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专业技术水平总结(精选5篇)

长白山气势磅薄、巍峨壮观、资源丰富、风景秀丽,它不仅是一座十分惹人注目的名山。而且是一片翠绿的浩瀚林海。它以众多的白色浮石和九个月的积雪而得长白之名。它又以茂密的森林,红松(PinuskorajensisSieb.etZucc)的故乡而称著于世。

为了认识长白山的森林分布、生态和演替的规律,学习长白林区的经营管理经验,以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我院于1982年8月10~17日组织了赴长白山的学习考察。现把在长白山考察看到的几个自然规律概略地介绍一下。

l、森林垂直分布规律

长白山海拔269lm,为东北的第一高峰。由于受太平洋季风气候的影响,雨量充沛、温和而湿润,随海拔的升高,呈现明显的植被垂直分布带(见图1)。

2、森林生态规律

长白山北坡的森林,虽然分别属于不同的植被带,而在每个植被带内又是属于不同的植被类型。但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多呈混交林状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生长发育良好。在历来没有人为因素干扰的情况下,不仅遵循着生物学的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的客观规律,而且天然生态系统平衡的规律,在这里的体现也是比较充分的。虽然它们处在不同的植被带内,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种类不同,数量不同、结构和有机构成比例亦不同,但它们彼此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并按着一定的食物链生存和发展。这就是生存系统平衡规律在这里的作用。

3、森林演替规律是在一个较长的历史

时期内表现出来的,森林植物的相互更替演化发展的规律。

根据我们的初步观察,并参阅有关资料得知:长白山的老林(原始林),遭受火山破坏后(长白山第三次火山爆发于1702年),出现草原,由草原再生桦木林(白桦或佩桦),由桦木林(阳性树)内再生钎叶树种(云杉、冷杉等阴性树)而恢复为老林。老林经过度采伐,又成杂木林(软杂木林),由杂木林内再生针叶树而恢复为老林。这就是长白山老林的演替发育过程。总之,我们到长白山学习考察,看到原

二、对几个自然规律认识和运用的分析

人们在各项营林活动中,一方面是不断地认识自然规律,另一方面又在不断地运用自然规律,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建国以来。我省运用森林分布等自然规律,并结合林学原理,而营造了大面积的人工林。据全省“四、五”森林资源清查统评,东部九个林业重点县的人工红松林达13.3万亩,落叶松217.2万亩,分别占全省该树种面积的96%和82%。西部(医巫阎山以西)的人尹工油松林(Pinustabulaeformiscarr)超过250万亩,约占全省油松面积的45%。樟子松(PinussylvestrisL.Var.mongolicaLitvin.)主要集中在辽北沙地,从1955年开始在章古台沙地上引种,63年以后相继在彰武、康平、昌图等县大面积造林,现在全省不少地区用于造林,均表现出良好的趋势。我省引种刺槐也较早,由于多年引种驯化,生态适应范围逐渐扩大,现几乎遍布全省,并成为辽南地区主要的造林树种之一。全省人工杨柳林至75年达到581.3万亩,一半以上分布在辽河中下游平原。自然形成了各树种的适生区、发展区和控制发展区。

从林种布局上,人们从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中,逐渐提高对发展林业的认识,如从社会上林副产品的供需矛盾,从工农业生产上由于生态失调,而遭到自然规律的惩罚等,提高了对森林公益作用的认识。因此我省不断调整林种比例:“四、五”森林清查时用材林占58.8%,防护林仅占6.4%,80年全省林业区划,将防护林上调到33.7%,用材林下调到36.5%,其它林种也作了合理的调整。这样东部林区作为辽河平原的天然屏障,形成了水源用材林基地。辽西以水土保持林为主;辽北以防风固沙林为主;辽中以农田防护林为主;辽西、辽北和辽中的部分地区,构成了我省“三北”防护林体系。辽南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决定它以经济林为主。这样将运用自然特点和规律,因地制宜的充分发挥森林的综合效益。据1975年统计,建国以来全省已造人工林1802万亩,占绿化任务的46%。森林覆被率由解放初期的妞.6%,提高到23.5%。

在认识和运用森林生态和演替规律方面,也取得很大成效,特别是广大林业工作者,较早地认识到发展混交林的好处,科研部门重视混交林的研究,东部开展了人工诱导针阔混交林的科学试验,西部进行营造混交林的调查研究,均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及时指导了林业生产实践。

各营林部门又在生产实践中,精心培育出一定数量符合生态演替规律的不同组成、不同形式的混交林。如辽东的落叶松与色赤杨(AlnustinetoriaSarg.)和白桦混交,辽西的油松与色树、柞树,刺槐与色树混交等,均表现出良好的趋势。如阜新大板林场,23年生油松与色树混交林,郁闭度0.9,油松高sm,色树高sm,生长量超过当地同年龄的油松纯林。这些混交类型,在防治森林病虫害,提高林分质量方面,已初步显示出其优越性。

在病虫害防治方面,运用生态平衡的规律,从食物链上进行研究,已采用了赤眼蜂防治松毛虫的生物防治方法,并取得一定效果。另外在引种、育种方面也取都很大成效,在种源保护和建立自然保护区方面,正在积极进行。

总之,我们在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方面,成效是多方面的,效果是显著的。但是,随着对自然规律认识的深化,我们觉得在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上还有片面性,还有许多经验和教训需要认真的加以总结,我们觉得主要尚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l、对自然规律在认识上的片面性和一次完成论。

过去在设计营林工作中,往往注重森林分布规律,忽视演替规律,更缺乏了解生态规律。总认为森林垂直分布在我省不明显,水平分布规律已基木了解。群众习惯于造纯林,所以在西部干旱地区,设计营造了大面积的油松纯林。在东部山区亦设计营造了大面积的落叶松、红松纯林。结果病虫灾害越来越严重。

我们认为,这与认识上、指导思想上的片面性是分不开的。

2、我们林区的各项人为经济活动,还在有意无意地切断食物链,破坏生态平衡。我们知道森林和植物、动物及微生物一起构成了生物与环境的统一体,它们是相互依赖,互相制约,并按着一定的捕食链,构成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见图2)。

过去我们往往忽视捕食链,所以在辽西多地区,对老鹰、狐狸、猫头鹰和蛇等一律视为有害动物,大加捕杀,结果切断了食物链,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鼠害、兔害和虫害的发生。

3、发展混交林的好处,尚未被广大群众和部分林业工作者,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所接受。

我省人工营造的混交林很少,据阜新地区调查,仅占有林面积的1.6%。我们对发展混交林的好处,尚缺乏深入的调查和有说服力的分析,我们仅根据近期在医巫间山的调查,混交林腐殖质层厚度一般超过针叶纯林5一10cm,而且结构较好,抗病虫灾害能力强。

由此看来,混交林不仅在实践中表现出很多的优点,而且在理论上完全符合森林演替和生态平衡的规律。可是在设计、营林工作中却常常不愿采用混交方法,其原因除认识原因外,还有伯造林时麻烦,抚育管理费工等思想。但从长远观点来着,针叶纯林比重过大,会动起土壤酸化、肥力降低,而影响下一代的森林更新。

4、有些地区在引种、育种方面,尚有盲目性。近年来,由于林业建设规模的扩大和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兴起,切感种苗不足,因此有些地区从外地、远至关内调进大量的种子,这些种子在辽宁安家落户以后,表现出长势不同,适应程度不同,一些地区在选育过程中,往往缺乏对树种分布规律的深入研究,缺乏对弓{起生长差异的数理统计的分析。

1从针对林业职工队伍的现状,开展全民教育。

据了解,我省林业职工中,文言占2.5%小学占18.4%、初中占47.6%、高中(包括中专)占25.9%、大学仅占5.6%。就是达到了大、中专实际水平,还有个知识老化的问题。据说知识是以平均每年5%的速度在老化,这就说明,我们要提高林业技术水平,就必须在全民教育上下一番功夫。针对不同程度,提出奋斗目标,订好措施,做出规划。以提高职工队伍的思想理论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增强认识自然和改造白然的能力。

2、加强林业调查设计工作。

调查设计是科学营林的基础,但从“文大”以来,对土壤、植物、气象等基础学科的本底调查,近乎取消,近期才开始恢复。我们认为今后的调查设计,不仅要队复和加强本底调查,进行调查设计研究和多学科的<上接49页)综合分析,而且要积极地运用科研最新成果。一要进行立地环境的分析和质量评价。最后做出符合自然规律的规划设计。

3、加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科学研究。

森林生态问题,不仅关系到林业生产的发展,而且关系着人类的生存,所以我们要高度的重视这一研究,分清轻、重、缓、急,抓住主要矛盾,重点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功能及稳定性与结构的关系及其调节控制的原理。从食物链上探索松干纷、松毛虫以及红松疙锈病等的防治途径。

4、总结符合自然规律的森林类型的培育经验,树立典型,组织推广。

今后要认真总结混交林,栽针留阔,打柴留树等造林经验,大力宣传、推广混交林典型,逐步实现人工生态系统的平衡。

5、大力宣传保提益鸟、益兽,积极加强保护区建设。

[关键词]林业技术;创新;问题;发展;对策

1林业技术创新的基本含义

创新一词,最早起源于拉丁文,究其本质来说,创新是推动一个民族和社会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可以说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著名美籍奥国经济学家熊彼特层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到关于技术上的创新的具体定义。技术创新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包含了许许多多的方面,如新工艺、新产品的开发,也包括将这些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并在市场上得到实现。依此,林业技术创新就是要实现林业科研成果产业化、商品化,并体现出规模效益。林业的建设要实现公益性、社会性和生态环境的全面发展,因此林业技术的创新必须要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实现环境的生态保护,保证国土安全,推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妨碍林业技术创新的主要问题

2.1对林业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

在传统的观念中,林业的经营一直被当做“靠天吃饭”的产业,这种消极观念严重的阻碍着林业技术的创新,技术的运用可以推进林业的发展,有无技术、技术水平高低不是林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普遍忽视林业科技投入、研究开发与应用。

2.2林业科技体制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科技经费结构不合理

我国的林业科技创新一直依靠与科研机构或者高等院校,然而这种方法不能使技术的创新与企业的需要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因此,在以后的林业科技创新上,应当以企业作为主体,使技术的创新和企业生产的需要保持一致,推进林业技术的不断前进。

2.3优秀林业科研成果少,成果转化率低等问题

据有关研究测算,我国农业科技获奖成果的转化率仅有50%左右,大大低于欧美国家70%的水平,我国林业科技成果转化低于农业,只有34%;林业技术储备不足,优秀林业科技人才缺乏,尤其是从事高新技术研究和高层次经营管理的人才奇缺,直接影响了高新技术成果的研究及转化。

3林业技术创新的发展对策

3.1要调整林业科技的布局

就目前来说,我国的林业科研机构相对力量分布较散,主要以行政区域设置,个数多,力量薄弱,科研课题少,经济也相对困难,发挥不到林业科研机构应有作用,对其发展调整迫在眉睫。笔者认为,对于林业科技力量来说,应将其划分成总体与局部的发展关系,总体是指加强我国林业队伍的建设实力和林业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化,使其成为林业科技发展的龙头,而局部就是在国内各省、各省区域内设立专业的林业科技研究所。

3.2加大科技体制改革力度

3.3加强科技推广队伍建设

在林业科技推广中,由于推广工作人员工作的面对面性,其在工作中都与当地农户直接交流,因此,科技推广员的工作业务素养是林业科技进步的过渡和转折,科技推广员工作的效率直接关系到林业建设的发展。作为最受地方农户欢迎和尊敬的推广员,在面对机构的改革中,需要进一步充实和加强对工作的认识,要把深切的认识统一到国家对于农村农业的意见、政策上来。

3.4努力抓好各类林业技术人员的培养

4总结

综上所述,林业的良性发展对于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盛世兴林,科教为先进,只要我们本着扎实工作、积极进取的向上工作精神,就一定能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林业创新之路,为推动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康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胡晓光.浅析现代林业生态建设[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9).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县委、县府十分重视森防检疫工作,并将该项工作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进行考核。据州局下达的目标任务,结合我县实际,县委、县府将今年的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防治工作纳入到县级目标考核范畴,规定成灾率控制在0.3%以下,无公害防治率达到80%以上,测报准确率达到85%以上,种苗产地检疫率达到100%。针对近年来气候变化异常,极易导致大面积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及危害的趋势,局领导班子在年初对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防治工作作了具体安排部署,层层签订了责任书,同时对此项工作进行了不定期的督查指导。

二、开展森防检疫法律法规宣传

年初,利用森林防火宣传活动等有利契机,将《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植物检疫条例》(林业部分)、《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林业部分)、《省植物检疫条例》、《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等森防检疫法规和加强野生动物疫病疫情监测防控向社会广泛宣传;开展技术咨询和培训,印发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资料,普及森林病虫害防治和森林植物检疫技术知识。

三、进行森林病虫害监测调查,拟定防治作业设计进行防治

为全面掌握我县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分布、危害的基本情况,开春以来,先后组织森防技术人员,深入林区开展了病虫情调查和复查工作,设置调查线路19条。今年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对象主要是人工中幼林及天然林中的可及林和部分经济林,应施监测调查面积18.95万亩,实施监测调查面积18.95万亩,监测率100%。上半年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0.55万亩,主要种类为云杉落针病、高山松小蠹虫、蜀云杉球蚜、白杨叶甲和花椒蚧壳虫等,其中,轻度发生面积0.3万亩,中度发生面积0.25万亩。依据上诉资料拟定了防治作业设计方案,并组织实施防治0.35万亩。

四、加强预防,杜绝松材线虫病、核桃云斑天牛等外来危险性有害生物的传入及危害

松材线虫病是松类植物的“癌症”,近年在我州泸定县出现疫情,由于我县组成森林的主层树种均属松科,易受侵染危害,县政府和我局高度重视,要求对松树资源进行专题调查,并结合“2015”检疫执法行动在全县范围开展对松科植物木质包装材料的大检查,通过检查未发现松材线虫病传入迹象。另外,将我县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制,将我县的责任区划分到了各乡(镇)和林场森林管护区内,自下而上建立联系制度,落实专人负责

五、加强产地和调运检疫工作,严防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

一是认真做好产地检疫,入春以来,对我县苗圃进行了产地检疫,检疫面积32亩,检疫苗木16万株,检疫率为100%,全县无检疫对象苗圃。二是严格把好调运检疫关,防范松材线虫病等危险性病虫害传入。加强对引种苗木的检疫监管力度,严格按照“一签两证”制度的要求,坚持不经检疫部门检疫的种苗不能上山造林的原则。三是严格加强检疫日常工作管理。

六、开展2015”林业植物检疫执法专项行动

七、扎实推进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

八、存在的主要问题

1、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专项经费短缺及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项目偏少或无,直接制约着我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有效开展。

2缺乏适宜山区高大林木施药机械而严重影响着森林病虫害的有效防治。

3、专业技术人员年龄老化,人员偏少;专业技术人员的再培训、再学习机会少,专业技术知识不能得到更新,也制约着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有效开展。

4、两大工程建设在我县开展以来,随着天保二期森林抚育、退耕还林中幼林面积的增大,加强对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防尤其重要。由于缺乏交通工具和经费不足,影响植物检疫工作的正常开展

九、下半年工作打算

1、加大防治检疫法律法规的宣传,进一步强化检疫执法力度;

2、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林业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意见》和《突发林业有害生物事件处置办法》,加强监测防治力度,建立健全突发林业有害生物灾害事件应急机制;

3、切实开展好“2015”林业植物检疫执法专项行动,确保行动取得实效。

1.民族地区发展林业产业实现扶贫的意义

2.民族地区发展林业产业实现扶贫的措施

3.结语

综上所述,民族地区发展林业产业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实现扶贫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少数民族地区更应该加强林业产业的发展,充分认识到林业产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明确民族地区发展林业产业实现扶贫要采取的措施,努力追求和实现其促进经济发展的目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林业产业发展的效果,从而能够增加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收益,缩小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同时也能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

作者:万坤单位:云南省昭通市森林资源管理站

[1]赵文江.以发展林业产业实现民族地区扶贫路径初探[J].中国林业建设,2015(01):197.

[2]郝学峰.关于林业扶贫工作的分析与研究[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01):49--50.

关键词:林场;档案;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S339.2文献标识码:A

1.林木种子科技档案的重要性

国有林场林木种子科技档案在林业生产中的地位是由它的内容和价值所决定的,是良种的选育、生产、经营过程中客观规律的反映,也是种子事业发展水平标志的具体体现。

1.1种子科技档案的内容表明了它的重要地位

种子科技档案客观地记载了良种的试验、示范、繁育、生产、经营等活动的全过程,反映了制种技术、生产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生物及遗传工程的发展,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不断加快,种子科技档案的内容也愈加丰富和广泛。尤其是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新品种、新成果不断出现。林木种子科技档案是育种、制种技术知识宝库,也是种子资料信息库。不仅在制种规化、繁育推广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并为之所利用,而且为后代积累知识,提供借鉴和启迪。

1.2种子科技档案的性质和特点显示了它的重要地位

种子科技档案的性质和特点与种子事业的性质和特点是分不开的,是种子事业的具体反映。它既有科技档案的共性,即科学性、服务性、准确性,还有自己独特的性质和特点,即自然规律性、政策性、区域性、综合性较强。

2.国有林场林木种子科技档案的类别划分

2.2对一些有待研究开发的林木种子科技档案信息资源,可由用户参与投资合作开发利用,也是一种促进林木种子科技档案信息进人市场的快捷方法。

3.林木种子科技档案管理的作用

3.1为林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由于林业生产发展和国有林场改革结构调整的需要,生产上使用的品种越来越多。将品种的选育率、特征特性、适应范围、产品质量等应用信息收集建档,既有利于使用者查询选择,也有利于档案完整管理,更可防止未经审定品种在市场上销售,使种子档案充分发挥其服务功效。

3.2种子技术档案的收集更显重要随着我国有林场改革进一步加强,关于林木种子的技术文件、资料和信息的收集都十分重要,为种子市场的占有,种子技术的引进,种子的质量检验技术水平的提高等都会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和服务作用。

4.健全国有林场林木种子科技档案的方法和措施

4.1构建种子档案管理体系

种子档案是种子工作历史轨迹的真实记录和缩影.因此要运用种子从生产到发展至消亡各阶段的规律.总结各阶段种子工作的经验.按照各类生物种子的整个生命历程的科学发展规律和人们围绕这种生命历程所进行的各项工作.有计划地收集、整理、鉴定、登记、保存、交流推广和利用种子资源。

4.4运用现代化手段.建立种子档案资源共享网络体系运用计算机、扫描仪、摄像机、数码机等现代化设备把种子档案制作成光盘和电脑软件等缩微型.将所有的种子档案信息资源制作成电子版数据库建立统一的网络“种子档案信息网”服务体系.提供种子档案资源目录。充分利用网络的交互性、覆盖性、高速、便捷等功能.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在现有系统协作的基础上,遵循一定的标准法规,本着统一规划、统一开发、分工建设、共建共享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林木种子档案资源共享体系建设.极大地提高种子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和服务效率。

4.5加强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档案人员的服务水平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种子档案工作所面临的任务、工作环境、管理模式都在发生变化,高科技也应用到种子档案管理工作中这就要求种子档案管理人员不仅要认识和研究种子档案的形成规律及其特点.也要结合新时期档案工作的发展趋势.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现代化业务管理水平。

THE END
1.媒体报道2024-08-28【科技日报】研究论证米亚罗生态站为我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第一站” 2024-08-22【中国绿色时报】中国林科院亚林所扎实推进结对帮扶及科技支撑林改工作 2024-07-24【中国绿色时报】如何培育和发展林业新质生产力 2024-07-01【人民日报(海外版)】木材鉴定https://www.caf.ac.cn/xwzx/mtbd.htm
2.规划院青年理论学习第五六七小组开展集中学习工作动态大家一致认为,要深刻领悟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实质和核心要义,结合建院70周年专家讲座,秉承“敬业奉献、求实创新”的规划院精神,坚持“创新领先、严谨卓越”的质量方针,紧紧围绕林业草原事业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努力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能力,不断提高政策理解力、业务执行力和服务意识,贡献林草青年智慧和力量。https://www.forestry.gov.cn/lyj/1/gzdt/20241219/599961.html
3.全国乡镇林业工作站岗位培训在线学习平台全国乡镇林业工作站岗位培训在线学习平台(workstation.lypx.cn)。 网站Alexa排名趋势: 网站收藏|认领|报错: 通过本站收藏该站通过浏览器收藏该站该站认领和更新网址报错 网站排名查询: Google PageRankSogou RankAlexa Rank 百度权重查询360权重查询网站权重查询 http://www.fwol.cn/gotoweb.php?id=5691232&ivk_sa=1023345p
4.扎实开展“全国乡镇林业工作站岗位培训在线学习平台”学习活动为提高基层林业干部队伍能力素质、增强工作创新能力,完善和优化从业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区自然资源规划局精心组织各乡镇林业站干部职工进行在线学习培训。学习内容包括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丰富内涵和实践途径、林木壮苗培育技术、林地保护、林长制建设与管理,以及林业政策法规等知识。 http://www.isenlin.cn/sf_177C982B6C804815927DFFBCE8A2AB8E_209_E62CE0B4611.html
5.上半年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乡镇林业工作站和国有林场是林业主管部门的最基层单位。下半年要把乡镇林业站和国有林场接入政务网工作作为“数字林业”建设的重点来抓,将“数字林业”延伸到500个乡(镇)和105个国有林场,尽量覆盖全省50%的县(市、区),为全省林政管理业务应用系统、森林资源监测管理应用系统及办公自动化系统等林业政务信息化管理工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e6y95tl.html
6.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12篇(全文)第五条 各乡镇党委组织科指定一名信息员负责本乡镇平台内容更新,村信息员培训、管理、考核,村级平台信息审核等工作。各村指定一名信息员负责本村平台内容更新工作,一般由本村大学生村官担任,村党组织书记负责村级平台信息审核工作。 第三章 网站信息安全和保密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3u9ma5x5.html
7.安徽省省长王清宪领导留言板得知‘全国乡镇林业工作站岗位培训在线学习平台’可以在线学习林业专业知识。登陆后发现需要账号和密码,得知学习账号需要找省林业局,不知道如何获得学习账号,特求助省长。”问题,省林业局高度重视,现将有关情况回复如下:“全国乡镇林业工作站岗位培训在线学习平台”是由国家林草局林业工作站管理总站开发管理的学习平台,http://liuyan.people.com.cn/threads/content?tid=18315389
8.唐河县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项目建成涵盖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体系,实现了视频图像信息交换共享平台按需联通、视频资源有效整合,达成了“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工作目标。 1.6.2 项目建设内容 按照中央综治办关于对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项目建设、联网、共享和综治、公安等部门应用的要求,以及https://www.faanw.com/xuelianggongcheng/507.html
9.2023年公务员个人工作计划范文我林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以“加快林业信息化,带动林业现代化”为目标,围绕“一套网络、六个应用系统”的建设目标,融入了全省省、、县、乡镇工作站四级联网的林业政务内网体系,实现全乡镇工作站网络覆盖;以全林业空间地理信息系统为平台,整合林业行政许可网上审批、产权交易、远程监控、网上办公、应急指挥、资源监https://www.liuxue86.com/a/4450255.html
10.全国乡镇林业工作站岗位培训在线学习平台1 吕鸿光 互助县林业和草原站 1,685.0 学时 2 王继军 威远县林业工作站 1,681.0 学时 3 梁继常 东兰县林业工作站 1,675.0 学时 4 徐新军 一八六团林业工作站 1,674.0 学时 5 董永 丰镇市林业工作站 1,674.0 学时 6 梁国善 东兰县林业工作站 1,673.0 学时 7 石志革 龙胜县林业工作站 1,67https://workstation.lypx.cn/;JSESSIONID=91c74218-f384-480a-840d-8e8c4016a4a6tom1
11.林业工作自查报告(15篇)4、财政拨款、全员事业的6个综合性、规范化、标准化基层工作站的建设,由于受我市撤乡并镇工作影响到目前未能全部完成。主要是撤乡并镇使基层标准化林业工作站布局受到一定限制,如:选址上、人员调配等方面。目前,基础材料和经费配备均己到位,待全市撤乡并镇工作全部结束后立即铺开,预计20xx年6月可以完成。 https://www.ruiwen.com/gongwen/baogao/1358323.html
12.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探访帮我搜“这是国内少有的智能无人开料工作站。”顺着湖北好莱客创意家具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刘金泉手指的方向,海绵吸盘将一块标准板件送上生产线,机器手臂根据优化的锯切图,精准切割,形成不同规格、大小不一的板件。随后,各种规格的板材通过不同的传送带进入封边、转孔等工段。“通过精准的数据运算,板材的利用率可达92%,大大https://bjbws.com/case_detail/518/MTc0OTU=.html
13.四川科技报告共享服务系统“ 十二五” 期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科技创新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按照“ 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支撑引领、全面小康” 的总要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施科技创新“ 四大工程” ,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众创新,全省科技创新综合实力不断加强,科技进步水平、http://www.scstrs.cn/Admin/Content/ArtileDetails.aspx?arid=5765
14.林业工作站应当建立健全人事财务会计国有资产管理以及廉政创建自己的小题库 搜索 【判断题】林业工作站应当建立健全人事、财务会计、国有资产管理以及廉政建设等各项制度,不用接受县级林业主管部门或者乡镇人民政府的监督和检查。 A. 正确 B. 错误 题目标签:乡镇人民政府财务会计资产管理如何将EXCEL生成题库手机刷题 如何https://www.shuashuati.com/ti/922fdfd50d4f4237a71616fea8ab7c4e.html?fm=bd8ed261efb7c556a36da56ace48d23896
15.有关驻村工作总结(通用20篇)总结是对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等方面情况进行评价与描述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总结怎么写才不会流于形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驻村工作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https://www.yjbys.com/zongjie/gerenzongjie/942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