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收录303599条法规今日更新50条法规
发布部门:
发文字号:教成(1990)005号
效力级别:中央规范性文件
公布日期:1990-03-14
施行日期:1990-03-14
时效性:现行有效
扫除文盲,提高劳动者素质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为贯彻执行国务院《扫除文盲工作条例》,切实加强扫除文盲的组织领导,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推动扫盲工作的广泛、持续开展,党中央、国务院有关的十个部门、团体联合提出几项措施和要求,现通知如下:
一、成立各级扫盲工作协调领导机构。中央由国家教委、中宣部、文化部、广播电影电视部、农业部、林业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科协等部门、团体,联合成立全国扫除文盲工作协调小组(协调小组成员名单见附件)。
全国扫除文盲工作协调小组任务:
1.加强对扫盲工作的宏观指导,动员社会各界关心和支持扫盲。
2.协调、统筹安排各有关部门、团体共同参与扫盲工作。
3.定期检查了解扫盲进展情况,指导、督促、推动扫盲工作。
4.表彰扫盲先进单位和个人。
全国扫除文盲工作协调小组由国家教委牵头,具体工作由国家教委成人教育司负责。
各地根据具体情况成立相应的扫盲领导协调组织,由各有关部门、团体共同参加,以加强扫盲工作的协调组织,推动本地区的扫盲工作。
二、在各级政府领导下,各有关部门、团体分工协作,齐抓共管。具体分工如下:
农业、林业部门负责组织动员本系统的基层干部和专业人员参与扫盲和扫盲后继续教育的办学活动,并为结合扫盲开办的农业、林业实用技术培训提供师资和教材。
宣传、广播、电影、电视部门要积极开展舆论宣传工作;定期组织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宣传报道扫盲的成效和经验。
文化部门充分利用县、乡、村文化设施,为基层扫盲班提供场所和各种阅读、视听材料;通过各种文化娱乐活动和编导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等,积极宣传学习文化、扫除文盲工作的重要意义。
共青团、妇联组织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积极发动组织青壮年文盲参加扫盲学习;结合扫盲开展“妇女双学双比”活动和青年实用技术培训活动;凡有扫盲任务的地方,青年、妇女组织都要积极参与举办扫盲班(组)或开展包教包学活动。
科协组织所属基层学会、协会、研究会等,协同有关部门举办各种实用技术扫盲班,为脱盲学员提供各种科普读物,指导教学和科学实验。
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各地部队要配合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积极参与驻地的扫除文盲工作,并纳入到共建活动中,常年坚持不断,创建文明乡村。
四、逐级制订和落实扫盲计划。对文盲建档立卡,规划到人。要按国务院《扫除文盲工作条例》的要求,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保证完成本年度扫盲任务。
五、实行督促检查制度。今年全国扫除文盲工作协调小组将组成若干个调查组深入调查,并组织有关省区相互检查。检查内容:各地扫盲计划落实和工作开展情况,包括扫盲开展面、文盲入学率、巩固率、脱盲率以及扫盲后继续教育的情况等;扫盲工作组织领导,机构人员,经费等办学条件落实情况;普及初等教育和堵盲的情况。
六、全国扫除文盲工作协调小组于9月前总结交流各地开展国际扫盲年活动的经验,表彰先进单位和先进人物。表彰的范围、条件和名额另行通知。
上述措施和要求,请各地结合实际认真落实。并将落实情况于7月中旬前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教育部门报送国家教委。
附件:一、全国扫除文盲工作协调小组成员名单
关于开展国际扫盲年活动和进一步加强扫盲工作的意见
文盲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问题之一,据统计,目前全世界15岁以上文盲约9.6亿人,加上1亿多6岁至11岁的儿童没有进学校读书,合计约占世界人口的1/5.这个庞大的文盲群体,既是愚昧和贫困的产物,同时又产生着新的愚昧和贫困,正在日益严重地影响着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为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2000年在全世界扫除文盲的战略目标。联合国大会于1987年12月通过决议,宣布1990年为国际扫盲年,目的是促进世界舆论更好地了解扫盲问题,努力推动扫盲工作。
我国是世界上文盲最多的国家之一,扫盲任务十分艰巨,迫切需要抓紧工作。为通过国际扫盲年活动,大力推动我国扫盲工作,我们提出如下意见:
一、切实加强领导
各级政府应按照国务院《扫除文盲工作条例》要求,认真抓好扫盲工作,建立政府负责本地扫盲工作的责任制。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制订完成扫盲任务的规划,建立定期布置、检查、报告、公布扫盲进展情况,表彰先进、督促后进的制度。要求每年冬季、夏季各检查、报告一次,9月公布上一年度扫盲进展情况,表彰先进,布置下一年度扫盲工作。国家教委将会同有关部门每年举办国际扫盲日活动,公布各省(区、市)扫盲进展情况,表彰扫盲先进单位和个人,布置下一年度扫盲工作。
各地应根据具体情况成立各有关单位参加的扫盲领导协调机构,动员全社会的力量积极支持和参与扫盲工作。
二、制订规划,逐步实施
各地都要结合实际,认真制订扫盲规划。省和省以下各级政府和教育等有关部门应迅速落实1990年度扫盲计划和基本完成扫盲任务的规划,并报上级政府和教育部门备查。县、乡、村要进一步完善扫盲责任制,保证年度计划和扫盲目标的实现。
三、开展广泛深入的宣传发动工作
1.组织各有关新闻单位和宣传媒介持续开展国际扫盲年宣传活动,进一步动员全国人民积极参与扫盲工作。
2.组织有关单位编印扫盲宣传资料、画册,拍摄电视宣传片,发行宣传画、邮票等。
3.各省(区、市)、各有关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动员活动。
四、认真抓好一批扫盲先进典型,总结推广先进经验
各地要认真抓好一批扫盲先进典型,总结本地区的先进经验,并广为宣传,主要侧重于:
1.扫盲实行责任制,任务明确,制度严格,舍得投入人、财、物。定期布置、检查、奖惩,保证如期完成任务。
2.在政府统一领导下,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分工协作,齐抓共管。
3.扫盲教育与学政治、学技术相结合,扫盲与脱贫致富、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
4.从实际出发,因地、因时、因人制宜,灵活多样地开展扫盲,注重实效。
5.扫盲与普及初等教育、与扫盲后继续教育密切结合,协调发展。
关于加强领导、广泛宣传发动、制订和执行规划、多渠道解决人财物条件、编写教材、培训干部教师、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扫盲质量检查、脱盲考核验收等方面,将组织有关省(区、市)和有关部门、团体开展调查研究,在试点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全面推广。
五、加强扫盲和扫盲后教材建设
1.国家教委继续组织部分省编写扫盲和扫盲后实用语文、实用算术、实用科技的示范教材及相应的教学大纲,争取今年下半年出书。这些教材和大纲除供本省使用外,要对邻近省的教材编写工作起示范作用。
2.试验新的扫盲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并编写相应的教材和读物。如开展快速识字试验、电视扫盲教学、录音录像辅助教学等试验。
3.组织部分省翻印亚洲文化中心编写的扫盲示范教材和扫盲后教材及读物,供国内编写教材时参考。
4.定期开展扫盲和扫盲后教材评议奖励活动。计划今年下半年,中央有关部门将对扫盲教育的文字教材、声像教材、阅读材料开展评议奖励。今后每两年开展一次活动。
5.各省(区、市)要继续编印扫盲和扫盲后教材及读物,试验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六、加强扫盲人员培训工作
1.国家教委将组织部分省研究拟定扫盲教育干部岗位培训规范,编写扫盲人员培训手册,继续做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扫盲人员培训手册的翻印、评估工作。
2.各省(区、市)教育部门都要制订扫盲人员培训计划,并把扫盲人员培训纳入各级教育部门干部教师的总体培训计划。每年至少对下一级的扫盲人员开展一次培训。各省、地、县的成人教育学院、农民中专(技术)学校要责无旁贷地承担扫盲人员培训工作;各省、地、县的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农业、林业学校也要积极地承担扫盲人员培训任务。
3.培训工作要逐步制度化、网络化。力争到1995年前,使培训工作逐步形成有培训计划、有培训基地和网络、有培训规范和手册,分级培训、全员培训的新局面。
七、多渠道筹集扫盲经费
解决经费的办法应坚持以地方为主,集体、群众自筹为主,各级政府适当补助的原则。要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批转《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国务院《扫除文盲工作条例》和国家教委《全国扫除文盲工作会议纪要》等文件中有关经费的规定,多渠道筹集经费。
各级农村成人学校应按照国家教委和财政部(88)教备字035号文件规定,开展勤工俭学。同时对办学效益显著的教学班适当收费,其收入的一部分用于本校开办的扫盲班,以减轻国家、集体和群众的负担。
从现在起到本世纪末的十年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完成扫除青壮年文盲任务的关键时期,在开展国际扫盲年活动中,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团体、全国各族人民都要积极行动起来,坚持不懈地关心、支持、推动我国的扫盲工作不断地取得新的成绩,力争在本世纪内尽早完成我国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历史任务。