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会计信息化,目标
一、XBRL概述
XBRL(ExtensibleBusinessReportingLanguage,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是一种在互联网环境下披露企业信息的标准化语言,是XML(ExtensibleMarkupLanguage,可扩展的标记语言,)在企业信息交换中的一种应用,是目前国际上应用于非结构化信息处理尤其是财务信息处理的最新标准和技术。XBRL为企业在互联网上编制、存储、财务报告和其他信息提供了一种标准化的方法,便于信息使用者对企业信息或财务报告信息的收集、处理、分析和重用;便于计算机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数据流的控制,进一步提高财务报告数据的安全性。XBRL具有跨平台使用和无许可证限制、搜索数据快速准确、对同一份企业报告按多种格式输出等特点,便于则一务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国内外不少专家和学者对XBRL的优势和应用前景从不同方面进行了总结和阐述,如杨周南和赵秀云、潘琰、张天西,Higgins与Harrell,Weber等。也有学者对XBRL的应用优势和应用前景提出了质疑,如刘勤。笔者认为,XBRL以非线性的信息组织形式、灵活的Web应用、经济的开发成本、便捷的数据处理、开放的标准和数据的选择性更新等优越性受到青睐,为信息时代网络财务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二、XBRL对会计信息化的推动作用
XBRL技术将给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带来技术性的革命。XBRL的应用对于会计信息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会计信息报告的及时性
(二)会计报告模式转换的简易性
XBRL将使公司更容易地生成财务报告,应用在总分类账和会计分录中,使在不同的会计准则下的财务报告编制更加容易。一个公司外部的分析师或投资者可能无法把一个财务报告从美国公认会计准则规格转换为国际会计准则规格,但是有了XBRL,他们没有必要再亲自做这些工作,这种转化工作完全可以交给专门的转换软件来自动完成。财务报表的编制者和审计师将因此能够产生和协调适应性最为广泛的报告。
(三)会计信息的完善性
在XBRL的支持下,会计师事务所将从公司财务业绩的验证工作转移到验证财务预测和非财务信息(顾客满意、员工留持和环境报告等)的合理性和真实性等工作上,如验证XBRL标签的应用是否恰当运用,信息是否纵以及数字报告是否可信等,而财务信息中的数量化的部分都可以通过XBRL来自动分类、汇总、检索、传递和列示。财务报告的商品化使得财务专家日益致力于揭示、翻译、评估那些非定量的信息,这些信息来自于跨行业的组织或是来自于从人力资源到客户关系管理等广泛的企业部门。这种分工的结果,使得非数量化的财务信息和决策中必要的非财务信息的处理和地位,与量化信息同等重要。
(四)经营管理的全球性
三、基于的高校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一)利用基于XBRL的软件工具提高财务信息的分析和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潘琰.可扩展企业报告语言及其对会计的影响闭[J].会计研究.2003(1).
[2]杨周南,赵秀云.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的发展与应用研究[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5(2).
[3]何玉,张天西.XBRL理论研究综述[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6(8).
[4]张天西.网络财务报告:XBRL标准的理论基础研究[J].会计研究.2006(9).
[5]张泓波.XBRL在会计信息化教育中的推广应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8(2).
[6]石贵泉.XBRL: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推进器[J].山东经济,2009(5).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数据标准;对比
一、会计信息化数据标准建设的意义
随着会计信息化在我国不断深入发展,人们对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数据标准的建设则是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是建设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底层基础,是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向纵深方向发展的重要内容。
会计信息化数据标准的建设有以下重要意义:
二、中国会计信息化数据标准建设现状
在我国自主研发会计软件数据接口标准的同时,国际上以XBRL(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eXtensibleBusinessReportingLanguage)为基础的会计数据标准同样取得了蓬勃发展。XBRL是一种以XML技术为基础的标记语言,它是用于对商业和财务信息进行及时、准确、高效的定义、存储、处理以及交换的国际标准。经过多年发展,XBRL逐步在美国、日本、英国、法国、西班牙等发达国家获得成功应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每年都要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相对应的XBRL分类标准。我国对XBRL的发展研究同样非常重视,2004年1月,中国证监会了以XBRL为基础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标准。2007年12月,中国正式成立XBRLChina—中国地区组织。2010年10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财政部在北京了《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技术规范》(GB/T25500.1-2010)系列国家标准和《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
三、GB/T24589系列数据标准与《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分析
GB/T24589-2010系列国家标准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会计信息化数据标准,其技术基础是可扩展标记语言XML(ExtensibleMarkupLanguage),它以目前国内会计软件事实上的数据接口标准GB/T19581-2004标准为基础,并按照新会计准则以及最新信息技术的要求重新制定。GB/T24589-2010数据标准制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各种会计软件之间互相交换数据的需要,为这些会计核算软件规定统一的数据输出内容,以便于会计数据的有效再利用。从内容上看,GB/T24589-2010数据接口包括数据元素定义、接口文件的输出结构定义、数据接口的XML大纲(Schema)、数据接口的XML实例等主要组成部分。总的来看,GB/T24589-2010数据接口标准比较简洁实用,与原有GB/T19581-2004标准的继承性较好,能够很好地满足会计软件之间数据交换的需要,并便于会计软件厂商迅速支持该接口。
《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及其与之配套的《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技术规范》(GB/T25500)系列国家标准是以XBRL为技术基础的数据标准。该标准的推出标志着我国会计报告技术已经与国际通用技术接轨,为我国构建科学完善、国际通行的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奠定了基础。《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是按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编制XBRL财务报告所需遵循的XBRL分类标准,并且符合GB/T25500系列国家标准技术规范的要求。《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定义了财务报表与附注等财务报告组成要素,涵盖了企业会计准则关于财务报表列示和披露的各项要求。它在构成上包括一个核心模式文件与6种链接库。总的来看,《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与GB/T25500系列国家标准包含较多的概念、文件及技术,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四、GB/T24589与《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的对比
关键词:XBRLPEST分类标准
一、XBRL作用分析
(一)XBRL的技术基础XBRL是以可扩展标记语言XML(eXtensibleMarkupLanguage)为基础的企业网络报告专业语言,是目前国际上应用于非结构化信息处理尤其是财务处理的最新标准和技术。XBRL技术框架包括XBRL技术规范(Specification)、XBRL分类标准(Taxonomy)和XBRL实例文档(Insane)。XBRL规范是一份由官方制定的定义XBRL各种专业术语的技术说明书。它描述了建立分类标准以及实例文档的句法和语义,说明了如何根据XBRL规格书创建财务报表,并对XBRL标签做出统一规定。XBRL国际组织于2003年12月公布的XBRL2.1版是现行的最新版本。分类标准是技术规范的具体应用,由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或不同行业根据特定XBRL版本的技术规范和自身制作财务报表所依据的会计准则制定,对报表中将要使用的各项财务报表元素按分类标准中所规定的标准方式加以编码,是制作财务数据的“词汇表”与“字典”。实例文档则反应了适用于XBRL规范的财务报表。
二、XBRL的环境(PEST)分析
三、XBRL的应用分析
(二)经济环境方面在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信息化已经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推动了人类社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走向新的历史高度。目前我国的综合水平相对来讲还比较弱,我国应该根据“技术引领经济”的思想发展经济,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提高在国际中的地位与国际影响力,争取获得更多的发言权。
[1]何丽梅、刘婉立:《关于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在我国的推广和应用研究》,《财会通讯》2005年第12期。
[2]赵改玲:《基于XBRL财务报告的应用风险及其对策研究》,《财会通讯》2009年第6期。
[3]欧阳电平、王贤平:《XBRL的应用与会计人才培养》,《财会通讯》2007年第3期。
[4]沈颖玲:《会计全球化的技术视角――利用XBRL构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分类体系》,《会计研究》2004年第4期。
[5]邵强、李九斤:《XBRL:未来网络财务报告语言应用研究》,《财会通讯》2008年第12期。
[6]Elliott,R.K.TheThirdWaveBreaksOnTheShoresofAccounting,AccountingHorizons,1992.
[7]FrankD.Hodge,JaneJollinneauKennedy,LaureenA.Maines.DoesSearch-FacilitaingTechnologyImprovetheTransparencyofFinancialReporting,TheAccountingReview,2004.
网络环境的巨大变化,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也为会计原则带来了新鲜血液。下面谈一谈不同于传统会计原则的新思想:
(一)环境适应原则。随着信息技术的,极大地改变了的生存环境。许多企业为了适应网络技术所带来的经营方式的变化,满足世界资本市场参与者的利益,已经抓住了信息技术所带来的机遇,在其网站上鼠标点击之间,超常数量的企业财务报告数据可以提供给许多信息使用者。超强的能力使几年前还不能提供的高质量信息成为可能,企业还可以提供实时报告,这种变革呼唤改变财务报告准则的性质。当然,准则制订者同时可能需要寻求新的机制以适应新型信息技术快速革新的报告实务。企业财务报告的环境正处在从完全是纸质基础报告向几乎全是基础报告演变进程中的初级阶段,会计环境的改变迫切要求制订新的行为准则,以提高网上财务报告的质量。当然,应该说传统的会计原则本质上也是适应环境的产物,但是正是由于网络环境的产生才进一步促使了传统会计的变革,所以在网络环境下更应该强调它。因此,网络会计准则的制订的动机就是为了适应环境的改变,更好地规范信息披露。制订准则时一定要把环境的适应性放在优先位置。
(二)充分披露原则。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提供比传统方式更大规模的信息成为可能。以前出于成本效益的考虑,而没有要求披露的信息,现在由于成本的降低,是完全可行的。因此,网络会计准则应该提高对企业信息披露量与质的要求,更充分地满足使用者的要求。
(三)技术统一原则。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标准并不统一。实践中,信息技术标准产生的范围很广,即便是由一个公司制订的,只要市场接受它或者因为产权标准符合整个行业的需求,或因为这个公司控制整个行业,就可成为行业标准。从本质上来说,网络信息披露应该是全球化的,从长远来看,统一的标准有利于信息的交换。因此,与传统的准则不同,网络会计准则应该对信息披露的技术标准进行详细的规定,力求统一,以方便使用。
(五)适时更新原则。信息技术发展很快,技术标准的统一不能成为拒绝新技术的理由。一旦有更好更成熟的技术可以应用,网络会计准则应该适时调整,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使用者的需要。但是应该要求企业对以前的数据进行转换,以保证数据的连续可比。
二、网络会计准则中有关信息技术应用上的规定
网络的迅猛发展,同时带来了对传统会计的冲击。应该能够设想,未来的网络会计准则可以考虑突破传统的会计假设,要求财务报告增加非货币计量信息、非财务信息、相对价值信息和事前预测信息等等。还可以扩大公允价值的运用,加大无形资产和人力资产的披露力度,鼓励财务报告的差别化。但是,网络时代对会计准则制订的,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财务报告的技术层面上,传统会计准则对此几乎是一片空白。这主要是因为以往财务报告传播形式单一、技术含量低。而在网络环境下,财务报告的和形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技术性越来越强,这使我们不得不考虑在会计准则中加入有关信息技术的内容。以下谈一谈我在这一方面的一些设想:
(一)网络会计准则应该推动网上信息的格式统一
未来用于信息披露的财务报告在信息载体、传递方式与表述方式等方面都将与传统方式有很大不同。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与提高,企业或许有一天会取消纸质财务报告的印刷与传递,而只是在网上信息;信息使用者也不必等待寄送或者亲自去取财务报告。网络会计准则应该对于网上财务报告的表述方式进行统一。因为,技术上实现网上信息有很多种方式,比如目前可以用电子文档(Electronic.paper)、超文本标记语言(HypertextMarkupLanguage,HTML)或者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MarkupLanguage,XML),还可以应用一些多媒体技术、3D技术等等。而且,计算机技术发展很快,方式日新月异。网络会计准则应该对披露的技术标准作出规定,以便于信息的传播和使用。这一方面内容应该根据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适时改变,但要始终以有利于信息披露为根本目标。
(二)网络会计准则应该对网上信息的完整性进行规范
(三)准则应该支持补充信息的公开化
(四)网络会计准则应该鼓励信息披露的多语言化
国际化的企业越来越多,财务报告使用者的母语可能不同。如果企业主要信息使用者的阅读语言不同于网络财务报告所用的语言,应给使用者提供企业报告语言之外的财务信息版本,以鼓励使用者尽可能广泛地利用网络。已有很多网站提供多语言支持,这在技术上并不困难。网络会计准则应该鼓励信息披露的多语言化,并对提供的语种、翻译、审计问题进行规范。比如,要注明以哪一种语言的版本为准,或者哪一种是经过审计的。
(五)网络会计准则应该推动信息披露的交互方式
交互式按需报告模式具有灵活性,允许报告单位与信息使用者双向、直接、快速沟通,共同完成实时报告,从而能比传统报告模式更好地满足使用者的多样化信息需求,并进而减轻信息不对称和提高资本市场效率。网络会计准则应该鼓励交互式信息披露模式,对其方式、相应的责任进行规范。同时,交互式信息披露方式也是对信息使用者差别化从而提供不同信息的必然要求。
(六)网络会计准则应该鼓励信息披露方式的多媒体化
(七)网络会计准则应该对企业网站的安全、及时更新、链接的顺畅以及下载的方便提出要求
本刊记者滕琳/文
2008年10月,中国正式成为XBRL国际组织的国家成员;11月12日,中国又宣告国家会计信息化委员会暨XBRL中国地区组织成立。这标志着中国全面启动XBRL建设。
政府引领
从2002年开始,中国会计学会所属的会计信息化专业委员会就形成了一批与XBRL有关的研究成果。自2003年起,财政部和审计署、上海市财政局组织研究制定了与XBRL标准有关联的会计核算软件技术标准,并于2004年共同推出国家标准《信息技术――会计核算软件数据接口》(GB/T19581―2004)。
中国证监会信息中心于2004年成立了XBRL工作小组,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在推广应用XBRL技术方面开展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为XBRL的推广应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目前,我国所有上市公司已按要求提供XBRL格式的财务报告,这在世界上处于较领先地位,这一举措使我国XBRL应用走在了其他许多国家的前列。
学界助力
据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刘勤教授介绍,为快速推进我国XBRL的全面应用,有关研究机构、科研院校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已着手或即将对XBRL规制和应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主要研究课题包括:
与此同时,参照COSO、COBIT等模型,研究在XBRL技术广泛应用的环境下,各个XBRL信息处理环节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和应用风险,进而研究控制风险的相应对策。
四、分析工具和应用平台研究。研究国内外XBRL分析工具和应用平台的发展情况,收集、比较成熟的软件工具和应用平台,利用网络搭建XBRL的模拟运行环境,建立XBRL技术的体验中心。
软件服务商支持
目前,国际上已有30家左右的软件开发商,宣布计划在其产品中植入XBRL功能,包括高端财务应用软件供应商:Oracle,PeopleSoft,SAP,JDEdwards和LawsonSoftware等。
在协同软件领域,2005年,复旦协达向市场全面推出的第四代协同软件产品,是XBRL首次在国产商品化软件中得以成功应用,也是全球第一套全面支持XBRL的专业协同软件产品。
XBRL:不仅仅是一种“语言”
XBRL在业界已声名远扬,然而对大众而言,它可能仍是一个陌生的词语。甚至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克里斯托弗考克斯称,仍有许多人以为XBRL是一款新车型,或是某种新病理名词。那么,XBRL究竟是什么?
XBRL(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eXtensibleBusinessReportingLanguage)是一种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型企业财务报告语言,由XML(可扩展的标记语言,eXtensibleMarkupLanguage)发展而来,是XML在财务报告信息交换方面的一种应用,也是目前国际上应用于非结构化信息处理,尤其是财务信息处理的最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