教学工作模式研究的具体实施步骤和措施。

(1)对课题研究进行总体设计,明确课题研究的思路。确定该课题国内外目前研究现状,借鉴同类研究成果,对教师教学工作模式的内涵和外延总体把握和基本界定,确定研究的目标、内容,确定实施的途径和方法。

(3)确定调查提纲,了解研究内容和现状。课题研究的关键点或突破口就是要了解、明确目前我校教师工作现状,存在的问题的成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办法。

一、问题提出

(一)课程改革的客观诉求

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发展纵向深入的应然需求,数学课堂教学也不例外。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数学课堂教学出现价值虚化、目标弱化、内容窄化、实施僵化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有悖于以学生为核心课程理念的践行,而且桎梏数学本质凸显,严重弱化了数学的育人功能,影响了生师学科素养和教学质量提升。基于问题解决,不少人士都积极投身于基于本土化的课堂教学有效策略探究。江苏省洋思、东庐中学和山东省杜郎口中学探索的自主教学模式,既能稳步提高教学质量,又能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有力推动了课堂教学改革。就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而言,尽管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有效策略的研究论文、案例数以万计,但因山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师资水平相对薄弱,课堂教学低效、甚至无效现象依然普遍存在。如何引导县域初中教师理性移植并有效嫁接先进教改、学改经验,由此催生具有本土特色、能直接作用于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课堂教学有效策略,尚需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二)县域初中数学校本研修进一步深化的客观诉求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及价值

本课题研究是对《新课程实施中初中数学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的自然延伸,重点围绕前期研究所探索建构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和课例研究模式的进一步优化,引导县域初中数学教师理性移植并有效嫁接先进教改、学改经验,由此催生具有本土特色、能直接作用于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课堂教学有效策略,探索具有县域特色的轻负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策略,助推县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整体优化,促进师生数学素养质性提升。

三、课题名称界定及解读

本课题主要研究义务教育第三学段(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课堂教学就是把学生按照年龄和程度编成有一定人数的班级,教师根据国家规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数,按照学校制定的课程表进行分科教学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有效策略,即:有效果的计策、谋略。在此特指有效教学策略,即: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所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有效课堂教学(effectiveteachinginclass)最初起源于20世纪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并在杜威实用主义教学影响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核心指向为有效,即指在课堂教学环境下运用一定教学策略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获得预期效益的最优化,使师生双方都能获得最大进步与发展。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假设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的目标

1.合理移植嫁接洋思、杜郎口经验,建构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模式框架和各类课型课堂教学模式,引领学科教师突破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预设与实施低效化瓶颈,促使县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步入规范、高效的快车道。

2.探索符合课改理念要求,能强力推动学科校本研修深化的课例研究基本模式,引领学科教师围绕课堂教学有理、有效助推自身的专业发展。

3.探索建构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有利于初中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的数学学习方式,助推学生在善学乐学的轨道上良性运行,使人人都要受到良好的数学教育的课程理念得以优效落实,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4.不断完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与管理机制,推动高效课堂建设持续发展。

(二)研究内容

1.研究优化初中数学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六课型课堂教学设计有效性模式。建立覆盖县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优质资源库。

2.研究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学习策略,探索优化初中数学课堂学习方案设计与实施策略。

3.研究初中数学课例研究基本模式,探索提高课例研修质量有效策略。

4.研究构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建立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资源运用与管理长效机制。

(三)研究假设和创新之处

1.研究假设:针对传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教学设计中存在问题,建立科学、系统的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操作体系,加强教师现代教育理论与技术培训,改革课堂教与学行为,建构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模式,促进师生数学素养的全面提高。

2.创新之处

(1)构建三部五环课堂教学模式,对初中数学教学所涉及的六类课型教学设计进行统摄性研究,从而规范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设计针对性、有效性。

所谓三部五环教学模式,即按照教学设计问题化,教学过程活动化要求,以问题为载体,活动为依托,以整体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目的,实现学、思、习、行等智力条件和情、意等非智力条件达到高度统一。终极指向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创新能力,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按照问题诱导、自主探究、交互评价三个部分横向展开,具体实施则按照导、探、变、结、展五个环节纵向延伸,从而架起教学内容、教师、学生之间的交互桥梁,扬生命灵动之帆、行知识探秘之船,体现在文本上,则按问题情境、师生互动、设计意图及媒体运用三栏并行、横向贯通,且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问题诱导,探究新知(探)变式训练,巩固新知(变)全课小结,细化新知(结)推荐作业,延展新知(展)活动序列展开。从而支撑起课堂教学的基本架构,是实现课堂教学效益最优化的部件和要素。

(2)作为有效课堂学习引擎式学习指南,既规避了因预习加重学生学习负担,又符合以学定教理念,层递性问题序列利于引导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与应用过程,在发展学生问题意识的同时与教学设计有效对接,不仅有利于减负增效,而且有利于学科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

五、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一)研究思路

本课题研究以学生自主发展为目标,以人教版教材为载体,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助推初中数学教师施教水平提升和专业化发展为重点,探索适合初中生自主发展的课堂教和学的模式。

(二)研究方法

1、调查法。采用问卷、访谈等形式,诊断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

2、行动研究法。以实践研究为主,动态研究优化课堂教学有效策略。

3、综合运用文献法、观察法、经验总结法、比较研究法等方法进行研究。

(三)技术路线

采用统一要求,严格标准;分校承担,责任到人;加强引领,通力协作;分步实施,循环递进的研究策略。

1.形成上下沟通的研修共同体。本课题以县师训教研中心组织由片校学科教研(联)组长、学科骨干教师和有代表性初中学科教师全员参与的研修共同体,共同研究课堂教学有效策略设计、跟进实践、优化提升。

2.聘请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学科专家,成立由县域初中数学教学骨干教师参与的指导小组,负责课题研究策划指导、流程监控。

3.在课题组指导下,县、片、校数学教研组围绕总课题,开展子课题研究。

4.边研究边改进,因需开展课例研究、课堂观察、难题会诊等系列活动,推进课题深入研究。

六、研究过程及操作策略

(一)课题研究时限及阶段划分

1.准备阶段(2012.92013.7):本阶段主要采用调查法和文献法。重点工作如下:

(1)拟定调查问卷,对全县初中数学教师和有代表性的学校学生进行调研,撰写调研报告。

(2)制定研究方案,初步确定研究框架,完成课题申报立项。

(3)召开课题开题会,进行子课题研究任务分解,完成实验校的布点。

2.实施研究阶段(2013.92014.6):本阶段主要采用文献法、行动研究法、观察法、经验总结法和比较研究法,重点工作如下:

(1)课题负责人编写教学设计和学习指南设计基本框架要求,主要参研人员按照统一要求分课型编写相应的课堂教学设计和导学案样例。

(2)各子课题负责人在总课题的引领下,根据各自的子课题研究方案,分年级、按章节开展优化教学设计和学习指南编写实践研究,聚焦课堂,开展学案导学实验探索,并在比较实践中修改完善。

(3)修订《旬阳县初中数学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暨学科资源整合管理办法》,制定《旬阳县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

(4)完成中期研究报告。

3.总结完善阶段(2014.72015.7):本阶段主要采用调查法、文献法和行动研究法,重点工作如下:

(1)收集整理课题研究资料,分册形成课堂教学设计和学习指南汇编,撰写结题报告,申请结题。

(2)整理校本教学设计案例、制作课堂教学实录光盘、总结实验经验、撰写实验报告等,按照分工安排完成相应任务。

4.应用推广阶段(2015.9):本阶段以行动研究为主,辅之于文献法、调查法。主要工作如下:

(1)按照《旬阳县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暨学科资源整合管理办法》和《旬阳县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实践探索、修改完善、优化提升,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实现优质教学资源普及共享。

(2)按照个人申报,片校筛选,县级展评的程式,组织优秀成果评推,特优成果推介参加上级成果评选。

(二)具体分工序号研究

七、成果预期及呈现方式

1.成果预期

(1)建立完善整体优化县域初中数学课题教学有效性策略,主要包括:有效设计策略,有效实施策略,有效管理与评价策略。

(2)建构描述性概念课、推导型概念课、习题课、复习课、试卷讲评课、活动课等六种课型课堂教学模式。

(3)建构导学案设计基本框架和学案导学实施策略。

(4)修订完善初中数学课例研修基本模式,引导教师围绕课堂教学效益提升,有效开展课例研修。

(5)形成覆盖初中数学学段的课堂教学资源库(包括:章节教学设计、课件、导学案)。

2.成果呈现方式

(1)阶段性成果

①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基本现状调查报告

②《整体优化县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策略的探索研究》实施方案

③《整体优化县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策略的探索研究》中期研究报告

④整体优化县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策略的探窥(论文)

⑤《初中数学学案导学课堂教学实录》(光盘)

⑥《太极探航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策略指南》(教与学系列成册)

⑦《整体优化县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策略的探索研究》研究报告

⑧《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策略探索论文、叙事、反思集》(装订成册)

(2)最终成果

①整体优化县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策略探窥(论文)

②《整体优化县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策略的探索研究》结题报告(报告)

③《太极探航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策略指南》(见阶段成果)

八、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夯实责任

附:课题研究组织机构

(1)课题研究工作领导小组

(2)课题研究工作实施组

(二)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充分利用联片研修工作机制和网络平台,进行广泛宣传,促使数学教研组长明确职责、认识到位,充分发挥其引领拉动作用,确保此项工作扎实有效运行。通过专题培训、提供资讯、难题会诊等引导学科教师认识到生源日渐锐减、人们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现实需求日渐强烈、教师准入政策日渐拓宽等现状,迫使教师不得不发展,不能不发展,形势逼人、时不我待,教师应充分感受优化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在促进自身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等引领教师认识到本课题研究是实现课堂教学整体优化的有效载体,是促进教师提升专业素养、积累专业知识、磨练专业能力、明确研修方向、丰富专业智慧、塑造专业人格的有效方式,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将聚焦于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上,从而增强参研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研修时效性。

(三)加强引领,确保实效

课题负责人定期通过网络平台和实践跟进等为教师提供资讯服务,做到六个及时:及时通过网络平台提供咨询或资讯服务;及时发现、遴选推介优秀研究成果,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及时征集、汇总、求证、解决问题;及时组织过程性监控和展评引领;及时向上级专业网站、新闻媒体、报刊杂志推介优秀作品;及时引导学科教师在规范中优化,在优化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升,在提升中升华,在升华中发展。带领学科教师在辛勤中收获智慧,在矫正中收获成长,在成长中收获成功。

(四)筹措经费,确保运行

回顾2015年,我们以《学校"十二五"规划》为指导,围绕学校《"十二五"教师学科素养提升行动规划》,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办学思想,在"促进有效学习"课堂变革和深化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推进教科研与教师教育工作规范化、信息化、主题化,教师队伍成长迅速,成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一、制度建设:突出各层落实,确保工作有序

领导重视,目标明确,以规章制度做保证,切实推进教学工作计划,是我校教师教育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2015年,我们严格执行《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制度》,制定了教师教育工作计划、校本培训计划等,并认真落实了教研(备课)组长例会制、师徒结对制度、每学期一人一节公开课制度、教师素养提升四个一活动计划等各种校本培训方案,并指导各教研组制订了教研组、备课组计划,规范集体备课,规范指导教师素养提升工作,充分利用校内外师培资源,对教师进行全方面的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一年来,举行教研(备课)组长例会次,教研(备课)组开展主题教研次,一人一节公开课开课率95%以上。

贯彻落实学校承办活动规定,积极组织好各级各类教学研讨活动,2015年共承办市直级以上教研活动15次,开课或讲座30人次,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良好平台。

二、平台培训:注重以点带面,推动理念更新

三、骨干效应:抓好师徒结对,凸显项目引领

四、校本教研:强化课堂研究,挖掘教研深度

为了更好地推进"促进有效学习"试点项目,我们强化课堂教学实践的研究,提升教研组教研的实效和深度。

一年来,有19个市级课例评比中获奖,有9位教师在市直级以上论文评比中获奖,这些教研成果多数来自平时教学实践研究。

五、教师评价:围绕素养提升,促进自我发展

一年来,教务处紧紧围绕学校教师学科素养提升基本内容,开展各类校本教研活动,以市学科素养比赛为依托,推动学校教师技能"四个一"评比活动,促进教师自我发展。

1.强化教师的校本研修管理和过程质量监控,促进教师培训过程规范、内容落实。学校要求各学科备课组,抓住校本教研着力点,实行"一组一主题",每次校本研修活动,都要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记录,加强出缺勤的管理以及记录。做好对教研组教研活动的管理,及时向教研组长反馈教研活动参与情况,督促落实,改善了教师的发展的学习、研修氛围。

2015年,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背景下,南京市雨花台区专注于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和教师队伍建设,多措并举提高教学质量,努力打造有品质的区域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在优化管理中提高教学质量

2015年,雨花教育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雨花台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提升工作意见》,将“抓质量提升”作为年度工作重点。局长办公会把提升教学质量作为核心议题;区教师发展中心多措并举,常规中求创新;各学校通过教学工作例会,不断总结反思学校阶段性教学工作。这些科学的谋划与决策确保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雨花台区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实践,优化过程管理,追求有品质的教育。在区教育局的统一规划与领导下,区教师发展中心成立了质量检测中心。该中心由教研室主任领衔,学科教研员担任负责人,学科中心组成员担任组员,制定学科质量目标,以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对学校教学工作进行发展性评价。质量调研逐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问卷、对话等调研形式精准有效。质量检测中心定期召开教学工作专题会议,细致分析调研数据,客观全面地反馈教学质量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全区教学工作。

2015年,雨花台区各类教育的教学质量呈现齐头并进的提升势头,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中高考成绩再创佳绩。雨花台中学连续十一年获得南京市普通高中教育发展性评估综合奖,同时获得教学质量优秀奖和学校教学管理奖,并连续第二次荣获教学质量突出奖。板桥中学第三次荣获市普通高中教育发展性评估综合奖,并再次获得教学质量优秀奖。梅山高中参加上海高考取得优异成绩,荣获特别奖。全区中考成绩继续位居全市中上水平。

二是小学教育均衡发展。教育公平是民众最朴素的诉求。为每一个孩子提供公平、优质、适合的教育,是区域教育的重要使命。2014年省学业质量测试报告显示,我区小学生学科成绩离散程度低于本市、苏南、全省平均水平,这表明了我区小学教学质量总体均衡。3至6年级教学质量调研数据表明,我区小学教学质量校际差距有所缩小,一些相对边远地区的学校教学质量提升明显。

三是职业教育形成品牌。中华中等专业学校职教品牌效应显著,被江苏省教育厅确认为省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创建单位;学校再次荣获南京市职业学校质量管理考核综合奖;成功申报五年制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并如期开办;学校还获得青奥组委会颁发的“文化教育活动突出贡献奖”。

二、在队伍建设中夯实教学基础

我区积极实施教师研修培训“三项工程”(启航工程、引航工程、远行工程),初见成效。在全市职初教师专业基本素养考核与展示活动中,我区职初教师笔试成绩位居全市第一。2015年5月,历时半年的小学教务主任专题研修圆满结束,形成项目成果《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手册》。全区9个“名师工作室”和“项目工作室”,自2014年10月中旬正式挂牌以来,共开展了53次专题研训活动,一批省市级的学科名师与专家通过专题讲座、同课异构、课堂观察等方式,积淀教育理论,淬炼课堂教学,推广教学成果,扩大专业影响。

我区高度重视学科教研团队建设。2015年,区教师发展中心以市级先进教研组创建为工作抓手,深入基层学校,指导学校备课组、学科教研组和师徒结对组的工作,着力打造学习型、科研型和反思型的优秀教研团队,取得了显著成绩。2015年,我区共有15个学科教研组被评为南京市第八届先进教研组,通过率在全市名列第一。

近年来,在“两个持续提升”(持续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持续提升教科研训发展水平)发展目标的引领下,我区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在省市教学竞赛活动中,我区教师屡获佳绩。其中,在市级以上教学竞赛中,有149人获奖,其等奖3人,一等奖46人。小行小学数学教研团队荣获全国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竞赛一等奖,雨花台中学美术学科先后获得南京市和江苏省教师网络团队教研竞赛一等奖,板桥中学语文、数学学科获得南京市教师网络团队教研竞赛一等奖。

三、在课改实践中构建品质课堂

2015年,我区全面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立足校本,从课堂教学与校本课程两个维度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实践。

1.校本课程建设异彩纷呈

校本课程改革一直是新课改的重点内容,我区各中小学高度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雨花台中学以建设“雨花石文化课程基地”为平台,推出了5门校本课程,培养学生多元素养;共青团路中学校本教材《身边的环境》获得市一等奖,“蝴蝶监测――雨花台地区环境考察”项目多次获国家、省、市级奖;板桥小学积极推进“做中学”项目,深入开展“小小水博士在成长”系列综合实践研究;区实验小学开发的趣味数学课程,有效解决了教学的真问题,活跃了学校的教学研究氛围。

区教育局制定并落实体育、艺术“1+X”计划,出台《雨花台区加强体育艺术工作意见》《雨花台区推进校园足球工作方案》,举行了首届“区长杯”校园足球联赛。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和省体育局确定我区为首批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市、区)。区教育局荣获2014―2015学年南京市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节总决赛团体一等奖。

2.课堂教学改革百花齐放

2014年10月,我区举办了第六届“雨花杯”教学基本功大赛活动,全区74个单位共415名教师参赛,是“雨花杯”创立以来规模最大、参与面最广的一次教学盛会,全面总结了“十二五”以来我区教学改革的成果。区教师发展中心组织各学科教研员精心编撰了《第六届“雨花杯”教学基本功大赛学科总结反思》和《第六届“雨花杯”教学基本功大赛优秀教学设计》成果册。

3.校本教学研修扎实开展

2015年,我区各校的校本研修扎实有效。雨花外国语小学的岗前培训,包括新教师教学常规培训、教科研常规方法培训、班主任日常工作培训等,组织新教师开学第一课试讲、第一次家长会试讲,手把手地帮助新教师迈好教育生涯的第一步。景明佳园小学注重以读书学习促进教师精神生长,为所有教师订阅学科研究杂志,规定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读一本教育专著或教研杂志,并评选出优秀读者,给予奖励。区实验小学西校区推出了《课外阅读考级方案》,组织教师确定了各年级的课外阅读推荐书目,为每一本指定阅读书籍都撰写了阅读课教案,并打造了阅读考级系统。梅山一小开展教师辩论赛,展示一学期读书活动成果,提高教师主动发展的意识。春江分校小学部确立“展示一处亮点、发现一个问题、提出一点改进”的“三个一”评课维度,并将专题反思上传到校园网,以供学习借鉴,推动校本教学研究。雨花台中学积极建设青研会、高研班,开展暑期研训系列活动,如读书随笔评比、教学基本功考核、读书心得交流沙龙等,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四、在教科研训中淬炼教育智慧

一年来,区教师发展中心初步形成“以培为主,教培结合,四位一体,共同提高”的研训模式,增强中小学教科研指导和管理的针对性、有效性,扎实开展一系列教科研训的实践活动,不断提升全体教师的研究能力和研究品质,全区的教育科研和教师研训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

2015年全区共有71项省市级立项课题,由区教师发展中心承担的“十二五”教育部规划课题子课题“区域提升学校课程品质策略的研究”深入推进,已经形成研究成果;区实验小学“生命化德育课程”研究课题在南京市德育建设评比中获一等奖;雨花台中学“基于个性化成长的‘教师发展地图’的校本建构研究”作为南京市教育局“五工程”重点项目,被选为省级培育课题。区教师发展中心确立了8项区级精品培育课题,并为课题承担学校搭建了成果展示平台。在省、市级规划课题研究中期评估中,我区各类课题合格率达100%。全区有个人课题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87.6%,在全市名列前茅。

围绕《雨花台区五年教师队伍建设与发展规划(2014―2019)》,雨花台区教育局构建多通道、多样化的教师培训体系,切实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和区域教育的整体水平。上一个学年,我区参加省级国内培训项目共28个,市级培训项目32个,293人参训,通过率达100%;接待了2014年国家教育部“国培项目”新疆教育代表团、四川教育代表团观摩学习;承担了新疆伊宁市名教师考察团等代表团的跟岗学习与项目培训;与南师大教科院合作,顺利启动并实施小学骨干教师的根基工程培训。

关键词:办学模式;现代学校制度;职教理念;组织文化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办学模式体现了现代学校制度的本质,可看作校本管理的范例。笔者曾参加广东省与新加坡合办的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办学模式研修班的学习,本文结合学习获得的信息,参考有关文献,试分析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办学模式体现的现代学校制度特征,探讨南洋理工学院办学模式对我国中职学校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的意义。

一、现代学校制度产生的背景

我国现代学校制度的蓝本——校本管理(SCHOOLBASED,国内简称“校本”)模式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澳大利亚建立学校与社区合作的学校管理模式,是各国反思学校制度、探索建立现代学校制度过程中产生的。“政府·社会·学校——基于校本管理理念的现代学校制度设计”一文论述了“校本管理”管理模式从本质上看就是现代学校制度。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了“地方负责、分级办学、分级管理”为中心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并在90年代中期提出“校长负责制”,之后,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成为教育界积极探索的理论和实践课题。

二、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办学模式体现的现代学校制度特征

(一)“依法办学”是建设符合现代学校制度特征学校的首要要求。

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关键之一是要正确处理好政府、学校、社会三者的关系,它体现了在现代学校制度中规范学校与外部的要求。

南洋理工学院具有独特的管理文化。学院的院长由新加坡教育部任命,副院长由院长聘任,院长由董事会监督,董事会成员由社会贤达人士及资深公务员组成,学院的财务人员及每年的财务报告直接对董事会负责,学院的重大事项要经董事会研究决定,但不干涉院长的工作。可见南洋理工学院和其他实行校本管理的学校类似,学院校董会是学校的集体管理组织,成为学校的最高权力机构。这样的决策机构不仅赋予院长最大的权力,同时也赋予董事会最大的制约,院长的决策受到了机构集体的制约,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能够得到较充分的体现。这是南洋理工学院取得成功的法治基础。

而我国现行的学校制度存在法制不健全,依法治校不落实,学校办学自不明确,政校不分的状况。目前政校关系特点是学校对政府存在行政依附关系、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政府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教育行政机构既掌握教育政策的制定权,也控制学校一些常规管理权,特别是在人事、财务等方面的权力,教育行政机构对学校办学各方面决策全面掌控和评价,学校缺乏依法办学和自主发展、创新发展的空间。学校对政府的行政隶属关系严重阻碍了学校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学校自主管理多停留在纸上。针对这种情况,《规划纲要》提出了:“随着国家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进,探索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克服行政化倾向。”但由于《学校法》尚未颁布,依法治校的核心问题尚未解决。

(二)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是现代学校制度特征的重点内容,是规范学校内部运行机制所必需的。

主要表现在:

1.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是一所学校共同的价值观,被称为学校的灵魂。包含了学校的办学宗旨、办学目标、办学思想等,起到凝聚学校各方面力量的作用。因此学校内部机制的规范运行首先决定于学校的办学理念。

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理念被学院自己总结为学院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教学工厂”(TeachingFactory)办学理念是将企业环境引入学校,在校内营造技术先进、设备完善、环境逼真的教学型企业工作环境。教学工厂解决了在学校内部营造一个与教学紧密结合的企业环境的难题,实现了学生通过校园而不需依赖企业就能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途径,使学生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到工作岗位后,工作能力满足企业的要求。

由于“教学工厂”理念成功将学校的教学与企业的发展紧密结合,因此,追求与企业一起不断的“发展”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成功的核心。学院的办学追求不断满足社会对紧缺人才的需求,追求与企业的紧密合作,追求学院的不断发展。学院不断发展,教师的价值得到保值、增值,办学理念就起到了凝聚学院教职员积极性的作用。现代学校制度有利于形成学校的办学理念,促进学校在服务于社会中自身得到不断发展进步。

THE END
1.教研员培训总结(精选25篇)教研员培训总结 3 20xx年11月16日至30日我有幸参加了由上海华信公益基金会“萤光支教”承办,甘肃省教科所组织,全省共50人的英语教研员团队赴上海市培训与考查学习。在这半个月的培训学习中,我有幸聆听了上海市多位教育专家的讲座,并且走进不同中小学校,深入课堂研讨,此举使我感悟颇多,受益匪浅。他们的报告带给我https://www.jy135.com/peixunzongjie/1045484.html
2.人才工作专题研讨心得体会Sucai198.com在复旦大学参加"聚焦海外引才、纵深推进产-才-城融合发展"专题研讨班,认真听取了xx个专题讲座,参加了xx个现场教学,进一步升华了人才工作思想认识,拓宽了谋划人才工作思路,增强了做好人才工作能力。主要从如下三个方面谈心得体会。 一、培训感悟 上海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日渐成为集聚能力强、辐射领域广的国际人才高地和世界https://www.sucai198.com/yantaojiaoliu/2024/12/100086.html
3.赴上海参观幼儿示范园学习心得体会经管文库(原第一篇赴上海参观学习的几点体会1 赴上海学习考察情况汇报和心得 此次,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组织区政协https://bbs.pinggu.org/thread-13264605-1-1.html
4.教研交流活动的心得体会(3篇)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各地教育部门纷纷开展了教研交流活动。近日,我有幸参加了一次教研交流活动,通过与同行们的交流与学习,收获颇丰。以下是我对此次教研交流活动的心得体会。 二、活动内容 1. 专题讲座 活动伊始,专家们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专题讲座。讲座内容涵盖了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等https://wenku.baidu.com/view/c1a54f8ded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4c.html
5.>>触摸魔都心跳感悟时代浪潮——松江一中新疆班高一年级上海同学们兴奋地四处张望,手中的相机不停闪烁,纷纷记录下这难忘的瞬间。从高空俯瞰这座充满活力与创新的城市,同学们对上海的城市规划与现代化建设成就有了更为直观和全面的感受,也对自己在这座城市中的学习与成长经历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一天的活动结束后,同学们收获满满,纷纷写下了自己的心得体会。https://school.sjyz.sjedu.cn/yz/article/Article_Show.asp?ArticleID=23928
6.转载:行有根乐致远——丰富幼儿成长经历整体性实施园内外实践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上海市教育学会幼教专委会副秘书长王菁、松江区教育学院副院长秦欢珍、松江区教育局学前科科长何琳芳、松江区教育学院幼教研训员、市级项目组成员、各区园内外研究实践园代表,共计150余人参与了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xNzMzMzgyNQ==&mid=2247551568&idx=1&sn=5d70a4df40104fc2a30fefbd4624dbf1&chksm=f85609d54a094666761c65d8b6021a70b8993b7d9f242b7f45ceae6da26f268e2a37f00aff8d&scene=27
7.小学教师暑期培训心得体会当我们对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时,可用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工作和学习。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篇精彩的心得体会,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教师暑期培训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教师暑期培训心得体会1 https://www.yuwenmi.com/fanwen/xinde/4191935.html
8.小学教师暑期培训心得体会当我们对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时,可用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工作和学习。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篇精彩的心得体会,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教师暑期培训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教师暑期培训心得体会1 https://www.oh100.com/a/202304/6695821.html
9.精选教师研修工作总结汇总8篇六、注重教师撰写学习心得,保证学习的深度 本次参学教师都认真地撰写了各阶段学习心得,把他们学习的心得体会都倾诉出来,使他们在每一个阶段都能通过自我总结来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学习所得,从而学会自我学习效果的审视,这样很好地保证了每位参学教师的`学习效果。 https://www.pinda.com/zhichang/gongzuozongjie/60639.html
10.《教师学习专业成长》心得体会14篇(全文)教师专业化成长学习心得体会 第7篇 下午学校组织全校老师去二小参加了“新教育--教师专业成长”培训。此次培训是由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乌兰淖尔学校的丁秀华老师为大家带来的讲座。讲座的主题是教师专业成长。走进教室,见到丁老师时就被丁老师的气质吸引了,浑身散发着对教育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之后全程认真聆听了丁https://www.99xueshu.com/w/filejdvqeq1d.html
11.PMP项目管理培训学员心得体会上海交大慧谷培训中心学员的学习心得体会,帮助大家了解PMP项目管理培训认证和考试中我们一起经历的酸甜苦辣,欢迎一起加入我们。https://www.withubmba.org/testimonials/p.html
12.教研创新(精选十篇)在这个过程中, 教研员要转变教研观念, 突破传统的封闭式的教研思路。传统的教研活动基本上是自上而下的, 教研的主要方式是“教练式”, 教研员主要是帮助教师理解教材、把握教材和为教师设计教案。这种教研活动缺乏创新, 是单向地向教师传递, 教师只是教研的配合者, 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难以发挥。广大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5fh76kh.html
13.培训心得体会(精选5篇)培训心得体会1 这次前来培训,确实不虚此行。看看祖国首都的容颜当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通过几天的紧张学习,我得到了切实的提高。认识上提升了高度,且感悟多多;探索上触及了深度,且思路多多;视野上扩大了广度,且分析多多;思想上加大了力度,且规划多多。如果说我过去为文化事业作出了一点点贡献,那么通过这次培训,我https://mip.ruiwen.com/xindetihui/1003968.html?ivk_sa=1024320u
14.名师之路学习心得体会(通用17篇)名师之路学习心得体会(通用17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通常就可以写一篇心得体会将其记下来,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篇精彩的心得体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名师之路学习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名师之路学习心得体会 1 https://www.yjbys.com/xuexi/xinde/1950072.html
15.教师听课心得体会推荐教师听课心得体会5 本月14~15日,江苏省初中思品、高中思想政治优课评比分别在在泰州市二附中、泰州中学举行,笔者听了14节高中课,感想颇多。现正在头脑中梳理,先有选择地谈几点自己的感想。 一、省教研室每两年开展一次初高中优课评比的初衷或指导思想,是为了探索高效思品、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模式和实现途径,提高新https://m.wenshubang.com/xindetihui/2599270.html
16.2024教师教育培训心得体会心得体会2024教师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篇1 作为一名刚刚毕业、进入高校任职的青年教师,如何对自己的职业有一个长远的规划,使自己在进行教育事业时有一个明确的方向来前进和发展,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是我当前的主要问题之一。因此,教育部主办的这次网上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培训必要而及时。在认真听取了各位老师们的授课后,获得https://www.meiweny.cn/zheli/xuexichenggong/159085.html
17.校园教研活动总结范文热门31篇以教育教研为手段,确立“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攻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的教学管理观念,进一步探索课堂教学改革模式,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在常规教学和学科活动中全面贯彻新课标。以“务实、创新”为指导方针,各学科组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教研计划,教研组在区教研室和学校教研计划的基础上制定了本组的https://m.hunwen.com/work/gongzuozongjiefanwen/1040/1040843.html
18.教师素养的心得体会(15篇)以上是我在这次讲座中的心得体会,同时作为教师的我必须不断的进行专业的学习,积极地与团体进行合作,为自身教师角色的适应和发展奠定基础。不断完善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创造性和专业发展的能力,自主提升专业化的水平。为自己创造辉煌的舞台,走向成功! 教师素养的心得体会3 昨天上午,聆听的是上海心理协会基础教育专业委员https://www.cnfla.com/xindetihui/2561302.html
19.教学教研工作总结(15篇)在校本教研中我们在学习中做到了“四个结合”,即理论学习和实际运用结合,课改实验区的优质课堂实录与本校的课堂教学应用结合;课后反思与校本教研经验交流结合;校本教研与教师的业务潜力考核结合。每位教师都有自我的理论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透过课后反思进行经验交流,透过校本教研解决教学疑难困惑,使学习、应用、反思、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gzzj/20230503174129_6998828.html
20.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心得心得体会人生感悟读后感读后感_读书笔记大全为你提供读后感100字-5000字、读书笔记100字-5000字、读书心得100字-5000字,讲述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心得怎么写,讲述培训心得体会、学习心得体会、工作心得体会和人生感悟https://www.dushuqun.cn/sort_type-new__day-0__is_recommend-0__page-1062
21.青浦区基础教育信息公开近十年来,作为地处上海远郊的农村中学,学校基于办学传统和学生实际,通过逐步厘清办学思路,不断深化内涵建设,在自身发展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积淀了促进学生、教师发展的特色经验和理性认识。 (一)办学理念的发展 随着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创建成功与“十二五”学校发展规划的成功实施,“坚持以人为本、致力和谐发展”的办https://www.qpedu.cn/fwxxgk/detail.jsp?id=123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