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球超60个国家260余个乡村申报联合国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这项乡村旅游领域的世界殊荣。中国浙江溪头村、湖南十八洞村、安徽小岗村、福建官洋村、山东烟墩角村、四川桃坪村、云南阿者科村等7个乡村成功入选。加上此前入选的8个乡村,我国入选总数增至15个,位列世界第一。
中国乡村入选“最佳旅游乡村”,不仅是对其丰厚的自然和文化历史底蕴的肯定,更完美回应了文旅融合促进乡村再生、赋能共同富裕的时代诉求。在进一步走向世界的过程中,中国乡村旅游目的地充分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全球乡村振兴发展积累了生态价值实现、乡村经营性治理等宝贵经验,实现了与世界的交流对话,生动阐释了文旅融合促进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作用,以“乡旅”为“笔”,谱写了加快建设旅游强国华彩新篇章。
第一,积极撬动资源,以人文根脉激活内生动力。“最佳旅游乡村”评选强调乡村文化保护与宣传,更强调乡村发展的社会包容性与经济可持续性,鼓励多元人才参与乡村创业和投资。
一是突显乡村本土特色文化,发掘乡土文化的当代价值。系统梳理村庄的文化资源,整理形成文化遗产保护目录,建立相应的保护制度体系,并落实经费保障。同时深入挖掘村庄文化底蕴,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定位村庄文化资源的当代价值,在此基础上定期开展艺术写生、摄影采风、文化遗产研学等文化宣传和推广活动,推动乡土文化实现当代价值。
二是招引多元人才,撬动乡村特色资源的价值创造。以乡村社区为创业孵化平台,通过“能力认可+经济鼓励+社会宣传+精神嘉奖”等方式,激励农村妇女、“田秀才”、“土专家”、“乡创客”积极投身乡村创业,激活乡村文化旅游业和乡村社区的持续发展,撬动乡村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比如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的近现代传承地——浙江溪头村,积极修复7座古龙窑,开展150余场“不灭窑火”传统烧制活动,培养了300余名青瓷工匠。借力上海世博会,邀请国内外11位顶级建筑师策划落地“国际竹建筑双年展”,用“最乡土的材料、最前卫的线条”,在“最偏僻的山乡”作出“最世界的表达”,成为溪头村文化和旅游产业火爆的流量密码。此外,还积极借力浙江大学—龙泉市的校地情谊和浙江大学多学科力量。溪头村70%的村民从事旅游业,旅游收入在村民总收入中占比超80%。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5年的15216元增长至2023年的36187元,去年全村旅游收入3500余万元。溪头村还辐射周边村庄联动发展。
第二,强化产业赋能,以产业创新焕发乡村新生。“最佳旅游乡村”评选强调乡村文化和旅游产业对活化利用乡村物质资产、推动乡村生态的生产性保护的积极作用。
一是发展文旅新业态、新模式,焕发乡村新的生机。通过发展传统文化研学、数字游民、村超等特色文旅产业,推动乡村产业升级,重点是创新乡村文旅产业的组织模式、形式内容、技术应用,以交互性、特色化的方式来呈现乡村特质,在与城市游客的融合互动中,为乡村带来新的身份定位、市场空间和价值认同。如墨西哥的玛尼村发挥独有的玛雅文化传说、历史事件、特色美食等特色文化,创新性、开放性地开发古建筑和艺术品恢复展、尤卡坦半岛最古老的刺绣技术体验、尤卡坦特色菜品尝等文旅活动,提升乡村旅游的体验性和互动性。
第三,产治融促,以乡村善治保障持续发展。“最佳旅游乡村”评选强调乡村文旅产业的治理,要求乡村文旅产业发展设有专门的治理架构与规划体系,协同村民、政府、企业等多元主体合作参与。
一是强化社会治理,实现基层产业自治。借鉴典型村庄在产业治理体系和产治融促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制定市场规范、技能培训、服务标准等规范体系,设立民间调解队、市场监督员、产业协会等产业自组织,同时强化村规民约等乡土规则的制定和落实,努力实现基层产业自治。如2023年入选“最佳旅游乡村”的浙江下姜村扎实推进“五治融合”,创新工作办法,制作漫画折页版《下姜村规民约十条》,提炼传承600多年的《姜氏宗谱》,积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第四,文明互鉴,以乡村之窗展现中国之治。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的系列实践和模式经验,为“最佳旅游乡村”提供了样本,展现出中国特色和世界担当。我们要创新话语体系和传播路径,以“最佳旅游乡村”向世界展现中国乡村建设的成就,实现全球文明互鉴。
一是走出去。牵头成立亚太地区“最佳旅游乡村”区域性联盟和省级联盟,通过举办学术会议、构建研究中心和传播主体等推动区域间的交流合作。同时设立乡村旅游赋能乡村振兴的国际开发项目,配备专项资金,形成专业服务团队,传播中国优秀经验,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二是请进来。借助留学生、国际友人、海外网红等力量,依托入境144小时免签等政策,设计“最佳旅游乡村”体验线路,邀请国际游客进村体验“ruralwalk”(乡村漫步),感受“rural不rural”,提升民间交流的成效和传播力。此外,还可借助和鼓励高校等力量,组织外国留学生进村,如浙江大学SDG全球暑期学校就定期组织外国留学生体验乡村旅游、感受乡村创业及其带来的发展成效,以乡村之窗展现中国之治。
(作者单位:浙江省旅游民宿产业联合会,浙江大学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