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林业局林业要闻铜鼓县深化林改让青山绿水成为林农“幸福靠山”

铜鼓县素有“赣西北明珠”之称,森林覆盖面积高达88.04%。近年来,铜鼓县持续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通过整合零散林地、发展林下经济、组建合作组织联农带农等举措,让林地资源、劳动力以及自然风光等要素充分激活,走出了一条生态优良、百姓富足的绿色发展之路。

一、小山变大山,规模经营释放潜能。

铜鼓县过去林权分散,农户各自经营小片林地,因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林地缺乏管护,加上资金投入不足,长期处于低产低效状态,林业资源潜力未得到发挥。

为解决碎片化林地资源效益不足的难题,铜鼓推进集体林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构建县、乡、村三级林权流转管理服务体系,成立林业发展有限公司,创新建立交易规则、平台搭建、信息发布、交易鉴证、服务标准、监督管理“六统一”的林地经营权流转交易机制,“化零为整”推进林地集中连片开发,整合做大林业“资产包”。截至目前,该县累计流转各类山林面积达49万亩,累计流转交易金额4.5亿元。

三都镇大槽村村民卢涛便是改革的受益者。初冬时节,铜鼓县的高标准改造的竹林迎来丰收季。在三都镇大槽村,挺拔翠绿的毛竹宛如一片绿色的海洋。只见竹林下,村民卢涛和父亲正在挖冬笋。“自从竹林搞了高标准改造,春笋和冬笋那可是比以前多多啦!”卢涛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一边说着,卢涛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一边说着,一边熟练地将挖到的冬笋轻轻放入身旁的编织袋,不一会儿,编织袋就被装满了。

卢涛今年34岁,原来一直在外务工,但他一直心系家乡,看到村里毛竹林发展的潜力后,便决定返乡创业,投身毛竹林改造工作,并在村里的合作社担任理事。他家有150亩毛竹林,在他的努力下,已经完成了100多亩的高标准改造。卢涛说:“竹林经过高标准改造,冬春笋明显增多,现在我每天都可以挖八十多斤冬笋,日收入五百元左右。”

在大槽村,像卢涛这样积极参与毛竹林高改的村民还有很多。村党支部书记朱勇名介绍,村民们改造毛竹林的热情十分高涨。村民曾继兰兄弟完成了近300亩的毛竹林高改,邹蛟隆5兄弟完成300多亩,曾继成完成120亩,全村累计完成4000余亩,在全县位居首位。

二、林上至林下,特色产业蓬勃发展。

冬天的铜鼓,群山银装素裹。走进铜鼓县上四坊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基地负责人温陆军在林间忙碌,时而踩踩土,检查土壤状况。

温陆军谈起过去他在木地板加工厂务工时,收入特别不稳定。“但现在不一样喽!”温陆军脸上洋溢起欣慰的笑容,“公司给我们提供了优质的黄精种苗,还有专业人员定期来做技术指导,销售方面也不用我们费心。我们只要按照要求把林地管理好,收入比以前翻了好几倍,心里别提多踏实了。”

精细的加工流程与品牌的塑造推广,使得林下产品实现了质的跃升。“我们会依据小班地块的不同林情,把地块分阶段转包给农户,实行分季节种植,同时统一供应种苗,提供技术指导、品牌打造、销售途径等一系列配套服务。”江西省与杉同寿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温敏学说,企业生产黄精果脯、青钱柳茶、羊肚菌等特色产品,规模化的运营模式提升了林下产品的附加值,还带动了周边200多名农户实现就业增收。

这是铜鼓县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带来的显著变化。针对林地分散以及撂荒等碎片化困境,铜鼓县积极发挥“有为政府”的引领职能,鼓励多元主体搞活林地经营权,把分属国有林场、村集体和农户且难以达成规模效益的林地资源整合起来,推进集中连片的开发利用。同时,充分施展“有效市场”的主导效能,由企业进行科学管控,依照不同地块的资源特性,合理规划小班,再分包到农户,由农户负责精细耕作,企业承担统购统销工作,给予全方位的市场化服务,以此收获适度规模的经济效益。

三、大手牵小手联农带农持续增收。

在铜鼓县花山生态公益型林场,村民王东生正穿梭在茂密的林间,查看黄精的生长情况。

花山生态公益型林场所在区域森林资源丰富,具备发展林下经济的良好条件。林场积极探索创新经营模式,鼓励周边村民以多种方式参与。王东生便是其中积极响应的一员。

林场在发展林下黄精种植产业时,采取了一系列联农带农措施。林场负责前期的土地整理、种苗引进以及技术指导等基础工作。“一开始我对黄精种植一窍不通,全靠林场的技术人员手把手教我。”王东生回忆道。他还利用林场的林地资源,在林区散养了一些羊、猪和鸡,这些禽畜在自然环境中生长得十分健壮,为他带来了额外的收入。

林权变股权,林农变股东。铜鼓县积极引导林农带山入股,与企业、合作社、国有林场等经营主体合作,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小农户与现代林业有机衔接,让小农户更好地融入大市场。

花山林场场长陈桂秀介绍,在林场通过承包林地发展林业产业的林农还有很多,他们因地制宜种植不同林下经济作物,林菌、林药、林蜂、林禽等林下经济模式和特色经济林。2022年至今,林场带动改制职工及周边村民130余人发展林下经济等产业,林农直接劳务收入500万元以上。

铜鼓县积极推行“党建+林下经济”、“党组织+企业+合作社(企业)+农户”、“林场+合作社+林农”、“林场+企业+改制职工”等多种模式,极大地提高了村民林业生产的积极性。截至目前,铜鼓县通过“大手拉小手”的合作方式,形成基地种植、产品加工、仓储物流和森林康养的大健康全产业链,惠及当地农户1400多户,林下经济年产值达15.6亿元,带动人均增收3000余元。

THE END
1.林场改革新动向,推动绿色转型,助力生态文明建设1、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林场改革有助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 2、推动林业产业转型升级,林场改革有助于推动林业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附加值,增强林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3、增加农民收入,通过林场改革,农民可以参与林业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和收入渠道http://www.witscor.com/post/15827.html
2.打造深化国有林场改革的原山样板2021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将淄博市原山林场与福建省三明市、浙江省金华市东方红林场一同列为深化国有林场改革试点单位,原山林场迅速开展深化国有林场改革试点工作,启动“两基地三区”建设,即到2025年建成生态文明传播基地、国有林场“两山论”转化示范基地、薪酬分配制度改革试验区、国有林场现代化建设先行区、国有林场http://www.isenlin.cn/sf_E55BBD60BD3D450F897B6A92FF04F015_209_00EFCBC3640.html
3.乡镇文化建设工作总结(精选8篇)乡镇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2015年在文广局的关心指导下,在镇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下,我以服务群众文化工作为目的,不断增强自身学习,积极配合我镇做好文化工作。现将我今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明确自身职责,扎实做好本职工作。 在xx镇的这段期间,我积极、主动地支持、配合站长的工作,建立并完善好本站的工作档案,完成https://www.360wenmi.com/f/filev0r5ge1h.html
4.乡镇林业站机构改革爱问知识人乡镇林业站,全称为“某某乡(镇)林业工作站”,是县(市)林业部门在乡镇的管理机构(一般为事业单位https://iask.sina.com.cn/b/law2D401UZ1iFN.html
5.林业工作站工作总结范文(精选17篇)县林草局坚持生态导向,充分发挥乡镇林业工作站职能作用,助力乡村振兴。 一、大力实施林业重点工程建设。 以三北防护林、退化林分改造、农田林网修复完善、湿地草原保护与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为载体,大规模推进国土绿化行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20XX年共组织指导完成造林5.06万亩。保证各项工程建设质量,推动和促进造林https://m.fwsir.com/Article/html/Article_20221029091409_2035982.html
6.集体林改打造森林“四库”造福山区百姓特别是在有机肥和黄精块茎种苗的运输上,轨道车和生产便道极大减轻运输负担。把这块标准地的种植管护好,预计每亩可以采收黄精450斤,按照市面价格,一斤生黄精可卖到6元,算下来亩产值能有2700元,增收效果非常显著。”有了“领头雁”,村民们对林下种植的积极性也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Nzc3ODk4OQ==&mid=2650710103&idx=3&sn=88af8a9eae41db9d10d2dfae6bd993b8&chksm=bf665b7a6086207f5f2534186467625241bef726bb717bd6b93a5f6e4168ab4f14d27b5d9459&scene=27
7.关于对2023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工程系列高级职称评审结果进行公示根据2023年度职称评审工作安排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职称评审管理服务暂行办法的通知》(桂人社规〔2021〕11号)、《广西壮族自治区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2023年度全区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桂职办〔2023〕12号)等有关文件规定,为确保职称评审的公平公正,我办决定对https://www.gxzcpsw.com/a/notice/provincial/493.html
8.乡镇林业工作总结(15篇)乡镇林业工作总结3 XX年我站在上级林业部门的领导下,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完成全年封山造林工作任务,我镇所辖林区没发生火灾险情,我站还被评为市“青山卫士”光荣称号。 一、营业生产 1、封山育林及封山管护(封山育林29360亩、封山管护4439亩,合计33799亩);完成义务植树4万株,四旁植树3万株,上级没有下达任务,成活https://www.oh100.com/a/202303/6287726.html
9.林业技术个人总结(精选6篇)三、基层林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进展情况 我县共有5个乡镇林业工作站,目前都拥有了独立的固定办公用房,全县基层林业工作站站房面积500平方米,平均每个乡镇林业工作站站房面积达100平方米。 全县5个乡镇林业工作站,属县级林业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经县编委定编15人,每个乡镇定编人数3人,林业工作站人员经费全部纳入县级财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gerenzongjie/20221029114214_5829028.html
10.林业站长能力测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复习题及参考答案(题库1)(5篇《乡镇林业工作站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指导手册》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协助乡、村、组干部组织林农对宗地使用权界限、所有权界限 临山逐宗核实登记,做到“三有”(有草图、有估算面积、有明显四 界)、“三无”(无纠纷山、无重证山、无漏登山),有关做法和要 https://m.book118.com/html/2024/1001/5102243343011324.shtm
11.绿化造林范文12篇(全文)因此, 各地要紧紧围绕新时期造林绿化的工作重点, 狠抓造林队伍建设, 加强造林绿化中高技能人才和基层实用人才队伍建设, 特别是加强乡镇林业工作站人员的稳定和业务培训工作, 提高其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 使其在造林绿化第一线切实担当起重任, 发挥出应有的作用。https://www.99xueshu.com/w/ikey9ijvjm8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