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大学哲学院张根:《扶贫视野下的昭通林权改革》名家观点

12月15日,由北京大学贫困地区发展研究院、省政府办公厅主办,省政府研究室、省扶贫办、昭通市委、市政府承办的第三届中国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论坛在昭通市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企业家共商扶贫开发大计。

云南民族大学哲学院张根作为论坛嘉宾,在分论坛三发表了以《扶贫视野下的昭通林权改革》为主题的演讲,为第三届中国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论坛献言献策。

一、昭通扶贫现状

为此,昭通市委政府把扶贫开发作为最大的政治,坚持以扶贫开发总揽贫困地区工作全局,走开发式扶贫的路子,并广泛动员和组织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激发贫困地区干部群众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力地推动了脱贫进程。但是,昭通作为全省扶贫攻坚主战场的现状仍未改变。统计数字表明,2007年底,昭通还有25万人未解决温饱,76.8万人未稳定解决温饱,1300元以下纯收入的贫困人口还有310万人,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仅1704元,只相当于全省的64%,全国的41%。因此,全方位、宽视野、多渠道扶贫开发就成为昭通的首要选择。

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建设,通过构建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大力加快林业改革进程,充分挖掘和发挥林业的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和功能,满足社会对林业的多样化需求,发挥林业生态和经济潜力,是我国农村地区,尤其是广大山区、林区生产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林农脱贫致富、林区全面繁荣和生态环境保护升级的希望所在。必须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入手,调整林业生产关系,调动农民经营林业的积极性,深入探索发展林业、保护生态环境和兴林富民、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路子,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积极贡献。我国林权改革试点省实践证明,林地承包到户以后,经营权不但能够放活,而且农民的收入大幅度增加。

二、昭通市集体林权改革的效果

昭通市集体林地总面积1329.76万亩,应纳入林改的集体林地面积为1324.78万亩,共涉及11个县区、143个乡镇、1183个村、23253个村民小组、82.5万户林农。3年来,共完成11个县区、143个乡镇、232203个村民小组的勘界确权任务;确权面积1311.75万亩,面积确权率94.69%。集体林均山到户率90.99%,集体商品林均山到户率8679%。林改期间,共排查涉林纠纷3727件19.19万亩,涉及面积18.69万亩,已经调解3695件,纠纷数量调解率99.14%,面积调解率97.41%。全市投入林改经费9403.49万元。基本实现了“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

昭通市规划林产业基地总规模达1232万亩,今年正在实施建设核桃基地90万亩、竹子基地23万亩、花椒基地8万亩、其他经济作物7万亩。截至2008年末,全市林业产值增加达到11.32亿元。林改与林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真正体现了“生态得保护,产业得发展,农民得实惠”。

林改调动了昭通市林农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性。例如威信县林业局提供苗木830万株、组织规模造林15000亩,大力培育和发展竹产业、核桃产业和香桂产业,同时招商引资500万元对用材林进行深加工。巧家县培育林木生物质能源、特色经济林果、蚕桑和用材林4大产业,今年建设2万亩膏桐基地,新种花椒2万亩、核桃7万亩。集体林权改革后,威信县水田乡高坎村民小组卓正高脸上常常挂满笑容:“林改前,我家有2亩荒山,从没想过荒山会带来经济收入;林改后,我家总共有林地8亩,我用4亩栽桑养蚕,4亩栽竹子,仅蚕桑每年能带来4000余元收入。”

林农最关心的是通过这次集体林权制度的改革,他们会得到什么实惠?我们的林改和后续管理政策会不会最后造成“砍倒一个成材树,最后得到一根树枝”?通过这次改革,他们的经营权主体地位能不能够得到确定,他们得到林地确权以后带来的一系列林地经营问题能不能得到保证?这一切问题都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三、昭通林业扶贫的对策建议

作为贫困地区,昭通地区集体林权改革对于本市农民通过林业经济自我发展、实现独立自主脱贫致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林农增收虽然实现了稳步增长,但增长过多依赖于政策让利和林产品价格的上涨,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林农可持续增收和自我发展能力问题。笔者认为,在积极推进确权发证、承包到户等主体改革的同时,应该启动并做好林业税费、育林基金、林权抵押贷款、森林保险、商品林采伐管理、社会化服务体系、公益林补偿机制等配套改革。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对接、调整结构,走综合开发山区资源的路子,是解决林农可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使农民真正“把山当田耕,把树当菜种”,实现农民增收、林业增效。

1、明晰产权,维护“两性”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和《云南省林地管理条例》规定,明晰产权,就是在坚持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依法将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通过家庭承包方式落实到农户,确立农民作为林地承包经营权人的主体地位。《意见》同时要求明晰产权要维护“两性”:一是维护家庭承包经营的长期性,承包期为70年,期满后还可以继续承包。二是维护承包经营的物权性。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对集体林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享有平等的初始分配权,即承包经营权。根据《物权法》规定,林地承包经营权为用益物权,农民对林地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受益和处置的权利。改变过去“所有者缺位,管理者越位,经营者不到位”现状,进一步“明晰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确保收益权”,让农民吃下了“定心丸”,真正做到“山定权、人定心、树定根”。

2、进一步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林改后续管理长效机制

妥善解决和处理突出的林地权属矛盾纠纷,应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尊重历史和民意的基础上正确勘界定权,妥善处理山权、地权纠纷,以林改政策为指导,以林农利益为核心,统筹研究解决。对没有确权的坟山林地应通过群众酝酿,予以明确,不能明确到户的应由集体管理,从而有效地改善群众间的关系。认真总结全市林产业发展的经验、做法,认真研究林产业长效管理的机制、办法,加快林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为发展林产业创造有利条件,促进林产业健康发展。林产业发展用地应尽量选择荒山、荒坡、房前屋后,基本农田应用于粮食生产发展。努力健全以管理、执法、服务三大职能为主的新型林业管理体系,逐步建立林权确认、中介评估、转让交易、办证登记、行政审批和信息发布等一站式的管理服务中心,为林业改革与发展提供优质的行政服务。

3、积极搭建投融资平台,吸引社会资金、民间资本参与到林业建设和林产业开发中来

由于林木资源不可确定的因素比较多,林木生产还不具备完全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如果发生大的自然灾害,必然会对林业生产造成较大损失,林农权益和抵押贷款权益得不到保障,但目前林木资源尚不能参加保险。从林业发展资金支持的视角来看,林改工作牵涉面广,政策性强,情况复杂,主要是解决林业资源的确权、流转和变现问题。目前昭通市缺乏专业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和人员,也没有相应的社会中介评估机构,这是当前制约林权抵押贷款的主要因素。其次是林权抵押过程中的操作程序不明确,昭通市还未形成规范的林权贷款抵押登记管理制度,没有建立统一的林权抵押登记评估程序。没有建立相应的林权流转平台和管理法规,缺乏对森林资源流转的统一管理,没有规范有序的林权交易市场,限制了森林资源的变现。

因此,我们要大胆创新贷款方式,为林业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支持社会资金和民间资本积极融入林业资金利通渠道。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建立面向林农的小额贷款扶持机制;大力开办林权抵押贷款业务,促进林业的产业化发展;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减轻林业企业和林农负担。大力发展林业保险,将林业保险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范围,丰富林业保险品种;商业保险公司要主动开展林业保险业务,开发针对洪涝、干旱、冰冻、泥石流及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和偷盗等损失的林业保险产品,覆盖林业产业的各类风险损失。

4、加大林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完善公益林管理机制

进一步加大林业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积极落实《云南省林地管理条例》(2010年7月30日云南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通过),加大依法营林、护林力度,正确引导林农保护好生态林,经营好商品林,实现林业生态改善和林农收入增长的双赢效益。集体林中的公益林管理,如何适应林改需要,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又要使公益林所有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减少经济林和公益林的收入差距,提高农民公益林的收入,应该是林改下一步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对于昭通市来说,由于位于源头位置,所以要严格按照国家公益林管理办法,明确公益林所有者、经营者的责任、义务与权利,建立林业行业主管部门对于集体林区公益林管什么、怎么管等机制;同时适当提高公益林的补偿标准,成立专项基金,严格控制资金流通渠道,确保补偿费足额发到农民手中。

5、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主,大力发展经济林木种植业,建立林下经济产业发展保障机制

以经济林木树种栽培带动农村脱贫致富,达到发展农村经济的目的。目前昭通经济林面积比重太小,不利于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在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同时应大力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高效经济林木,使林业成为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使林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林改极大调动了林农的积极性,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经济林木种植没有形成规模效益我们要利用林权确权有利时机,大力发展经济林木种植,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以林改促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放手发展非公有制林下经济产业,加大政府对林下经济产业建设的投入和金融支持,制定完善林下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

6、逐步建立和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加强乡镇林业工作站队伍建设

健全以乡镇林业站为中心,与农民各类组织相连接的农村林业社会化服务网络,使其充分发挥政策宣传、资源管理、林政执法、生产组织、科技推广等职能作用。加快两个建设和一个转变:两个建设是要引导和扶持农民的林业合作组织的建设和引导和扶持林业的中介组织建设,尽快建立森林资产的评估师制度来评估林农离地资源价值,使之可以通过中介到市场上拍卖,;一个转变时加快林业部门职能转变,搞好四个服务。这四项服务是搞好林业部门对林农的政策方面的服务,科技服务,市场服务、引导市场的信息,林业的三防服务,防盗、防火、防虫。

笔者相信,如果我们在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完成的基础上,着力创新林业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稳步推进配套改革,促使林木规范流转、林权抵押贷款、中低产林改造,抓好林业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增强林业发展后劲,确保老百姓得到更大的实惠,必将推动昭通市生态建设、产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必将推动昭通市扶贫工作的飞跃式发展。同时,如何做到在大幅度降低集体林权改革森林资源配置的交易成本,促进森林经营市场化机制的同时,与在市场化的过程中保护中小林农的利益,维护生态安全之间谋求平衡。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也是我国走向现代化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THE END
1.深化集体林改特别报道:数字化赋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开发数字智能权属确认系统,通过大数据比对与区块链技术确保林业权属信息的准确无误,创新数据整合数字化模式,实现林权数据的自动抓取。同时,推广如建阳林权类不动产登记规范化制度国家级试点做法,科学处理林权证分户发证难题,实现林权审批、交易与登记的数字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5NjMyODMyNQ==&mid=2247637071&idx=3&sn=788851ef7408f18094ae21abd27b0969&chksm=ed3621ad3b8331cd89ce7cf38579901d87ffed4d6eeb7e18d8cef4fc4f3fd82b75780270e63e&scene=27
2.乡镇林业站回归后干劲十足机构改革期间,各乡镇林业工作并没有停顿。高家堰林业管理站立足本职抓主责主业,在全镇组织以“栽下摇钱树,走上富裕路”为主题的春季全民义务植树8场,植树41865株,建成小水果基地3个,所有脱贫户户均一亩果园;全面完成18、19年度退耕还林补植;完成天保人工造林150亩;封山育林补植补造200亩。先后在8个村开展天然https://zhuanlan.zhihu.com/p/666877344
3.红河州全面恢复设置乡镇林业站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在全面推行林长制的工作中,深刻认识林草资源保护发展、利用和绿美云南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切实加强基层林草基层管理机构建设,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林业站和生态护林员工作会议”精神,千方百计推动林业站恢复设置。 在2019年机构改革中只保留了蒙自市等5个县(市)的44个独立林业站的基础上https://lcj.yn.gov.cn/html/2023/zuixindongtai_1102/70133.html
4.乡镇林业站机构改革爱问知识人在目前正在进行的党政、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中,林业站的改革,和乡镇其他事业单位一样,都统一进行综合改革https://iask.sina.com.cn/b/law2D401UZ1iFN.html
5.乡镇林业站职能转变8篇(全文)乡镇林业站职能转变 第1篇 2 0 0 3年以来, 我国农村税费改革和财政管理制度改革同步推开, 乡镇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和“三提五统”等税费征收职能弱化, 对乡镇因此形成的短收县以上财政给予了一定转移支付补助, 乡镇公教人员工资发放保障机会初步建立, 乡镇财政职能也由“征管型”逐步向“支出型”转变。同时, 国https://www.99xueshu.com/w/ikey4bdra6xh.html
6.乡镇林业站述职报告9篇乡镇林业站述职报告【篇4】 一年来,在市林业局、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认真贯彻林业法律法规,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发展林业生产,打击乱砍滥伐,巡山护林,森林防火和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工作依法行政,培养高效廉洁、务实的工作作风,外树形象,内强素质。现将一年来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https://www.liuxue86.com/a/4771980.html
7.乡镇林业站年度工作总结乡镇林业站年度工作总结3 时间如流水,转眼间又是崭新的一年。20xx年,区林政管理稽查站根据局党委的统一部署及工作实际需要,重新整合了工作队伍和岗位安排。一年来,我站在林业局等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为载体,进一步加大林业行政执法力度,同时加强规范林业文明执法,为我区形成爱护森林、崇尚生态https://www.oh100.com/a/202301/5946298.html
8.乡镇林业调研报告,乡镇林业调研报告范文1988年原国家林业部将林业站建设作为林业改革重要任务之一,提出利用3~5年时间把区、乡(镇)林业站建设好。我省即把建站设员工作摆在突出的位置,林业站建设步伐加快,发展迅速。截止1992年,全省已建有林业站1095个(占乡镇总数的61.9%),站员4006人,其中正式职工2627人。三是1993年以来的标准化建设阶段。1993年6月https://easylearn.baidu.com/edu-page/tiangong/composition?id=aececdfecdcae1731339367373567777&fr=search
9.林业工作站工作总结范文(精选17篇)各乡镇林业站要结合自身职能,主动落实“四到户服务”工作。一是政策法律宣传到户。乡镇林业工作站通过出动宣传车、走访入户等形式,大力宣传中央、省、市、县林业扶贫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共计发放各类宣传单5万多份。二是林农培训到户。组织开展了以普及林业基本知识、传授林木培育、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等为主的到户培训https://m.fwsir.com/Article/html/Article_20221029091409_2035982.html
10.林业站工作总结14篇一年来,在市林业局、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林业站及全体护林人员认真贯彻林业法律法规,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发展林业生产,打击乱砍滥伐,巡山护林,森林防火和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工作依法行政,培养高效廉洁、务实的工作作风,外树形象,内强素质。现将一年来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https://www.yjbys.com/zongjie/gerenzongjie/1653013.html
11.乡政府林业站属哪类事业单位改革后归哪管啊?隶属农林局的一个属下单位,现在事业单位改革,通常此局以改为行政单位,不再是事业单位。 工作职能(一)贯彻落实畜牧兽医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规划和计划;(乡镇林业站有的是归本级政府,有的是归属当地林业部门。各地区不同。基本是差额拨款事业单位。但是近期全国事业单位从新划分,已经归属到一类事业单位,争取调整https://mip.64365.com/ask/7914141.aspx
12.乡镇林业工作计划(通用11篇)4、镇政府领导,驻村干部,林业站工作人员布置了防火值班安排表,规定必须按时值班,并保证通讯通畅,及时填写值班记录。 5、值班人员及时报告火情,以便及时组织人员进行扑救。 正因为在森林防火工作中,我们做到了以上几点,因此,司门前镇在20xx年度当中仅发生火灾二起,由于组织得当,扑救及时,火灾损失都不大。 https://www.ruiwen.com/gongzuojihua/4857712.html
13.关于对2023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工程系列高级职称评审结果进行公示平果市发展和改革局 黄春妮 平果市林业局 黄宏珊 田东县国有百笔林场 李德清 田东县林业技术推广站 周诚 田东县平马镇林业站 韦炳田 田林县国有乐里林场 李梅艳 田林县乐里镇林业工作站 廖健芬 田林县生态公益林管理站 韦学堂 西林县国有王子山林场 https://www.gxzcpsw.com/a/notice/provincial/493.html
14.基层行政机关(精选十篇)使基层乡镇林业管理统一化;要积极探索, 勇于实践, 认真总结、借鉴已有的成功做法和有益经验, 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加强生态建设的要求, 稳步推进林业资源管理体制改革, 抓好试点工作;本着“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 在乡镇机构配套改革中, 科学合理地设置乡镇林业工作站, 为乡镇林业站的改革与发展提供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l5lut9m.html
15.林业站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对策及建议乡镇林业管理站是林业战线上最基础的行政管理和社会服务组织,承担着宣传党和政府林业政策法规、森林资源管护、组织实施造林绿化与林业生产、推广林业技术和为林果农服务等多项工作任务。机构改革后,林业管理站人员全部转隶乡镇(街道办事处)管理,林业局只是负责业务指导,这样逐步显现出一些小问题。 https://bbs.dahe.cn/m/detail/1576830/0
16.区县一级林业站在本次机构改革中何去何从?QZZN公务员考试论坛并到自然资源局之后四变好还是变差?另外,有参公的可能性吗?求指教!https://bbs.qzzn.com/thread-16476936-1-1.html
17.林业站工作总结14篇落实乡镇森林管护责任制度,镇政府与村签定了《x镇树木管护责任书》,落实村主任为各村管理负责人。严格对现有林木资源的管护,严格树木砍伐审批制度,加强木材加工场所的经常性检查,坚决禁止偷、盗运木材的行为。 七、全面完成了林权制度改革工作 按照林业局林改办的统一要求,我镇组织专业会计和林改办工作人员对林改资料https://www.qunzou.com/gongzuo/424556.html
18.林业局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工作总结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和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承担着林业技术推广、森林防火、林业行政执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森林病虫害防治、自然保护区管理与建设、农村能源建设、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林业产业发展和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各项工作任务。建议县级林业技术推广站和乡镇林业站分别作如下https://www.wm114.cn/wen/100/198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