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校园的建设范文

序论:在您撰写数字校园的建设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中图分类号:TP392、TP393.1文献标识码:A

1项目的概述与背景

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国家确定了数字化校园的基本格式,那就是“三通两平台”。教育部提出未来三年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主线是“三通两平台”。“三通”就是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不仅通宽带,更要通资源,是基于学校宽带网络建设,优化各级各类学校网络条件下的教学与学习环境。加强优质数字资源建设,初步实现“教学资源班班通”,要基本形成丰富的各级各类优质教学资源。加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建设,大力推进“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逐步为学生和教师建立网上学习空间环境,大力开展跨区域网络协作教研,促进技术与教学实践的融合落实到每个教师和学生的日常教学、学习活动之中。两平台,一是加强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二是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建设[1],紧紧围绕各级各类教育质量水平的提升,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归根结底,教育信息化的实质在于教学模式的创新及变革,优质教育资源的建设和利用。

2数字化校园的系统总体架构

数字化校园建设总体指导思想是在一个应用支撑平台的基础之上,以统一的业务和技术标准,建立服务于学校教学、管理、服务的业务框架。系统总体逻辑架构设计如图1所示。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在国家和行业的标准规范体系、安全保障体系、运行维护体系的指导下进行,项目的建设分为五个层面,从底层向上分别为基础设施平台、应用支撑平台、信息集成交换平台、业务应用平台、校园统一接入门户。

(1)建设基础应用环境:包括基础设施平台、应用支撑平台、信息集成交换平台,建设基础网络环境,实现校园宽带网络全接入、全覆盖、同时配套建设支持保障系统及网络安全系统,为全社会教学资源的共享做好支撑。

(2)建设业务应用平台:包括数字教学系统、校务管理系统、资源共享平台、支持保障系统,通过四大业务应用系统的建设,将学校的教与学、校务的管理纳入到数字化的管理方式中,通过网络可以实现远程访问与教、学过程。同时在网络上为每个学生开辟空间,完成课程温习、课后作业的功能,即为每个学生配备电子书包。

(3)建设数字化校园统一的接入门户:统一信息门户是数字化校园信息系统各应用系统中各种应用构件整合和部署的平台,它把分立各个业务系统的不同功能有效地组织起来,为各类用户提供一个统一的信息服务入口。

3具体建设方案

3.1基础应用环境

(1)网络环境:基础应用环境的核心是校园网络、软硬件平台、支撑体系的搭建。随着宽带网络的飞速发展,校园网络的搭建宜采用光纤组网方式。建议采用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三层结构。需要跨越广域网的互联通过安全设备提供逻辑上的专用安全网络接入。

(2)软硬件平台:数字化校园的应用系统的硬件平台宜采用集中部署模式,由于系统存储的数据类型以图片、视频为主,数据容量较大,宜采用大容量磁盘阵列,考虑到性价比的综合因素,建设阵列配置按照存储数据类型和重要级别分别采用SATA、SAS、SSD不同存储介质配置。同时电子书包、远程教育系统、电子图书馆等系统的开通将使学校的数据面向整个公众,这些系统的开通将对网络、平台的I/O、并发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这样就要求在网络、平台建设之初做好充分的需求分析和预测。

3.2数字化校园的业务应用系统

数字化校园的业务应用系统包括数字教学系统、校务管理系统、资源共享平台、支撑保障系统。其中核心是数字教学系统。

(1)数字教学系统:数字教学系统为学校创建了一个真正面向未来的、高度集成的、移动互联时代的数字化教学解决方案,包括电子教材、电子书包解决方案、“班班通”解决方案、区域资源共建共享解决方案、互联课堂解决方案等。

整个方案整合了数字化教学工具、数字化学习工具、班级互动和在线答疑系统于一体。涵盖了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

(2)数字化教学系统应用模式:方案支持课堂内和课堂外的应用,涵盖了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的三大教学阶段,六大教学活动,并往复循环,教师和学生均有不同的应用方式,从而真正达到全环节的教育信息化效果。

(3)课堂内应用模式:在课堂内,老师可通过客户端进行如下应用:

a.老师为学生课堂测试题,及时查看每个学生针对每道题的作答情况,及时获得每个学生的作答和统计。

b.老师指导学生在电子课本上进行标示重点,笔记和阅读的功能。

c.老师通过教师端为学生进行授课,可通过电子课本模式或课件模式进行授课。

d.老师可在课堂内可组织学生进行物理和化学的仿真实验搭建。

(4)课堂外应用模式:在课堂外,老师和学生可通过客户端进行如下应用:

a.老师通过教师端为学生作业,学生作答后线上提交给老师批改;学生可及时查看到老师批改后的作业。

b.老师通过教师端给予学生端的电子课本和学习资料进行预习。

c.学生可在线给自己班级的老师提问;老师在线上班级回答学生的提问。

d.老师可在班级内班级公告。

e.老师可在班级内把学习资料给学生;学生之间也可共享学习资料。

f.学生可通过学生端下载各类学习资料,进行自主学习。

3.3其他业务系统

其他业务系统包括校务管理系统、资源共享平台、支撑保障系统。

(1)校务管理系统:包括教务、财务、人事、后勤、协同办公等管理模块。主要指导全校教工的人员管理和工作安排。记录学校后勤日常工作信息。管理和记录财务信息,形成全体教工数字化协同办公体系,便于日常工作的开展。

(2)资源共享系统:配合数字化教学系统和校务管理系统,实现资源在校内和校外的共享。可以实现各个业务系统之间数据的自动传递和转换。提供安全、可靠、高效、支持多种通用标准的数据交换共享服务。形成共享的数据库体系。

(3)支撑保障系统:由多媒体教室、一卡通、安防系统、数字广播、家讯通等系统组成。通过建设用于校园教学、管理的软硬件支撑平台实现数字化校园的支撑环境。

通过多媒体教室系统的建设将教室的教学工作进行数字化,通过采用投影、数字白板、教学资源的实时采集和网络化集中存储实现教学手段的数字化、教师教学的智能化、教学空间的网络化、学生学习的个性化、资源应用的需求化、教学效果的可控化、教学评价的公正化、资源生成的优质化等。

家讯通系统是学校与家长交流的信息平台,面向家长开展网络家长学校,重点启动家长成为助教身份协作学校开展学生教育,侧重于素质教育和学习辅导。

安防监控系统是依托多媒体图像压缩处理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实现对校园的全天候监控和周界报警监控,进一步提高校园的安全管理水平。

一卡通、安防系统、数字广播作为数字化校园后勤管理的辅助手段体现出越来越突出的作用。

3.4统一信息门户平台建设

统一信息门户把分立各个业务系统的不同功能有效地组织起来,为各类用户提供一个统一的信息服务入口[2]。

统一信息门户可以通过统一的门户平台,集成综合教务管理系统,协同OA系统、远程教育平台、邮件系统等业务,为日常学校校务管理,教务管理提供信息技术支撑。

3.5基础数据库建设

数字化校园建设需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信息孤岛问题。伴随着各项业务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基础数据规范化需求是校园网资源共享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基本内容。基础数据库建设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1)统一数据平台:统一数据平台包括四个基本标准:数据元素标准、信息分类编码标准、用户视图标准和数据库标准[3]。通过一个统一的、抽象的数据服务层,确保为集成、聚集和转换数据工作的可复用性。

(2)教学资源库建设:教学资源库建设是一个需要长期建设与维护的系统工程。应更好更有效地建设教学资源库,使其在质量、效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有更强的保证,使媒体素材、题库、课件、案例等信息,做到充分共享。

教学资源建设可以有四个层次的含义:一是素材类教学资源建设;二是网络课程建设;三是资源建设的评价;四是教学资源管理系统的开发。

(3)管理数据库:各部门的学籍与成绩管理数据库、师资与教学情况数据库、学校设备与资产数据库、人事与劳资数据库、财务数据库、科研数据库、办公公文数据库等建设。

4结论

综上所述,数字化校园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使教学手段信息化、教学方式现代化,促进教育改革,从而适应正在到来的信息化社会提出的新要求,对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将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为培养高素质优秀人才奠定基础,从而更好的适应社会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S].2011.53.

[3]蒋东兴.大学资源计划理论探讨与实践[D].教育信息化,2005(9):9-13.

1、数字化校园的概念

数字化校园,顾名思义,它是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基础,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上建立起来的对传统校园所有教学管理及生活技术等服务等等校园各方面信息的跟踪处理,充分实现数字资源的系统应用的一种包含不具有真实可接触这种特性的教育教学环境。

2、数字化校园的现状

3、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指导思想

数字化校园建设首先要实现校园内各个方面的真正“现代化”;其次要实现信息资源和各项服务的最好规范,保证对它们的最优分配和利用;最后还要确保资源和服务的科学安全性,以最终达到提高教学和管理过程系统上的质量和效益的目的,总体上必须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建设、重整“设备”、强调实际运用的指导思想。

4、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主要内容

数字化校园建设应包括网络系统化安全建设,校园信息系统管理平台建设,数据化中心建设,确定的身份鉴别建设,一卡通扩展建设,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和远程教育网络建设等主要内容。

[1]郭丽君,吴庆华.高校数字化校园平台建设探索与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09(19):154-158.

[2]韩锡斌,杨娟,陈刚.基于知识管理的大学数学校园的概念.架构和策略.中国远程教育,2005,8.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网络建设;教育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B

我们所说的数字化校园建设研究,更多地是指在互联网的条件下,在无穷的数字化空间里建设虚拟校园,是现实世界的学校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直接和间接地数字化、功能化以后所产生的对应物。它实现校内外资源的整合,并逐步形成某种生态。虚拟校园与现实校园应该形成强有力的互动作用,提高教育功能,促进学校教育跨越式发展。所以,搞好校园数字化建设是有关学校能否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中之重。

1数字化校园的概念及内涵

数字化建设是以“数字化校园”概念为基础的教育信息工程。通过校园网的设施建设和教育应用功能的开发,构建一个集教学、科研、管理、生活为一体的教育环境(如图1),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国内关于对数字化校园的概念上还没有统一的认识。

对于数字化校园的内涵,不同学者也有各自的看法。

万里鹏等[3]的描述是:1)数字化校园建立在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之上。2)数字化校园是对传统大学教学、学术、科研、管理、服务等活动的效率提升。3)数字化校园是对传统大学教育模式、管理体制、组织结构及业务流程的突破。4)数字化校园的最终目的是满足未来“学习化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韩锡斌等[4]的解释是: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及良好的网络设施是建设数字校园的前提;数字化包括信息资源的数字化、信息管理方式的数字化和沟通传播方式的数字化等;数字化将渗透在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公共服务以及学校生活等各个方面,核心工作围绕着人才培养环境和科研环境的构建而展开;其深层意义在于构建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新的高等教育教学模式。

2校园网络建设模式

2.1外包模式

2.2自建模式

学校自筹资金或贷款,独立自主建设并管理校园网。这种模式最大的好处就是学校在校园网的建设上拥有充分的自,不会受制于企业。但这种模式要求较大的资金投入,按主流技术标准设计,一年几百万的投入是必需的,并且对运行维护的技术人力也会有较高要求。采用这种模式时,多数学校采取一次规划、分期建设的方法,逐步达到数字化校园的基本要求。规划实施时,因综合布线与基建关系较大,理论上有15~20年的使用期,一般采用和基建同步、一次到位的方法,而应用系统则根据规划和需要逐步推出。在运行维护的技术保障方面,为防止人力资源流失和确保合理使用,一些高校给予这类技术人员额外津贴,并安排他们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

2.3合作模式

3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策略

学校数字化建设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为了保证建设工作的健康发展,必须运用适当的策略。由于各高校在投资规模、信息化基础、管理体制、教育技术应用水平和网络技术人才等多方面存在许多差异,所以就建设策略来说,各校应该有所不同。

朱懿心等人[2]指出数字化校园建设,应坚持“三个必须”:必须具备先进的理念;必须具有良好的信息化环境,具体可表现为四个方面即人员素质、网络设施、应用平台、宽带接入;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

韩锡斌等[3]指出建设数字校园的实施策略要点包括: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强化应用,讲求实效;资源共享,多快好省;结合校情,创建特色。其中分步实施要考虑:先稳固基础设施,后构建应用系统;先制订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后实施系统建设;认真规划、适时构建数字校园的基础服务系统;合理选择、适时推进应用系统的建设。

综合以上观点,各高校需要结合自身特点,制订信息化建设的具体目标、实施策略和步骤,积极稳妥地推进数字校园的建设。数字校园的阶段性目标确定后,如何结合自身条件和特点选择适当的实施策略和措施是高校信息化建设成败的关键。

4数字化校园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1)设施建设是基础:在数字化校园建设方面,不但要做到针对需要、设计合理、设备配套、通道畅通,还要留有余地,便于今后扩充和更新。

(2)资源开发是重点:数字化校园的资源建设包括数字化图书馆、学科资源库、科研信息库等,这些都应该作为重点建设项目。

(3)师资培训是关键:老师的计算机应用水平直接影响着校园网络使用水平,也决定了“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成功与否。数字化校园的教育系统功能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取决于师资队伍的信息化素质。因此要采取措施对他们进行强化训练,使他们不但能够熟练掌握使用信息技术的一般技能,还要懂得如何有效利用网上资源和开展网上教学活动。

(4)政策配套是保障:发展网上教育必须有相应的配套政策,包括收费使用政策,绩效奖励政策。对于积极投入信息化建设的教育者,应该有较大力度的政策倾斜。

5数字化校园建设评价

数字化校园建设很难有统一的、绝对的评价指标,以上评价指标基本反映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各方面。因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数据库建设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基础和核心,应用则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管理既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内容又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保障。但上述指标稍觉简单,二级指标项拆分不够细,建立科学合理的指标评价体系有利于推动数字化校园建设,此方面还有许多值得研究的空间。

当前,国家正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教育信息化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传统的教育模式正面临挑战,建设实施数字化校园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必然趋势。数字化校园的实施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的方方面面,它的建设实施不但需要学校对自身业务及数字化校园概念进行深入理解,而且还需要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及各部门的积极配合。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还要解决从“有路无车”变成“交通混乱”的现象,因此急需建立网络秩序、政策法规和各种标准。

数字化校园,它不仅仅是教育的一个信息化,应该说它是提供一个全新的育人环境。过去我们是在传统的环境当中培育学生,使得老师和学生在传统的校园当中能够成长和发展。而数字化校园应该说提供是一个全新的、信息化的教育环境,而在这个教育环境当中,老师和学生的成长和学习的方式、教学的方式,都会有很大的改变。所以,数字化校园环境支持下师生的教学、学习方式如何转变,以及在传统环境向数字化环境转变中,还存在许多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1]万里鹏,陈雅,郑建明.数字化校园:21世纪大学的概念模型[J].情报科学,2002,(2).

[2]朱懿心,曹育南,殷革兰.数字化校园建设理论与实践探索[J].教育发展研究,2004,(9).

[3]韩锡斌,杨娟,陈刚.基于知识管理的大学数学校园的概念、架构和策略[J].中国远程教育,2005,(8).

作者简介:许志英(1978-),女(汉族),江西临川人,助教,浙江省绍兴市文理学院元培学院计算机教师。

校园网络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就像人体的骨架,是数字化校园系统的支撑,没有一个功能完善的校园网络,数字化校园就成为空谈。但是校园网络并不等同于数字校园,它应该是数字校园的物理基础。

一个功能强大的校园网络可以根据学校的规模与条件,有针对性地规划构建,可以采用两层架构构建或三层架构构建。

(一)两层架构的网络

两层架构的网络结构只有核心层和接入层,核心层可以采用双星结构,即采用两台同样的核心交换机或路由器,与接入层交换机分别连接。双星结构解决了单点故障的失效问题,不仅抗毁性强,而且通过链路聚合技术,可以实现负载分担。校园服务器全部接入核心层,而所有的用户全部从接入层接入。

(二)三层架构的网络

三层架构的网络在核心层和接入层之外,多了一个分布层,分布层的存在与否,取决于网采用的扩充互联方法。当校园网内的建筑物里信息点较多,超出一台交换机所容纳的端口密度,而不得不增加交换机扩充端口密度时,如果采用级连方式,就有分布层的存在;如果采用多个并行交换机堆叠方式扩充端口,就没有分布层。要不要分布层,采用级联还是堆叠,要看网络信息流的特点。堆叠体内能够有充足带宽保证,适合本地信息流密集、全局信息负载相对较轻的情况;级连适合全网信息流较平均的场合。

二、软件是平台

物理平台构建完成后,数字校园需要的就是软件系统了,软件系统在数字校园中是一个平台,校园的各项工作需要在这个平台上完成。软件系统的建设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定制,核心的系统主要有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学校综合管理系统、教学互动中心等。

(一)统一身份认证系统

(二)综合管理系统

综合管理系统是一个涉及学校学生管理、教务管理、后期管理、实训管理、空间管理等多个方面,面向学校各部门以及各层次用户的多模块管理信息系统,可以促进学校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的顺利实行,提升学校管理效率。它能全面展示学校各类权威信息,数据全面及时,信息渠道畅通,使学校与管理部门、用人企业、学生及学生家长间形成畅通的沟通纽带。

(三)教学互动中心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新的教学模式不仅强调突出课堂教学,还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教学互动中心要为学生提供可以实现自主学习的环境。

在数字化校园中,学生不仅是参与者,还有属于自己的个性化学习空间,在学生的网络空间里,学生可以完成学习的全过程,还可以创建管理自己的资源库、撰写自己的学习博客、参与课程和班级论坛以及其他个性化活动,数字化校园帮助学生实现多姿多彩的学习生活。

此外,还有数据中心、图书管理系统、电子图书系统、学校消费系统、人事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等,这些系统可以根据情况构建。

三、人才是关键

(一)骨干队伍的配置

(二)应用能力的普及

要使数字化校园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还需要学校全体教师的参与,只有学校教师全部能够应用数字化校园平台开展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从中获取需要的资源,数字化校园功效才真正得到了发挥,中等职业学校的管理水平才真正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全体师生信息化应用能力的提高可以通过培训解决,学校可以与培训机构合作,也可以由学校专业骨干队伍来对全体师生进行培训,采用分层次培训的方式效果会更理想。

四、制度是保障

【关键词】职业院校;数字化校园

一、引言

二、职业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背景和现状

1、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背景

2005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决定》中明确要求:“加强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要实现教育现代化,就要有教育信息技术现代化。除了教育的思想观念更新外,教育手段特别是教育信息化尤为重要。”

由此可以看出,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政策背景、发展目标和经费措施都对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巨大优势,促进职业教育发展规模的扩大、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办学效益的提升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提供了难得的大好机遇。

2、我院的建设现状

笔者所在单位成立于上世纪60年代,至上世纪90年代后期被评为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后经省政府评估认定为技师学院,学院参照ISO9001:2000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先后被授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行为引导教学实验基地”、“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市级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市级文明单位”等,是一所颇为典型的职业院校。

(1)起步较晚,投入相对较少。自2000年开始,国内一些重点高校如清华、北大、复旦、南大等就开始有步骤地进行数字化校园建设,目前已建立了公共数据库平台、网上办公系统、网络教学系统、校园一卡通系统以及多个基于公共数据平台的管理信息系统。

(2)缺乏有效的数据标准与数据共享。校级数据标准缺乏,无法形成有效数据积累,给领导辅助决策分析及数据统计造成障碍;各业务独立建设,数据难以共享,给各部门的协同作业带来困难;对历史数据的收集、整理和保存工作做的不够。

(3)有重管理轻服务现象。业务部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主要解决部门内部的流程及管理数据的积累,疏忽了领导的决策分析服务、师生的教学服务、生活服务,同时不重视业务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与交换服务,与目前实际的信息化建设需求不符合。

三、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划

1、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

我院建设数字化校园的指导思想表述为:以人为本,构建信息化的教学环境、信息化的科研环境、信息化的管理环境、信息化的生活环境,最终提高我院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学院的跨越式发展。

为保证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我院数字化校园建设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整体规划原则

分步实施原则

协调发展原则

完善基础原则

突出应用原则

实用发展原则

2、总体框架规划

我院数字化校园建设旨在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先进的计算机网络和应用支撑环境,将计算机网络引入学院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和校园生活等各个领域。

在这样一个全新的数字环境中,教师能够通过良好的科研环境、培养环境和教学环境,提高学术和科研水平,培养优秀的学生;学生则能够通过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环境和生活环境,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发掘个人潜能。因此立足于师生需求,改善和提升学院的科研环境、教学环境、管理环境和生活环境是我院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主要工作,这些环境的组成和改善主要围绕校园的管理、资源和服务三大要素展开。

“以师生为本”的建设指导思想,围绕校园资源、管理、服务三个要素来构建数字化的科研环境、教学环境、管理环境和生活环境,最终达到提升我院综合实力的目的。

按照整体规划,我院整体建设项目可分为以下几项:

基础设施建设

信息标准体系

应用支撑平台建设

各类应用系统建设

应用集成建设

信息安全体系

运维管理体系

1农业类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现状

进入新世纪以来,信息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学校的教学、科研、学生管理、行政管理等各个领域,我国高等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发展十分迅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由于农业类高职院校在信息技术上的弱势,在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中,农业院校普遍落后于理工类院校,而高职类院校又普遍落后于本科类院校。

在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过程中,农业类高职院校普遍缺乏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专业知识,没有做出整体规划,更没有在校内建立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统一协调机构,而只是由学工处、教务处、计财处等部门根据自己的部门需求来开放设计或者购买软件系统。缺乏全局的数据标准,建立的系统也是按照当时的需求进行短期设计。因此,部门间数据的同步、信息的交换、资源的共享都有很多困难,由此而产生许多“信息孤岛”。因此,本人认为,农业类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主要面临以下问题:

1.1信息系统缺乏统一的数据标准

传统农业类高职院校教学、科研、学生管理部门大多各自使用本部门设计研发的系统。目前各个部门现有的软件管理系统功能单一、数据管理凌乱,整个学校没有建立统一的数据存储格式,以上各项原因导致全校产生了很多“信息孤岛”,因此,亟待建立一套能够得到整个学校认可的、公共统一的数据标准,以促进教学、科研和学生管理过程的标准化。

1.2信息系统缺乏标准的数据接口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与大多数农业类高职院校一样,由于前期的信息化建设大多缺乏统筹规划,造成了各种不同应用系统之间普遍缺乏标准化的数据接口定义。学校至今不能够根据统一的数据标准进行数据的整理和收集,更没有建立共享数据平台。

目前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正在使用的绝大多数业务系统都是彼此孤立的,信息资源无法共享,导致一个业务系统用到另外一个业务系统的数据是必须重新输入。例如,学工处已经将某学生推学,教务处成绩登记表中仍有该同学,计财处收费名单中仍显示该同学为欠费。也就是说,学工处要共享学生信息,但目前教务处、计财处系统没有与学工处系统实现信息共享。

1.3信息系统技术落后、亟待改造

农业类高职院校,大多在数字化校园建设经费投入上不如工科类院校。因此,从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成本考虑,需要整合原有的各部门已经购买的软件系统,也就是尽量保留已有的运行良好的软件系统,不完全推倒原系统重建。同时,将运行良好的各部门的原有独立系统纳入数字化校园平台中。所以对,为了将原有独立系统纳入新的统一平台中,需要使用新技术开发相应接口。通过新技术的使用,将各部门原有的独立系统的数据在整个统一平台中实现数据格式统一和资源共享。同时,我们对新的系统使用新的开发技术,按照统一的数据格式和信息标准进行开发,使新系统完全实现统一身份认证、统一标准、统一数据。

但是,旧系统改造的最大困难是如何将旧系统融入到新系统中去,有些数据的整合在技术上,是无法完全实现的。另外,例如财务系统等少数的专门系统,由于其部门工作的特殊性,也无法完全统一和整合。

2农业类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原则和目标

2.1建设原则

数字化校园建设应紧紧围绕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的自身特点,体现农业类院校、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特色,同时根据学院的组织机构划分,根据各部门工作的各项实际需要。建设原则为因地制宜、逐步推进、软件与硬件并重、持之以恒;设计原则是技术先进、设计实用、方法合理,采用面向服务的基础架构,通过校园信息门户、公共数据交换和统一身份认证,集成各种信息资源、整合各类应用系统,有步骤、按计划地构建立体化、多层次、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数字化校园。

2.2建设目标

笔者对农业类高职院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研,从调研结果来看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化校园建设亟待建设以下内容。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民办院校;系统架构模型;公共数据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以网络通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发展迅猛,信息化在教育行业也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特点是在教学过程中广泛应用以电脑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其表现为教材多媒体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合作化、管理自动化、环境虚拟化。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后起之秀,应解放思想,实现跳跃式发展。其中,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对民办高校是挑战,更是机遇。

一、数字化校园的内涵

数字化校园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对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等所有信息资源进行全面数字化,并科学规范地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集成,以构成统一的用户管理、统一的资源管理、统一的权限控制;提升传统校园的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科研和管理水平,增强办学综合实力的目的。

二、数字化校园系统的主要架构

(一)校园网络硬件基础平台。校园网络硬件基础平台是校园数字化的基础。没有完整的校园网络,数字化校园建设就是纸上谈兵。安全而顺畅的网络平台是联系校园网络中各个站点的强力纽带,犹如虚拟世界里的高速公路,有了它,所有的信息才能安全而快速地到处流动。

(二)应用支撑平台。为使校内每个用户实现对Internet的访问,需要建立DHCP服务以及DNS服务,为每个主机动态分配IP地址,解析其所访问的域名。同时,还应建立身份认证系统,以管理校内用户的上网。除此之外,为满足日常教学、管理需要,还应该提供常用的网络服务,如用于文件共享的FTP服务、E-mail邮件服务、服务器等。

(三)公共数据平台。公共数据平台建设是校园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和基础。信息精准、内容全面、架构合理的公共数据平台是整个数字化校园的心脏,通过统一的数据库平台,招生信息、教师信息、学生信息、教学信息、资产信息、财务信息、图书信息、就业信息等所有数据信息就可以统一于一处,避免数据的不一致,保证业务部门对其他部门最新数据的获得,为校内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提供详尽而准确的各类数据;为决策层提供全面而及时的各类报表作为信息支撑。

(四)应用系统建设。数字化校园应用系统主要包括招生管理系统、迎新系统、教务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就业管理系统、校园一卡通系统、OA办公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等。应用系统是连接公共数据平台具体业务人员的窗口和平台,它提供了一种简易、方便的界面,来协助教工完成学校的管理工作、教学工作,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

(六)综合信息门户。综合信息门户服务作为数字校园窗口,以浏览器的方式向用户展现数字校园的应用信息,通过与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的结合,将学校里所有的业务应用信息集成在一起,如E-mail系统、教务管理系统、OA办公系统、图书管理系统、一卡通信息查询系统等。

三、民办院校数字化校园面临的不利条件

(一)资金短缺,项目实施无法得到保障。民办院校由于其天生的特性――一切全部靠自己。因此,建设资金都是自筹的,且学校大部分资金用于教学与实训的建设,信息化建设资金严重不足。

(二)重硬轻软,利用率不高。只注重硬件投资,应用系统建设投入不足,“重硬轻软”现象严重,以致信息化应用水平低,同时造成硬件资源浪费。

(三)业务流程不规范,员工工作流程随意化,信息标准缺乏。学校各职能部门都制定了相应的内部流程,使工作有章可循,但部门间鲜有规范的业务往来流程。同时,学校虽制定了部分编码规则,但较完备的信息标准仍没有建成。业务流程脱节和信息标准不完善,给数字化校园建设带来很多困扰,特别是公共数据平台的建设。

四、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策略和措施

(一)取得领导支持,成立专门领导小组。数字化校园建设所需的投资,对于民办高校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因此需要领导深刻认识到其重要性,并下定决心推行信息化建设。信息部也应该将自身数字化校园建设使命与学校发展目标紧密结合起来,以取得领导支持。另外,数字化校园建设涉及到全校各个部门,必须成立由各部门领导参加的信息化领导小组,监督信息部进行数字化校园建设,并带动各部门积极参与、通力配合。

(二)深入调研、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逐步推广。各个部门没有专门的信息化人员,无法制定信息化发展规划。这就要求信息部必须深入业务部门,详细了解情况,并利用自身在数字化校园方面所掌握的信息,引导业务部门考虑自身信息化发展规划,建立部门发展目标;对收集来的需求,进行整理、分析,去除不合理需求,整合不同部门相似需求,以此制定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划,提交信息化领导小组讨论。在实施过程中,要根据学校财务状况,及时作出调整,保证主次,分步实施,逐步推广。

(三)规范业务流程,建立实施保障制度。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求学校各部门也应该像一个有序系统,各种信息在各个部门之间顺畅流通。根据以上所述,部门内部没有太大问题,主要是业务部门之间的流程需要进行规范,这是一个比较难的工作,需要有高层领导的大力支持。

(四)公共数据平台建设以信息编码标准制定为前提。公共数据平台是整个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核心和基础,决定着数字化校园信息整合的成败。要完成公共数据平台,必须建立一个完整的数据中心和一套规范的信息编码标准。其中,标准信息编码是公共数据平台的核心价值。标准信息编码应以国家标准、教育行业标准为主,结合本校在用的信息编码,总结出一套符合数字化校园特点的权威信息编码体系,作为全校范围内的信息标准。

THE END
1.企业门户集成新策略:如何构建高效的统一工作台?在数字化时代,企业面临着信息孤岛、流程繁琐、效率低下等问题。构建一个高效的统一工作台,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一步。本文将探讨企业门户集成的新策略,以及如何通过统一工作台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内部的信息系统越来越多样化,员工需要在不同的平台和应用之间切换,这不仅降低了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8850791967191527&wfr=spider&for=pc
2.统一门户平台的介绍功能(7页)统一门户平台的介绍功能.docx,一致门户平台介绍 公司门户概括 向来以来公司门户的建设,都是公司信息化工作中重要的一环。它经过单 点登岸、个性化设置等手段,解决了公司信息系统使用者关于系统使用复杂度 高的问题,为公司信息系统的利用率提高,做出了不俗的贡献。跟着公https://m.book118.com/html/2023/1209/6155242131010020.shtm
3.统一门户平台是一种集成了多种功能和应用的系统统一门户平台是一种集成了多种功能和应用的系统,旨在为用户提供一个集中的信息管理和服务平台。以下是统一门户平台的一些关键功能和特点: 1. **信息聚合与自定义**:统一门户平台能够将企业的所有应用和数据集成到一个信息管理平台之上,实现信息的统一发布和呈现。用户可以自定义门户框架、页面、元素和样式,以满足http://www.ganxikeji.com/doc_28935174.html
4.统一门户是什么?——全方位解析三、统一门户的应用场景 1.大型企业和组织内部管理平台 在大型企业和组织中,常常需要应用的系统和平台达到十几个或更多,通过搭建一个统一门户的平台,能够将这些系统有机的有效整合起来,提高数据和信息的交互和共享,在实现数据安全和合规性的前提下,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https://qycloud.360.cn/hyzx/690.html
5.统一门户app下载统一门户平台v7.11.7最新版企业员工高效工作平台。应用截图应用介绍 统一门户app,企业员工即时沟通交流,高效办公,提供多种办公工具,为用户带来更高效的企业办公服务,高效办公,提高员工日常工作效率,让企业员工办公更省心。 软件介绍 App是一款数字化企业办公软件,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联接器,源自城建员工的数字化办公实践,融合企业邮箱、视频会议、音https://www.qqtn.com/azsoft/812680.html
6.APP统一门户Android版本APK下载3.7.2-8 (build 2062034180) 2024-01-25 查看更多APP统一门户的介绍 可为统一内部工作台提供包括公司现有OA系统中组织架构、工作流、消息推的应用服务 并结合其它业务系统的集成,实现信息交换 基于统一门户平台,用户无需牢记各个业务系统的地址 降低用户使用时的困难,避免用户来回切换业务系统,提升用户工作效率 举报https://www.pgyer.com/3db480f307d4a181ff7789647f8a2e3c
7.统一门户平台统一门户平台将分散、异构的应用和信息资源进行聚合,通过统一的访问入口实现各种应用系统的无缝接入和集成,提供一个支持信息访问、传递、协作的集成化环境,实现个性化业务应用的高效开发、集成、部署与管理。能有效地整合各类应用之间的缝隙,并根据每个用户的角色、喜好https://www.digibms.com/product/44
8.实践案例一体化门户与应用平台,满足企业员工多样化工作管理需求随着集团公司规模的不断发展,对于统一门户建设的需求更为迫切。但对于集团统一门户,构建成本高,稳定性要求较高。针对上述难点,该如何解决呢? 不用愁,通过金蝶云·苍穹平台,实现了PC端,移动端双端访问,形成了企业信息展示门户、个人工作台、协同办公平台、移动应用平台、统一流程平台、统一应用平台的多领域建设,满足企业https://developer.kingdee.com/article/465104166654830080?lang=zh-CN
9.统一信息门户平台校园统一信息门户平台,为用户提供访间学校各种信息资源和应用服务的入口可实现单点登录进入,学校的教职工、学生、领导、社会公众、校友等都可以通过这个门户获得个性化的信息和服务。 ?门户平台具有可伸缩的体系结构和组件化的整体设计,支持各种开放性的标准和规范方便校园软件能够方便地挂接与现有系统集成的应用组件,实https://xzzhxy.com/software/113.html
10.统一门户的作用和意义360织语统一门户是一个集成了多个网站和应用的平台,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信息检索和服务。通过统一门户,用户可以在一个平台上找到所需的各种信息和服务,无需在各个网站之间来回切换,大大提高了信息的获取效率和使用体验。 1、提供便捷的信息检索服务 在统一门户上,用户可以轻松地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无论是新闻资讯、教育资料https://www.ccwork.com.cn/hangyezixun/481.html
11.智慧校园统一信息门户平台介绍智慧校园统一门户是sheme统一信息门户平台整合校内资源,提供单一登录入口,实现多应用无缝集成。平台支持个性化布局,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接口标准,确保高并发访问性能。同时,具备安全管理、配置管理、个性化定制、应用集成和内容管理等功能,旨在提升教学、科研和生活协同效率。此外,平台还提供预读取技术优化页面加载,以及丰富的个人空间、群组应用和应用https://blog.csdn.net/shawn_song1212/article/details/135736892
12.企业统一集成门户建设指南统一门户平台如何建设? 1、规划先行:统一集成门户建设涉及跨组织、跨应用、跨技术平台,技术开发量非常大,同时对于业务场景的优化工作量也不容小觑,因此需做好规划方案、分步实施; 2、如何分步实施?建议先易后难,先做单点登录,解决多账号统一登录的问题,这是最简单也是能展示效果的功能;第二步建设以企业多项业务为http://www.360doc.com/content/22/0615/14/69102688_1036128780.shtml
13.ERP移动门户移动门户平台能协同办公应用,实现大型连 锁餐饮企业多组织、多区域业 务管理高效协同和经营数据精 准管理 云之家×路达工业 将精益管理与移动化场景充分结合 合,实现更加轻盈敏捷、高效协 作的智能制造新模式。基于云之 家移动门户及开放平台,深度融 金蝶ERP业务场景,统一门 http://shenqu.yunzhijia.com/home/?m=open&a=owner&type=erp
14.HRP综合门户平台应用权限 查看更多 手机屏幕截图 应用介绍 HRP综合门户平台具有调用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提供的用户验证接口信息的登录逻辑,普通账户通过账号实现单点登录。系统集成了各个业务系统的入口,如网上报销、预算管理等,所有应用系统共享一个身份认证系统,用户只需要登录一次就可以访问所有相互信任的应用系统。系统从功能上可划分为个人https://app.mi.com/details?id=com.szht.hospital
15.门户管理平台门户管理平台支持子页面设计与页面部件设计,开发者可以根据自己身的需要提前设计好需要嵌入或者重复使用的页面或者部件。可复用的元素可以更好的提升页面开发效率。 门户管理常见问题 门户管理是什么意思? 门户管理是构建和运营工作门户的行为。工作门户通过统一应用入口、聚合信息、待办,让工作与学习更专注高效,是数字化办https://bbs.o2oa.net/mobilex/core/mhgl.html
16.融合门户平台:一站式线上办事大厅瞬康科技融合门户平台服务智能办公大厅,构建“一站式智慧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学校/企业门面,融合各方办公、资讯、服务等业务,做到一站式融合办公。 1、统一门户大厅 通过PC大厅即可浏览网站下各栏目的新闻、资讯、通知、待办信息、日程安排等信息内容。 门户大厅不仅同步推送校园/企业资讯,并匹配用户最近访问的应用入口,https://www.gdsk.net.cn/index.php?m=home&c=View&a=index&aid=169
17.统一门户管理智慧门户管理平台智慧门户是:集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化于一体的统一门户管理平台,面向党政机关、大中型企业的互联网统一门户解决方案,助力党政机关、大中型企业实现互联网创新发展,实现用户之间提供获取不同类型的信息视图。 天润智力智慧门户平台主要面向:政府、央企、国企、校园、集团,提供:PC端,移动端网站/站群开发,app开发,微网站建https://www.cnet99.com/central/tymhgl.htm
18.海兴电力统一平台透明数据应用,增长中深挖数据价值统一平台透明数据应用,增长中深挖数据价值 引言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对信息化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各部门之间的业务系统处于相互独立的状态,彼此之间不能实现数据交换,从而导致部门间形成“信息孤岛”,造成数据无法有效共享、应用缺乏有效集成以及冗余数据无法处理的现象;同时,企业信息化过程当中没有统一的信息化建设https://www.fanruan.com/2020/tmsj
19.物联网平台的基础概念M2M 平台提供统一的“数据交换平台”,通过中间件作为粘合剂连接各种业务相关的异构系统、应用以及数据源,满足重要系统之间无缝共享和交换数据的需要。 #1.2.5 提供统一的门户支撑平台 提供一个灵活、规范的信息组织管理平台和全网范围的网络协作环境,实现集成的信息采集、内容管理、信息搜索,能够直接组织各类共享信息和内部https://xie.infoq.cn/article/67d80bd932096014b3eefd2ee
20.信创OA产品介绍,信创协同办公平台泛微华南OA泛微深圳兼容国内40余种主流软硬件厂商产品,打造全生态信创平台。信创OA平台全新改造,满足各级党政机关政务协同办公需求,自主创新、安全稳定,打造一体化的信创协同平台解决方案! 信创协同平台应用场景 1、统一工作中心 简易、高效、抓核心、抓关键点 我们专门发布了工作中心,这有别于传统工作门户,既减少了服务器的访问,也减少了https://www.szweaver.com/news/info/695.html
21.虚拟仿真实训教学管理及资源共享平台项目招标告知函1.应用基础支撑系统 应用基础支撑系统按照云计算的模式建立,将软件作为服务对外提供,即SaaS,新平台所有的应用均需按照云计算模式进行开发。 应用基础支撑系统包括:统一信息门户、统一用户管理、统一身份认证、统一权限管理、统一日志管理、统一消息服务、统一内容发布与管理。 https://wlyxy.ybzy.cn/info/1040/22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