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乡镇办事,不知道找哪个部门;知道找哪个部门,不知道找哪个人;知道找哪个人,却经常找不到人。门难找、人难寻是农民群众办事碰到的最大烦心事,但在朱家场镇,群众只进一个门,就能办妥千家事。该镇群众享受到的便利,源于玉屏县试行的乡镇“小部制”改革。
2013年初,为提高工作效率,方便群众办事,改善党群干群关系,玉屏县探索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模式,选择朱家场镇作为“小部制”改革试点,将乡镇原有的“七站八所”整合优化为“三办三中心”。
经过近一年的运行,2014年初,玉屏县决定在全县所有乡镇全面推行乡镇“小部制”改革。
缘起——乡镇站所忙闲不均浪费资源
为实现2016年提前迈入小康的目标,2013年初,由283名省、市、县、乡镇各级干部组成的“干群连心·率先小康”工作组进驻全县69个村(社区)“干群连心室”,开展“一宣四帮”工作。
自开展“干群连心·率先小康”驻村包户工作以来,驻村干部真心实意帮助所驻村发展,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架起了党群干群关系的“连心桥”,出现了“由原来坐等群众上门变成主动上门服务,由远离群众变成走进群众”的变化,乡镇党委、政府从管理型为主向服务型为主的转变。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2013年4月份,玉屏县在朱家场镇启动了乡镇人力资源整合工作,即“小部制”改革试点工作。
改革——“七站八所”变身“三办三中心”
乡镇职能部门主要有农业、水利、林业、计生、村镇规划建设、安全生产以及垂直管理的国土、卫生、财政、司法等22个站股所,俗称“七站八所”。玉屏县乡镇“小部制”改革就是将“七站八所”按照职能职责相近的原则,重新整合,成立“三办三中心”,即党政综合办公室、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办公室、经济和社会事业管理办公室、民生事业服务中心、公共事业服务中心、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党政综合办公室由原综合办、党建办、统计站组成,主要负责乡镇党委、政府、人大、政协等日常工作;社会综合管理办公室由综治办、司法所、安监站组成,主要承担法制宣传教育、矛盾纠纷调处和维护社会稳定;经济和社会事业管理办公室由财政分局、经发办、村管站、交管站、国土所组成,主要负责资金管理、招商引资、村镇规划建设、用地审核等工作;民生事业服务中心由社会事务办、科技宣传文化信息服务中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中心、残联组成,主要负责农村低保、救灾、新农合、科技教育等工作;公共事业服务中心由农业服务中心、林业环保站、水务站组成,主要服务农村产业发展;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由镇卫生院、计生协会、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人口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组成,主要承担计划生育、公共卫生服务等。各办(中心)设主任1名,副主任1-2名。
“实行乡镇‘小部制’改革,不是对乡镇站所进行撤并,定编定人,而是在现有人员及编制不变的情况下进行整合。”高应军说,为保持上下条块关系顺畅,不至于因改革而影响上级部门对乡镇的支持、指导和监督,玉屏县实行“对内统筹、对上保留”的原则,继续保留原站所的牌子、公章,改革后,站、所干部全部进入“三办三中心”工作,由主任统一调度安排。
效果——方便群众,锻炼干部,提高效率
“以前办一个房屋手续,要到村管所、国土所,进多个门办一件事,要是有一个站所人员不在,就几天都办不成。现在只要到经济和社会事业管理办公室就可以办妥,非常方便。”谈到整合前后的变化,朱家场镇不少办理房屋建设手续的群众都非常高兴。
经过近一年的试点运行,该镇“小部制”改革效果日渐显现,办事效益不断提高。
人力资源的整合,不仅方便了群众办事,还为干部职工搭建了相互学习、相互竞争、相互补台的载体,培养和锻炼干部职工的综合能力。朱家场镇党政综合办公室的丁刚说,自己以前在党建办,工作较为单纯,现在到了党政综合办公室,接触到的业务更广、工作面更宽了,每天都要加强学习才能适应岗位需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MicrosoftEdge、Firefox、360极速版等主流浏览器浏览本网站,如果您使用的是双核浏览器,请切换至极速模式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